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史学&多元对话系列第一辑套装共十六册电子版完整版|百度网盘下载

编者语:以新视角、新方法研究中外史的杰作

新史学与多样性对话系列第一卷共16卷,豆瓣平均分8.5推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新历史”品牌重点丛书之一! "从梁启超《新史》的思考与构想开始!以新视角、新方法研究中外史的杰作!

新史学与多语对话丛书第1集电子版共十六卷

新史学与多方对话丛书第一期电子版图片预览

简介

“新史学·多重对话系列”是“新史学”品牌的第一个系列。这套书是《新史学与多样性对话》系列的第一卷。主要收录国内外著名学者的著名著作,以史学为主,同时吸收人文社会科学其他领域的研究成果。该系列共有十六幅作品:

★《法式风格:革命的政治文化(增刊)》

豆瓣8.0高分推荐!国家教委“跨世纪高校历史学科带头人”、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高以礼撰稿!揭示大革命时代群众现象的基本特征,强调大革命的群众现象对于了解法国大革命以来乃至整个大革命的政治风格具有重要意义。政治和文化传统的重要性!

★《清代江南瘟疫与社会:医学社会史研究(修订版)》

豆瓣8.0高分推荐!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于新忠的杰作!通过对清代江南疫情及其与社会的互动的详细介绍,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清代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清代江南社会的特点等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讨论过。是我国第一部疾病医疗社会史研究专着!

★《重塑中国:近代中国的中华民族观研究》

先生。黄兴涛,中国“新文化史”和“观念史”研究有影响的探索者,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全面呈现“中华民族”重要概念,深刻揭示现代中国的民族身份和民族命运的历史征程!

★《施恩育人:明清慈善组织》

豆瓣8.8高分推荐!中国科学院人文学科组院士、香港大学教授梁启子!通过慈善组织的发展史,可以看到明清时期社会经济变迁与价值观变迁的关系,并与海外汉学对话,回应中国是否有“福利国家”的传统,为明清社会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卷。历史场景丰富了世界对中国传统社会的认知!

★《中观:东西方思想结合下的中国史研究(更新版)》

豆瓣8.4高分推荐!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杨念群教授的杰作!中层理论的构建对中国历史研究的意义,不仅可以让我们摆脱宏大叙事的纠葛,更可以探讨如何改变历史圈子里只有拉车的工匠式的历史观。并且不看路!作者新的长序,包括他十年来的感悟,更趋于和谐的历史叙事!

★《能夏泽达与渐沐化风:政治体视域下的华夏与华夏》

豆瓣8.9高分推荐!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中国三九世纪研究院胡宏的杰作!从政治体的角度,尝试为理解古代中国提供一条新的路径!

★《郡下不是皇权吗?——清代行政区划与基层社会治理》

豆瓣8.3高分推荐!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副教授胡恒!系统全面地收集清代档案、档案、政治文献,探讨清代县级行政区的形成和发展历程!

★《中国异乡:现代四川的文化、社会与地方认同》

豆瓣8.1高分推荐!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王东杰的杰作!本书通过对清末民国四川社会文化史的几个片段的勾勒,试图更深入地思考现代中国的地方、国家和身份,特别希望突出四川的两个方面。 “民族地方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互补文化现象的重要性!

★《明清社会礼仪》

豆瓣8.5高分推荐!柯大卫,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主任兼讲座教授,英国牛津大学圣安东尼学院院士!它客观地记录了一些可观察到的地方礼仪传统的表现形式,并重构了这些礼仪适用的地方制度的历史,揭示了中国社会的独特性和复杂性!

★《1766年的卢梭:论制度与人类转型》

豆瓣8.5高分推荐!法国青年学者徐进进的杰作!我们能否从卢梭的人生跌宕起伏中发现现代法国历史的悲剧? 1766 年的卢梭”是一个具有多种可能性的起点!

★《危机与重建:大唐帝国及其地方诸侯》

豆瓣9.1高分推荐!聂隐娘的年龄和环境如何?封建领主的割据统治是如何导致大唐帝国的重建和自己的终结?笔者将竹笋从纠结中解脱出来,给人一种阅读推理小说的奇妙感觉!

★《在西方发现陈寅恪:中国现代人文东西方研究背景》

本书主要研究陈寅恪学术研究的世界学术背景,特别关注陈寅恪时代国际东西方研究对其学术形成、发展和变迁的影响!

★《长安河北之间:中晚唐的政治文化》

豆瓣9.2高分推荐!复旦大学历史系副教授邱路明的杰作!从政治的动态演变和诸侯镇内部变迁入手,探讨唐朝诸侯诸侯问题,探寻中晚唐政治运作中的约定俗成与默契!

★《阳明学的乡村实践——以明中后期江西省吉水县和安福县为例》

豆瓣8.3高分推荐!以江西省吉水县和安福县为中心,探讨两地阳明学的草根进程,包括学术在当地的发展、学术团体的动员能力、阳明学者如何处理与当地村庄的关系!

★《维护正义的奉献:清朝(1730-1911)的天府与国家财政》

★ 豆瓣8.8高分推荐!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副教授周健!以大量清代档案、政治书籍、选集和地方志为基础,通过“古”和“现代”,结合制度、人物和历史事件,对清代的土地财产制度、政府财政进行了扎实的论述和国家治理问题!

目录

1766 年的卢梭:论制度与人类转型

封面

标题页

版权页

人物介绍

前言

目录

第一章卢梭的病

第 1 部分:无法避免的问题

第 2 节急性间歇性卟啉症

第三节补充证据和佐证

第四节迫害妄想

第 5 节理解卢梭

第二章 1766 年的卢梭和休谟

活动第一部分

第 2 节天气、舆论和卢梭休谟争议

第三节卢梭休谟之争与卢梭在英法的形象

第四节“自白”的写作:情境与意图

第三章卢梭与文学共和国

第一节文学共和国的结构

第二节文学共和国的主题

第三节文学共和国的精神

第四节卢梭进入文学共和国

第 5 节 1766 年卢梭的转变

第六节文学共和国的解体

第七节萨德问题

第四章:法国大革命时期卢梭的形象

第一节卢梭的革命话语体系前奏

第 2 节 1778-1782:模糊理解

第 III 节 1782-1789:阅读趋势和道德争议

第 IV 节 1789-1794:夸张的神化和愤怒的沉默

第 5 节 1794-1799:反击和妥协

第 6 节卢梭和日内瓦:背后的荣耀

结论卢梭的蜕变

一个

第二

三个

附录卢梭书信全集的身体话语

参考文献

1、中国文学

2、外文文件

后记

中层理论:东西方思想结合下的中国史研究(更新)

