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应用型本科系列教材 企业模拟经营沙盘实训教程》谢丹,姚斌,胡若曦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高等学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应用型本科系列教材 企业模拟经营沙盘实训教程》

【作 者】谢丹,姚斌,胡若曦编
【丛书名】高等学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应用型本科系列教材
【页 数】 162
【出版社】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 2021.08
【ISBN号】978-7-5689-2850-2
【价 格】35.00
【参考文献】 谢丹,姚斌,胡若曦编. 高等学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应用型本科系列教材 企业模拟经营沙盘实训教程.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2021.08.

图书封面:

《高等学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应用型本科系列教材 企业模拟经营沙盘实训教程》内容提要:

ERP沙盘模拟的教学形式独树一帜,已经被许多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接受并引进。该课程以其科学、简易、实用、趣味的设计为大家所关注,其体验式教学方式成为继传统教学及案例教学之后教学创新的典范。ERP沙盘模拟采用沙盘情景模拟教学模式(商战电子沙盘和创业者沙盘),建立ERP沙盘模拟经营对抗平台,通过模拟展示企业经营和管理的全过程,使学习者领悟科学的管理规律,提升其企业管理能力,帮助高校经管类专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本书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就业需要,本着实用、好学、易做的原则进行编写。尤其在内容安排上按照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举一反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规律,使理论与实践操作环环紧扣,既便于教师教学,又便于学生学习。本书适合作为高等院校管理类专业,如工商管理、物流管理、电子商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市场营销等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专业课教材或参考书,也可供对本书内容感兴趣的读者参考使用。

《高等学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应用型本科系列教材 企业模拟经营沙盘实训教程》内容试读

第1篇理论篇,

第1章

ERP概论

1.1ERP简介

ERP,即企业资源计划或称企业资源规划,是由美国著名管理咨询公司Gartner Group

于1990年提出的基于供应链的管理思想。ERP作为制造业系统和资源计划的综合应用

软件,除了涵盖生产资源计划、制造、财务、销售、采购等功能外,还包括质量管理,实验室管理,业务流程管理,产品数据管理,存货、分销与运输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定期报告系统。它跳出了传统企业边界,从供应链范围去优化企业的资源,是基于网络经济时代的新

一代信息系统,主要用于改善企业业务流程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资源计划系统,是指建立在资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企业资源计划也是实施企业流程再造的重要工具之

一,属于大型制造业所使用的公司资源管理系统。目前,世界500强企业中有80%的企业运

用ERP软件作为决策工具,管理日常工作流程。具体而言,ERP各个字母的含义我们可以

展开分析如下。E(Enterprise):包括股份公司、私营企业、合伙企业甚至非营利性组织及政府机构:R(Resource):一切形成企业竞争优势的因素都可以看作资源,企业运作的所有对象,如人、财、物、组织机构、管理制度、社会关系等,它可以是实实在在的物质资源,也可以是诸如时间、信息等虚拟事物:P(Planning):围绕企业各类有限资源进行的,以计划为核心的

预测、计算、执行、检查、改进等一系列工作。各种科学可行的计划方法是ERP的精髓所在,

也是企业能够产生效益的根本原因。这些计划包括销售运营计划、主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车间作业计划、资金计划、采购计划、人力资源计划等。

ERP是整合了企业管理理念、业务流程、基础数据、人力物力、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于一体

的企业资源管理系统。EP是先进的企业管理模式,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解决方案。其

宗旨是对企业所拥有的人、财、物、信息、时间和空间等资源进行综合平衡和优化管理,协调企业各管理部门,围绕市场导向开展业务活动,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取得最好的经

