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小书大全套共70册电子版免费版|百度网盘下载

编辑点评:收集70本书免费阅读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首次向全国推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图书。 大家的小书全集70本电子版 免费版包含了很多经典书籍,如果你想免费阅读,可以直接从精品下载网站免费下载。

大家的小书,全套70本免费电子版

大家的小书系列共70张图片预览

简介

《人人书》(共70卷)包括:《红楼》、《刑罚史》、《中国农村》、《红楼梦》、《佛教与佛寺中国化》 、《我中国史杂学》、《中国历史概论》、《历代笔记概览》、《沉从文的文物世界》、《佛教常识问答》、《唐宋》 《诗词鉴赏》、《西游记》、《词学十讲》、《子翁说园》、《鲁迅批判》、《金瓶梅人物》、《中国古代衣食住行》交通》、《气功书画世界》等。

一个目的是节省读者的时间,让读者在更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知识。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

辅导已成为一种常规需求。

如果你家教不好,东一西一,今天补这个,明天补那个,效果未必很好。

如果把阅读当成滋补品,就会失去阅读时应有的平静和快乐。

“大家的小书(共70册)”篇幅较小。即使读者仔细阅读,慢慢欣赏,也不会花太多时间,可以充分享受阅读的乐趣。

如果你把它们当作补品服用,小剂量,容易吃,容易消化,没关系。

目录

大家的小书:细说红楼

前言

内观《红楼梦》——周少良《红楼梦》序言

红楼梦

论《红楼梦》四十章及高鄂续集

(1)

(2)

(3)

(4)

(5)

(6)

(7)

略论《红楼梦》后四十章曹雪芹原稿

程高低笔

《雪芹旧书《风月宝鉴》

(1)

(2)

谭云被删的故事

彩霞、彩云

《首义红群芳开夜宴》图解

论“黛玉葬花”

林四娘故事的变位与比较

《红楼梦》里的食物

《红楼梦》引用古诗词

红楼梦

《红楼梦》中的“西方机械”建筑

谜题

贾家的钟表

酢浆草和玫瑰水

行者、酒鬼戏、泥人、泥人

小茶壶

天香楼

记住“紫雪轩”

浅谈“本雅藏板块”

大观园模型

关于曹雪芹逝世年份

说说曹雪芹的死年

曹雪芹传奇考证

敦承新诗《记住曹雪芹》

《红楼梦》后记

附录:“大家的书”参考书目

每个人的小书:谈优雅与普通人的品味

前言

前言

一个

第二

顺序

论高雅与平凡的欣赏

一百次阅读

论写实与如画

论书生的酸涩

关于背诵诗歌

美国的朗诵

常识诗

诗词

民谣中的重叠

三种汉字

禅的语言

真相

先生。鲁迅的百感交集

闻一多先生是如何走中国文学之路的

金瓶梅十二讲

前言“伟大必须被他人理解”

——重读《金瓶梅》并思考

简介

1、作者未解之谜

2、书名比较讲究

3、永无止境的笔墨官司

4、无需共识,但各有各的经验

V。走进“金瓶”的艺术世界

(1) 堕落时代的镜子

(2)民间社会风俗画

(3)对“丑”的独特考察

(4) 人原本是杂色的

(5) 性:善恶的双刃剑

(6) 最难的是写实

6、人物扫描

(1) 西门庆

(2)潘金莲

(3)李萍儿

(4)庞春梅

(5)吴月娘

(6) 应伯爵

7、新颖的循环网络结构

8、文学语言的魅力

小说史上的里程碑

10。细读文字,呼吁美学

十一。一种实验:赋予“金瓶”新的艺术生命

十2、世界文学领域的“金瓶梅”

后记

大家的小书:中国古代的民族与历史

前言

傅斯年的史学思想与史学著作——未完成的中国古代史专着

逸下事说

一,博商隐

2、夏天的痕迹

第三,夏一获胜

四姓

V。总结以上内容

姜元

1、江氏宗族

2、姜地王

3、蒋在西周的事迹

第四,江强是一个字

周东风和尹幸存者

大东小东说

1、大东、小东地王与鲁、燕、齐第一封地

2、周初东进的步骤

3、周公事迹

关于所谓的第五课

第一个和第五个标题混淆

2、公侯伯子南世子

三,既不是五等,也不是五等称号

《新得卜辞》后记

1、楚祖

2、阴周关系

民间与迷信

封面

标题页

目录

姜绍元及其礼俗

1、名称

“名人”

“跌倒”

“帖子名称”

“借来的名字”

“盗名”

“凸点名称”

无标题

“我的父母”? “杨健夫妇”?

呼唤你的名字,你的灵魂飞过

叫醒“阿姨”,喊她的名字骂她

正正报道,栲落入井中

呼唤山河神灵的名字

2、性

“快干”

法庭咒语和祈祷

和尚是滥交

水和卖淫

用扇子吐口水

满族的胎双因论——“莲花”

求婚和宠爱的人的行为

火与卖淫

女人吃龙虱来勾引男人

“阴骨能控龙”

第三讲龙虱

我是个混蛋

两种“A块对象”秘密玩图和金钱

我是个混蛋

我是个混蛋

我是个混蛋

看蛇性

乌龟的生殖器

女人也一样

请看不教胎教的乌龟

唾液和尿液的“吸吮技术”

桃花与鸢尾花:爱的艺术与爱的魔力

3、谣言

《打倒阿毛》和《打倒唐生智》——程周启明先生

“检查学龄”——公众对此的反应

“首相必须俘获少男少女灵魂”的谣言

淮安人建孙陵

中山墓和列宁墓

重庆传单《请看近代瘟疫》

及时运动

北京胡和北京胡进士

理发师从后门带来的胡先生的传单

奇怪的传单应该送到卫生大会展示

制造罐子和制造谣言

药房老板和怪物传单

广州也出现在《北京胡师傅》中

湖南湘湘看过胡老师传单

造谣控蓝

胡先生传单的讨论

北京胡老师?胡先生在南京?

七八年前的反动刊物:北京胡锦石传单

4、医药

博士。带光疗北上的玲

气味和声音

“尸气”-“知道死亡的气味”

中国民间杀婴的原因

一些治疗法术

疯狂的解药

吴得志《天主教事记》

害怕西医的原因

《中西志》和《海国图志》引

党报社论

这不是“收割”

和情人一起读解剖学?

心中的小人还是弟子的心药

宣统三年在天津抗击瘟疫

当今提倡“民族艺术”的人的自白

《新闻》《欢乐森林》又是胡说八道

突破旧医用瓣膜的第二道防线

5、其他

新老思想家对“去迷信运动”的批评

恐怕这根手指不够结实!

月光能力的发现

电影

让我们再谈谈电影

视频图片

再谈电影

戈尼“牛头人”,杭州的“水鬼”

“重生”-“重生”

把活蛇和乌鸦放在偶像里

被称为“活泼”和“精神”

鸨,外国财神等

上海妓女桂奴的迷信

200多年前广东海盗的迷信

对赌博的迷信

宋词赏析

封面

标题页

目录

欣赏优美文字的方法/邓奎英

北宋名诗简述

匿名(歌曲)

菩萨

范仲淹(一首歌)

费舍尔

张贤(三首)

一束鲜花

天仙子

醉鞭

言舒(两首歌)

蝴蝶

突破

欧阳修(一首歌)

步行到沙沙

刘勇(七首)

雨玲玲

曲玉官

午夜

巴士司机很慢

安公子

赣州八音

看潮

严继道(六首)

蝴蝶

阮郎贵

鹧鸪日

临江县

鹧鸪日

欢喜沙

苏轼(两首歌)

水韵

念奴娇

秦冠(六首)

八十六

满庭芳

欢喜沙

看潮

满庭芳

鹊桥仙子

合珠(四首)

我的心很痛

横塘路

开心

会喝酒

周邦彦(七首歌)

尹瑞龙

兰陵王

夜飞鹊

玉楼春

无锁

等待星星和月亮

秦楼之上

李清照(五首歌)

凤凰台回忆口交

念奴娇

慢声

吴令春

永远快乐

姜逵诗

小重山秩序

姜美音

深红色的嘴唇

鹧鸪日

鹧鸪日

鹧鸪日

步行到沙沙

欢喜沙

欢喜沙

霓虹衣服序列中的第一个

齐天乐

花萼红

念奴娇

月下的笛子

琵琶仙子

四个信念

扬州慢

长汀抱怨速度慢

浅黄柳

暗香

阴影

张燕的诗

南浦

无锁

高阳台

高阳台

扫花之旅

过河

过河

慢声

慢声

慢声

慢声

七罗香

天堂在锅里

赣州八音

赣州八音

台成路

台成路

台成路

回忆

满庭芳

荒凉的罪犯

后记

坐下来谈谈诗经

封面

标题页

目录

重温会议,回忆过去的主播

编者的话

风雅颂

最早的情诗

望远爬两地相思

诗经中的桃花

洋车前子的故事

汉江漂泊少女

这对夫妻在战争中重聚

树木仍然被珍惜

婚姻诉讼

猎人和情人

被抛弃的女人和讨厌的女人

七子之歌

山谷风沙沙

安静女孩的奥秘

远光灯不正确

害羞

女人多才多艺

美女之歌

《山谷之风》的伴奏曲

我生病了

宝丝的神奇起源

夫人。

破房子和无家可归者

粽子要翻墙

狩猎和钓鱼

袖子和衣服

有一辆女同性恋车

双吉河捐赠牡丹

申军的仇恨

黄河流域情歌

进入房间

齐鲁在宫中的丑陋

努力的价值

猖獗的老鼠

幸福安宁

三星之夜在家

突破

秦初的君臣

我不知道去哪里

三良之死

沈宝旭在秦朝哭了

很多情歌

有一个女人在采桑

多尔夫的毛茸茸

服装的历史特征

官比人多

周代创业诗

女人的心为什么难过

周公恐惧谣言日

唐地花开

杨柳依依和小小马明

艾洪与黄鸟

杰出的殷太史

大变化

来自《Pogo》关于孝道

葫芦

周朝始祖的诞生

延续过去,连接未来

王谢堂千言

蜀武说诗

封面

标题页

目录

简单的心可以分享早晚的快乐/梦木

走向伟大和永恒

旅行诗人孟浩然

王伟的散文

一个

第二

三个

四个

五个

六个

阳光下的诗人

一个

第二

三个

李白诗中的白光

瀑布·银河·框架

高适与岑参

浅谈《秋兴八歌》

一个

第二

三个

猛禽

论韩愈的诗歌

一个

第二

三个

四个

五个

六个

仔细阅读元真《行宫》①

从秋天的睡莲到春天的蚕蜡炬

读《郑尔都听秋盘》

论《唐诗三百首》

帝都山乡

从动物装饰到植物装饰

美丽的词

名句在后

船·船·宇宙飞船

李清照的“演技”

如何嫁给英雄

花下一个弓

完全悲观的“世界之言”

读诗注意事项

(1)

(两个)

(3)

(4)

(5)

一首诗

一个

第二

三个

四个

五个

六个

九个

一个

一个接一个

一两个

一三

一四

诗歌续注释

一个

第二

三个

四个

五个

六个

九个

一个

一个接一个

一两个

一三

一四

一五

一六

一七

一八

九个

两个

21

二二

二三

二四

25

26

27

28

29

三个

三位一体

三二

三三

三四

三五

三六

三七

三八

三九

四个

4 月 1 日

四二

四三

四四

四五

四六

四七

四十八

四十九

五个

五一节

5 月 2 日

5 月 3 日

五四

五五

五六个

5 月 7 日

5 月 8 日

五九

第六

6 月 1 日

6 月 2 日

6 月 3 日

6 月 4 日

中国政治思想史

封面

标题页

目录

前言

深深的思念,难忘的教诲

本书简介

第一课:中国政治思想史的阶段

第二讲:中国政治思想史上的两个派别

第三讲:从古代到战国时期的社会变迁

第四讲:先秦政治思想

第五课:秦汉社会

第六讲:汉代政治思想

第七课:魏晋至宋的政治思想

第八讲:宋明的政治思想

第九讲:清代中期以前的政治思想

第 10 课:现代政治思想

附录

春秋战国的学术思想

鸦片战争前的国内形势

中国政治与中国社会

自我报告的学习历史

中国绝句启示

封面

标题页

目录

善解人意

开幕

王霁(585-644)

秋夜遇见王楚石

陆兆麟(637?—689?)

曲池莲花

罗宾王(640?-684)

在沂水送人

李乔(644-713)

中秋月(二曲录一)

杜慎言(645?-708?)

送给苏万书记的礼物

王博(约650-675?)

山里

杨炯(650-695?)

赵宗之夜

魏承庆(约651-706)

告别南方

宋志文(656?-712)

过汉江

郭震(656-713)

大米胶囊

午夜春歌

午夜秋歌

何志章(659-744)

返乡木偶书(两首歌录一首)

采莲歌

柳树

张·(生卒年不详)

怨恨诗

张硕(667-730)

蜀道后期

洞庭山送梁刘

张九龄(673-740)

你该出来了

王志焕(688-742)

爬上鹳鸟塔

凉州词(两曲录一首)

盛宴的话

孟浩然(689-740)

黎明

苏建德江

兰若大师

王昌龄 (698-755?)

