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诗选高清电子书完整版|百度网盘下载

编者语:让黄庭坚闻风声的诗选

黄庭坚(1045-1105),字鲁芷,号谷道人,后号福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北宋。他是江西诗派的创始人,与苏轼齐名,人称“苏皇”。这本诗集是现代著名学者潘伯英的作品。作者选取了150多首黄诗,并加以注解。对黄诗的艺术特点和成就的分析十分精辟。

黄庭间诗选高清电子书

关于作者

潘伯英(1904-1966),安徽怀宁人。原名式,字伯英,后接字行,号副攻,游发翁,但去翁,不签谷韵。现代书法家和作家。着有《中国书法略论》、《黄庭坚诗选》、《宋诗选》等。出版作品有《潘伯英笔迹》、《人海》、《玄音录诗》等。

黄庭坚诗选pdf预览

目录摘录

插图

老彭泽怀陶玲

二运功选大叔

想去干上吃莲子

送王朗

送黄继福

宣城的两首歌送给我叔叔的野老公

派范德鲁去庆州

晚春的慈云张训斋

慈云王靖官衔西太乙宫墙

半山老人再押两首歌

封河文无怨潜礼篇末过分,君子看过不开心

押韵

二韵答邢玉府

送张叔叔

双井茶到紫站

和孔乙的父亲一起玩

二云赏刘景文江上相见

陈六石隐藏命令

张超秦宫五字韵

送李德苏去舒城

永礼博士抄韩、兰克、马刺苏子游云鉴博士送礼德素

那个时代,古书是为普通读者整理的

没有。人文社所在的潮内街166号,破旧不堪,很有家的感觉。在书资料足以埋人的古文编辑室里,青铎记者看到了一份1958年9月的油印材料——《人民文学出版社五年出版规划稿(国文版)》,内容为三一套经典文学系选集和基本方针,包括《中国古典文学阅读丛书》,涵盖诗、诗、乐、历代小说等,共50种,详细列表系列 序 或 后记 的 写作 要求 .

“读本系列书,是请有影响的学者对中国古代文学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家的作品进行编纂、批注、批注。所谓‘读书’,是为了普及,供大家阅读。读。一个版本。”长期掌管经学部的人文社副总编辑周选龙说:“1958年,读经丛书正式定名,其历史可追溯。”

1951年,冯雪峰主持成立人文社,从全国招收了一批高水平专家学者。还有很多。成立初期,为了满足社会对古籍的需要,迅速复印了一批图书。 “当时国家图书馆的宋元珍本好借,我们的《玉台新歌》和《乐府诗集》都是根据宋本影印的。”与此同时,俱乐部开始策划和推广古籍。整理和发布。

“1952年,我们出版了七十一卷的《水浒传》,影响很大,它实际上标志着新中国古籍编纂和出版的开始。”周玄龙说道。在那个时代,古籍整理不是学术界的自言自语,而是读者的自言自语。要选择优秀的稿件,增加新的标点符号,整理注释,形成可普及的“供大众阅读”的版本。 1958年是出版史上值得纪念的一年。人文社不仅对《中国古典文学阅读丛书》、《中国古典文学理论批评丛书》、《中国古典文学基础丛书》做了详细规划,中华书局的《十四史》重点也得到了体现。这一年推出,就连商务印书馆“名著汉译”的策划也可以追溯到这一年。回首往事,不禁让人肃然起敬。那个国家并不富裕、文化和出版,表现出非凡的责任和勇气。功在当代,利在未来,不是一句空话。

选择和编辑的水平创造经典版本

除少数小说和名剧外,该系列的大部分书籍都是精选书籍。您不仅需要校对,还需要仔细编辑和准确的注释。因此,选人的眼光和水平非常重要。对此,人文社内部有一个机制。周玄龙总结为:“*,谁值得做;第二,谁能做。”如果没有合适的人,就先放手吧,它永远也做不到。有些作品,社社的编辑水平很高,都是他们自己做的,比如顾雪杰的《元人杂剧》,陈尔东的《苏轼诗》,《苏轼诗》等;全国入选的书很多,都是帅的,比如马茂元的《楚辞选》,王伯祥的《史记选》,萧狄飞的《杜甫诗选》,钱钟书的《楚辞选》。宋诗、夏承涛、张张的《晋元明清词选》等,是现在的经典选集。阅读丛书的早期版本是很多读者的最爱,也深受好评。他们的手绘图画、书法铭文和书本般的装订设计。

