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主义地理学对于意义的个体追寻pdf电子版免费阅读|百度网盘下载

编辑点评:至纯人文主义者的追寻探讨

对一个地方生动或逼真的描述,也许就是人文主义地理学的最高成就,译文经典精装系列・人文主义地理学:对于意义的个体追寻一书是作者作为地理学家所认识和经历的一切的见证,书中他反思了之前所有作品的内容,并将其重新呈现。

人文主义地理学对于意义的个体追寻pdf电子版免费阅读

人文主义地理学对于意义的个体追寻电子版图片预览

内容简介

段义孚认为:“对一个地方生动或逼真的描述,也许就是人文主义地理学的最高成就。”

段义孚的人文主义地理学并不研究客观的地形、地貌等自然现象,而是以人之生存为核心,研究人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把研究重点置于人直接经验的生活世界和环境的社会建构,强调人性、人情、意义、价值和目的,关注人的终极命运,进而发现人类在生态整体中的定位以及人类与环境的本质关系。

《人文主义地理学》是他作为地理学家所认识和经历的一切的见证,书中他反思了之前所有作品的内容,并将其重新呈现。

作者介绍

1930年,段义孚(Yi-fu Tuan) 出生于中国天津,先后在中国、澳大利亚和菲律宾就读小学和中学,在牛津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分别获得地理学学士和硕士学位。他在明尼苏达大学执教多年。自1984年至1998年正式退休期间,他曾在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分别以约翰?K.赖特地理学教授和维拉斯地理研究教授的身份担任讲座教授。段教授是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和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是美国地方中心的创始董事会成员,并于2012年获得著名的瓦特琳?路德国际地理学奖,该奖是地理学界的最高奖项。

人文主义地理学对于意义的个体追寻目录大全

致谢

人之为人

第一部分 接受教育

第一章 重庆

第二章 悉尼

第三章 牛津

第四章 伯克利

第五章 人文主义、时间方向与进步

第二部分 自我、共同体和世界

第六章 孤立的自我及其联系

第七章 区隔与自我

第八章 作为道德世界的城市

第三部分 弱点和罪恶

第九章 七宗罪

第十章 其他罪恶

第十一章 个人主义

〖BYN〗

第四部分 人的能力与潜能

第十二章 感官能提供什么

第十三章 心灵能提供什么

第五部分 个体

第十四章 个体与群体:特性与统一

第十五章 我真实存在吗?我重要吗?

第十六章 平等与不平等

第十七章 再谈进步

第十八章 个体的命运:幻想

第六部分 零星的想法

第十九章 成为整体

译后记

人文主义地理学对于意义的个体追寻读后感

我想知道,有多少人因为这个看上去非常学术的标题,而停下了靠近的脚步。概念的苍白,表象的有限。段先生所说的“人文主义地理学”,并不是有形的地理,而是构成“人的疆域”的所有要素,以及个人面对外部世界的反馈。举凡感官、知识、罪恶、进步、宗教、伦理、个体与群体、平等与不平等,都在思考之列,都是个体意义的终极追寻。这是一部哲思录,也是一部随想集,睿智、优美,广大的同情心,是“璀璨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的表现。

基本可以确定段先生是一位温和的人文主义者,这多少让我对他知识体系的复杂性好奇度减分。唯一有张力的是当他的思考卡壳时泄漏出的一种超出表面温和之外的矛盾:对进步的执念(基于对线性时间观的信仰)VS 对内嵌于进步的文明中的黑暗的回避(单一道德取向);传统人文主义原则下对“个体”(个性)的颂扬性肯定 VS 普世道德情怀下对共同体(群体)公义的诉诸。这里相当值得肯定的一点是他对由个性导致的“内心不平等”的事实性直面,他十分清楚地意识到这是他试图建构的“个体-群体”,“个性-平等”体系的阿基里斯之踵。最终,他的解决方案(看起来是无奈的)是诉诸时间尽头的“来世”――那一处“自我”与“无我” 同归于尽的乌有乡。

至纯人文主义者的追寻探讨,夙夜匪懈,用尽一生。装帧简约衬手,排版清晰,字体大而易读。Bug 2 处:P146,倒数第1段第5行,“欧洲大陆”应为“印度次大陆”;P206,倒数第2段第6行“骆驼”应为“麻绳”。

 每一次对段老爷子的阅读都是一次冒险和出乎意料。这本则完全是一本精神自传,也是副标题所示的对于意义的个体追寻。不像社会科学产生和发展以来许多学者采取“抽离”的态度来对待学术研究,段义孚的姿态是“躬身入局”。他坦然面对自我的矛盾和困惑,每一部分的论述都呈现完全的反思和彻底的真诚。一本不厚的书,既可以在午后的阳光下轻松阅读,又随时让人百感交集――它一次次提醒读者这样的问题:人何以为人?这是具体精微和宏观超越并存的实践性问题。