参军(七曲录三)

即插即用(两首歌录一首)

悲伤

长心秋词(五首录一首)

芙蓉楼送心简(两首歌录一首)

采莲曲(两首录一首)

祖勇(699-746?)

看南方的雪

别抱怨

张旭(生卒年不详)

山中留客

清溪漂流

汪涵(生卒年不详)

凉州词(两曲录一首)

崔国富(生卒年不详)

采莲歌

小长干渠

古意

王伟(701-761)

9月9日纪念山东兄弟

鸟鸣

卢柴

竹里亭

新义屋

杂诗(三录之一)

相思

蜀黍

山里

书籍

田园音乐(七首录一首)

送元儿去安溪

李白(701-762)

玉阶怨

后悔

夜深人静

春夜罗城吹箫

黄鹤楼呈现孟浩然广陵

王伦

看古代世界

越南和中国巡演

望天门山

清平调(三首)

望庐山瀑布(二录一曲)

独坐敬亭山

山间问答

自放电

秋朴松(十七首,记录四)

越诺诗(五首录二)

岩石上的女孩

水松

早发白帝城

陪氏叔、刑部大臣叶、仲书嘉社仁探访洞庭(五诗录一)

正路亭

高氏(704?-765)

别再听长笛了

告别东大

听张立本的歌声

夜班除外

崔浩(704?-754)

长干歌(四曲录三)

楚广西(707-760)

江南宋(四首录一首)

刘长青(709-786?)

风雪素芙蓉山宿主

派灵澈大师

寻找张义人的山居

杜甫(712-770)

quatan句子(二)

漫行(九曲录四)

江边寻花(七曲录二)

Quatan句子(四首歌录一首)

来吧

送花

江南是李鬼年

三首四行诗(记录 2)

景云(生卒年不详)

画松

岑参(715-770)

广到涠洲看渭水想起秦川

每次进入北京

莫林

玉官送李长安大师本

山房春节

梦想

佩迪 (716-?)

华子刚

崔九要马上去南山的口号说再见

贾志(718-772)

与李十二白、裴九堂潘洞庭湖初到巴陵(三曲录一首)

春思(两首歌录一首)

张伟(生卒年不详)

早梅

元杰(719-772)

�G耐曲(五首录一首)

千七(722-780)

归来的雁

晚春回老山茅草屋

蓝田溪杂曲(22首录2)

张霁(?——780左右)

枫桥夜泊

长门是大事

皇甫然(716?-770)

送郑二之茅山

问问李尔思之在云山住哪里

严武(726-765)

军城初秋

金昌旭(生卒年不详)

春怨

刘方平(约公元 742 年)

夜月

春怨

司空叔(720?-794?)

江村是一个事件

刘路勤青

张超(生卒年不详)

采莲歌

江南之行

顾匡(725?-806)

果山农家乐

回山

海边民宿(三首录一首)

李社(生卒年不详)

景澜沙屋遇夜客

提赫林寺

韩·(生卒年不详)

冷食

石夷山

郎世元(727-780?)

听邻居吹笛子

秋天

李端(732-792)

祭拜新月

听古筝

美丽

李野(?-784)

月夜告别

刘忠勇(生卒年不详)

提出申诉

容宇(735-790)

搬家到湖亭

季学

魏应武(737-792)

滁州西涧

秋夜秋秋外22人

在假期拜访国王的侍从

于虎(745-787?)

江南宋

鲁伦(748-800?)

下一首歌

生病的士兵

李毅(748-827)

江南宋

写爱

晚上吹响城市的笛声

刘尚(生卒年不详)

画石

送王勇(两首歌录一首)

吴元衡(758-815)

春兴

过淮

总督

全德育 (759-818)

鱼台风(十二曲录三)

照镜子看白发

赠天竺灵隐二殿主

杨世奇(生卒年不详)

漂流进入后溪

县城是时间问题(三首录一首)

孟娇 (751-814)

古老的告别

水晶

远古恩怨

李跃(751-810?)

祈求下雨

蔡超(生卒年不详)

午夜之歌(十八首唱片三)

陈宇(753-?)

送灵魂

凉城老人的委屈

王亚(765?-835)

秋思捐远(两首歌录一首)

秋夜歌

姑娘们捐远了(五首歌录一首)

游春松(两首歌录一首)

杨菊元(生卒年不详)

城东早春

令狐初(766-837)

长相思(两首歌记录一首)

韩愈(768-824)

春雪

早春,水部人张十八(两首歌录一首)

晚春

Benchi(五首录一首)

鲜花盛开

张忠苏(769-819)

春节

春游之歌(三首之一)

秋鬼丝(两首歌录一)

张霁(768?-830?)

秋思

凉州词(三曲录一首)

王健 (768?-830?)

嫁娘诗(三首录一首)

雨过山村

送书中薛涛的课本

十五夜望月致杜郎中

春天(两首歌,记录一首)

江南三行(四曲录一首)

宫词(百歌录二)

公仁倾斜

胡令能(生卒年不详)

黄绣

儿童钓鱼

刘禹锡(772-842)

踩歌词(四首歌录二)

竹枝诗(九曲录三)

竹枝诗(二首,录一)

The Waves and the Sands(九首歌曲录制两首)

淮阴行(五首录一首)

柳枝

何乐天的《春语》

同乐天灯其灵寺塔

王婷

金陵五问(五曲录二)

辐射

秋天的两首诗

崔虎(生卒年不详)

体都城南庄

白居易(772-846)

夜雨

爱神庙

大林寺桃花

杨六枝词(八曲录两首)

采莲歌

音乐

包括

邯郸冬至

问刘世久

夜雪

与李十一共醉忆元九

东城归(三曲录一首)

隔壁的女儿

月正

浪淘沙(录一首六曲)

薛涛(785?-832)

发送给朋友

春王诗(四首录一首)

赤壁楼

李申(772-846)

Two Songs of Ping Nong

Looking at Wuxi Furong Lake

Lu Wen(772-811)

Lingche for the show

In the 14th year of Zhenyuan, the drought was even worse, and the peony flowers were moved by Quanmen

Liu Zongyuan (773-819)

Lingling early spring

Looking at Shanji Jinghua's relatives with Master Haochu

Reward Cao's Servant to Xiangxian County to see him

Jiang Xue

Yuan Zhen (779-832)

The palace

Six Years of Spring Sending Pregnant (Eight Songs Recorded Two)

Let's Think (Five Songs Recorded One)

A dream come true

Wen Letian gave Jiangzhou Sima

Let's Book

Jialing River (Two Songs Record One)

Jia Dao (779-843)

Nowhere to be found

Slogan

Yang Jingzhi (date of birth and death unknown)

Gifts

Jones (date of birth and death unknown)

Jiangcun Night Park

Liu Caichun (date of birth and death unknown)

���y song (six songs recorded two)

Li He (790-816)

Ma Poem (Twenty-Three Pieces Recorded Two)

South Park (Thirteen Songs Recorded Three)

Lu Tong (795?-835)

In the mountains

Liu Cha (date of birth and death unknown)

Yao Xiucai loves Xiaojian because of gift

Books

Shi Jianwu (date of birth and death unknown)

Little Girl

Wang Fu Ci

The Night Flute

We will meet again

Zhang Hu (?-859)

Palace Ci (Two Songs Recorded One)

Gifts

Yanghua

Zhu Qingyu (date of birth and death unknown)

Palace words

Gifts to Zhang Shuibu

Chen Quji (date of birth and death unknown)

Xi Shangqiu's mother's grave

Cui Jiao (date of birth and death unknown)

Gifts

Xu Ning (date of birth and death unknown)

Yangzhou

Yong Yuzhi (date of birth and death unknown)

Riverside Willow

Du Mu(803-852)

Farewell (Two Songs, Record One)

With delivery

Pond

Qian County Houchi quatrains

Nanling Road Middle

Mountain trip

Autumn Festival

Chibi

The Quatrains of Huaqing Palace (Three Songs Recorded One)

Park Qinhuai

Title Village

Yang Yi (date of birth and death unknown)

Overnight at Mountain Temple

Tang Wenru (date of birth and death unknown)

Qingcao Lake, Longyang County

Fang Qian (809?-873?)

Tijun Mountain

Yong Tao (805—?)

Like Spring

Tijun Mountain

Li Shangyin (812?-858)

Leyou Yuan

Night rain to the north

Mei Mei

End of the World

Hometown

After mourning the injury, I went to Dongshu and went to Sanguan to meet the snow

Yaochi

Jia Sheng

Sui Palace

Chang'e

Frost Moon

是的

Sunshine

Wake up early

Wen Tingjun (about 812-866)

Yao Sorrow

Excessive watershed

Li Qunyu (813?-860?)

Silent Night Acacia

Hanyang Taibai Building

North Pavilion

Drawing water

Pi Rixiu (834-883)

Bianhe Nostalgia (Two Songs Recorded One)

Money Spend

Rose

Zhao Bao (date of birth and death unknown)

Jianglou feels old

Mourning the death of two songs

Huangfu Song (date of birth and death unknown)

Picking lotus seeds (two songs record one)

Chen Tao (date of birth and death unknown)

Long West Journey (Four Songs Recorded One)

Liu Jia (date of birth and death unknown)

Chengdu Yingchun Pavilion

Cao Ye (816?-875?)

Official Hamster

Laihu (date of birth and death unknown)

Cloud

Sit at Xin'an Official House

Gao Pian (821-887)

Summer in the Mountain Pavilion

Cao Song (date of birth and death unknown)

Ji Hai Sui (Two Songs Record One)

Luo Ye (816?—?)

Goose (Two Songs Record One)

Guanxiu (832-912)

Do it now

Find a friend

Luo Yin (833-909)

Snow

Money Spend

bee

Lu Guimeng (?-881?)

Wu Palace nostalgic

White Lotus

Xinsha

Weizhuang (836-910)

Taicheng

Paddy fields

Bingchen Year ~ Zhou Yu Hanshi Outside the City Drunk Chant (Five Songs Recorded One)

Si Kongtu (837-908)

Hehuang has feelings

It's Just a Matter (Nine Songs Recorded One)

Nie Yizhong (837-884?)

Tian Family (Two Songs Record One)

Young Master

In the middle of the night

Wang Zun (date of birth and death unknown)

West River

Zhang Qiao (date of birth and death unknown)

Hehuang's death

Huang Chao (?-884)

Chrysanthemum

Chrysanthemum

Zheng Gu (date of birth and death unknown)

Casual questions

Han (date of birth and death unknown)

Red leaves

Han �� (842-923)

Thinking

Cold Food Night

Occasionally

New top

Wild Pond

The Willow

It's cold

Deep Court

对不起

After arriving from Sha County to Longxi County to serve in the Quanzhou Army, the villages were empty because of one unique thing

Du Xunhe (846-904)

Through Hucheng County

Cui Daorong (date of birth and death unknown)

Xishi Beach

Music

Rain on the Stream (Two Songs Recorded One)

Qiu Ji

Wang Jia (date of birth and death unknown)

Sunny

Social Day

Chen Yulan (date of birth and death unknown)

Shoutout

Qian �� (date of birth and death unknown)

Jiang Xing Untitled (One Hundred Songs Record Two)

Undisplayed plantain

Sun Guangxian (900?-968)

Poems of Bamboo Branches (Two Songs, Record One)

Wu Rong (date of birth and death unknown)

Zhang Mi (date of birth and death unknown)

Send to

Zhu Jiang (date of birth and death unknown)

女人

Lu Mo (date of birth and death unknown)

女人

The Supreme Hermit (date of birth and death unknown)

回答

Li Jiuling (date of birth and death unknown)

A friend in the mountains

Liang V (date of birth and death unknown)

Answer to Lu Ye

Du Qiuniang (date of birth and death unknown)

Golden Robe

Zhou (date of birth and death unknown)

Meet the neighbor girl

Swordsman

Poem

Anonymous

Girls

Anonymous

Poems

Anonymous

Poems

Anonymous

Suddenly

Concluding remarks

Dream of Red Mansions

Cover

Title page

目录

《红楼梦》考证(改定稿)

跋《红楼梦考证》

考证《红楼梦》的新材料

《永宪录》里与《红楼梦》故事有关的事

清圣祖的保母不止曹寅母一人

所谓“曹雪芹小象”的谜

康熙朝的杭州织造

附:关于《红楼梦》的序跋和题记九篇

跋乾隆庚辰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抄本

脂砚斋评本《石头记》题记(三则)

