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轮回pdf免费在线下载完整电子版|百度网盘下载

编辑评论:

吴敬琏、刘明康、Stanley Fischer等都被推荐,加上笔者在股市崩盘后作为高级财务主管的最新思考。

《十年轮回pdf免费在线下载》</p

“每当新兴市场出现问题时,理论家都会指责政策缺陷和监管不力。他们从不批评糟糕的理论和愚蠢的政策建议。但是当最富有的国家最强大、最先进的时候,当最复杂、监管最专业的金融市场也出现问题的时候,这绝对不是人为失误,而是基础理论的问题。 。”——沉连涛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大约每十年,金融危机就会冲击全球——1987年的拉美债务危机、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2007年的美国次贷危机,以及随后的欧债危机危机。以及可能在 2017 年发生的另一场全球金融危机。

作为亚洲乃至全球金融界经验丰富的监管者,作者亲自参与了有关监管政策和国际金融体系设计的重要讨论。在本书中,他根据自己的经验,从制度的角度审视了 1990 年代后期和 2007-2009 年全球危机的成因及其在历史、宏观和微观层面的演变:过时的思维模式、市场原教旨主义、宽松的货币政策、套利交易、宽松的监管、贪婪、裙带关系和金融工程。

这本书部分是关于历史事件的,部分是使用 20 世纪的理论进行分析的。亚洲金融危机主要是一场区域性危机,但其根源在于全球。我们需要从 21 世纪的角度关注 21 世纪的问题。亚洲拥有世界55%的人口。无论是好是坏,它对世界的影响都是巨大的。观察世界,仅仅从西方的角度出发是远远不够的。

本书披露了大量重要文件,涉及国际金融界众多重要人物。他们在历史重要时刻的言行,堪称本书的一大看点。

关于作者

安德鲁·盛

2013 年时代杂志 100 位最具影响力人物中唯一的金融家。

他目前是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首席顾问和香港大学亚洲全球研究所特聘研究员。 1998年10月至2005年9月连续三届担任香港证监会主席,2003年至2005年任国际证监会组织技术委员会主席,副主任委员。 1993年至1998年担任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

2006年被聘为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兼职教授。他撰写了有关货币和金融领域的文章和书籍,包括他的专着“银行业重组:1980 年代的教训”(世界银行,1996 年)。获得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经济学一级荣誉学位和荣誉法学博士学位; 2015年10月,获得马来亚大学荣誉博士学位。

十年轮回pdf预览

作品目录

谢谢

简介

章节分崩离析

第二章日本与亚洲危机

第三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第 4 章银行业:薄弱环节

第 5 章华盛顿共识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第 6 章泰国:全球化的因果关系

第7章韩国:来自国外的强大

第 8 章马来西亚:特立独行

第 9 章印度尼西亚:从经济危机到政治危机

第 10 章中国香港:特殊战略

第11章中国:龙腾飞

第 12 章从危机到整合

第 13 章金融工程的新世界

第 14 章金融监管出了什么问题?

第 15 章全球金融危机

第 16 章治理危机

附录 I:从亚洲到全球金融危机:事件

原文在线试读

银行业:最薄弱的环节

有一件事是肯定的,那就是在特定时期,很多傻瓜有很多愚蠢的钱......有时,出于与当前目的无关的原因,这些人的钱——我们称之为国家的盲人资本——异常庞大,异常贪婪;钱在找能吞的人,所以有“余”;然后人找到了,有“猜测”;然后钱被吞了,因此“恐慌”。 ——沃尔特·白芝浩,《论爱德华·吉本》

亚洲危机是典型的货币危机还是银行危机?货币危机是指由于中央银行没有足够的外汇来维持本国货币的汇率,导致国内外资本外逃。麻省理工学院的保罗克鲁格曼教授是最早质疑亚洲奇迹的学者之一,他认为亚洲的发展靠的不是智慧而是血汗。早在 1998 年 1 月 170 日,他就指出,任何对亚洲危机的分析“都必须关注货币危机分析中经常被忽视的两个问题:金融中介的作用(以及其管理不善可能造成的道德风险)。 ),以及资本和土地等资产的价格”。换句话说,亚洲危机不仅仅是货币危机,而是银行危机;资产泡沫和道德风险在这场危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样如此当前危机。

发烧、恐慌和崩溃 亚洲危机印证了查尔斯·金德尔伯格的名言 171:金融危机是反复出现且永不消亡的事物。推荐阅读 Kindleberger 关于躁狂、恐慌和崩溃的经典著作,用于所有 101 门金融课程;这本书指出了 19 世纪上半叶(1816 年、1826 年、1837 年)危机之间的 10 年间隔。 , 1847, 1857, 1866)。从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我们每10年就见证了3次危机——1987年的股市崩盘、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和2007-2008年的次贷危机,而且从未结束.历史经常上演相同的场景,尽管形式不同。 20世纪上半叶的金融危机不仅源于大西洋两岸的银行业问题,还源于美元逐渐取代黄金和英镑成为世界主要货币。正如金德尔伯格所说,金融危机都有国际根源和国际利益。这是一个有先见之明的说法。由此不难推断,亚洲危机是美元主权货币的更大危机。预兆。但是,我们将在后面的章节中详细研究这个假设。亚洲危机的表现与金融危机的明斯基-金德伯格模型一致。根据该模型,金融危机通常会经历五个阶段——替代、货币扩张、过度交易、资金撤出和信用损失 172。第一阶段或替代阶段是对宏观经济体系的外部冲击。经济前景发生了变化,获利机会增加了,繁荣也发生了变化。当经济情绪和乐观情绪蔓延到银行系统时,银行开始放贷。信贷扩张不仅要通过银行体系,还要通过金融创新;后者鼓励使用杠杆,从而增加回报和风险。然后,货币扩张的第二阶段让位于第三阶段,即借款人开始投机并开始“狂热”的过度交易阶段。明斯基定义了三种类型的债务融资——对冲、投机和庞氏融资。对冲融资手段