封面

标题页

版权页

重新审视“中间论”的应用:基于跨学科演化的分析

自订

目录

第一章:“正统观念”在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中的起源与反思

1、 “国史观”的兴起与现代国家的形成

2、社会历史表达与世界体系的关系

3、美国汉学思潮中的“世界观”与国内史学的关系

4、中国史学的传统渊源:“正统”与现代意识的矛盾关系

5、起源神话:现代意识的陷阱

6、 “还原论”的幽灵:对实证主义的误解

7、克服“正统”束缚的可能性:一种推测

第二章从1980年代到1990年代:中国思想史上问题意识的演变

1、启蒙话语与“心理”阐释传统的回归

2、如何创造性地改变传统?

3、超越“激进”与“保守”二元对立框架

4、中国思想史与“现代性”问题研究

V。从西到东:“理论旅行”的现代意义

第三章:“公民社会”理论视角下的中国历史研究

1、 “国家—社会”的对抗性框架与地方史研究的兴起

2、 “公有领域”的概念与中国经验

3、 “韦伯陷阱”与中国城市史研究

4、冲突与控制:汉口的现代化模式

V。 “汉口模式”的批判与反批判

6、 “公民社会”概念在中国史研究中的应用局限

7、中国“公民社会”研究展望

第四章从“士绅统治”到“地方自治”:基层社会研究的范式转变

1、君子论:从“身份论”到“支配模式”

2、村落社区的功能演变与地方组织解读的模糊性

3、从结构功能分析到社区历史研究

第五章“中层理论”的构建与中国历史问题意识的积累与突破

1、 “中间论”的解读与合理运用

2、 “现代化叙事”真的取代了“革命历史叙事”吗?

3、黄宗之“过密”观对“中层理论”建设的指导意义

4、 “儒学区域化”的概念:知识社会学建构的得与失

5、 “儒学区域化”概念在西学语境中的定位

6、构建中国式“中层理论”解释的多种资源

第 6 章:后现代思想中的我们:如何改写历史?

1、从“后现代”到“后殖民”:中国语境的差异与选择

2、后现代方法在中国史研究中的具体实践

3、 “现代叙事”与“后现代叙事”之争:几个研究问题分析

4、后现代研究取向的自我调整与发展

5、 《常识批判》:如何区分立场和方法?

主要参考文献

危机与重建:大唐帝国及其地方诸侯

封面

标题页

版权页

顺序

目录

简介

第 1 章河南:对抗开始的地方

第一节:河南节度使与张迅

第2节元帅时代

第三节永平军的成长与转型

第四章平陆县的解体

总结

第二章关中:关于空间的命题

第 1 部分:外星人威胁和空间重建

第 2 节派系危机和太空崩溃

Section 3 东大门的空间塑造

第四节:申策军镇空间演变

总结

第三章河北:“转型之地”的异同

第一节:安禄山叛乱与河北

第二节后安禄山时代的造反

第三节和硕三镇的性格差异

第四节帝国东北地区

总结

第四章江淮:新旧交替的舞台

第一节:永旺东征图

第二节刘战造反的真相

第三章:时代来临

第4节叛乱和动荡时期的结束

总结

封建城镇时代的意义

附录

后记

中国的“异域”:现代四川的文化、社会与地方认同

封面

标题页

版权页

目录

简介

第一章“家乡神”的建构与重构:从地方志看移民协会崇拜的地域认同

1、“神”的诞生

第二,“一个角落”连接“世界”

3、成为“四川人”

四个。结论

第二章地方认同与学术意识:晚清民国的“蜀学”理论

1、近代“蜀学”兴起的各种理论述评

2、近代学风的转变与“蜀学”的兴盛

三个。近代四川本土认同与学术自信的提升

4、现代“蜀学”的意识

五,剩下的

第三章“异乡”:1920-1930年代四川人认知中的国家与四川

1、中学里的“异乡”

2、四川在川老外的评价

3、四川是外国吗?

四个。结论

第四章高等教育的国家与地方:四川大学的国有化进程(1925-1939)

1、国大与省大名实错位

2、“国有化”与“中心化”的纠葛

3、从“国有化”到“党化”