影印乾隆甲戌《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的缘起

跋乾隆甲戌《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影印本

重印乾隆壬子本《红楼梦》序

胡天猎先生影印乾隆壬子年活字版百廿回《红楼梦》短序

跋子水藏的有正书局石印的戚蓼生序本《红楼梦》的小字本

俞平伯的《红楼梦辨》

跋《红楼梦书录》

词学十讲

封面

扉页

目录

待漏传衣意未迟/徐培均

第一讲 唐宋歌词的特殊形式和发展规律

第二讲 唐人近体诗和曲子词的演化

(一)五言绝句

(二)七言绝句

(三)五言律诗

(四)七言律诗

第三讲 选调和选韵

第四讲 论句度长短与表情关系

第五讲 论韵位安排与表情关系

第六讲 论对偶

第七讲 论结构

第八讲 论四声阴阳

第九讲 论比兴

第十讲 论欣赏和创作

附录一 四声的辨别和练习

1、牙音

2、舌头音

3、舌上音

4、重唇音

5、轻唇音

6、齿头音

7、正齿音

8、喉音

9、半舌半齿音

附录二 谈谈词的艺术特征

附录三 宋词发展的几个阶段

1、宋词的先导

2、宋初令词的继续发展和慢曲长调的勃兴

3、柳永、苏轼间的矛盾和北宋词坛的斗争

4、北宋词坛的两个流派

5、南宋词风的转变和苏辛词派的确立

6、姜夔的自度曲和南宋后期的词风

7、结论

唐宋词欣赏

封面

扉页

目录

序 言

夏承焘先生说词

前言

词的形式

长短句

盛唐时代民间流行的曲子词

敦煌曲子词

中唐时代的文人词

花间词体

不同风格的温(庭筠)、韦(庄)词

温庭筠的《菩萨蛮》

论韦庄词

南唐词

冯延巳和欧阳修

范仲淹的边塞词

苏轼最早的一首豪放词《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的悼亡词

苏轼的中秋词《水调歌头》

周邦彦的《满庭芳》

李清照的《醉花阴》和《声声慢》

李清照的豪放词《渔家傲》

陆游的《卜算子・咏梅》

陆游的《鹊桥仙》

陆游的《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

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肝肠似火 色貌如花

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的《丑奴儿》

辛弃疾的《丑奴儿近・博山道中效李易安体》

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的农村词

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辛弃疾的《西江月・遣兴》

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刘克庄的《清平乐・五月十五夜玩月》

谈有寄托的咏物词

填词怎样选调

词调与声情

词的转韵

词的分片

宋词用典举例

说小令的结句

唐五代词境浅说

封面

扉页

目录

俞陛云释词“义”和“趣”

唐词选释 六十首

李白 四首

杨玉环 一首

张志和 五首

刘长卿 一首

韩 一首

柳氏 一首

戴叔伦 一首

韦应物 二首

王建 六首

刘禹锡 三首

白居易 二首

段成式 一首

皇甫松 九首

温庭筠 十三首

窦弘馀 一首

康骈 一首

司空图 一首

郑符 一首

韩 二首

李晔 一首

张曙 一首

王丽真 一首

佚名 一首

五代词选释 一百八十三首

后唐

李承 二首

后晋

和凝 六首

前蜀

韦庄 十六首

王衍 一首

薛昭蕴 七首

牛峤 六首

张泌 五首

牛希济 二首

尹鹗 二首

李�� 十二首

毛文锡 四首

魏承班 一首

后蜀

顾�� 十一首

鹿虔�� 一首

阎选 一首

毛熙震 三首

欧阳炯 五首

欧阳彬 一首

孟昶 一首

南唐

冯延巳 五十首

李�Z 六首

李煜 二十七首

徐昌图 一首

荆南

孙光宪 十一首

佚名 一首

大家小书:夜阑话韩柳(精)

政见与友情

韩欧渊源

王文公与韩文公

韩张交谊

国王茅屋与公主山庄

浓淡相交的《山石》

谢自然的疑案

皮里阳秋的《华山女》

幸运的木居士

联句的源流

从联句到慰唁

韩贾订交的经过

诗坛怪杰

灯檠与蒲鱼

中秋望天路

圣德与笔祸

从韩湘到韩湘子

一人做事一家当

潮州的鳄鱼

在潮州吃虾蟆

花王与花相

落齿的哀乐

儒释之交

披袈裟的乐师

两个滑稽人物

打猎与打球

徐州燕子楼

衡岳题诗

早梅诗

夜赏李花

双李案

东西两都的大雪

世外无桃源

脂粉与硫磺

盆池

裙带与石碑

征途诗情

永州二寺

与方外人的因缘

同是天涯沦落人

寒江钓雪

西岩渔翁

晓行之诗

美好出艰难

柳宗元与柳州

荔丹蕉黄柳侯进堂

愚溪岁月

柳州书法

衡阳分手

怀旧与别弟

比喻之两柄

鹧鸪诗话

杨白花与杨叛儿

三良的是非

荆轲刺秦王

存殁之间

诗词格律概要

封面

扉页

目录

序言

再版前言/蒋绍愚

卷上 诗

第一章 诗的种类和字数

第二章 诗韵

第一节 平水韵

第二节 今体诗的用韵

第三节 古体诗的用韵

第四节 一韵到底和换韵

第五节 首句用邻韵,出韵

第六节 柏梁体

第三章 诗的平仄

第一节 四声和平仄

第二节 今体诗的平仄

第三节 平仄的变格

第四节 对和黏

第五节 拗句和拗体

第六节 拗救

第七节 古体诗的平仄

第八节 入律的古风

第九节 古绝

第四章 对仗

第一节 今体诗的对仗

第二节 古体诗的对仗

卷下 词

第五章 词牌和词谱

第六章 词韵

第一节 词韵是诗韵的合并

第二节 上去通押

第三节 换韵

第七章 词的平仄

第一节 律句

第二节 拗句

第八章 词的对仗

出版说明

唐诗杂论

封面

扉页

目录

闻一多先生与唐诗研究

类书与诗

宫体诗的自赎

四杰

陈子昂

孟浩然

英译李太白诗

杜甫

贾岛

诗的唐朝

唐诗要略

附 闻一多诗论四篇

律诗底研究

诗歌节奏的研究

诗的格律

诗与批评

中国古典诗歌讲稿

封面

扉页

目录

序言

第一编 体制源流

《诗经》与语言

楚辞产生的时代、特点及与《诗经》之不同

词曲探源

词曲探源续录

“词曲选”引言

元代的散曲

评陆侃如、冯沅君的《中国诗史》

第二编 作家评析

屈原

从正始玄风到竹林七贤

陶渊明

李白

杜甫

苏轼的思与诗

辛弃疾的词

奠定剧坛基础的大作家关汉卿

第三编 作品讲解

《羽林郎》与《董娇饶》

古诗十九首

诗词的情与理

词的讲解

洪的《长生殿》

后记

词曲概论

封面

扉页

目录

词学宗师龙榆生/钱鸿瑛

上编 论源流

第一章 词曲的特性和两者的差别

第二章 唐代民间词和诗人的尝试写作

第三章 令词在五代北宋间的发展

第四章 论唐宋大曲和转踏

第五章 慢曲盛行和柳永在歌词发展史上的地位

第六章 宋词的两股潮流

第七章 论诸宫调

第八章 论元人散曲

第九章 论元杂剧

第十章 论明清传奇

下编 论法式

第十一章 论平仄四声在词曲结构上的安排和作用

第十二章 阴阳上去在北曲南曲中的搭配

第十三章 韵位疏密与表情的关系

第十四章 韵位的平仄转换与表情的关系

第十五章 宋词长调的结构和声韵安排

第十六章 论适用入声韵和上去声韵的长调

唐宋词启蒙

封面

扉页

目录

亲切的启蒙

开场白

唐五代词

敦煌曲子词

菩萨蛮

望江南

抛球乐

鹊踏枝

李白 (701―762)

菩萨蛮

忆秦娥

张志和 (约732―774)

渔歌子

韦应物 (737―792)

调笑令

刘禹锡 (772―842)

潇湘神

忆江南

白居易 (737―792)

忆江南

长相思

皇甫松 (约857年前后在世)

梦江南

摘得新

郑符 (生卒年代不详)

闲中好

段成式 (?―863)

闲中好

温庭筠 (813?―870?)

菩萨蛮

菩萨蛮

菩萨蛮

更漏子

更漏子

忆江南

忆江南

韩�� (约842―约923)

生查子

韦庄 (836―910)

荷叶杯

谒金门

女冠子

女冠子

浣溪沙

浣溪沙

和凝 (898―955)

渔父

春光好

张泌 (生卒年代不详)

浣溪沙

江城子

牛希济 (约913年前后在世)

生查子

生查子

李�� (约855―约930)

浣溪沙

南乡子

南乡子

南乡子

南乡子

顾�� (约928年前后在世)

诉衷情

荷叶杯

临江仙

欧阳炯 (896―971)

南乡子

南乡子

南乡子

孙光宪 (约968年在世)

生查子

更漏子

风流子

风流子

冯延巳 (903―960)

归自谣

长相思

蝶恋花

蝶恋花

蝶恋花

谒金门

抛球乐

李�Z (916―961)

摊破浣溪沙

李煜 (937―978)

乌夜啼

乌夜啼

清平乐

长相思

浪淘沙

虞美人

望江南

宋词

王禹�� (954―1001)

点绛唇

潘阆 (?―1009)

酒泉子

林逋 (967―1028)

长相思

范仲淹 (989―1052)

苏幕遮

渔家傲

御街行

柳永 (生卒年代不详)

雨霖铃

八声甘州

凤衔杯

佳人醉

蝶恋花

张先 (990―1078)

相思儿令

天仙子

青门引

木兰花

晏殊 (991―1055)

浣溪沙

蝶恋花

破阵子

清平乐

李冠 (生卒年代不详)

蝶恋花

宋祁 (998―1061)

玉楼春

欧阳修 (1007―1072)

采桑子

渔家傲

长相思

踏莎行

蝶恋花

蝶恋花

木兰花

浪淘沙

清平乐

晏几道 (生卒年代不详)

临江仙

蝶恋花

鹧鸪天

阮郎归

少年游

采桑子

秋蕊香

醉落魄

王诜 (生卒年代不详)

玉楼春

王观 (生卒年代不详)

卜算子

苏轼 (1036―1101)

水调歌头

念奴娇

临江仙

鹧鸪天

浣溪沙

贺新郎

蝶恋花

江城子

江城子

李之仪 (1038―1117)

卜算子

清平乐

黄庭坚 (1045―1105)

水调歌头

清平乐

江城子

好女儿

晁端礼 (1046―1113)

安公子

李元膺 (生卒年代不详)

茶瓶儿

秦观 (1049―1100)

满庭芳

江城子

鹊桥仙

踏莎行

浣溪沙

南歌子

行香子

好事近

赵令�� (1061―1134)

菩萨蛮

贺铸 (1052―1125)

青玉案

西江月

忆秦娥

石州引

鹧鸪天

仲殊 (生卒年代不详)

踏莎行

晁补之 (1053―1110)

盐角儿

生查子

周邦彦 (1056―1121)

少年游

玉楼春

夜游宫

鹤冲天

苏幕遮

点绛唇

李新 (生卒年代不详)

临江仙

浣溪沙

曹组 (1125年左右在世)

卜算子

品令

苏过 (1072―1123)

点绛唇

万俟咏 (生卒年代不详)

诉衷情

长相思

王庭�� (1079―1171)

浣溪沙

朱敦儒 (1081―1159)

相见欢

李清照 (1084―约1151)

如梦令

如梦令

一剪梅

醉花阴

凤凰台上忆吹箫

点绛唇

武陵春

声声慢

永遇乐

渔家傲

吕本中 (1084―1145)

采桑子

南歌子

向子 (1085―1152)

鹧鸪天

生查子

蒋兴祖女儿 (生卒年代不详)

减字木兰花

陈东 (1086―1127)

西江月

蔡伸 (1088―1156)

长相思

长相思

陈与义 (1090―1139)

临江仙

张元�� (1091―约1170)

贺新郎

菩萨蛮

岳飞 (1103―1142)

满江红

满江红

朱淑真 (生卒年代不详)

眼儿媚

谒金门

清平乐

减字木兰花

陆游 (1125―1210)

满江红

好事近

渔父

钗头凤

浪淘沙

卜算子

诉衷情

唐婉 (生卒年代不详)

钗头凤

范成大 (1126―1193)

霜天晓角

朝中措

浣溪沙

杨万里 (1127―1206)

好事近

昭君怨

王质 (生卒年代不详)

鹧鸪天

沈端节 (生卒年代不详)

虞美人

张孝祥 (1132―1170)

如梦令

念奴娇

吕胜己 (生卒年代不详)

蝶恋花

赵长卿 (生卒年代不详)

浣溪沙

朝中措

江神子

诉衷情

辛弃疾 (1140―1207)

青玉案

摸鱼儿

破阵子

鹧鸪天

定风波

清平乐

清平乐

清平乐

满江红

满江红

王孙信

临江仙

西江月

西江月

丑奴儿

临江仙

刘过 (1154―1206)

沁园春

姜夔 (约1155―1221)

长亭怨慢

暗香

疏影

李从周 (生卒年代不详)

谒金门

清平乐

刘克庄 (1187―1269)

清平乐

一剪梅

长相思

吴潜 (1196―1262)

诉衷情

如梦令

如梦令

黄孝迈 (生卒年代不详)

湘春夜月

水龙吟

吴文英 (约1212―1272)

风入松

浣溪沙

朝中措

唐多令

徐君宝妻 (生卒年代不详)

满庭芳

文及翁 (生卒年代不详)

贺新郎

周密 (1232―约1298)

一萼红

刘辰翁 (1232―1297)

柳梢青

永遇乐

文天祥 (1236―1283)

酹江月

蒋捷 (生卒年代不详)

霜天晓角

一剪梅

如梦令

张炎 (1248―?)

