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火(走向自主创新2)路风PDF电子书下载完整版|百度网盘下载

编辑评论:

新火(迈向自主创新2)解开中国高铁、核电、半导体显示、数控机床发展之谜,讲述中国工业鲜为人知的历史,探寻中国科技进步的源泉,探寻产业供给侧改革的路径与方法,一部激动人心的产业和企业史,是企业高管、官员、研发人员、工程师、学者了解或参与的必读之物自主创新

新火(迈向自主创新2)路丰PDF电子书下载

简介

“华龙一号”的技术来源在哪里?

京东方是如何成长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显示公司的?

中国高铁创新的动力和技术成果从何而来?

中国如何克服美国的技术封锁、“脱钩”威胁,保持国际合作?

互联网如何进入传统行业?

为什么技术只能自己做?

为什么说自主创新不是“闭门造车”?

开发技术能力的开发平台是什么?

为什么说世界上没有“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模式?

本书是《走向自主创新》一书的续篇,包括4篇关于中国高铁、核电、液晶面板、数控机床的研究报告和1篇关于“产品开发平台”的理论文章。这些研究表明,自主创新不仅在中国产业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也是中国企业和产业获得竞争优势、实现技术突破的途径。

本书产业研究以实地调研和访谈为基础,结合国际主流创新理论,再现中国产业发展鲜为人知的历史,探寻中国产业技术进步的源泉。本书的主题是:技术只能自己做。书中提出,中国工业要创新,就必须掌握自己的技术,要掌握技术,就必须进行并坚持自主技术研发。该书认为,政府产业政策的重点应该是鼓励、带动和支持中国优势企业的成长,并提出自主创新是中国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根本动力。

本书进一步厘清了国内外关于“自主创新”的争论,比如自主创新与开放式创新的关系,强调自主创新是否会导致自我孤立,自主创新是否可行。技术落后的状况等等。

本书观点清晰,逻辑严谨,文笔简洁,打破组合,充满激情和理性。该书部分出版后,在国内研究界、相关行业和决策层引起强烈反响和关注。

关于作者

陆峰,“50后”,土生土长的北京人,现为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 1982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政治系; 1991年至1998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系学习,获博士学位。 1982年至1991年先后在北京市委、北京市政府、国家经济委员会、国家计委工作。 1999年在清华大学任教,2003年调入北京大学工作至今。

陆峰教授长期关注中国的技术进步、产业发展和政策问题,始终坚持自主创新,为本土产业发声。他对汽车、大飞机、通信标准、核电、高铁、液晶面板、数控机床等行业的系列研究产生了相当大的社会影响。

《迈向自主创新》一书于2006年首次出版,2019年再版,滋养了中国创新研究的一代后学者; 《双剩余》、能力差距与自主创新,2012年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宏观与微观视角(与余永定合着)获“张培刚发展经济学” 2014年“研究优秀成果奖”;2016年出版的《光变》获2018年改革发展研究奖“江一伟企业奖”。

目录

第一章产品开发平台

1.1 简介

1.2 技术与产品的交互

1.3 产品开发平台的概念模型

1.3.1 产品开发平台的概念

1.3.2 产品开发平台建设

1.3.3 产品开发平台的演进力

1.4 产品开发平台——产品、技术和能力协同进化的机制

1.4.1 产品级和子产品级技术学习的不同效果

1.4.2 产品开发平台的作用

1.5 结论

第二章:解开中国核电之谜

流放的“中国制造”

2.1 中国第三轮核电引进路线的启示

2.2 主题一:中国人开发的技术不一定不先进

2.3 主题二:战略逆转三十年

2.4 主题三:被边缘化的“中国制造”

2.5 主题四:中国利益或部门利益最大化

2.6 结论

“华龙一号”的技术渊源

2.7 中国核电发展背景(2009-2019)

2.7.1 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的影响

2.7.2 AP1000 连续错开

2.7.3“华龙一号”上线

2.7.4 西屋破产

2.7.5 中国核电技术总体规划与AP1000终结

2.8 追寻“华龙一号”的历史渊源

2.8.1 核潜艇反应堆项目

2.8.2 “军转民”过程的磨难

2.8.3 “华龙一号”的技术来源

2.8.4 结语

参考文献

第三章战略与能力:把握中国液晶面板产业机遇

3.1 简介

3.1.1 从彩电行业技术替代危机看我国技术政策的启示

3.1.2 中国TFT-LCD产业发展相关话题

3.1.3 本报告内容

3.2 动荡的 TFT-LCD 产业史

3.2.1 TFT-LCD发展动力:“高瞻远瞩”输,“短视”赢

3.2.2 以日本为温床的全球化企业

3.2.3 TFT-LCD 产业增长动力:能力、愿景与投资策略

3.3 比勇气更重要的是“恐惧”——京东方的液晶历史

3.3.1 从毁灭中重生:向有竞争力的企业转型

3.3.2 进取战略的形成:进入TFT-LCD产业的动力

3.3.3 北京五代线:获得技术能力的学习平台

3.3.4 骑着“虎背”扩展包:不想灭亡就疯了!