毫无疑问,段义孚是一个乐观主义者。他坚持进步观。他谦逊地承认,这种坚持“或许只是赞同时间是有方向的一种偏见”。在书的最后部分,段又说,“生命中重要的是旅程而非最终目的地的理念,至今对我没什么吸引力,因为若没有可取之物在终点等着,我便看不到开启旅程的意义。我仍然倾向于将生命视为有方向、有目的”。这也并不意味着段认可绝对的文化相对主义,因为他始终在考虑公平问题。

现实对段义孚而言,充满了失望和缺陷。个体与个体之前的差异天然有着天赋上的不平等,而“社会资源比自然资源的分配更不均衡”。罗尔斯面对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是设定适合于最不利者的最大利益(最大化最小值原则maximin)、以及在公平的机会平等条件下,使所有的资源和便利对所有人开放的社会正义。这落到社会政策上证明了再分配的必要,因此受到了坚持财产权利的诺奇克的质疑。段义孚并没有对社会正义提出他的解决方案,他更接近于社群主义的桑德尔,强调人生活在共同体之中。

在第十四章中,段义孚考察了从古希腊、基督教以及以印度教和佛教为代表的东方宗教的个体的意味。他融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及其后继者的思想,确认个人主义的提出是人类文明的进步,同时又需要警惕过度的自我膨胀。这是段义孚并没有变成彻底的基督徒或者佛教徒的原因,佛教的主张归结为“无我”,而基督教主张的自我最终是追求“忘我”――二者皆是无法调和的悖论,它们都归入虚无。尼采的办法是必须直面虚无,呼唤权力意志,段义孚没有那么激进,他像一个亲切的爷爷告诉读者:“鉴于我们内在的灵魂,鉴于我们都有内在的(更高尚的、庄严的)自我,我们应该朝着比伟大更有价值的目标努力,伟大往往是过度放纵的野心。更有价值的目标是善良或美德。”并且,他始终是一位慈祥且真诚的长辈,因为在教导的同时承认自己的困扰和怀疑。

段义孚的学术理路与其生命历程纠缠在一起,个人生命经历的变动是精神探寻中的“地理”因素。地理的空间会影响人的心灵,这本身又构成了某种天然的“不公”。对于这样的生命困境,段强调了个人及其潜能,他认为这正是人文主义的核心。

潜能发挥的基础是感官,“它们的功能便是我们的潜能,它们的局限便是我们的命运。”但潜能的发挥需要求助于心灵,“正是思想精神或文化指引、扩大和强化着感官的作用”。因为心灵的作用,人类才有空间和时间的观念,才有超越和永恒的认知,并有可能实现具有决定性的平等――“因为时间就是生命,即使最有权势的人也只有有限的寿命。”

“无论我们愿意与否,时间都在无情地流逝。”人类想要控制时间,虽然总是徒劳,却产生了一个“副产品”,即承诺和宽恕,“承诺就是约束未来,限制其开放性和不确定性”,“宽恕就是抹掉过往,剥夺时间玷污现在的力量”。这两个原则具有深刻的道德力量和超越性,因为扎根于人类对自我的把控。

段义孚随笔式的学思具有深沉的力量,他呼吁乐观的同时保持清醒和冷静。人类的禀赋和潜能赋予了高于其他动物的尊严,但同时也会是诅咒。人类具有善良和邪恶趋势的双重可能,历史的进步让人类获得个体内在生命与精神,也在失去许多传统中弥足珍贵的价值感知。一个更加良善的人应当训练自己的幻想,需要有异常的好奇心,崇尚简单的性情,寻求乐趣的精神,以及敏锐的审美力。单纯和专注很有必要,“人性保持在一定道德警戒水平的个体”是值得追求的。幸福“是一种能感染周围人的道德状态,与灵魂中有音乐的人在一起会很开心。”段义孚这样定义幸福,而这本书是他对“灵魂中有音乐”的实践。

尽管做了以上蹩脚的转述,书中仍然有太多分散的知识点和闪烁的真言需要进一步深入的理解和实践。没错,他是一位强调实践的学者,并不囿于书斋之学。自我省思是这本书提供给我们最好的礼物。书的最后,段义孚说,“我们可被比作水手,借助甲板下的雷达荧光屏,穿行于曲折的海岸。水手们(即我们)早晚会接受这唯一的事实――船体中黑暗、幽闭的空间。试想当我们爬上甲板,沐浴在阳光之下,面对这奇特无限又美丽至极的景象,会多么震撼。”

――这是柏拉图洞穴寓言的当代故事,黑暗和阳光同时存在,人需要穿行其中,找到方向。阅读则可以作为黑暗迷雾中行船所需的雷达。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