高阳台

四字令

无名氏

诉衷情

无名氏

御街行

无名氏

青玉案

结束语

拙匠随笔

封面

扉页

目录

《拙匠随笔》的随笔

上编 拙匠随笔

拙匠随笔(一)

建筑∪(社会科学∪技术科学∪美术)

拙匠随笔(二)

建筑师是怎样工作的?

拙匠随笔(三)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

拙匠随笔(四)

从“燕用”―不祥的谶语说起

拙匠随笔(五)

从拖泥带水到干净利索

谈“博”而“精”

祖国的建筑

中国建筑的特征

建筑和建筑的艺术

中编 城市与规划

市镇的体系秩序

关于中央人民政府行政中心区位置的建议(梁陈方案)

第一节 必须早日决定行政中心区的理由

第二节 需要发展西面城郊建立行政中心区的理由

第三节 发展西郊行政区可以逐步实施程序,以配合目前财政状况,比较拆改旧区为经济合理

关于北京城墙存废问题的讨论

北京―都市计划中的无比杰作

致周总理信―关于长安街规划问题

下编 建筑闲谈

致东北大学建筑系第一班毕业生信

清华大学营建学系(现称建筑工程学系)学制及学程计划草案

致彭真信――关于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问题

致车金铭信――关于湖光阁设计方案的建议

闲话文物建筑的重修与维护

希腊漫话

封面

扉页

目录

“奥林波斯山”上的求索――重读《希腊漫话》

上编 希腊漫话

自序

一 古希腊与中国

二 希腊精神

三 雅典之夜

四 雅典城美国古典学院

五 西西里游程

六 焦大

七 马拉松战役

八 御前会议

九 死守温泉关

十 萨拉米海战

十一 亚历山大进军记

十二 象战

十三 亚历山大受伤记

十四 亚历山大之死

十五 重游希腊

十六 再版后记

十七 希腊游历漫记

下编 希腊闲话

一 谈希腊教育

二 古希腊雕刻

三 古希腊戏剧的光华

四 希腊戏剧

五 雅典酒神剧场

六 埃斯库罗斯

七 索福克勒斯

八 欧里庇得斯

九 吕西阿斯

十 阿里斯托芬

十一 伊索克拉底

十二 狄摩西尼

十三 亚里士多德

十四 米南德

常识

封面

扉页

目录

常识的重要性

语言文字的发展规律

字母跟着宗教走

东西方之间的文化桥梁――纪念《汉语拼音方案》公布三十五周年

拼音正词法和国际互联网

几个有不同理解的语文问题

语文教学的两条思想

现代教育的核心价值

圣约翰大学的依稀杂忆

读孟一疑

作文和写话

双文化和双语言

学而不思则盲,思而不学则聋――《现代文化的冲击波》前言

信仰问答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

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

华夏文化的历史发展

弘扬华夏文化、革新华夏文化

四种传统文化的历史比较

文化的衰减与创新

文化的创新规律――文化的新陈代谢规律之一

文化的衰减规律――文化的新陈代谢规律之二

文化的流动规律――文化的新陈代谢规律之三

全球化时代的世界观

人类社会的文化结构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

从社会发展探索现代化的含义

全球化时代的世界观

梓翁说园

封面

扉页

目录

以园为家,淡泊人生――《梓翁说园》序

说园

续说园

说园(三)

说园(四)

说园(五)

园日涉以成趣

苏州园林概述

苏州网师园

苏州沧浪亭

扬州园林与住宅

瘦西湖漫谈

扬州大明寺

泰州乔园

三山五泉话镇江

常熟园林

同里退思园

上海的豫园与内园

西湖园林风格漫谈

南北湖

绍兴的沈园与春波桥

宁波天童记游

端州天下闻

恭王府小记

颐和园

避暑山庄

潍坊十笏园

建筑中的“借景”问题

村居与园林

中国舞蹈史话

封面

扉页

目录

文前彩插

常任侠与《中国舞蹈史话》

前言

一 彩陶盆上的原始舞蹈

二 原始的《大傩舞》与《角抵舞》

三 古代的文舞与武舞

四 古代的巫舞与优舞

五 秦汉时期的舞蹈

六 南北朝时期的舞蹈

七 南朝的《白舞》

八 北朝的《拨头舞》

九 隋唐时期的舞蹈

十 《胡腾舞》

十一 《踏谣娘舞》

十二 《兰陵王舞》

十三 《霓裳羽衣舞》

十四 《柘枝舞》

十五 《泼寒胡舞》

十六 《五方狮子舞》

十七 《西河剑器舞》

十八 唐宋舞蹈的演变和宋代的舞蹈

十九 宋代的《柘枝舞》

二十 宋代的《剑器舞》

二十一 中国近代的秧歌舞

二十二 中国近代的《花鼓灯舞》

二十三 中国各民族的地方舞蹈

二十四 中国舞蹈的回顾与总结

附:插图说明

后记

《水浒传》与中国社会

封面

扉页

目录

《〈水浒传〉与中国社会》读后感

自序

梁山泊的社会基础

“替天行道”的意义

杀猪的郑屠何以能在延安府称霸

由五台山文殊院说到佛教流行的原因

小霸王劫婚与中国社会之“性”的缺点

何以草料场的火烧不死林冲

十万贯生辰纲之社会学的意义

王伦何以不配做梁山泊领袖

由潘金莲与西门庆谈到古代的婚姻问题

快活林酒店的所有权问题

九天玄女与三卷天书的来源

由宋江的家族关系说明中国古代的政治

宋江得到天下之后李逵的命运如何

由祝家村与曾头市说到中国的军队与官僚

林冲的地位何以在关胜之下

吴用何以只能坐第三把交椅

燕青何以能列在三十六天罡星之内

《西游记》与中国古代政治

封面

扉页

目录

《〈西游记〉与中国古代政治》序

菩萨与妖精

孙行者大乱天宫

玉帝永保至尊的地位

太白金星的姑息政策

玉帝不留显圣真君在天宫保驾

玉帝请如来救驾

卷帘大将失手打碎了琉璃盏

唐太宗还魂延寿二十年

孙行者与紧箍儿

孙行者劝唐僧收起善心

莲花洞二魔念起咒语就可使唤山神土地

乌鸡国国王不敢在冥府控告全真怪

孙行者不愿做乌鸡国国王

如意真仙不许孙行者白手来取落胎泉的水

孙行者要求朱紫国国王亲身来迎

比丘国国王要取小儿心肝为药引子

凤仙郡三年亢旱

阿傩伽叶向唐僧讨取贿赂

给少男少女

封面

扉页

目录

序言

重温李霁野的《给少男少女》

题诗

再版序

读书与生活

桃花源与牛角湾

至上的艺术―爱

试谈人生

“严父慈母”的新估价

漫谈食睡哲学,希腊悲剧,包公案,性别及其他

附录

花鸟昆虫创造的奇境

同青年朋友谈谈我的青年时期

忆鲁迅先生

鲁迅先生的风度――在《青年报》和青年文工团纪念晚会上演讲

漫谈文学因缘,兼为书友招魂

浅谈写作――在南开大学外文系写作班的讲话

我怎样同时光老人打交道

简易哲学纲要

封面

扉页

目录

蔡元培与中国哲学的现代化

第一部分 哲学大纲

简易哲学纲要 ①

五十年来中国之哲学

怎样研究哲学

孔子之精神生活

第二部分 美学

美学的进化 ①

美学的研究法 ①

美学讲稿 ①

美学的趋向 ①

美学的对象 ①

第三部分 美育

以美育代宗教说

美术的进化

关于宗教问题的谈话 ①

以美育代宗教

美育

美育与人生

美育代宗教

论三国人物

封面

扉页

目录

方诗铭先生和《论三国人物》/方小芬

前记

(一)董卓兴起于“边鄙”的凉州

(二)“安危定倾”

(三)董卓与凉州军事集团

(四)董卓之死

(五)吕布在并州的早年生涯

(六)吕布与并州军事集团

(七)吕布的最后

(八)“人中有吕布,马中有赤兔”

(九)作为“游侠”之士的曹操

(一○)曹操与袁绍为首的政治集团

(一一)“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

(一二)曹操据有兖州

(一三)“规大河以南以待其变”

(一四)曹操保卫兖州的战争

(一五)曹操再次保卫兖州的战争

(一六)曹操与袁绍的矛盾和激化

(一七)“奉天子以令不臣”

(一八)“黄巾余众”郭泰即“郭大贤”

(一九)“白波贼帅”杨奉

(二○)《三国志》为什么不写丁冲

(二一)以臧霸为首的“泰山诸将”

(二二)世族、豪杰、游侠――袁绍的一个侧面

(二三)袁绍在冀州

(二四)袁绍成为当时最强大的割据者

(二五)袁绍是如何覆灭的

(二六)公孙瓒“文武才力足恃”

(二七)割据幽州的公孙瓒

(二八)公孙瓒与“商贩庸儿”

(二九)公孙瓒在袁绍和当地豪族的进攻下失败

(三○)袁绍与“黑山贼”张燕

(三一)张燕窥伺袁绍的冀州

(三二)袁绍、张燕争夺冀州的战争

(三三)“气侠”之士袁术

(三四)袁术与孙坚

(三五)袁术、曹操的封丘之战

(三六)“袁术至于此乎”

(三七)“轻狡”之徒孙坚

(三八)孙坚军事力量的形成

(三九)孙坚与袁术

(四○)孙坚之死

(四一)“明果独断”“勇盖天下”

(四二)孙策与袁术

(四三)“精兵之地”与“丹阳兵”

(四四)丹阳成为孙策平定江东的根据地

(四五)孙氏父子与会稽大姓强族

(四六)魏滕和虞翻

(四七)吴郡“四姓”与会稽“四族”

(四八)鲁肃的早年生涯

(四九)周瑜与孙吴建国

(五○)周瑜与赤壁之战

(五一)“刘备寄寓,有似养虎”

(五二)“枭雄”刘备

(五三)刘备与公孙瓒

(五四)刘备被拥戴为徐州牧

(五五)“争盟淮隅”的失败

(五六)诸葛亮的家世

(五七)“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五八)诸葛亮为什么选择刘备

(五九)《隆中对》

(六○)关羽其人

(六一)关羽与荆州之失

(六二)刘备与关羽

(六三)诸葛亮与法正

(六四)庞统、法正与刘备

(六五)马超及其在蜀的处境

(六六)李严与诸葛亮

(六七)“明惠若神”“慧心大悟”

附:何晏与“玄学”

