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认识走向超越 我的语文教学》胡奇良|(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从认识走向超越 我的语文教学》

【作 者】胡奇良
【页 数】 246
【出版社】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2021.10
【ISBN号】978-7-5520-3689-3
【分 类】中学语文课-教学研究-高中
【参考文献】 胡奇良. 从认识走向超越 我的语文教学.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21.10.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从认识走向超越 我的语文教学》内容提要:

本书收录了胡奇良老师从教以来的27篇教学散文,内容涵盖其教学观、方法论和具体课例,分观点思考、教材分析、教学案例、写作应用四个部分,是其教学探索、改革实践成果的结晶。

《从认识走向超越 我的语文教学》内容试读

第一辑观点思考

从认识走向超越

一我的语文教学

指向自我发现自我超越的人生

文学作品的教学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占了很大的比重,它不但可以扩大学生的认知领域,增强学生认知的深度与广度,而且更是思维训练、思想渗透、情感熏陶和启迪心灵的最重要的途径。教师通过文学作品的教学,可以增进学生对自然、生活、历史的了解,更重要的是,文学通过塑造形象,通过描绘人物命运与人物之间的关系等方面,来揭示社会的某些本质,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从而加深学生对自我的确证与理解。如果说,语文课堂教学是不断丰富学生人生的生命过程,那么文学作品教学就是指向学生自我发现自我超越的人生。

其一,文学是“人学”,所以文学对一切外部世界的描绘最终都是为了人,人才是文学的目的。歌德曾说:“人对于人是最有兴趣的,并且只是对人感兴趣。”于是,人成为文学作品所要反映和表现的最重要的内容。在文学作品的教学中,作为人的学生会不自觉地受到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的心灵渗透,甚至影响到思想情感、道德情操和人格信念。卡西尔说的“人被宣称为应当是不断探究他自身的存在物

一个在他生存的每时每刻都必须查问和审视他的生存状况的存在物”),就文学作品的教学来说,就是指学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在文学作品的人物或形象身上去审视自我、反观自我,进而发现自我、把握自我,深化对人自身灵魂与人性的了解。

文学是以情来动人的,并且在情感中熔铸理性,所以文学作品中包含着对生命价值与意义的追寻。文学作品正是通过反映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思索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通过自己的价值评判,通过自己的情感态度,来追寻人生的意义。难怪法朗士说:“读文学作品是一

从认识走向超越

我的语文教学

种灵魂的探险。”也可以这么说,文学作品教学是师生借助于课堂这种组织形式,获得自我心灵的独特情感体验和对人生意义追寻的一次探险。

那么,如何达到文学作品的思想渗透和人生意义的观照呢?我们认为,主要是通过价值判断,即通过对人物形象的思想道德判断和审美判断,寻求自我心灵中真、善、美的统一。

在文学作品的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人物形象的分析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判断标准。对人物正直、忠诚、勇敢、纯洁等美好人性的肯定与赞美,可以树立学生善的观念和对善的向往;而对人物恶行的揭露与批判,则能使学生产生对恶的痛恨与厌恶。《项链》这篇课文,多数学生都认为路瓦栽夫人是一个贪图虚荣的反面典型,而有些学生却发现了她性格中的许多闪光点。他们认为路瓦栽夫人在丢失项链后,敢正视这一“灾难”,通过自己十年苦熬、苦挣来还债,说明她十分坚强和勇敢;路瓦栽夫人是一位美丽的女人,在负债累累的情况下,她没有采取其他挣钱的方式,如出卖肉体等,说明她本质纯正。对路瓦栽夫人这个人物多角度、多方面的感受与理解,可以看出学生心中所持的不同道德倾向,从他们不同的道德判断中已经反映出他们的属于自己的道德判断标准,从而在对复杂的人物性格判断中隐射出自己对真与善的自觉追求。

其二,文学作品教学其实也是一项审美实践活动,学生通过不同人物形象的感受、体验和欣赏,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思想情操、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最终净化灵魂,这也就体现出了文学作品的教育功能。例如,对反面形象的审视往往是通过否定性评价来达到启迪的。世界文学史上的四大吝啬鬼形象是从吝啬的不同表现形态来展现的:夏洛克是吝啬而又狠毒的;阿巴贡是吝啬而又贪婪的;葛朗台是变态的金钱偏执狂;泼留希金则是吝啬与愚昧浪费的结合体。在对这一个个各具特色的吝啬鬼丑陋人性的审视中,学生的情感、心灵与思想得到了净化,灵魂的境界有了提升。

既然文学作品教学主要是通过道德判断和审美判断来实现思想教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