四个。结论

第五章制度与学风:民国时期四川大学历史学科的发展

首先,学科成立

第二,前主流

三个。结论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在西方发现陈寅恪:中国现代人文的东西方背景

封面

标题页

版权页

谢谢

目录

简介

第一章陈寅恪在哈佛的学习及相关问题

简介

第一节:陈寅恪参观哈佛花园

第二部分:哈佛花园的杜英杰

结论

第二章:陈寅恪早期与德国学术联系的新证据

简介

第一节陈寅恪与德国东方学会

第二节陈寅恪、白乐日与近代唐史研究

陈寅恪和于靖是朋友

结论

第三章东方学、西方学与历史:陈寅恪的学术世界

简介

第一节开始于陈寅恪关于港河台的一封信

第二部分:陈寅恪著作中的西方经典

第三节:1940年代陈寅恪获得的英美学术荣誉的起止

结论

第四章陈寅恪所谓东方学的书目渊源

简介

第 1 部分:东方研究参考书目

第2节东方研究书目

结论

第五章佛教与新人文主义:巴比特对中国学者的影响

简介

第 1 节巴比特和早期东方学

第二节巴比特的佛教思想及其历史背景

第三节巴比特对哈佛早期中国学生的影响

结论

第6章佛教、佛教、佛法:中国佛教与现代性

简介

第一节 佛教在欧洲的发现与现代佛教教义的兴起

第2节现代佛教在日本的兴起

第三节中国佛教与现代性:以王恩阳为中心

结论

第七章:文献主义与民族主义:现代佛教视角下的陈寅恪

简介

第一节陈寅恪的佛教与文献主义

第二节陈寅恪的佛教与文化民族主义

结论

第8章陈寅恪和牧人

简介

第 1 部分:理解的同情

第 2 节民族和文化观点

结论

第九章美学与启蒙:现代中国的牧人

简介

第一节王国维与赫尔德

第二节赫尔德美学思想进入中国

第三节李昌之牧民与艺术史

结论

第十章民俗与民族:周作人和牧人

简介

第一节民俗与民族文学

第二节国籍和国籍

结论

第 11 章自由与真理:个人倡导与现代思想

简介

第 1 节思想自由

第 2 节少数派

第 3 节民族研究

结论

附录 1:1919 年哈佛中日学生的比较研究

简介

1、 1919年哈佛教育政策与制度概览

2、 1919年哈佛中日学生的相似之处

3、哈佛中日学生的区别

结论

附录 II 没有过去的历史:学术史中的日本东方研究

附录3 黑田敏夫,日本中古史上的巨擘

参考文献

心声:普通话运动与现代中国

封面

标题页

版权页

目录

简介:语言和历史

1、语言与民族主义

2、民族语言运动研究的各个方面

3、民族语言运动简史

4、宇宙膨胀

5、历史领域的语言史

第一章:从文字的变迁看清代社会思潮的兴起与剪音运动

1、文字与繁荣

2、中西学之战与断音运动

3、语言与语言融合的概念

4、文字与演变

五,剩下的

第二章一国两种语言:曲音运动中的“民族”与“民族本质”

1、打造“民族”

2、“保存国粹”与剪音运动

3、“简字”不“简”

四,剩下的

第三章:声音能入心吗?

1、 “声音文化”与剪阴字运动的兴起

2、切音节的运动及“语言统一”的提议

三步走“两条路”

四,剩下的

第四章:词源于音:汉语拼音思想对“音求义”的传承颠覆

1、因声求义

2、因声造词

3、以继承打破传统

四,剩下的

第五章:弃字救国:白话运动与汉语拼音辩证策略的调整

1、 “只是废掉汉字吗?废掉中文?”

2、 “打破不进步的话,说日常进步的语言”

3、 “汉字有文言,拼音有格调”

四个。结论

第六章“回归独立”:中国进步论与中国知识分子的文化认同与政治理想

1、语言形态分类及其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2、中国语言学家对问题的重新定位:胡以禄的观点

3、中国语言学家对问题的重新定位:来自其他语言学家的例子

4、对高级汉语理论的否定与语言演化的另一种观点

五,剩下的

第七章“代表国家”:论国家建设与国语标准

1、单独使用北京话与会议交流

第二,取决于“多数”

3、采用“活的语言”

4、反对“北京话”

V。结论

第八章汉语为“一”:民族语言运动与汉语“方言”的确立

1、“方言”的语义缩进

2、论证汉语方言的同源性

3、“当代”定位与历史追寻

4、左翼文化人士的意见

五,剩下的

第九章“打折”统一:国羽运动中的“不统一”

1、 “民族语言不统一主义”的命题

2、“双语”制度的实践

3、改进的“兰庆普通话”

4、文化传统与中国特色

五,剩下的

第 10 章:必须更正名称:现代政治和标准语言的名称替换

1、从“国语”到“国语”

2、“普通话”对“普通话”

3、“国语”胜

四个。结论

结论:普通话运动与现代中国

1、普通话运动与民族国家:外部与内部

2、国语运动与“现代性”

3、文字与语言:普通话运动的中国特色

清代剪黄字图例一览表

参考文献

后记

仁爱教育:明清慈善组织

封面

标题页

版权页

自订

目录

简介

1、研究视角

2、要讨论的问题

3、其他值得注意的相关历史现象

4、中国与江南学会

V。所用材料

第一章明末前的慈善事业

1、古老的贫困观

2、地位与经济地位的关系

3、摘要:社会文化认同与经济地位关系的模糊性

慈善组织的历史

第二章:明末清初民间慈善组织的兴起

1、晚明慈善社的兴起

2、慈善协会兴起的原因

3、明末清初“好人”的背景及活动

第三章慈善组织的制度化(1655-1724)

1、明清慈善组织的变迁——以扬州苗圃为例

2、清初慈善组织的发展与制度化

3、清初善堂的理想

4、 “女仁慈”的政治:中央政府对慈善组织的态度

第四章慈善机构的“官僚化”(1724-1796)

1、官方积极干预

2、新铜山会——与晚明完全不同的意识形态

3、官僚与地方慈善家的关系

四个。总结

第五章乾隆中期以来的慈善“儒学”

1、惜言

2、清解堂

3、章节总结

第六章:嘉庆以来慈善组织和小社区的发展

1、符合家庭制度的保姆协会

2、棺材与综合善堂的发展

结论

1、慈善组织是“福利国家”的前身吗?

2、慈善组织领导层和意识形态的变迁:“儒家”的发展

3、公共领域与公民社会的争论

附录

“明清慈善活动(公元1600-1850年)”研究项目报告

附录 1 托儿所

附录2:清节善堂

附录3:分棺山堂

附录4综合山塘

附录 5 地方志

参考书目

作品目录

明清社会礼仪

封面

标题页

版权页

出版说明

目录

从礼仪到国家

宗族公式:16世纪的礼仪革命与中国帝制晚期的国家

珠三角的祭祀革命

“礼仪革命”在中国的渗透程度

公民社会,礼仪合二为一

来自社会历史

人类学与中国现代社会史:影响与展望

19世纪的天地会:一种解释

独立组织

半文盲环境中的文本

叛逆的传统

19 世纪的演变

正统与异端的区别

从祖先到皇帝

The Informal Empire of Chinese Emperors: The Integration of Religion and Local Society in the Ming Dynasty

Take the Pearl River Delta as an example

Orthodox religious believers

Integration of regional sacrifices

Broad implications of the Pearl River Delta example

In the early years of Jiajing in the Ming Dynasty, the cause and consequences of the demolition of the "prostitution temple" and its impact on the Pearl River Delta and its impact on the Pearl River Delta

The emperor in the village: the embodiment of the state in southern China

The legends and etiquette of the New Territories of Hong Kong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the Pearl River Delta

Conclusion: Country and Country

From the Ming Dynasty to the Republic of China

Written and Unwritten: The Political Agenda of Written Genealogy

Literacy Culture Group Eligibility

A genealogy is a treaty document

Internalized clan

The lineage records after the formation of the clan

结论

Why did Foshan become a town? The evolution of China's urban and rural identity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wo views of Foshan