(六八)“浮华”与何晏

(六九)何晏是曹爽的“腹心”吗

(七○)高平陵政变中的何晏

北宋词境浅说

封面

扉页

目录

俞陛云释词“义”和“趣”/马东瑶

陈亚 一首

生查子

柳永 八首

玉胡蝶

少年游

蝶恋花

斗百花

诉衷情近

倾杯乐

雨淋铃 秋别

八声甘州

张先 七首

燕台春 东都春日,李阁使席上

浣溪沙

前调

青门引

天仙子 时为嘉禾小�y,以病眠不赴府会

菩萨蛮 咏筝

碧牡丹 晏同叔出姬

晏殊 十首

浣溪纱

前调

蝶恋花

玉楼春

浣溪沙

清平乐

玉楼春

踏莎行

蝶恋花

清平乐

欧阳修 十六首

浣溪沙

阮郎归

青玉案

踏莎行

蝶恋花

玉楼春

浣溪沙

采桑子

前调

前调

前调

蝶恋花

前调

渔家傲

临江仙

浪淘沙

永遇乐

水龙吟 杨花

晏几道 三十一首

生查子

前调

临江仙

鹧鸪天

点绛唇

前调

蝶恋花

前调

前调

鹧鸪天

前调

生查子

南乡子

清平乐

前调

前调

前调

减字木兰花

菩萨蛮

前调

浣溪沙

前调

前调

更漏子

浪淘沙

虞美人

采桑子

前调

前调

河满子

风入松

王观 四首

清平乐

庆清朝慢 踏青

生查子

临江仙

张舜民 一首

卖花声 题岳阳楼

苏轼 三十六首

水调歌头

念奴娇 赤壁怀古

水龙吟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满庭芳

前调

前调

水调歌头 黄州快哉亭赠张����

永遇乐 寄孙巨源

一丛花

八声甘州 寄参寥子

洞仙歌

前调

西江月 梅花

卜算子 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贺新郎

哨遍

西江月

鹧鸪天

望江南

青玉案 和贺方回韵送伯固归吴中

临江仙 送钱穆父

前调

南乡子 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

菩萨蛮 回文夏闺怨

浣溪沙 咏橘

行香子

点绛唇 再和送钱公永

行香子

蝶恋花

水龙吟 笛

好事近 西湖夜归

阳关曲 三首

戚氏

阮郎归

李之仪 一首

卜算子

孔平仲 一首

千秋岁

眼儿媚

张景修 一首

选冠子 咏柳

黄庭坚 七首

蓦山溪 赠衡阳妓陈湘

南歌子

逍遥乐

西江月

千秋岁 追和秦少游

虞美人 宜州见梅花

鹧鸪天

郑仅 一首

调笑令

李元膺 一首

洞仙歌

秦观 二十五首

风流子

八六子

浣溪沙

满庭芳

金明池

鹧鸪天

千秋岁

鹊桥仙

水龙吟 妓

南歌子

画堂春

菩萨蛮

踏莎行

江城子

点绛唇 桃源

满庭芳

望海潮 广陵怀古

前调 洛阳怀古

如梦令

前调

前调

前调

前调

浣溪沙

减字木兰花

米芾 一首

满庭芳

赵令�� 三首

蝶恋花

锦堂春 春思

清平乐

贺铸 四十二首

望湘人 春思

思越人

前调

捣练子

南歌子

一落索

太平时

定风波

踏莎行

小梅花

六州歌头

雨中花

燕瑶池

临江仙

水调歌头

满江红

青玉案 题横塘路

感皇恩

薄幸

菩萨蛮

鹧鸪词

石州引

谒金门

忆秦娥

忆仙姿

小重山

鹤冲天

清平乐

浣溪沙

思越人

浣溪沙

谒金门

罗敷歌

小重山

前调

西江月

诉衷情

前调

怨春风

醉春风

踏莎行

前调

僧仲殊 一首

柳梢青 吴中

周邦彦 六十五首

瑞鹤仙 高平

兰陵王 越调 柳

浪涛沙 商调

大�T 越调 春雨

六丑 中吕 落花

点绛唇 仙吕

前调 仙吕 伤感

少年游 商调

浣溪沙 黄钟

前调

前调

前调

前调

前调

前调

前调

玲珑四犯 大石

虞美人 正宫

前调

前调

前调

前调

前调

琐窗寒 越调

南乡子 商调

瑞龙吟 大石

齐天乐 正宫 秋思

渡江云 小石

应天长 商调

还京乐 大石

扫地花 双调

丹凤吟 越调

解连环 商调

忆旧游 越调

迎春乐 双调

一落索 双调

满庭芳 中吕 夏日溧水无想山作

少年游 黄钟

秋蕊香 双调

法曲献仙音 大石

过秦楼 大石

塞翁吟 大石

苏幕遮 般涉

宴清都 中吕

霜叶飞 大石

花犯 小石 梅花

丁香结 商调

氐州第一 商调

解蹀躞 商调

解语花 高平 元宵

水龙吟 越调 梨花

西河 大石 金陵

品令 商调 梅花

玉楼春 仙吕 惆怅

绮寮怨 中吕

拜星月慢 高平 秋思

绕佛阁 大石 旅情

一寸金 小石

蝶恋花 商调

玉楼春 大石

夜飞鹊 道宫 别情

芳草渡 双调 别恨

蓦山溪 大石

南乡子 商调 咏秋夜

月下笛 越调

司 一首

蝶恋花

秦湛 一首

谒金门

王安中 二首

蝶恋花 桃花

安阳好

叶梦得 四首

贺新郎

念奴娇

水调歌头

念奴娇

汪藻 一首

点绛唇

曹组 一首

蓦山溪

蒋元龙 一首

好事近

程过 一首

满江红 梅

房舜卿 一首

秦楼月

李玉 一首

贺新郎 春情

杨无咎 一首

齐天乐 和周美成韵

两宋史纲

封面

扉页

目录

史学奇才张荫麟及其宋史研究/蒙木

第一章 宋朝的开国和开国规模

附一 宋太宗继统考实

附二 宋太祖誓碑及政事堂刻石考

附三 宋代南北社会之差异

附四 北宋关于家庭制度之法令

附五 北宋的土地分配与社会骚动

附六 宋初四川王小波李顺之乱

第二章 北宋的外患与变法

第三章 宋代的文学与思想

附一 宋儒太极说之转变

附二 关于朱熹太极说之讨论

附三 陆象山的生平

附四 陆学发微

附五 南宋初年的均富思想

第四章 女真的兴起与宋金的和战

附一 跋折公墓志铭

附二 刘�与顺昌之战

第五章 蒙古的兴起与金宋的覆灭

附一 端平入洛败盟辨

附二 《宋史・兵志》补阙

附三 南宋亡国史补

司马迁

封面

扉页

目录

插图

《司马迁》新版序

再版前言

家世

遥远的世代

司马谈

童年

龙门诞生

十岁诵古文

家徙茂陵

漫游、侍从和奉使

二十漫游

入仕

奉使西征

为太史令―从内廷到外廷

扈从封禅

负薪塞河

为太史令

著述理想的开始、挫折和坚持

开始了著述工作

“遭李陵之祸”

“就极刑而无愠色”

一个坚持理想的老人

伟大的现实主义的历史家和文学家

伟大的著作

基本方法和基本态度

人物中心

褒贬尺度的人民性

人民性的来源及其局限

写作方法

语言的运用

历史和文学统一的范例

司马迁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附录 司马迁是怎样写历史人物的传记的――从“实录”到典型化

后记

史学遗产六讲

封面

扉页

目录

前言/瞿林东

谈史学遗产

是一种有意义的工作

精华和糟粕

要百花齐放

要百家争鸣

谈史学遗产答客问

谈历史文献学―谈史学遗产答客问之二

谈史书的编撰―谈史学遗产答客问之三

谈历史文学―谈史学遗产答客问之四

再谈历史文献学

附:《史记》新论

(一)《史记》写作的历史背景

(二)“究天人之际”

1、司马迁把对于自然现象的研究和阴阳五行的迷信说法加以区别

2、通过对人事的分析,说明天道不可信

3、用宗教的历史揭露宗教迷信的虚妄

4、司马迁论天的自然观的进步意义和局限性

5、注重人事在历史上的作用

(三)“通古今之变”

1、 《史记》在编纂方面对古今关系的处理

2、 《史记》对历史事件、人物评价上的历史发展的观点

3、 《史记》对当代政治危机与社会危机的揭露

4、 《史记》对学术发展变化的记载

5、司马迁在“通古今之变”问题上的贡献和局限性

(四)“成一家之言”

1、 《史记》综合古今典籍及其他资料,创造出一部通史

2、综合古今学术,辨别源流得失

3、综合已有的史体,创立新的史书体裁

4、 《史记》“继春秋,述往事,思来者”

(五)“寓论断于序事”

(六)空前的巨著,优秀的楷模

附:司马迁寓论断于序事

(一)顾炎武提出的问题

(二)最基本的形式

(三)两两对照

(四)细节的描写

中国古代建筑概说

封面

扉页

目录

中国古代建筑概说

1、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概况

(一)新石器时代(约10000―4000年前)

(二)夏商周(前21世纪―前221年,包括春秋战国)

(三)秦汉魏晋南北朝(前221―581年)

(四)隋唐五代宋辽金(581―1279年)

(五)元明清(1271―1911年)

2、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特点

(一)以木构架为房屋的主要结构形式

(二)中轴对称的院落式布局

(三)以方格网街道系统为主、按完整规划兴造的城市

3、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类型

(一)宫殿

(二)坛庙

(三)住宅

(四)园林

(五)城及城市公共建筑

(六)商业建筑

(七)宗教建筑

(八)陵墓

(九)桥梁

中国古代木构建筑设计特点

中国古代都城规划研究

西汉长安城

隋唐长安城

东都洛阳城

北宋都城汴梁

元代大都城

元明清三代都城北京城

1、元代大都城

(一)历史意义

(二)城市概况

(三)规划特点

2、明代北京城

(一)改建措施

(二)明北京城的布局

(三)明后期拓建南外城

3、清代的北京城

4、明北京天坛

5、皇家苑囿及其规划方法

明代北京宫殿坛庙等大建筑群总体规划手法的特点

1、北京紫禁城宫殿

(一)紫禁城宫殿和明北京城的关系

(二)紫禁城内各组宫殿间在面积上的模数关系

(三)“后两宫”与皇城中各建筑间的模数关系

(四)宫院内部的建筑布置手法

(五)这些特点和手法的意义和作用

2、北京明清太庙

3、北京明清天坛

(一)永乐十八年始建时天地坛的形制和规划特点

(二)嘉靖九年创建的圜丘

(三)嘉靖二十四年改建大享殿后的天坛

(四)南外城建成后的天坛

4、结语

战国中山王墓出土的《兆域图》及其所反映出的陵园规制

(一)兆域图

(二)王堂

(三)陵园按计划建成后的全貌

附录 对建筑历史研究工作的认识

1、学科简介――对建筑历史学的认识

(一)建筑历史学的性质和作用

(二)建筑历史学的特点

2、发展历程

(一)第一阶段

(二)第二阶段

(三)第三阶段

3、研究内容 ――建筑历史学的分类

4、发展趋势――对建筑史研究工作的回顾和展望

(一)史料方面

(二)史论方面

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

封面

扉页

目录

中西融汇、古今贯通的雷海宗

上编

总论―传统文化之评价

一 中国的兵

(一)春秋

(二)战国

(三)秦代

(四)楚汉之际

(五)西汉初期

(六)汉武帝

(七)武帝以后―光武中兴

(八)东汉

(九)后言――汉末至最近

二 中国的家族

(一)春秋以上

(二)战国

(三)秦汉以下

(四)结论

三 中国的元首

(一)列国称王

(二)合纵连横与东帝西帝

(三)帝秦议

(四)秦始皇帝

(五)汉之统一与皇帝之神化

(六)废庙议与皇帝制度之完全成立

(七)后言

四 无兵的文化

(一)政治制度之凝结

(二)中央与地方

(三)文官与武官

(四)士大夫与流氓

(五)朝代交替

(六)人口与治乱

(七)中国与外族

五 中国文化的两周

(一)正名

(二)中国史的分期

(三)中国史与世界史的比较

下编

总论――抗战建国中的中国

六 此次抗战在历史上的地位

七 建国――在望的第三周文化

附录

世袭以外的大位承继法

殷周年代考

君子与伪君子―一个史的观察

雅乐与新声

古今华北的气候与农事

唐诗纵横谈

封面

扉页

目录

周勋初先生唐诗研究的特色

上编 唐诗文献综述

文集

史传

小说

谱牒

碑志

壁记

登科记

书目

诗话

艺术

地志

政典

释道书

下编 唐诗发展历程

李白奇特的文化背景

杜甫身后的求全之毁和不虞之誉

元和文坛的新风貌

韩愈的《永贞行》以及他同刘禹锡的交谊始末

“芳林十哲”考

“唐十二家诗”版本源流考

从“唐人七律第一”之争看文学观念的演变

两汉社会生活概述

封面

扉页

目录

谢国桢先生学术小传/任道斌

前言

一 汉代社会概况

汉族名称的由来

新城市出现

交通发展,边塞经济繁荣

汉代的四民

二 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农业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改进

纺织业发展

漆、铜、陶器制造和煮盐冶铁等手工业生产技术的提高

度量衡和天文历算经验的积累与发展

古代的规矩

星象知识

计时工具

度量衡

汉代科学家的发明和创造

三 人民生活中的衣食

服饰

食品

餐具

民间习俗

四 人民生活中的住行

房屋建筑

一堂二内之制

屋内陈设与用具

室内礼仪

室内装潢

祠堂与厚葬风

首都长安的建设

亭障关隘

都亭和乡亭

逆旅

驿

烽燧之制

关隘

交通运输工具

陆路交通运输工具

水上运输工具

五 文化艺术

汉字的新发展

工艺美术

壁画及石刻砖刻画像

民间雕塑

民间的歌谣谚语

六 歌舞及文娱活动

汉代歌舞渊源

巫觋问题

汉代歌舞的形式与内容

汉代的歌舞乐团

地主官僚的家内小型歌舞乐团

汉代皇家大型的黄门歌舞杂技乐队

民间的杂技乐团

其他文娱活动

七 汉代统治人民的方式

统治者的阶级压迫

称谓的不同

赋役剥削

贫富两极分化

汉光武帝为平抑民愤所采取的措施

统治者刚柔并济的两面政策

束缚人民的“契约”