一家公司以相对可靠的现金流借钱。这种方法是自筹资金的,通常是安全的。当现金流不确定且公司的生存取决于更新旧债务或寻找新的贷方时,投机性融资就是借贷。这增加了风险,这在正常情况下是可控的。庞氏融资是指“资产价格上涨后,企业只能通过出售来偿还债务”的情况。 173 这带有欺诈和疯狂的味道,而且往往以失败告终。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繁荣的顶峰或接近顶峰时,非理性的狂热和贪婪是闻所未闻的,以至于当庞氏融资出现时,没有人质疑它。庞氏融资值得更多研究,因为它发生在金字塔形的人群行为的基础上。这是一种动力交易,早期的玩家被贪婪驱使,直到二传手无法维持它才结束,因为他发现越来越难找到新的受害者,或者人们开始意识到他们被欺骗了,他必须在此之前退出。第四阶段,市场开始走低,精明的投资者开始套现,会有一段“财务困境”。投资者和债权人变得不安,担心一些过度交易的公司或金融机构会破产,当这种情况发生时,每个人都争先恐后地逃离。价格下跌,资金外逃,流动性迅速消失。随着欺诈和违法事件的出现,所谓的蓝筹机构开始失去信誉,出现了信用危机。在第五个也是最后一个阶段,有一种自我强化的恐慌,直到价格下跌到足以刺激购买,或者最后贷款人向市场保证它将提供流动性以满足正常的现金流量,情况才会恢复。精明的读者会注意到,繁荣-萧条周期总是以泡沫开始,金德尔伯格将泡沫定义为长期上升趋势,然后是价格波动。在亚洲危机期间,东亚泡沫始于 1989-1990 年的日本泡沫。在当前的次贷危机中,2000 年的全球互联网泡沫先于 2003-2006 年的房地产泡沫。在每一次泡沫中,银行信贷扩张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是什么助长了 1980 年代的日本泡沫?一些人认为,自 1985 年 9 月著名的广场协议以来,日元已经过度升值。另一些人则认为,长期的繁荣和低利率导致日本人抛弃了他们传统的谨慎节俭并花钱。过度的行为可以一时光荣,但它的失败也是最悲惨的。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宽松的货币政策、过剩的全球流动性和低利率是如何产生泡沫的。但金融泡沫的核心是银行系统。亚洲银行业简史

尽管中国早在公元 9 世纪就发明了纸币,但现代银行业并不是亚洲人的发明。事实上,商业银行是随着西方贸易和殖民主义来到亚洲的。要了解亚洲的银行业,我们必须了解亚洲人基本上将银行视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工具。早期的亚洲改革者将银行视为鼓励人们储蓄的机构,而银行需要受到控制、指导甚至国有化,以确保稀缺的资金可以用于工业化和促进出口。亚洲精英了解银行业的政治和商业重要性,因此银行牌照一直难以获得和保护。许多亚洲财团开始将银行用作私人提款机,并严重依赖银行系统进行融资。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聪明而富有的人开始明白,拥有一家银行是他们公司的软肋。例如,几乎没有一个香港最富有的人拥有银行,因为他们在 1980 年代了解到,在金融危机期间,银行将成为负债,而不是资产。他们明白,如果他们欠银行数十亿美元,会警惕的是银行,而不是他们,借款人。然而,即使在亚洲经济体工业化之后,银行——无论是私人交易还是公开交易——仍然被视为亚洲最有价值的商业机构。这种心态的代价是一种严重不平衡的发展模式。长期投资的资金不是来自长期资本市场,而是来自依赖短期存款的银行系统。银行融资便宜且易于使用,尤其是在银行由精英控制的情况下,但这种模式存在缺陷。商业银行在西欧发展起来,并在政府认识到其优势和劣势之前经历了许多危机。过去,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知道一个高效的银行或金融体系可以支持发展,但银行的健康最终取决于实体经济的健康。当实体经济出现问题时,银行很难保护自己,而且正如亚洲危机所表明的那样,银行也可以放大实体经济中的问题。银行具有三个结构特征。首先,银行运营存款、信贷和支付系统,在这个网络中,问题具有传染性,银行很容易受到攻击。银行提供重要的公共产品或设施,因此无法运作可能会产生系统性或灾难性后果。其次,银行的主要资产是提供给不同借款人的贷款,存贷款信息需要保密,因此银行的信息极其不透明。第三,银行面临基本期限错配,通常是短期存款和长期贷款。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