[每天读本书] 理性批判《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

这本书是作者对自己文化硬心肠反思的结果。对于一个从心发展到大脑文化背景的人来说,这种态度是几经克服就能实现的。大脑对中国人来说也是一颗心,但却被感情的心所掩盖。所以这里所谓的硬心肠态度,其实只是把思维判断的功能从中层移到大脑皮层的左半部分。

作者最初的计划是讨论中国人民的现代化问题,所以标题最初被定义为中国人民和现代世界。然而,深入讨论的结果发现,固有文化中的一些基本特征并没有因为现代化而被消除,而是有加强的倾向。因此,我意识到传统和现代的二分法可能无法建立,所谓的现代化可能只是一种表面现象,而一种文化有其不变的深层形式。

例如,与大陆和台湾相比,香港无疑是最现代化的中国社会,而中国人的食物因物质条件的许可而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香港有四五层的酒店,每层有四五十张桌子,这是世界上罕见的现象,即使是当今世界上最富有的美国也没有。当我在日本东京时,我发现有七层的书店,每层都比香港的三越大,这也是世界上罕见的现象,甚至没有美国。从香港和东京的这两个特点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两个地方不同的精神面貌。

显然,中国文化对食物的执着越来越现代化。经济落后的大陆没有这些条件。当作者和台湾人谈到世界上只有香港有这样的食物规模时,台湾人说:你离开后,台湾已经有了这样一个吃饭的地方!台湾的现代化似乎也跟上了!

作者住在香港、大陆和台湾省,亲眼看到了海外中国人的样子。长期总结的结果发现,无论在什么制度下成长,只要在文化意义上还是中国人,都呈现出一种共性,即民族性。

然而,作者探索中国特色的方法不同于民族研究。因为后者只列出了一系列抽象的共性,作者的方法是观察日常生活的基本结构——这些行为可以是不同的,甚至相反的,但只要发生在同一文化下,就有结构相关性。事实上,作者采用了结构主义的方法。

结构主义的方法是观察同一结构在不同领域的可能性传播。这种解释基本上不同于探索因果关系。因果关系的解释是将所有现象恢复到原因之上。因此,本质上是追求一个创造神话——对于初学者来说,这个第一因素是创造神。至于符合现代人心理水平的说法,第一因素往往是对经济基础的解释。

至于结构主义的方法,就是从现象本身中找到一种内在的相关性、可能性的传播和传播形式。所以,如果你想问这个结构是怎么来的,就像小女孩问妈妈太阳是怎么来的一样,这是一个无法回答的问题。对于那些必须有创造性神话才能安心的人来说,他们不妨在作者结构中的许多现象之外,增加一个符合自己胃口或心理水平的第一个原因。至于这本书,我不从事这种尝试。

在这本书中,作者不仅从中国文化行为本身概述了一个结构,而且还证明了中国人身体结构的结构,即其人的设计。在这种探索中,我们必须逐一拆除每个中国人的身体上的文化密码,包括他们自己的身体。因此,至少对作者来说,这种非结构化不仅仅是对纯智力的批评,而是涉及到整个人的意识重组。

自然,在这里,还有一个更基本的考虑,那就是,无论现代化与否,中国人的设计是否有根本问题?

注:以上摘自本书第一版序。

————————————–

本书书摘:

       

  • 中国人认为人只能体现在社会关系中--他是所有社会角色的总和。如果这些社会关系花时间,人就会蒸发。因此,中国人不倾向于认为在一些特定的人际关系背后有一个抽象的人格。
  •    

  • 中国文化要求每个人做的是一种不朽的状态。一个人不能太爱恨分明,因为得不到自己得不到,他恨的东西排不开,会造成很大的痛苦。因此,唯一的麻醉剂是在中间灰色地带,感觉不冷不热,从而达到对外界失控的绝缘效果。
  •    

  • 在中国人之间,理性精神和热情都不发达。然而,中国人的文艺往往是感伤主义,而不是强者的浪漫主义。
  •    

  • 即使中国人在现实中工作很努力,他们心里总是希望有一种桃源状态。在那里,一切都可以依靠别人为自己工作。
  •    

  • 语言中的名词不是偶然的,而是文化偏见的体现。

更多书摘

————————————–

作者:孙隆基
评分:8.3

仁者,人也。儒家思想影响了多少人的心理结构?为什么中国人缺乏自主意识?《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探讨了 20世纪中国个人和社会的因素,对中国文化进行了全面深刻的批评。

本书中提到的深层结构不是历史顺序,也不是逻辑因果关系的范围,而是讨论了中国的共时性。书中的许多历史例子并没有逐一列出所谓的坏根,而是从中国变化后保持自我认同的角度对中国文化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批评。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