统治者从思想上巩固封建秩序

唯物论与唯心论的斗争

八 知识分子的地位、作用和劳动人民的反抗斗争

知识分子在汉代的社会地位和所起的作用

由汉到魏晋学术思想的演变

党锢之祸

党人是知识分子所结成的集团

桓灵时期的大捕党人

月旦评

党人的遭遇

有识之士对于当时形势的观察

知识分子的动摇性和怯懦性

有汉一代的农民起义

后记

史学要论

封面

扉页

目录

前言/瞿林东

一 生平述略

二 历史观和史学观

三 关于《史学要论》

史学要论

一 什么是历史

二 什么是历史学

三 历史学的系统

四 史学在科学中的位置

五 史学与其相关学问的关系

六 现代史学的研究及于人生态度的影响

附录

东西文明根本之异点

唯物史观在现代史学上的价值

今与古

史学与哲学

(一) 历史一辞的意义

(二) 历史的定义

(三) 史学与哲学及文学的关系

(四) 历史与历史学的关系

(五) 哲学与史学的接触点

(六) 哲学与史学的关系

(七) 史学、文学、哲学与人生修养的关系

史学概论①

马克思的历史哲学与理恺尔的历史哲学

唯物史观在现代社会学上的价值

三国史话

封面

扉页

目录

《三国史话》的大家风范/梁满仓

三国史话

楔子

宦官

外戚

黄巾

历史和文学

后汉的地理

董卓的扰乱

曹操是怎样强起来的

曹孟德移驾幸许都

袁绍和曹操的战争

赤壁之战的真相

刘备取益州和孙权取荆州

替魏武帝辩诬

从曹操到司马懿

替魏延辩诬

姜维和钟会

附录

孙吴为什么要建都南京

司马懿如何人

司马氏之兴亡

晋代豪门斗富

袁曹成败

论魏武帝

曹嵩之死

诸葛亮南征考

诸葛亮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

孙策欲袭许

三国之校事

二千年间

封面

扉页

目录

读《二千年间》

前言

一 二千年的鸟瞰

1、纵剖面和横剖面

2、时间之流

3、速写一个轮廓

二 在“万人之上”的人

1、专制皇帝的产生

2、皇帝是“天生的圣人”么

3、帝位的世袭和换朝易代

4、在皇族内部的纠纷

三 一种特殊职业―做官

1、“做了老爷就是天上的星宿”

2、君主专制和官僚制度

3、官僚是怎样产生的

4、官僚的膨胀

5、“国家之败,由于官邪”

四 又一种特殊职业―当兵

1、从车战到骑战步战

2、当兵变成了专门职业

3、募兵・拉丁・世袭兵

4、军权的集中和分散

5、“养兵千日”

五 一切寄托在土地上

1、个体劳动的小农经济

2、谁是土地的主人

3、农民出谷出钱又出力

4、千灾百难下的农民生活

六 大地下的撼动

1、农民创造了奇迹

2、奇迹是如何造成的

3、走向城市的失败

4、农民战争的意义

七 不安静的北方边塞

1、塞外各族的兴替

2、侵略和被侵略

3、羁縻控制的失败

4、民族的苦难

八 当胡骑踏进中原的时候

1、“儿皇帝”和“贰臣”

2、英雄如何产生

3、“南渡君臣轻社稷”

4、不死的人民力量

九 逃不了的灭亡命运

1、失败的“变法运动”

2、没有救自己的能力

3、在不变中坐候末日

4、历史不会回头

老子、孔子、墨子及其学派

封面

扉页

目录

序言

用人生观来贯穿中国思想――梁启超对老子、孔子、墨子及其后学的解读

为学与做人

第一编 老子哲学

第一节 老子的传记

第二节 老子的学说

第二编 孔子

第一节 孔子事迹及时代

第二节 研究孔子学说所根据之资料

第三节 孔子提纲

第四节 孔子之哲理论与易

第五节 孔子之政治论与《春秋》

第六节 结论

第三编 墨子学案

自叙

第二自叙

第一节 总论

第二节 墨学之根本观念―兼爱

第三节 墨子之实利主义及其经济学说

第四节 墨子之宗教思想

第五节 墨子新社会之组织法

第六节 实行的墨家

第七节 墨家之论理学及其他科学

第八节 结论

第四编 老孔墨以后学派概观

第一节 总论

第二节 老子所衍生之学派

第三节 孔子所衍生之学派

附录一 《荀子》学术梗概

附录二 墨者及墨学别派

附录三 先秦诸子表

春秋战国思想史话

封面

扉页

目录

序言

前言

向青年读者说几句话(代序)

第一章 春秋战国―一个“百家争鸣”的伟大历史变革时代

第二章 孔子

第三章 墨子

第四章 老子

第五章 庄子

第六章 孟子

第七章 荀子

第八章 惠施、公孙龙

第九章 宋、许行、邹衍等

第十章 韩非

第十一章 秦汉大一统与先秦诸子的结局

附 民族哲学杂话

楔子

1、中

2、仁

3、诚

4、理气

5、天人

6、义命

7、常变

8、一多

9、行知

10、王霸

晚明思想史论

封面

扉页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从王阳明说起

第二章 王学的分化

第三章 所谓狂禅派

第四章 异军特起的张居正

第五章 东林派与王学修正运动

第六章 晚明佛学界的几个龙象

第七章 古学复兴的曙光

第八章 西学输入的新潮

第九章 余论

附 十七世纪中国思想史概论

第一章 十七世纪中国思想变动的由来

第二章 十七世纪中国思想界大势略述

第三章 十七世纪中国学者的治学方法

第四章 十七世纪中国学者的政治思想

第五章 十七世纪中国学者的历史思想

第六章 十七世纪中国学者的哲学思想

第七章 十七世纪中西思想界的比较

大一统与儒家思想

封面

扉页

目录

序言

一 先秦儒家之一统思想――兼论“炎黄”“华夏”两实体之形成

二 一统天下的理想制度――兼论宗周之礼乐文明

三 公羊学派之形成与大一统思想

四 汉武帝之大一统与董仲舒的对策

五 司马迁与公羊学

六 何休对于公羊学的总结

七 宋儒之“春秋学”

八 清代前期的大一统论与公羊学

九 康有为的今文经学及其大同思想

十 历史的回顾

后记

乡土中国

封面

扉页

目录

序言

旧著《乡土中国》重刊序言

乡土本色

文字下乡

再论文字下乡

差序格局

系维着私人的道德

家族

男女有别

礼治秩序

无讼

无为政治

长老统治

血缘和地缘

名实的分离

从欲望到需要

后记

墨子与墨家

封面

扉页

目录

任继愈先生与墨家

一 墨学产生的时代条件

二 墨翟与《墨子》一书

三 止楚攻宋的故事

四 非攻和兼爱

五 非乐、非命、节用、节葬

六 尚贤、尚同

七 天志、明鬼

八 三表

九 后期墨家和《墨经》

十 墨学的历史地位

附录 《墨经》对科学的贡献

孔子的故事

封面

扉页

目录

插图

序言

李长之和他的《孔子的故事》

引子

一 没落的贵族和孤苦的幼年

二 孔子幼年时代的鲁国文化空气

三 在挫折中前进

四 教育事业的开端

五 孔子和老子的会见

六 走向成熟的道路

七 孔子在齐国政治活动的失败

八 孔子在齐国的收获和影响

九 孔子在混乱的鲁国中的寂寞

十 孔子继续从事教育事业

十一 从中都宰到司寇

十二 孔子在外交上的胜利

十三 孔子和鲁国贵族的斗争

十四 孔子终于出走

十五 在卫国受到监视

十六 过匡城被拘留

十七 到了晋国的边界上

十八 仍然回到卫国―不愉快的三年

十九 过宋国的时候遭到迫害

二十 孔子停留在陈国

二十一 孔子绝粮

二十二 孔子勾留在楚国的边缘

二十三 孔子再到卫国和归鲁

二十四 孔子归鲁后的政治言论和政治态度

二十五 专心从事教育工作

二十六 编写《春秋》

二十七 整理诗歌和音乐

二十八 弟子颜渊和子路的死

二十九 孔子最后的歌声

后记

中国近代史

封面

扉页

目录

蒋廷黻眼中的中国近代史

小序

总论

第一章 剿夷与抚夷

第一节 英国请中国订立邦交

第二节 英国人作鸦片买卖

第三节 东西对打

第四节 民族丧失二十年的光阴

第五节 不平等条约开始

第六节 剿夷派又抬头

第七节 剿夷派崩溃

第二章 洪秀全与曾国藩

第一节 旧社会走循环套

第二节 洪秀全企图建新朝

第三节 曾国藩刷新旧社会

第四节 洪秀全失败

第三章 自强及其失败

第一节 内外合作以求自强

第二节 步步向前进

第三节 前进遇着阻碍

第四节 士大夫轻举妄动

第五节 中日初次决战

第四章 瓜分及民族之复兴

第一节 李鸿章引狼入室

第二节 康有为辅助光绪变法

第三节 顽固势力总动员

第四节 孙总理提民族复兴方案

第五节 民族扫除复兴的障碍

第六节 军阀割据十五年

第七节 贯彻总理的遗教

附录

1、评《清史稿・邦交志》

2、琦善与鸦片战争

3、民族复兴的一个条件

4、国家的力量

5、知识阶级与政治

6、漫谈知识分子的时代使命

7、革命与专制

苏辛词说

封面

扉页

版权信息

目录

《苏辛词说》小引

稼轩词说

词目

词目 后记

自序

上卷

贺新郎

念奴娇

沁园春

满江红

水龙吟

八声甘州

汉宫春

祝英台近

江神子

破阵子

下卷

感皇恩

青玉案

临江仙

鹧鸪天

鹊桥仙

鹊桥仙

西江月

清平乐

南歌子

生查子

东坡词说

词目

附录

前言

永遇乐

洞仙歌

木兰花令

西江月

临江仙

定风波

南乡子

南乡子

蝶恋花

减字木兰花

附录

念奴娇

水调歌头

水龙吟

蝶恋花

卜算子

后叙

校者跋

谈美书简

封面

扉页

目录

插图

语重心长的美学诤言

一 代前言:怎样学美学?

二 从现实生活出发还是从抽象概念出发?

三 谈人

四 关于马克思主义与美学的一些误解

五 艺术是一种生产劳动

六 冲破文艺创作和美学中的一些禁区

七 从生理学观点谈美与美感

八 形象思维与文艺的思想性

九 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的独特地位

十 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

十一 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十二 审美范畴中的悲剧性和喜剧性

十三 结束语:“还须弦外有余音”

红楼小讲

封面

扉页

目录

序言/袁行霈

痴情方许说红楼――认识一下周汝昌先生/梁归智

自序

第一讲 《石头记》与《红楼梦》

副篇 版本异同

第二讲 《红楼梦》不好读

副篇 张爱玲眼中的《红楼梦》

第三讲 女娲补天

副篇 注意三个问题

第四讲 石头下凡

副篇 几大课题

第五讲 宝玉降生

副篇 衔玉而生

第六讲 两大主角

副篇 两大奇迹

第七讲 正邪两赋

副篇 令人神往的人物

第八讲 甄英莲――真应怜

副篇 有命无运

第九讲 薄命女――香菱

副篇 《红楼梦》一百零八钗情榜

第十讲 秦可卿

副篇 家亡人散

第十一讲 第五回

副篇 贞淫美丑

第十二讲 千红一窟 万艳同杯

副篇 笔端隐现

第十三讲 象征手法

副篇 饯春之节

第十四讲 落红成阵

副篇 西厢警句

第十五讲 精密的章法

副篇 结构奇迹

第十六讲 刘姥姥

副篇 伏线千里

第十七讲 一笔多用

副篇 手挥目送

第十八讲 赵姨娘,坏女人

副篇 《红楼》写人

第十九讲 结党为奸

副篇 几个大关目

第二十讲 贾环

副篇 “二老爷”这边的侧室

第二十一讲 谗言

副篇 王善保家的,费婆子,夏婆子,秦显家的

第二十二讲 赵姨娘一伙儿

副篇 暗线・伏脉・击应

第二十三讲 史湘云

副篇 《红楼梦》中的女性美

第二十四讲 贾府事败的根由

副篇 双悬日月照乾坤

第二十五讲 清虚观打醮

副篇 双星绾合

第二十六讲 一喉两声

副篇 戚蓼生赏《红》

第二十七讲 张道士

副篇 宝玉的“三王”论

第二十八讲 怎么写宝玉

副篇 从衣饰到神采

第二十九讲 史太君定婚

副篇 �I烟含露见颦颦

第三十讲 贾元春

副篇 元春之死

第三十一讲 鸳鸯

第三十二讲 太虚幻境

第三十三讲 幻境“四仙姑”

第三十四讲 绛珠草

第三十五讲 莫把怡红认赤瑕

第三十六讲 十二官

第三十七讲 “一僧一道”索隐

第三十八讲 青石板的奥秘

第三十九讲 《红楼》花品

第四十讲 甄、贾二玉

《红楼梦》导读

(一)作者与时代背景

(二)内容提要(原著八十回)

(三)流行本《红楼梦》后四十回续书

(四)赏析与评价

后记

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

封面

扉页

版权信息

目录

序言

《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与傅雷先生

自序

第一讲 乔托与阿西西的圣方济各

第二讲 多那太罗之雕塑

第三讲 波提切利之妩媚

第四讲 莱奥纳多・达・芬奇(上)《瑶公特》与《最后之晚餐》

第五讲 莱奥纳多・达・芬奇(下)人品与学问

第六讲 米开朗琪罗(上)西斯廷礼拜堂

第七讲 米开朗琪罗(中)圣洛伦佐教堂与梅迪契墓

第八讲 米开朗琪罗(下)教皇尤里乌斯二世墓与《摩西》

第九讲 拉斐尔(上)《美丽的女园丁》与《西斯廷圣母》

第十讲 拉斐尔(中)梵蒂冈宫壁画―《圣体争辩》

第十一 讲拉斐尔(下)毡幕图稿

第十二讲 贝尔尼尼巴洛克艺术与圣彼得大教堂

第十三讲 伦勃朗在卢浮宫《木匠家庭》与《以马忤斯的晚餐》

第十四讲 伦勃朗之刻版画

第十五讲 鲁本斯

第十六讲 委拉斯开兹西班牙王室画像

第十七讲 普桑

第十八讲 格勒兹与狄德罗

第十九讲 雷诺兹与庚斯博罗

第二十讲 浪漫派风景画家

编校后记

重编插图本后记

民族文话

封面

扉页

目录

一个民族要记住的故事/蒙木

第一编 民族文话

自序

一 周民族的史诗

二 武王伐纣

三 殷之“顽民”