Loyalty and Righteousness

Governance of the town: shop and map

Social Boundaries: Newcomers to Foshan

Dissent: Batu and the Gentleman

Conclusion: How did Foshan become a town

Clan is a cultural creation——Taking the Pearl River Delta as an example

The language of the clan

Cultural Transformation in the Ming Dynasty: Two Examples

Clan growth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结论

Clan Socialism and Public Control: Tangang Township in the 1920s and 1930s

组织

The work of the township government

Arbitration: Hometown to Villager

Land Management

Rural Relations

Politics and acceptance

战争结束

Conclusion: Clan Socialism, Control, and Cultural Transformation

From South China to North China

Farewell to South China Studies

What Weber Didn't Know: Town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Markets and Regional Communities: The Case of Southern China

Scholar's Power

The township governance in the south of the Yangtze River

Some comments

Liturgical Leader

Notes on the land and clan of Sima Guang's tomb in Xia County, Shanxi

Location

Building a Society

Determine lineage

结论

Unrest, government and local society: read the "Xinkai Lu'an Fu Zhi Ji Ji"

"The Rebellion of Qingyang Mountain"

Building local communiti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u'an and the feudal government

结论

From identity to etiquette

The "Ran" in the middle of Ming Dynasty and its influence on the "R family"

"Crazy"

Political struggle

Who are the "people"?

Ancestral halls and family temples: the evolution of clan etiquette from the end of the Song Dynasty to the middle of the Ming Dynasty

Family temples, ancestral halls and etiquette reforms during the Jiajing period

"Ancestral Hall"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between Song and Ming Dynasties

The evolution of ancestral halls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in the Ming Dynasty

结论

The state and etiquette in modern China: a review of the "civil society" debate

简介

The evolution of "state"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region

Social norms and etiquette norms, which is more important?

State and Etiquette: The National Identity of Local Society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from Song to Mid-Qing

后记

French Style: The Political Culture of the Revolution (Supplement)

顺序

简介

Introduction: On the Political Culture of the French Revolution

Part 1 Breaking - Struggling with Tradition

Chapter 1 The Dilemma of the Constitution

1、 The origin of the French Constitution

Second, the source of the mentality of the French constitutional turmoil

Three, the veto and the hidden worries behind the unicameral system

4、 "No Constitution, or Death"!?

Chapter II The Dilemma of the Representative System

1、 The conflict between idealism and realism

Second, the attempt to get rid of the compulsory power of delegation

Three, the representative authority established but not established

Fourth, the interference of direct democracy thought

Five, "representative democracy" attempt

Six, the ghost of despotism that cannot be escaped

Chapter 3 The Dream of Equality

1、 Unprecedented desire

Second, the absurd division of citizens

Three, the sorrow of female citizens

Part II "The Motherland in Crisis"

Chapter Four: The Revolution of Uncertainty

One, "revolution" - cursed turmoil

Second, "revolution" - rational progress

Three, "revolution" - social crisis

4、 "Revolution" - Synthesis of Contradictions

Chapter 5 Fighting for the "Rebirth" of the Nation

1、 "Regeneration" has no role model

Second, "regeneration" has a long way to go

Three, "regeneration" needs education

Chapter 6 The Religious Ritualization of the Revolution

1、 The "religious revolution" that destroyed the old symbols

Second, the people's characteristics of revolutionary symbols

Three, carnival culture in revolutionary festivals

4、 Revolutionization of daily life

Chapter 7 The flood of rumors

One, the origin of the rumor

2、 Rumors and Crisis Awareness

Three, the function of rumors

Chapter 8 The Openness of Revolutionary Politics

1、 Openness: The Iron Law of the French Revolution

Second, openness and crisis awareness

Three, anti-partisan politics and autocratic dictatorship

4、 The mentality factors that led to the decline of the Jacobins

Conclusion: The Mass Phenomenon and the Formation of the French Civil War Political Style

参考书目

Appendix 1: The Historical Interaction of Chinese and French Cultures on the Issue of the French Revolution 120

Appendix II French Revolutionary Violence and Modern Chinese Political Culture 173

后记

Additional postscript

Plague and Society in Jiangnan in Qing Dynasty: A Study of Medical Social History (Revised Edition)

Reprinted preface

第 1 节

第 2 节

第一章介绍

1、 The origin of the topic

Second, the concept definition

(1) Plague

(2) Jiangnan

Three, research ideas

(1) Problems of social development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2) The rise of the "public" field in China since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ate and society

4、 Academic Review

(1) Research in the field of medical history

(2) Research in the field of history

1、 Comprehensive research

2、 Plague, Smallpox and Cholera

3、 Leprosy and others

V。 Data Description

(1) Official Book

(2) Local Chronicles

(3) Poems, Notes and Novels

(4) Medical Books

(5) The Medical Reports of The Imperial Maritime Custom

(6) Data Compilation

Chapter II: The Ecological and Social Background of the Plague in Jiangnan in the Qing Dynasty

Section 1 Ecological Background

Section 2 Social Background

1、 The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of the combination of agriculture, sideline and handicraft industry with full utilization of labor force

Second, the convenient transportation constructed by "boat" and "bridge"

Three, dotted towns and a market network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links

4、 Dense population and frequent population movement

Five, the daily life of food and clothing and a little ability to resist disaster

Six, prosperous and relatively popular cultural education

7、 Folk beliefs of good ghosts and witches

Section 3 Medical Background of Epidemic Diseases

Chapter III The Epidemic in Jiangnan in the Qing Dynasty

Section 1 About the Epidemic Timeline

Section 2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epidemic

1、 Spatial layout

Second, time layout

(1) Four Seasons Distribution

(2) Historical layout

(3) Plague frequency

Section 3 Types of Plague

1、 Smallpox, measles and chickenpox

2、 Cholera, typhoid and dysentery

(1) Cholera

(2) Typhoid Fever

(3) Dysentery

Three, rotten throat sha and diphtheria

4、 Malaria

5、 Big head plague, shrimp toad plague, twist neck plague, wool plague and others

Chapter 4: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plague in Jiangnan in the Qing Dynasty