人文学科早年就有一种习惯。为了保持品牌的严肃性,很多书籍都是先打着第二品牌的名义出版的,经过读者和社会的检验,才能被“人民文学出版社”收录。 1900年代初,以第二品牌“作家出版社”的名义出版。阅读这个系列的选择标准非常严格。 1958年,仅余冠英的《汉魏六代诗选》和钱钟书的《宋诗注》入编。这条规则一直在延续。直到今天,只有经过读者和市场考验的书籍才能戴上“中国古典文学阅读丛书”的桂冠,而且之前都是单一品种出版的。

老一辈学者如何为本书辛勤耕耘,学者型编辑如何,如何逐字纠正,双方如何反复沟通思考,留下了许多事迹。在编辑部,记者看到了1970年代的《杜甫诗评注》的校样。附有编辑戴洪森先生的评论和编辑肖迪飞先生的回复。很高。古典编辑室的李军仔细研究了这个证明。他说:“读到这些批注,戴肖讨论学术的画面仿佛映入了我们的眼前。当时,‘文革’结束后不久,一切都还没有做完,学术研究小心翼翼。探索在回归正轨的路上。我们应该怎么走?能走多远?一切都还不得而知,而这个证明就是当年留下的足迹。”

古籍的出版不同于普通的书籍。即使出版了,工作也没有结束。钱钟书《宋诗注》1958年出版。记者在编辑部看到杨江先生的来信。钱先生死后,她对《宋诗注》中的排版错误一一更正。主编李军用“此恨永无止境”来形容他对换证的感受——这首诗中的“恨”就是后悔的意思。打造经典版本,需要不断的修改润色,纠正错误,补充新的研究成果。一本书在几代人的手中流传几十年的情况并不少见。只要有需求,严格来说就没有尽头。古籍出版所蕴含的精神,就像日本电影《白周记》编纂字典。

当代人在选集上各有优势

“文革”前,阅读丛书有十二本书。据周玄龙介绍,“文革”期间,该系列的出版速度有所放缓,但并未停止。 “文革”后,古籍出版迎来新局面,1980年代初,系列阅读图书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一批“文革”中被搁置和延期的书籍出版,重新焕发活力的学界贡献了一批新成果,一批作品进行了全面改版——如大众化的人文版《梦》 《红楼》在此期间出版。

近年来,阅读丛书不断扩充和发展,增补了多部唐宋诗集。周玄龙总结如下:“坏了补,个别版本更换,有问题再修改。”古典编辑室进行了重组规划,该系列由三个系列组成:一个是四大名著; 《先秦诗选》至《清诗选》一并出版。三个系列加上现有的歌词、选曲、四大名剧等,结构更加平衡。

先生。余冠英的《诗经》等选集非常有名,但现在因为版权原因,已经不在丛书中了,《诗经》已经被褚斌杰先生的选集所取代。对于新增新书必须涉及的编辑问题,周选龙表示,要选择在某一领域有长期投入和深厚积累的学者。如果你不这样做,他们就不会给你一份好工作。”

周宣龙认为,今天的人们可以借助计算机和网络技术,通过编纂古籍来掌握和利用海量的信息。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学术研究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与记忆和学习方面的老学者相比,这些都是优势。 “但我们的专注程度不如老一辈。另外,借助各种工具和相互参考,入选书籍的独特性不像过去那样清晰。但是,入选的人的个性家和经典不一定同步。首先,我们还是要追求经典,不要遗漏重要的作品,希望在保证经典的同时具有一定的独特性。”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