3.4“液晶热”与政府能力:产业政策视角下中国TFT-LCD产业发展

3.4.1“液晶热”:中国TFT-LCD产业发展的重大机遇?

3.4.2 保障我国TFT-LCD产业成功发展的战略与政策

3.4.3 “液晶热”与政府能力

3.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 4 章“i5”革命

4.1 简介

4.1.1 中国产业升级的任务

4.1.2 “i5”案例显示什么?

4.2 行业背景:创新者前传

4.2.1 数控技术的落后

4.2.2 复苏之路与内部变革力量的形成

4.3 开发数控系统的动力

4.3.1 领导推动

4.3.2 企业外部力量:组建上海团队

4.3.3 CNC 技术的演进与后来者的机会

4.3.4 合作与开放的苦恼

4.3.5差点让关惜友崩溃“漫长”的等待

4.4“i5”的诞生

4.4.1 自主研发数控系统流程

4、 4.2 只能在市场上证明自己

4.5“i5”的威力

4.5.1 单机阶段

4.5.2 智能数控机床阶段

4.5.3 数控机床智能化、互联互通阶段

4.5.4 数字化工厂系统/云平台阶段

4.5.5 制造系统的系统:正在体现的阶段

4.6 讨论与结论:“i5”革命的本质及其理论意义

第五章冲破迷雾:揭开中国高铁技术进步的源头

5.1 简介

5.2 中国高铁技术政策的演进

5.2.1 高铁技术引进

5.2.2 从引入路由到自治路由的“突变”

5.3 中国产业技术能力基础及其与技术引进的关系

5.3.1 分析技术能力基础与技术引进关系的理论视角

5、 3.2 中国铁路装备行业技术能力来源

5.3.3 大规模引进与中国产业技术能力的互动

5.3.4 两位“女将”的故事

5.3.5 自主技术的重生

5.4 中国铁路激进创新的驱动力

5.4.1 激进创新之路

5.4.2 高铁大规模建设对高铁技术进步的影响

5.5 以系统级创新引领未来

5.5.1 标准动车组发展的动机

5.5.2 高铁开发企业的独立作用

5.5.3 大型系统的创新与系统集成商的作用

5.6 讨论与结论

参考文献

走向自主创新之路:正向设计

01

前瞻设计思维是我们中国企业走向自主创新的必由之路。

多年前,中国工业完全落后,基础几乎为零。工业发展初期,中国人什么都买。 “波音飞机7亿件衬衫”的故事可能有点夸张,但它恰如其分地描述了当时中国恶劣的工业条件。

后来,除了用钱买设备和产品,中国工程师开始模仿他们。这称为逆向工程。买对方的产品,拆开看看里面的组件是什么样子的,然后我们也跟着葫芦画瓢,把这些组件组装起来,然后拼凑出成品。但模仿的过程不知道为什么。为什么要这样设计?这里设计的偏差范围是多少?这种设计的操作条件是什么?我一点也不知道。结果,仿制品的质量很差。甚至达不到使用要求。

多年后,普通的,现有的东西就会被制造出来。然后是创新的问题。所谓创新,就是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所以,做什么、怎么做、原则、技巧,只能自己想。因此,积极设计的概念已经传播开来。正面设计需要我们分析客户的使用需求;我们需要根据需要设计功能;我们需要根据科学技术原理来实现功能;我们必须自己设计实验来测试和纠正产品设计中的缺陷。这个过程不同于逆向设计的参考和模仿。一切都取决于你自己的想法。有思想才有创新。

02

正向设计的四个步骤:需求分析、功能分析、QFD分析和组件价值分析。

需求分析是产品设计的输入。这个过程就像出发前选择了一个方向:如果方向错了,后面的设计就会完全不同,离真正成功的产品越来越远。所谓需求分析,就是定义一个产品的功能需求。产品服务于消费者和用户,产品需要具备哪些功能,应该根据用户的需求来确定。这就需要我们深入调查分析消费者的使用场景,发现消费者的真实需求。在第一手研究数据回来后,我们还需要分析需求:哪些需求最重要;哪些要求是可选的。使用适当的分析技术(如卡诺分析)来区分吸引力需求、期望需求、基本需求和可选需求。然后最终确定产品的后续设计目标。

功能分析被视为设计的第一步。承担需求分析的目标,通过功能分析确定技术实现的原则。如果目标产品是全新的产品,尤其需要通过功能分析来实现。通过逐层功能扩展产品需求,逻辑上实现产品的功能设计。一个完整的功能分析应该能够充分实现目标产品的所有功能,并且可以通过功能分析树引出后续的实际技术手段。

QFD,俗称质量功能展开。简单地说,就是通过制定相应的要求和工程措施,分析确定关键的工程措施。在比较市场竞争力和技术竞争力后,确定该产品的关键设计点。并增加相应措施,提高市场竞争力。

成分价值分析是指对最终实现产品的成分分析。组成一个产品的结构有很多,但是不同的组件对产品的贡献肯定是不一样的。通过组件价值分析,识别重要组件和可定制组件:巩固和改进重要组件,优化和调整可定制组件。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