Section 1 Pathogen

One, ghosts and gods control the epidemic

Second, the epidemic caused the epidemic

Section 2 Causes

1、 Moral Factors

Second, the reality factor

(1) Internal factors

(2) External factors

1、 Famine and war

2、 Bad customs

3.Crowded or densely populated

Section 3: Mode of Infection

One, mainstream systematic understanding

Second, individual experience knowledge

Section 4 The introduction of Western bacteriology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Section 5 Summary

Chapter Five: Analysis of the Causes of the Plague in the South of the Yangtze River in the Qing Dynasty

Section 1: Analysis of the Causes

1、 Famine (including war) factors

Second, demographic factors

(1) Changes in population and plague in Jiangnan in the Qing Dynasty

(2) Population density and occurrence of plague in each county

Three, environmental factors

(1) The environment and plague in the south of the Yangtze River

(2) Environmental change and plague epidemic

Fourth, the custom factor

(1) Water use and related customs

(2) Funeral Customs

(3) Other customs

Section 2 Remarks

Chapter 6: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Plague and the Society in Jiangnan in the Qing Dynasty

Section 1: People's Hygiene and Epidemic Prevention Concepts and Behaviors

One, to ward off plague ghosts

Second, prevention and hygiene

(1) Prevention

(2) Hygiene

1、 Personal hygiene

2、 Public health

3、 Understanding of the attitudes and behaviors of hygiene in the Qing Dynasty

Three, avoid epidemic, isolation and quarantine

(1) Epidemic avoidance

(2) Isolation

(三)检疫

4、人工免疫

(一)清代人工免疫概论

(二)人痘术在江南的引入及推广

(三)牛痘术在江南的引入及推广

(四)人痘、牛痘的实际接种率

(五)种痘术对人口增长的影响

第二节 各界救疗瘟疫之举措

1、朝廷和官府

(一)朝廷对瘟疫救疗的态度

(二)地方官府的救疗举措

1.设局延医诊治

2.制送丸药

3.建醮祈祷

4.刊刻医书

2、社会力量

(一)临事性救治

1.尽心诊治

2.施医送药

3.建议官府救疗

4.刊刻散送医方

5.祈神驱疫

(二) 日常性施疗

1.个人

2.家族与行业

3.慈善机构

3、病家

(一)祈禳

(二)求医

(三)自我诊治

四个。总结

第三节 医学与瘟疫

1、医疗技术的发展

2、医疗资源的社会化

(一)医药知识的普及

(二)医生职业的渐趋开放

(三)乩方、仙方的盛行和不时取效

(四)成药店等代表的药材业的发达

第四节 瘟疫的社会影响

1、社会人口影响

(一)个案研究

1.康熙二年(1663年)松江之疫

2.康熙十七年(1678年)华娄之疫

3.雍正十一年(1733年)苏松大疫

4.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前后江南大疫

5.嘉道之际江南大疫

6.咸同之际江南大疫

7.光绪十三年(1887年)剡源之疫

8.清末上海之疫

(二)瘟疫对江南人口的总体影响

2、生态体系的调节

3、余论

第七章 结语

1、清代江南瘟疫之特点

(一)瘟疫的频数基本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密度呈正相关系

(二)以霍乱、伤寒和痢疾等肠道传染病为主

(三)疫病多发于夏秋两季

(四)水传播在诸种疫病传播途径中意义重大

(五)不时有新的疫病出现

(六)瘟疫的频数增加,而杀伤力减弱

2、清代江南社会的活力与不足

3、从江南各界对瘟疫的反应看清代的国家和社会

4、清代江南的社会生态体系

附录 清代江南分府疫情年表

1、江宁府

2、苏州府

3、松江府

4、镇江府

5、常州府

6、太仓州

7、杭州府

8、嘉兴府

9、湖州府

10、绍兴府

十1、宁波府

重要人名和术语索引

B

C

D

F

G

H

J

K

L

M

没有

P

Q

R

S

T

W

X

Y

Z

参考文献

1、基本历史数据

(一)地方志

(二)诗文集

(三)笔记小说

(四)医书

(五)资料汇编

(六)其他

2、今人论著

后记

皇权不下县? ――清代县辖政区与基层社会治理

封面

标题页

版权页

顺序

简介

1、为什么要提出县以下区划的研究

2、 “县辖政区”的提出及其对“皇权不下县”论说之意义

3、既有研究、史料评述与总体思路

第一章 清代州县“分防”制度与县辖政区的类型

1、定额观念与清代地方行政中的“分防”制度

2、清代县辖政区的类型

第二章 清代县辖政区的设置、变革及其空间分布

1、宋元明时期县辖政区的萌芽

2、清代县辖政区的设置与变革

3、县辖政区的空间分布:以巡检司为中心

第三章 京畿之地:京县大兴、宛平的佐杂分防与地方治理

1、大兴、宛平的分防佐杂官设置及辖地变迁

2、分防佐杂官与地方社会

3、唯一的一部巡检司志――《齐家司志略》

第四章 次县辖区:“司”的设立与明清广东基层行政

1、明代粤东之盗、巡检司及其与保甲之关系

2、佐治乡都:清代捕巡各官的分辖与“司”的设立

3、闲曹与冗官?――捕巡官员及其行政实践

4、“司”作为一种地域观念的呈现

5、“司”、“汛”关系蠡测:文武协同下的地方治理体系

六个,剩下的

第五章 分司细故:《南部档案》所见县丞、巡检司及其政务运行――再论佐杂的司法权限

1、清代南部县辖政区的设置与变迁

2、县辖政区行政职能的行使及与地方社会的关系

3、南部县辖政区的“典型性”与“普遍性”:再论佐杂的司法权限

第六章 市镇管理:基于江南苏松二府佐杂分防为例的商榷

1、明清市镇中的“国家”存在――一个问题史的回溯

2、佐杂官的分防及其辖地――以苏松二府为中心

3、走出江南:关于佐杂分防与市镇管理的新认识

第七章 经征钱粮:福建、甘肃分征佐贰的形成及其运作

1、福建“分征县丞”的设置及其成因

2、“经征钱粮”所引起的知县、县丞权力分野

3、分征县丞与分守县丞

4、甘肃佐贰分防趋势及其成因

5、经征钱粮与分征佐贰职责之完备

6、“分县志”、“分州志”的编修与地域观的形成

7、佐贰分征的个别授权与有限分布

第八章 辖区转换:州县置废与县辖政区

1、新县设置与县辖政区:清末设省中的新疆与东三省

2、改土归流、地区开发与云贵县辖政区

3、清代州县裁撤、善后处置与县辖政区

4、佐杂分防与新县、旧县的地域融合

第九章 清代佐杂的新动向与乡村治理的实际――质疑“皇权不下县”