四 奄、徐与淮夷

五 穆王西征记

六 犬戎的兴起

七 “齐桓晋文之事”

八 王子带之乱

九 秦穆公的霸业

十 弦高救郑

十一 楚民族的霸业

十二 子产的内政与外交

十三 柳下惠之介

十四 晏子相齐

十五 大教育家孔子

第二编 古事新谈

一 秦政焚书坑儒

二 刘邦打陈�g

三 捐谷得官

四 囤积居奇

五 钱币与粮食

六 萧何买田宅

七 陈平论刘项

八 庄周辞聘

九 公皙哀不仕

十 鲁仲连义不帝秦

十一 奇货可居

十二 张耳陈余

十三 叔孙通谀秦二世

十四 叔孙通定朝仪

十五 张释之执法

十六 周仁的缄默

十七 公孙弘善做官

十八 主父偃倒行逆施

十九 公仪休不受鱼

二十 李离自杀

二十一 汲黯论张汤

二十二 辕固生论汤武

二十三 董仲舒论灾异

二十四 张汤的阴险

第三编 桂公塘

桂公塘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风涛

毁灭

黄公俊之最后

陶渊明批评

封面

扉页

目录

插图

前言

日常生活的诗(朱自清序)

陶渊明历史的影像

陶渊明四言诗论

陶渊明五言诗的艺术

附一 萧望卿论陶渊明五言诗手迹二种

陶渊明五言诗风格

陶渊明五言诗的语言

附二 陶渊明诗赏析三篇

关心世乱,怀念亲友――说《停云》

欣慨交心――谈《时运》

自然真率的诗――《答庞参军》

附三 朱自清说诗三篇

诗的语言

诗多义举例

陶诗的深度――评古直《陶靖节诗笺定本》

经典常谈

封面

扉页

目录

代序:读朱自清先生《经典常谈》

《说文解字》第一

《周易》第二

《尚书》第三

《诗经》第四

“三礼”第五

“春秋三传”第六(《国语》附)

“四书”第七

《战国策》第八

《史记》、《汉书》第九

诸子第十

辞赋第十一

诗第十二

文第十三

史料与史学

封面

扉页

目录

学习《史料与史学》的一些体会(代序)/张传玺

关于历史学的“三基”问题

一 关于基本理论问题

二 关于基本知识问题

三 关于基本技能问题

略论中国文献学上的史料

一 导言

二 正史

三 正史以外的诸史

四 史部以外的群书―经、子、集

五 四部以外的各种文字记录

考古发现与历史研究

略论搜集史料的方法

一 史料与方法

二 史料探源与目录学

三 史料择别与辨伪学

四 史料辨证与考据学

五 史料的搜集整理与统计学、逻辑学及唯物辩证法

论司马迁的历史学

一 司马迁的传略

二 司马迁的历史方法一―纪传体的开创

三 司马迁的历史方法二―纪传体的活用

四 司马迁的历史批判―“太史公曰”

五 余论―史料的搜集编制及其历史观

论刘知几的历史学

一 刘知几的传略

二 刘知几的著作、思想及其历史观

三 刘知几论中国历史学各流派

四 刘知几论纪传体的各部门

五 刘知几论历史学方法

(一)论历史学体裁

(二)论历史学言语

(三)论历史学的编制

(四)论历史学的标题

(五)论历史学的断限

(六)论历史学的叙事

(七)论历史学上的书法

六 刘知几论历史学文献

七 余论

文学的阅读

封面

扉页

目录

前言

阅读和阅读史

个人阅读史,也可能就是他的生命史

读者和书本建立的关系

书的重读

阅读是一种“克服”

“专业”与“非专业”阅读

静下心来读一本书

我的巴金阅读史

评价与阅读

第一次:“遭遇式”阅读

第二次:“引导式”阅读

第三次:“职业式”阅读

巴金的去世与“新文学”的终结

读金克木:“30年代初的孔乙己造像”

读契诃夫:“怀疑”的智慧和文体

重读将损失些什么

“当代”的契诃夫图像

孤独的“无思想者”

“怀疑”的智慧

不奢望,也就不会有苛求

读《日瓦戈医生》:生活的多个面向

1958,知道日瓦戈这个名字

1986,看了改编的电影

1987,读到了小说

1994,“生活”的概念

1998,海燕与“蓬间雀”

2002,秋天的别列捷尔金诺

读《鼠疫》:“幸存者”的证言

《鼠疫》与“文革”叙述

历史创伤的“证言”

“幸存者”的身份意识

危险的“感激之情”

新诗的阅读

孙玉石的《新诗十讲》

诗可以解说、阐释吗?

明白易懂的也有阐释的价值

寻找进入诗的“通道”

诗人的参与 读者的参与

解读是否必须置于历史脉络中

一首诗可以从什么地方读起

《今天》的诗人

有关“朦胧诗”的争议

北岛诗歌的“特质”

意象群

悖论式情境

读牛汉:树木的礼赞

商禽、张枣、许世旭的诗

1、商禽:负伤的鸟

2、张枣:知音寻求者

3、许世旭:跨“界”的歌者

纪弦、梁秉钧、牛汉的诗

1、纪弦(2013年7月22日去世)

2、梁秉钧(2013年1月6日去世)

3、牛汉(2013年9月29日去世)

种种可能:周梦蝶和辛波斯卡

与音乐相遇

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

布里顿《安魂交响曲》

马勒《大地之歌》

《霍洛维茨在莫斯科》

从紫禁城到故宫――营建、艺术、史事

封面

扉页

目录

故宫建筑历史沿革简述

第一章 鼎建紫禁城

第一节 北京的四座宫殿建筑群

第二节 明代的选都

第三节 迁都北京

附 元故宫的拆毁

第四节 元、明两代皇宫位置之比较

第五节 营建紫禁城的四个时期

第六节 关于三大殿的几次重建

第七节 清代改变对称格局

第二章 营建制度

第一节 明代的买办制度

第二节 清代的算房

第三节 备料和施工

第四节 营建的劳动力

第五节 营建中的贪污和腐败

第三章 布局与建筑艺术

第一节 数字的比较

第二节 明代皇城格局

第三节 紫禁城的规划和布局

第四节 午门与太和门

第五节 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第六节 文华殿与武英殿

附 故宫武英殿浴德堂考

第七节 故宫内廷

第八节 御花园

第九节 景山和雁翅楼

第十节 水源与采暖

第十一节 建筑装饰艺术

第四章 紫禁城史事

第一节 乾清宫中的历史

第二节 御屏京官职名册

第三节 皇宫中的档案库与清军机处档案

第四节 皇宫中的图书馆

第五节 内务府与造办处

第六节 清代文字狱与清代禁书陈列札记

第七节 宗教势力在皇宫

第八节 外国使节进皇宫

第九节 叶赫那拉氏(慈禧)的专权

附 记与清末大阿哥(溥�y)在酒家小聚事

第十节 珍妃入宫之情形与坠井之死

第十一节 帝后一餐饭农民数年粮

第十二节 溥仪出宫前夕奢华的生活

第十三节 袁世凯称帝与溥仪复辟

第五章 创建博物院

第一节 古物陈列所

第二节 故宫博物院第一任院长易培基

第三节 我与初建的故宫博物院及院匾轶事

第四节 我与同仁那志良的重聚

后记 单士元的七十年故宫情

大家小书:唐代社会概略

大家小书:中国古代史学十讲

序 言

题 记

一讲 中国传统史学的多样性、社会性和时代性

二讲 论史家的角色与责任和史学的求真与经世

三讲 中国古代历史理论发展大势

四讲 中国古代史学理论发展大势

五讲 历史撰述的叙事与议论

六讲 历史・史学・历史智慧

七讲 史学传统与人文精神

八讲 古代史家史学批评的辩证方法

九讲 论史学在社会中的位置

十讲 史学――我们的一个精神家园

后记

清史寻踪

封面

扉页

版权信息

目录

理念归宿、精神依托与生命安宅――写在戴逸先生《清史寻踪》编选出版之际

第一编 历史学家与历史研究

我走了历史教学与研究的道路

历史学家的过去和现在

资料 思想 文采 道德――对历史学家的四项要求

我和清史

第二编 史事与人物

论“清官”

清朝的兴、盛、衰、亡

论康雍乾盛世

中日甲午战争与远东政治风云

学术大师黄宗羲

乾隆的家庭悲剧及有关的政治风波

第三编 书评与序跋

失去了的机会――《不愿打开的中国大门》序言

历史学要走出书斋――《历史的顿挫》台湾版序言

“近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序言

《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文献丛刊》总序

弹指兴亡三百载 都在诗文吟唱中――清代诗文简论

第四编 清史工程与清史编纂

在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第一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贯穿《清史》的一条主线――新修《清史・通纪》内容要旨

在《清史・通纪》工作研讨会上的讲话

在《清史・传记》样稿研讨会上的讲话

在《清史・史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图录》组图片征集会议上的讲话

大家小书:好诗不厌百回读

自订

诗经・汉广

冉冉孤生竹

迢迢牵牛星

步出夏门行・观沧海/曹 操

龟虽寿/曹 操

代出自蓟北门行/鲍 照

野望/王 绩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 勃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咏柳/贺知章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次北固山下/王 湾

听蜀僧�F弹琴/李 白

峨眉山月歌/李 白

早发白帝城/李 白

月下独酌/李 白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李 白

登金陵凤凰台/李 白

春夜洛城闻笛/李 白

又呈吴郎/杜 甫

塞下曲/卢 伦

卖炭翁/白居易

琵琶行/白居易

石头城/刘禹锡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老夫采玉歌/李 贺

李凭箜篌引/李 贺

梦天/李 贺

秋夕/李 贺

锦瑟/李商隐

菩萨蛮/温庭筠

菩萨蛮/韦 庄

待月台/苏 轼

�o�Y谷/苏 轼

月夜与客饮酒杏花下/苏 轼

水调歌头/苏 轼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 轼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苏 轼

禾熟/孔平仲

夜坐/张 耒

兰陵王・柳/周邦彦

六丑・蔷薇谢后作/周邦彦

瑞龙吟・春词/周邦彦

玉楼春/周邦彦

鹧鸪天/陆 游

念奴娇・过洞庭/张孝祥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辛弃疾

暗香/姜 夔

疏影/姜 夔

台城路・塞外七夕/纳兰性德

附一:《岳阳楼记》赏析

附二: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鉴赏

附三:阅读古典诗词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大家小书:有琴一张

序言

从玩具钢琴启蒙

幸遇好老师

个人演奏会

清华园的弦歌雅乐

乐魂冬眠

乐魂复苏

大洋彼岸的琴缘

在上海电视台过把瘾

衰年余兴

随感二则――不算乐评

大家小书:曹雪芹的故事

大家小书:鲁迅作品细读

辑一 小说五篇

1、读《孔乙己》

2、读《示众》

3、读《在酒楼上》

4、读《孤独者》

5、读《铸剑》

辑二 散文六篇

1、读《阿长与〈山海经〉》

2、读《风筝》

3、读《兔和猫》

4、读《五猖会》《父亲的病》

5、读《无常》

6、读《女吊》

辑三 散文诗六篇

1、读《死火》

2、读《雪》

3、读《求乞者》

4、读《影的告�e》

5、读《墓碣文》

6、读《颓败线的颤动》

辑四 杂文十六篇

1、读《夜颂》

2、读《再论雷峰塔的倒掉》

3、读《灯下漫笔》

4、读《春末闲谈》

5、读《记念刘和珍君》

6、读《杂感》

7、读《爬和撞》

8、读《论辩的魂灵》

9、读《小杂感》

10、读《论“他妈的!”》

十1、读《晨凉漫记》

十2、读《推背图》、《由中国女人的脚,推定中国人之非中庸,又由此推定孔夫子有胃病》及《“滑稽”例解》

十3、读《现代史》

十4、读《推》

十5、读《几乎无事的悲剧》

十6、读《秋夜纪游》

大家小书:山水有清音――古代山水田园诗鉴要

前言

田园篇

陶渊明(四首)

孟浩然(一首)

王维(三首)

陆游(一首)

隐居篇

谢灵运(二首)

庾信(三首)

孟浩然(一首)

王维(十五首)

辋川集(选十三首)

韦应物(一首)

游览篇

阴铿(一首)

杜审言(一首)

孟浩然(二首)

王维(四首)

常建(一首)

李白(三首)

杜甫(二首)

