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言是金 穿透人心的说话术》潘吉希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书名:《善言是金 穿透人心的说话术》

【作 者】潘吉希著
【页 数】 225
【出版社】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 2012.04
【ISBN号】978-7-218-07613-3
【价 格】32.00
【分 类】语言艺术-通俗读物
【参考文献格式】 潘吉希著. 善言是金 穿透人心的说话术.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2012.04.

图书目录:

《善言是金 穿透人心的说话术》内容提要:

“会干更要会说,会说是一个人成功的核心能力”。这是本书作者的一个基本观点,也是作者常年从事行政工作和讲学授课的经验总结。本书共13章,分别从“情”与“理”两个方面,深入解读“善言”的奥秘。作者从探讨尊重的内涵开始,渐次论述“谦虚”、“真实”、“肯定”、“回应”及“聆听”等语言情感内核,然后进一步探究“道理”、“角色”及“主题”等语言元素,并从实践出发提炼出学得会、用得上的18种表达技巧。

《善言是金 穿透人心的说话术》内容试读

我们善言吗?

我们善言吗?

“沉默是金”是很多国家、民族的谚语,如意大利、英国、法国和

中国等。它告诉我们,言语要谨慎,切莫胡乱开口。如果口没遮拦、夸其谈,就容易闯祸坏事,甚至灾难临头、害人害己。所以,言语不可不慎。

那么,沉默是不是金?所谓沉默,在本义上是缄口不说。从某方面说,沉默的确是金。如若不然,默默无言的天地,如何能诞生勃勃生机的万物、灵智聪慧的人类?孔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从终极意义上说,沉默是一种最高的智慧。

但是,不能因此误读所有的沉默都是金子。有些或许是,但有些肯定不是。在不该说话的时候却开了口,或者在应该少说之时却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无疑是一种不智。但如果在该说之时却选择了沉默,那不仅不是什么智慧,还是一种愚蠢,甚至是不负责任!比如,我们能眼看着孩子走到悬崖边上却不加喝止,而任由其继续往前吗?

现实中的沉默,大多数是基于惊怕的一种选择。因为担心不善说,害怕一开口就得罪人家,所以选择沉默,这或许是一种理性,但更多的是一种无奈。

显然,活着就必须开口说话,夸夸其谈固不可取,绝对不言也不可能。因此,合理的选择是善言。在该说之时开口,在不该说或没有把握

之时沉默。这才是真正的智慧。

可见,善言才是上策,才是金。

不善言会导致失败

最近的报道说,周立波先生的《一周立波秀》,每年的票房达数千万,甚至上亿。真是超乎想象。笔者偶尔看过他的表演片断,对他那种生动幽默、诙谐有趣的言辞感叹不已,才知道什么叫能说会道!

显然,善言的确是件好事情。那什么才是“善言”呢?所谓善言,包括两重含义:

一是指所说的话包含善良、善意,真实可靠、导人向善,是“良言善语”,是“好话”。人立于世,全凭诚信两字。如果没有诚信,人何以为人?所谓诚信,就是“立心于诚,言而有信”。而所谓“信”,乃是“人言”,就是说,我们所说的必须是“人话”,是真话、实话,而不能是“阎罗王作报告一鬼话连篇”。唯其如此,才称得上“善言”。

二是指能说会道、能言善辩,表达技巧高超,情理交融,话语内容条理分明,含意洗练深刻,容易让听者理解、明白,愿意接受、认同。通俗来说,就是“会说话”。

任何人的成功,都是从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开始的。

那么,我们会说话吗?怎样才能“会说话”?如何才能“说好话”?有人说:我们当然会说话,想说啥就说啥呗,这有何难?除非是牙

2

牙学语的幼稚小儿,有谁不会说话呢?

你或者的确“会说话”,但只会说自己想说的,而不会说人家喜欢听的。同样,你常常只吃自己喜欢吃而非身体需要的东西,只做自己喜欢做而非应该做的事情。从沟通的目的来看,大多数人都不怎么会说话,

不善交流,因此而引致尴尬窘迫,甚至职场失意的例子,可谓不胜枚举。

在现代社会,团队合作变得越来越重要,而无论是团队自身的缔结,还是团队领袖的产生,都需要通过交流与沟通来达成。如果沟通不良,就会问题多多,甚至危及团队的生存。

只有“沟而通达”,才能共识共存,否则,遗留下来的恐怕就只能是“鸿沟”,那只能意味着你在制造与他人之间的籓篱与隔阂。那么即使你很会做事,什么事情都难不倒你,也同样是失败,而且有时还会败

得很惨痛、很冤枉。

我们能做到善言吗?

为什么你的话常常说不好,不仅难以打动人,有时反而会得罪人呢?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你不明白说话中的玄机,不懂得说话的艺术,不

擅长说话技巧。

那么,言语里头有什么奥妙?说话有什么技巧?怎样说才会让人易于接受、才称得上能说会道呢?这些问题的答案,相信很多人都希望

得知。

穿透人心的滔滔辩才,犹如无坚不摧的宝剑,是成功的

无敌利器。

3

技巧,肯定是有的。

当然,我们首先要知道,说话的目的,在于动人一能让人心动、

见于行动,那就是成功的。物无常形谓之象,事有常理谓之道,象易而的

道中。我们看事物,不能执著于其善变的表象,而要抓住其不易的本质,

明白其道理,掌握其规律。

当然,说话的技巧方法固然是有的,但如果只是执著于其具体的方法,就会偏离根本、丢掉本质。所以,只有抓住本质,把握说话的根本规律,才能遇事通变、因应万方,一言而动乎天下。

那么,这世上真有能说动天下每一个人的言辞吗?若说没有,等于自塞进步之路。若说有,似乎又是在夸大其辞。应该怎么看呢?言辞的技巧必定是可以精益求精、不可穷尽的,这是我们研究言辞的意义所在,其极尽之处就是道。但如果认为凭着我们现有的技巧,就能说动任何人,“片言可以折狱”,那无异于痴人说梦、自欺欺人。

达成共识、共同生存,是交流与沟通的最终目的,只有

“沟而通达”,才能共识共存

大家知道,这世上总有些状若石头的人,任凭你说什么,他也会置若罔闻、雷打不动;还有一些是浑身带刺、蛮不讲理的,只要你一开口,他就不问缘由、破口便骂;更有一些极端自私的变态“侠客”,一言不合,甚或对你刀剑相向哩。

因此,在开篇之际奉劝诸位,莫以为真有一言而动天下的无上之技,可以照搬照套。在此要阐明的仅是,言语有规律,说话有技巧,我们永不排除说得更好的可能。从理论上讲,总有一句能比此刻所说的更好。

4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