1、何谓“皇权不下县”

2、县以下的职官体系及其性质

3、国家在乡村的政权建设始于何时?――基于中国本土实践的考察

第十章 清代县辖政区实践与当代“县下辖市”改革臆想

1、当代“县下辖市”改革的讨论

2、清代“县辖政区”的实践经验分析

3、“县下辖市”改革臆想

附录 《清史稿・地理志》分防佐杂项校正

1、不明废置年代而误

2、不明归属而误

3、不明名称而误

4、漏记

5、误驿丞兼巡检事为巡检司

6、存疑

7、点校之误

引用

后记

维正之供:清代田赋与国家财政

封面

目录

简介

1、清代的田赋

2、田赋制度与财政结构

3、本研究的侧重

4、基本思路与史料利用

第一章 陋规、摊捐与19世纪初期的地方财政――以嘉庆二十五年清查陋规一事为线索

1、陋规

2、摊捐

3、陋规背后:财政结构与吏治

4、清查陋规所见之财政理念

5、小结

第二章 “漕耗归公”之后:尹继善改革与18世纪江苏漕务

1、雍正七年尹继善的漕务改革

2、改革之后:18世纪后半期的江南漕务

3、嘉庆初年清厘漕弊之尝试

四个。总结

第三章 清代漕粮河运的解体:嘉道年间江南漕弊之探析

1、帮费问题

2、大小户问题

3、漕粮盈余与亏空

四个。总结

第四章 仓储与漕务:道咸之际漕粮海运的展开

1、道光末年的河海并运

2、咸丰年间漕粮海运的再启与中止

3、漕粮海运下的督抚、州县与民众

四个。总结

第五章 清代的地丁银制度――以19世纪中期湖北各州县收支结构为中心

1、收入:地丁征价及相关问题

2、支出:地丁盈余的分配

3、小结

第六章 改折与海运:胡林翼改革与19世纪后半期的湖北漕务

2、清厘粮亩:革除征收积弊

3、同光年间的漕粮折征与采买海运

四个。总结

第七章 第二次耗羡归公:同治年间江苏的钱漕改章

1、同治年间钱漕新章之确立

2、同治、光绪年间钱漕征价制度之实态

3、小结

第八章 江南重赋的终结:同治初年江苏减赋新探

1、同治二年减赋之酝酿与初奏

2、同治四年减赋定案

3、减赋之后:同光年间的漕粮征解

四个。总结

第九章 中央与地方间的失衡:光宣之际的平余提解与钱漕加捐

1、甲午至庚子间的钱漕减征与提解平余

2、庚子至清末的钱漕规复、加捐与提解平余

3、从银贱钱贵到银贵钱贱:州县的财政困境

四个。总结

第十章 自封投柜与书差包征:清代中后期的田赋征收

1、自封投柜与包揽

2、书差与田赋征收

3、书差包征成立之结构

4、太阿倒持:书差包征与财政管理

结论

1、额外财政与“包征包解”

2、漕务变革:贡赋逻辑与市场逻辑

3、清季改正田赋之困局

参考文献

后记

能夏则大与渐慕华风――政治体视角下的华夏与华夏化

封面

标题页

版权页

目录

导论 走出族群看华夏

第一节 民族和族群视角下的华夏

第二节 政治体视角下的华夏

第三节 本书的思路与各章主旨

第一章 华夏的出现及其性质

第一节 西周的“有夏”和“周人”

第二节 从诸夏列国到华夏帝国

第二章 秦汉华夏帝国扩张的界限与突破口

第一节 秦汉帝国的扩张与不稳定的边境

第二节 制约秦汉帝国扩张的因素

第三节 华夏帝国扩张的突破口:南方山地

第三章 帝国符号秩序中的夷狄

第一节 帝国的角落:华夏帝国礼乐制度中夷狄的位置

第二节 星空中的华夷秩序:两汉至南北朝时期有关华夷的星占言说

第四章 塑造他者:华夏有关异族群的知识建构

第一节 经学子学中的四夷说

第二节 史学有关异族的知识建构

第五章 华夏网络断裂与南方山地人群的华夏化

第一节 华夏网络与南方山地

第二节 六朝华夏网络的断裂与华夷关系的局部逆转

第三节 南方山地的政治体演进方向

第六章 十六国的华夏化:“史相”与“史实”之间

第一节 “十六国”及其华夏化“史相”的反思

第二节 十六国“史相”辨析之一:“僭伪诸君有文学”

第三节 十六国“史相”辨析之二:君主的诞载之异与奇表之异

第四节 十六国“史相”辨析之三:模式化叙事举例

第七章 北朝华夏化进程之一幕:北魏道武、明元帝时期的“爵本位”社会

第一节 独具一格的“天赐品制”

第二节 天赐品制的实际运行情况

第三节 道武、明元时期的“爵本位”社会

第四节 爵本位的政治文化渊源

第五节 攀附的华夏官僚制

结语 政治体视角下的华夏与华夏化

附录一 南北朝时期的氏族之辨――从《南齐书・高逸传》“民族弗革”一语说起

附录二 纸笔驯铁骑――当草原征服者遇上书面语

附录三 江到东北――古代东亚世界文化交流之一例

参考文献

后记

重塑中华――近代中国"中华民族"观念研究

绪论 “中华民族”:近代国人民族自觉的新概念与新符号

第一章 清代中国“中华民族”观念的酝酿

1、延续与转换:从清朝满人的“中国认同”说起

1、 “中国”“中华”及其历史上的认同

2.清朝满人的“中国认同”及其现代转换――兼谈作为现代国名的“中国”究竟始于何时

2、新的思想资源:现代“民族”概念在中国的形成

1.郭士立与传统汉文里“民族”一词的早期转化

2.清末现代“民族”概念的形成及其主要来源

3、“大民族”观念的创发及最初的指代词

1.梁启超与“大民族”观念的创发和“中国民族”说

2、 “中华民族”一词的诞生及其早期观念内涵――两种“中华民族”概念问世记

4、寻归“大同”:立宪运动与各民族平等融合的新自觉――以满人官员和留日旗人的民族观念为中心

1、 “五族大同”:立宪运动期间的民族一体融合论

2、 “同民族异种族之国民”说的发轫及其民族观依据

3.现代“国族”一词的出现、概念内涵及其他

第二章 现代中华民族观念的确立与传播

1、民国建立与现代中华民族观念的基本形成

1、 “五族共和”论及其引发的“中华民族”观念

2.袁世凯与民初民族融合的新背景及实际效应

3、 “中华民国”国号、早期国歌的意义与影响

4.李大钊、申悦庐与“中华民族”旗帜的高揭

2、五四运动后现代中华民族观念逐渐传播开来 (76)