韩愈(二首)

白居易(一首)

杜牧(一首)

徐俯(一首)

行旅篇

谢�I(二首)

王湾(一首)

王维(一首)

杜甫(二首)

欧阳修(一首)

苏轼(一首)

附录一:澄怀观道 静照忘求

附录二:中国古典诗词的阅读和欣赏

大家小书:大学教育

总 序

守正创新,引领未来

北大改革篇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国立北京大学校旗图说

大学改制之事实及理由a

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成立之演说

在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致辞

《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

北京大学一九二二年开学日演说词

在爱丁堡中国学生会及学术研究会欢迎会演说词

在北京大学平民夜校开学日的演说

北京大学民国十四年哲学系级友会纪念刊题词

《北京大学卅一周年纪念刊》序

我在北京大学的经历

学生篇

对于学生的希望

去年五月四日以来的回顾与今后的希望

读书与救国

怎样才配称做现代学生

教育理念篇

对于新教育之意见

新教育与旧教育之歧点

中国大学四周年纪念演说词

在南开学校敬业励学演说三会联合讲演会上的演说词

在保定育德学校演说

中国古代哲学史大纲序

科学之修养

在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育与社会》杂志社讲演词

教育独立议

《社会学方法论》序

大学教育

我的读书经验

关于读经问题

文化篇

文明之消化

《学风》杂志发刊词

在清华学校高等科演说词

东西文化结合

杜威六十岁生日晚餐会致词

世界观篇

世界观与人生观

洪水与猛兽

劳工神圣

义务与权利

美育

以美育代宗教说

美育与人生

生平篇

传略(上)

传略(下)

后记

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

封面

扉页

版权信息

目录

潘菽的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①

第一章 总论

1、挖掘我国古代心理学思想这个丰富的矿床,首先要明确的两个问题①

2、关于系统发掘古代心理学思想的工作步骤、正确指导思想与方法论②

3、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刍议①

第二章 人贵论

1、人贵论①

2、比较集中地研究“人的所以为贵”的心理学,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①

3、《尚书・泰誓》等古籍中提出的人贵论,是我国古代最独特最根本的心理学思想①

4、荀况强调人和动物有本质区别:有辨、有义、能群,是“最为天下贵”的①

第三章 形神论

1、科学的形神论是中国古代延续未绝的另一个根本性的心理学思想①

2、列举从战国至明代学者尤其是东汉王充对唯物论认识论心理学思想的杰出贡献①

3、评王充关于心身关系的朴素唯物论看法及其两个缺陷①

4、评述范缜对心身关系问题较系统的唯物论科学论断及其不彻底性①

5、《荀子・天论》篇中有关心理学的十分光辉的唯物论论断①

第四章 天人论

1、刘禹锡的“天与人交相胜”比柳宗元《天说》具有较深刻的朴素辩证观点①

2、从刘禹锡的《天论》中正确对待“天定胜人”和“人定胜天”问题①

3、对刘禹锡关于天人关系的光辉见解,心理学所应注意到的三个要点①

4、王安石的短文《老子》中所阐明的关于人和大自然的关系的光辉思想①

第五章 性习论

1、习与性成①

2、性习论是中国古代思想家讨论得最多有待发扬光大的科学原理①

3、“习与性成”是一个我国古代思想家一个十分光辉的、可贵的科学论断①

4、对两千年来争论的性恶性善问题的辩证分析与评释①

5、评两千年唯心论学者的先验论的性善论的发展及后期李翱的性善情恶论①

6、《孔丛子》中值得注意的有关古代心理学思想的见解①

7、告子的性无善无不善论的唯物观点及孟轲主观唯心论的强辩①

8、评西汉贾谊关于“人性不甚相远”“化与心成,故中道若性”等光辉理论①

9、评王充关于人性善恶问题的见解①

10、王充对善恶问题有创新贡献,但未跳出前人的两个基本观点①

十1、王充思想的最大缺点及其突出的五点贡献①

十2、韩愈关于儒家人性理论的一种大体的综合①

十3、柳宗元的《天爵论》中关于人性的论述,是接近于科学的杰出见解①

十4、欧阳修未忘“习与性成”的古代宝贵论断,但未能批判唯心论的人性论①

十5、明代王廷相对人性问题提出了生成和习成两种智能的正确看法①

十6、龚自珍的《阐告子》抓住了“善恶皆后起者”学说的核心,但申述不无问题①

十7、荀况的性恶论对批驳先验论的性善论有重要进步意义①

十8、对荀况性恶论的主要根据的分析考察①

十9、对荀况性恶论提出几点问难①

第六章 知行论

1、知行说这个可贵的传统思想的实质在于对行,即实践的重视①

2、对从古到今论知行的先后、轻重、难易、并列等八个问题,予以辩证科学的阐释①

3、中外古代哲学中对人类心理活动的看法都基本上是二分法①

4、对李贽论“才与胆皆因识见而后充”的评释①

5、荀况关于人的认识问题的见解十分辉煌①

6、荀况强调学习,认为人非天生,无非积习而成,这种说法是符合唯物论的①

7、荀况关于思想和其他心理活动的关系的合乎科学的论断,也是罕见而突出的①

8、荀况对“知”的许多看法在我国思想史上是难得而光辉夺目的①

第七章 情二端论

1、中国古代思想家对情绪理论的重要贡献①

2、《韩非子・解老》中的“慈故能勇”的评释 ①

3、我国古代另一个相当一贯的重要心理学思想是关于情的分类理论①

4、荀况对情的独特说法,并把情分为两“大端”的一种重要贡献①

5、关于感知觉,荀况也有值得称道的论述①

6、荀况的《正名》等篇对“欲”“情”等的光辉论述,远超其他思想家①

第八章 主客论

1、由惠施的“万物毕同毕异”、荀况的“同则同之,异则异之”,可推导出“类则类之”这一规律①

2、“同则同之,异则异之”或“类则类之”这种规律的适用性及易犯的错误①

3、物质不生不灭说①

4、评孔穿和公孙龙对“白马非马”和“臧三耳”的辩论①

5、荀况以唯物论观点正确分析错觉产生的原因及条件,确实难能可贵①

6、荀况关于“心者形之君也”“形具而神生”等光辉诊断①

7、对荀况的命名总规律“同则同之,异则异之”的评释①

编者跋

出版说明

乡土漫谈

封面

扉页

目录

陈志华的乡土情结

代序

乡土建筑研究

兰江岸边

来到了关麓村

徽商村里的生活

初到黄土高原

婺源掠影

清华彩虹

芙蓉村

到张壁村去

重回楠溪江

曲径通幽处

俞源村

九龙山下人家

苍坡村

岩头村

蓬溪村

楼下村掠影

狮峰寺一日

岭南的暖冬

洞主庙

告别俞源村

从哥老会说起

走好,福宝场

碛口恋

序跋选摘

《古村郭峪碑文集》序

《江南明清门窗格子》序

《走近太行古村落》序

《宁海古戏台》序

《乡土屏南》序

《福建土楼建筑》序

《故园――远去的家园》a序

优秀的试读

第四章 天人论

1、刘禹锡的“天与人交相胜”比柳宗元《天说》具有较深刻的朴素辩证观点[1]

唐代刘禹锡的《天论》的中心论题是阐明人类生活和大自然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的。这个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也就是人的主体和外在世界的客体的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的整个方面,是人们的心理活动本身所表现的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的一个主要来源。所以这也是和心理学有关的一个基本问题。刘禹锡对于“天”(大自然)的朴素唯物论见解比荀况显得前进了不少,比柳宗元在《天说》中所表达的看法也有明显的超过。柳宗元的《天说》只是有力地指出了天是没有意志的,既不有意要祸人,也不有意要福人,纯然是自然的现象,和人“各行不相预”(各行其是,不相干预。柳宗元:《天说》及《答刘禹锡<天论>书》,见《柳河东集》第16、31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刘禹锡则强调说明“天与人交相胜”(《天论》上篇),唯物地论述了人和“天”的相互关系(“天人之际”)。这在见解上就显得深入得多,并有了明显的朴素辩证观点。刘禹锡的《天论》原是因柳宗元的《天说》而引起的,是对后者确实作了必要的精辟补充。但柳宗元对刘禹锡的补充,除了其中一点以外,显得都不理解,认为不过是他的《天说》的“传疏”(注解),没有说出什么不同的道理(“无异道焉”),并且只讲到“枝叶”,没有接触到根本问题。 (柳宗元:《天说》及《答刘禹锡<天论>书》,见《柳河东集》第16、31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这就怪了,但这是旁出的话。现在来考察,刘禹锡提出的重要论点。

重要论点之一就是指出,“天与人交相胜”,要认清楚“天人之际”,即人和大自然的相互关系,天和人是对立而又联系着的,不仅仅是“不相预”或“实相异”的。(《天论》上篇)

重要论点之二是指出:“大凡入形器者(成形的实在东西)皆有能有不能。……天之能人固不能也。人之能天亦有所不能也。”(《天论》上篇)这是刘禹锡所说“天与人交相胜”的根据。大自然能产生种种东西(“生万物”),起种种作用,制约着人;人也能起种种自己特有的能动作用以影响或征服大自然(“治万物”)。

重要论点之三是说:“天恒执其所能(固定不变地执行它所能起的作用)以临乎下(面对着地上),非有预乎治乱云尔(但并不参与人世的治乱)。人恒执其所能(人也总是执行他所能起的作用)以仰乎天(以对应大自然),非有预乎寒暑云尔(但并不能干预寒暑四时这种变化)。”(《天论》上篇)这是进一步阐明天和人在各“有能有不能”的前提下既“交相胜”但又有一定的界限。

重要论点之四是说:“天非务胜乎人者也。”“人诚务胜乎天者也。何哉?天无私,故人可务乎胜也。”(《天论》中篇)这是说,天是没有意志的,没有自己的目的或意图,就不一定要战胜人,而人是有意志,有为着自己的目的的,所以一心一意想战胜天。因为天没有意志,所以是无私而大公的,所以能听凭人照着它的脾气去克服它,使用它,而不对人作出抵抗或反击。这是人尽管可以努力去战胜天的根据。所以,刘禹锡虽然说“天与人交相胜”,但同时又注意到这种“交相胜”的关系并不是对等的,人可以取得完全主动的地位,而天则可以说完全处于一种被动地位,完全“不介意”人去战胜它,骑到它的身上去,仿佛很有“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风度。这是刘禹锡关于人和大自然的关系的科学性见解中很重要的一点。

重要论点之五是指出,当人们缺乏认识,不能掌握自己的行动结果或不能驾驭自然势力的时候,就会以为有什么神秘的力量或天神之类在摆布着他们,因而产生求天祷天这种迷信思想或行动。刘禹锡用水上航行作例子来说明这一点。他说,当人们在不大的河流中航行的时候,快、慢、行、止都可以由自己掌握,即使有风浪也能应付,即使有翻船落水的事故,也知道这是由于自己的过失,决不会有人疑神疑鬼的。但当在大江大海中航行的时候,情况就有不同(这是刘禹锡就那时的情况说的)。这时候,走得快还是慢,能到什么地方停泊,能在什么时候起航,就难于完全由自己控制,有了一点风云变化也会带来不测的灾难。行程的是否顺利成功或者会遭到失败,似乎一大部分要靠所谓命运。这时候就没有人不想到亦许有一种天神之类的力量在起作用(“舟中之人未尝有不言天者”)。 Why?因为不明白其中的道理(“何哉?理昧故也”)(《天论》中篇),因而觉得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这就是对人的宗教迷信之类从心理方面作出确切而令人信服的分析说明了。从时代之早来看,这也是一个十分光辉的见解。

重要论点之六是指出,事物的发生和变化都是有一定的规律的。刘禹锡仍用航行的例子来说:“水与舟二物也。夫物之合并(碰在一起),必有数(有必然的规律关系)存乎其间焉。数存,然后势形乎其间焉(在它们之间形成一定的动力作用)。一以沉、一以济(有的沉没,有的不沉没),适当其数,乘其势耳(都是由于碰上一定的规律关系,趁着一定的动力作用的缘故)。彼势之附乎物而生,犹影响也(一定的势因一定的物而产生,就像一定的物产生一定的影子或声响那样是必然的)。本乎徐者其势缓,故人得以晓也;本乎疾者其势遽,故人难以晓也(变动慢的东西的势缓和,故可以晓得,变动快的东西的势急促,故难于晓得)。”(《天论》中篇)这就是说,自然事物的变化都有一定的规律,有的变化慢而较易知道,有的急促而较难知道。

重要论点之七是指出,大自然的必然规律(“数”)和动力作用(“势”)都是恒定而不会无故变异的。刘禹锡说:“天形恒圆而色恒青,周回(运行的周期)可以度得,昼夜可以表候,非数之存乎?恒高而不卑,恒动而不已,非势之乘乎?今夫苍苍然者一受其形于高大而不能自还于卑小,一乘其气乎动、用而不能自休于俄顷。又恶能逃乎数而越乎势耶?”(《天论》中篇)这是说,大自然事物的“数”和“势”都是恒定而不会无故产生变异的,因而是完全可察知、可信赖的。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