1.现代中华民族观念得以确立的诸多因素

2.孙中山的有关倡导及其深远影响

3.梁启超专研“中华民族”:思想来源及意义

4、 “国家主义”派的关切和外蒙古“独立”事件的刺激

5、 “中华民族”的认知进展与标志词符进一步流通

第三章 “中华民族”符号认同的强化与深化

1、南京国民政府与“中华民族”一体认同符号的强化

1.两部代表性史著之诞生及其“中华民族”观念内涵

2.国民党政府和学界精英“整合”民族的继续努力――“蒙藏宣化”、黄陵祭祖与“民族”重审

2、日本侵华与“中华民族”认同的深化――以“中华民族复兴”话语为中心的透视

1、 “九一八”和“七七”事变的巨大影响――以少数民族人士的“中华民族”认同为例

2、 “中华民族复兴”理念和话语的兴起

3.国共两党与“中华民族复兴”论

4.民族复兴论的高涨、内涵及与“中华民族”认同之关联

3、“民族英雄”“汉奸”与历史教科书的“中华民族”书写

1.抗战开始之后的“民族英雄”问题

2、 “汉奸”与“华奸”之辩

3.中学历史教科书里的“中华民族”书写

第四章 全面抗战前后现代中华民族观念的大普及

1、现代中华民族观念社会化与多媒介的认同表达

2、单一性民族的“中华民族”观之强烈诉说与回响

1.顾颉刚关于“中华民族是一个”的论说及其争论

2.民族一元论的由来、其他形态与黄帝子孙说的新解释――兼及吴文藻“文化多元、政治一体”之回应

3.蒋介石以“宗族说”为基础的“中华民族”一体观

3、“中华国族”入宪讨论与芮逸夫的“中华国族”解

1.孙科等人与“中华国族”入宪的努力

2.芮逸夫的“中华国族”解说

4、中国共产党的“中华民族”观及其与其他各方之互动

1.抗战时期中共“中华民族”观念的变化

2.国共两党和其他各方的观念互动及其结局

结语 现代中华民族观念及其认同特征的再认识

1、“NATION”内涵的历史性、复合性与现代中华民族认同之特质

2、“一元”抑或“多元”? “建构”还是“演化”?

3、一点感悟

附录 情感、思想与运动: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研究检视 (1)

1.从传统“民族”意识到近(现)代“民族主义”:不容忽视的历史过程与内涵转换

2.近代中国民族主义值得深入透视的几个现象与特点

3、 “新文化史”研究方法的运用与思想分析的强化问题

参考文献

后记

长安与河北之间:中晚唐的政治与文化

封面

标题页

版权页

顺序

目录

第一章 五星会聚与安禄山起兵的政治宣传

1、小引

2、四星聚尾与玄宗朝的德运之争

3、金土相代:安禄山起兵的政治宣传

4、严复的死亡与哀荣

第二章 一位“贰臣”的生命史:王�圃诎彩分�乱中的沉浮

1、赵骅:《忠义传》中的“贰臣”

2、四易其主:安史乱中的王��

3、唐廷处置“贰臣”政策的形成与转变

4、张巡、许远之外:唐人眼中的陷伪臣僚

5、“忠”的观念强化与扩展:社会与思想层面的互动

第三章 墓志书写与葬事安排:安史乱中的政治与社会一瞥

1、伪号行用与正朔认同关系辨考

2、国号与年号:安史政权内部的正统之争

3、动乱中的葬礼

Four, the rest

第四章 权力与观众:德政碑所见唐代的中央与地方

1、作为政治景观的纪念碑

2、德政与秩序

3、控驭之道:德政碑的政治学

4、尾声

第五章 政治的表达与实践:田氏魏博的个案研究

1、长安与魏州:政治景观的建造

2、纪念碑中的政治:田氏魏博时代刻石表微

3、魏博田氏的双重镜像

4、政治默契的形成

第六章 刘广之乱与晚唐昭义军

1、李裔家世与高��出镇昭义的背景

2、咸通、乾符之际昭义节度使人选订误

3、隐没的三十年:刘广之乱与会昌伐叛的善后

4、唐代藩镇变乱模式的演化

第七章 唐末魏博的政治与社会――以罗让碑为中心

1、罗让碑的发现与调查

2、唐末变局中的魏博镇

3、魏博政治中的罗氏家族

4、作者与读者:罗让碑中的政治书写

5、记忆与诠释:罗弘信的符谶制作

附录:罗让碑录文

第八章 深描与重绘:中晚唐历史演进线索的再思考

1、“胡化说”的射程

2、长安与河北之间

3、藩镇研究史的反思

4、重绘中晚唐历史线索的尝试

参考文献

本书各章初载刊物及修改情况

后记

阳明学的乡里实践:以明中晚期江西吉水、安福两县为例

封面

标题页

版权页

目录

简介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研究回顾

第三节 本书主旨

第一章 宋元明初以来江西、浙江地区的理学发展

第一节 宋元明初理学史图像

第二节 宋元明浙江地区的理学发展

第三节 宋元明江西北部及其邻近地区的理学发展

第四节 宋元明江西中南部及其邻近地区的理学发展

第五节 王学的崛起与吉安王学

总结

第二章 吉安王学思想与经世理论

第一节 王学的基本学术内容及其特色

第二节 安福与吉水的思想流变

第三节 吉安王学的圣人观

第四节 仁者浑然与物同体及其经世论

总结

第三章 吉水王学与家族

第一节 吉水王学兴起的背景

第二节 王学在同水乡的发展:六十一都及都外

第三节 秀川罗氏本支源流以及各房支之间的关系

第四节 王学在仁寿乡的发展

第五节 邹元标、王学与县城各族

第六节 文昌、折桂两乡王学的发展

第七节 罗/邹异同

总结

第四章 安福王学与家族

第一节 地理环境与书院位置

第二节 王学与南乡各族

第三节 晚明南乡王学的发展

第四节 北乡王学与澈源邹氏家族

第五节 王学在县城周围三乡

第六节 刘元卿与西乡王学

第七节 王学与西乡各族

第八节 安福与吉水的比较

总结

第五章 明中期吉安王学与地方工作

第一节 联宗合族的趋势

第二节 凤林桥的例子

第三节 乡约:安福与吉水的例子

第四节 安福丈量

第五节 安福赋役改革

第六节 吉水丈量与清除虚丁

第七节 “一体说”的理论与实际:三县之争

总结

第六章 晚明吉安王学与地方工作

第一节 禁毁书院

第二节 转变:安福的例子

第三节 转变:吉水的例子

第四节 吉安王学与晚明政局

总结

结论

附录一 安福刘姓联宗

附录二 吉安府价值观的转变――以两本府志为中心的分析

参考书目

附表

附图

索引

后记

内容精彩试读

全中国我最熟悉的地区是广东的珠江三角洲,在这里,“礼仪革命”表现得相当清楚确凿。我的意思是,我们知道那些礼仪是什么人和什么时候引进的,也有掌握礼仪变迁前后的记载可供比较,而且我们能描述伴随礼仪变迁而来的社会变迁。要了解某些史料,须具备丰富的地方知识,所以,重要的是把焦点集中在地区内。因此,我将从珠江三角洲的经验开始,进而及于全中国。

要理解“礼仪革命”对珠江三角洲的影响,便得先指出,直至南宋(1127―1279)那里的社会风貌仍不过是只有几座佛寺,周围是木棚和船只,居住着当地人。数座有长久地区意义的神龛,供奉着当地的神�o,而城市生活仅限于港口城市――广州,那里居住着大量自称阿拉伯裔的人,并与东南亚和中国沿海的商人往来频繁。珠江三角洲大部分地区淹在水里,直至长江下游城市急速发展起来,稻米市场和赋税之利使得重要的排水工程实施后,才“问海取地”。但是,赋税是和科举一同引进的。12世纪时,政府颁令兴建府学,而在新建的学校里祭孔,便是早期社会所引进的一种重要礼仪。[3]

在这个背景中,朱熹(1130―1200)的理学被引进。朱熹的生平和思想毋庸细表,本文集中在他对珠江三角洲的影响方面。这方面只需提出两点观察。第一,理学是西方所谓的新儒学的一个标志,其道统的传承有文献可考。换言之,朱熹的门生十分在意思想的一脉相承,在他们的传记里时有所载。思想溯源维系了对道统的信念,虽然所谓道统之学也因时而异。第二,在内容方面,朱熹的学说倡议把家族礼仪而不是祭孔,作为地方礼仪的核心。因此,朱熹的家族礼仪论提倡庶人也可以在家中保留奉祀祖先的神龛,并且把冠、婚、丧、祭之礼划一。这些礼仪的采纳可视为礼仪革命的开始,可是这样一来便会忽略了革命全面展开后便消失的社会阶级因素。[4]

阶级因素往往隐藏在中国礼仪辩论的复古原则背后。按照古代的礼仪,朱熹及其同时代人所欲复兴的一套是合理的。道统的基础,建立在诉诸自然的信念以及对经书的条分缕析之上,而在道统之中,清楚地表明用于贵族的礼仪与用于庶人的礼仪并不相同。常言道:“礼不下庶人。”而朱熹的修正,是这个原则的拓展,而不是彻底推翻。 [5]朱熹认为,由于礼仪界定社会地位,礼仪的规模必须按照执礼者的社会地位来确定。法律规定,皇帝可以拥有特定规模的宗庙和陵寝,贵族的规模次之。朱熹删繁就简,以便庶人有准则可循。问题并不出在坟冢:自贵族以至庶人,皆有坟冢,庶人之灵也如贵族之灵一样,须入土为安,以免扰害生者。很多记载显示,宋朝时候,平民上坟祭祀,规模之盛大已屡见不鲜。社会的划分,并非取决于坟冢,而是取决于祠堂里供奉祖先之灵的祭品。宋朝时候,贵族获准兴建祠堂,庶人则把先灵安放到佛堂(功德祠)。朱熹建议,应该让庶人在家中设立神坛供奉先灵,他们也有责任在兴建居所时,给先灵安排一个安居之所。祭祖应该祭多少代,与祖先灵位的建筑格局相配合:太庙里有多少先祖,皇帝便祭多少先祖;贵族和高官在按法律规定的家庙里祭祀先祖的数目,根据其品位而递减;庶人在家中神坛所祭则不过三代。故此,宋朝的礼仪改革,旨在维持社会现状,而非推动社会革命。 [6]

朱熹在身后被誉为哲学家,但他生前是毗邻广东的福建和江西两省的地方官,那里有他的朋友和支持者。他在世时已有影响,只是在他身后百年里,广州出现了一个士大夫阶层,其影响才广为扩展。这个阶层的崛起一方面关系到国家的力量延伸至珠江三角洲,另一方面也与其后数百年这个阶层深深扎根社会里有关。在新学说的接受上所出现的决定性变化,可追溯至13世纪。此前,派任广州的官员通过推动教育几乎是独力维持道统的观念。大约在13世纪的时候,在崔与之(1159―1239)周围集合了一群广州士大夫。崔与之是广州人,一度在朝为官,他曾含糊地表示过自己是朱熹的门生。对于地税的日益依赖,以及文书的采用,都可能与这个阶层的出现有关。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个热衷官场又爱舞文弄墨的小阶层,颇为自觉到自己的新生地位。这种自觉意识的表现,可以见于地方礼仪的制订和辩论上。我们很幸运地看到1244年,可能是广州第一次乡饮酒仪式的记载,其中有规定出席、服饰和礼仪的条文。远早于这个时间,地方神坛的祭祀在这里已相当普遍,但是,采用非地方神�o而以遵行朝廷礼仪为中心的士大夫仪式,则是地方领导力量与国家象征性整合的重要的第一步。1279年,宋朝亡于蒙古,直至1368年元亡明兴,这些礼仪才重新恢复。[7]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