第1章ERP概论=3

济效益。所以,EP首先是一个软件,同时是一个管理工具;它是T技术与管理思想的融合

体,也就是先进的管理思想借助计算机信息网络等软硬件,来达成企业的管理目标,如图1.1所示。

ERP思想

ERP软件

ERP系统

图1.1ERP概念的三个层次

总而言之,ERP是一个大型系统化、整合性的流程导向系统,整合企业内部财会、制造

进销存等信息流,快速提供决策信息,提升企业的营运绩效与快速反应能力。它是企业信息

化的后台心脏与骨干,任何前台的应用系统,诸如CRM,SCM等都是以它为基础的。

1.2ERP的发展

自美国Gartner Group首先提出ERP的概念之后,仅经过短短几年的时间,ERP便由概念发展到应用。探究ERP概念的渊源,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的订货点法(Ordr

Point Method),在经历了60年代的时段式物料需求计划(Material Requirements Planning,MRP)、70年代的闭环MRP(Closed--loop MRP)、80年代的MRPⅡ之后,于90年代正式诞生。2000年末,Gartner Group又正式提出了ERPⅡ的概念,并认为到20O5年,ERPⅡ将逐渐

取代ERP而成为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流程管理的首选。下面,分别对从20世纪60年代的

订货点法至ERP的诞生进行讲解。

1)订货点法

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期,西方经济学家通过对库存物料随时间推移而被使用和消耗的规律,提出了订货点的方法和理论,并将其运用于企业制造原理中。订货点方法的理论基础较为简单清楚,为每一种物料设置最大库存量和安全库存量,库存物料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使用和消耗,库存量逐渐减少,当库存数量可供生产使用消耗的时间等于采购此种物料所需用的时间时,就需要开始订货,补充库存。在这种库存控制方法中,必须确定两个参数:订货点和订货批量。订货点相当于一个阈值,达到这个值即触发订货事件。订货点=单位时间物料需求量×订货提前期+安全库存量。订货批量是每次订货的数量。订货点法如图1.2所示。

=4=企业模拟经营沙盘实训教程

最大库存量

物料消耗速度

订货点

订货提前期

时间

图1,2订货点法示意图

订货点法由于其本身理论的简易性,使其在使用过程中对库存及原材料两方面有较高要求。在库存方面,订货点法能够为企业正常生产提供足够的原材料,但是会有库存积压现象。

在原材料方面,要求具有以下特点:对各种物料的需求是相对独立的:物料需求是连续发生的:提前期是已知的和固定的:库存消耗之后应立即补充:无法很好地解决何时订货的问题。

随着市场的变化和产品复杂性的增加,订货点不能按照各种物料真正需要的时间来订货,无法预测未来需求等局限日益突出,对需求的判断常常出现失误,进而造成库存积压、物料短缺、库存不平衡等后果。

2)物料需求计划

20世纪60年代,BM公司的约瑟夫·奥利弗博士提出将物料的需求分为独立需求和相

关需求的概念。即市场对产品数量的需求为独立需求,而依赖于产品数量的零部件与原材料需求为相关需求。在此基础上,人们形成了“在需要的时候提供需要的数量”的重要认识,将企业生产过程中可能使用到的原材料、半成品、产品等看作物料,并通过将物料按照结构和需求关系分解为物料清单(Bill of Material,BOM),根据物料清单计算各种原材料的最迟需要时间和半成品的最迟生产时间。

MRP的程序是采用主日程(Master Schedule)所制定的需求,运用物料清单,以前置时间往前推移,将其分解成装配件、零件和原材料在各阶段的需求。经由分解物料清单所产生的数量,就称为毛需求(Gross Requirement),不考虑任何现有库存量或预定接收量。为了配合主生产调度(Master Process Schedule,MPS),实际上要获取的物料则是净需求(Net Require-ment)。净需求的决定是MRP程序的核心,计算方法为毛需求减去现有库存量与预定接收量的总和,然后视需求加上安全存货的需求。最后依据净需求以及前置时间推算出订单的发出时间以及数量,如图1.3所示。

MRP是一个根据时段进行的系统,其主要特点如下:

(1)需求的相关性

在流通企业中,各种需求往往是独立的。而在生产系统中,需求具有相关性。例如,根

据订单确定了所需产品的数量之后,由新产品结构文件BOM即可推算出各种零部件和原材

料的数量,这种根据逻辑关系推算出来的物料数量称为相关需求。不但品种数量有相关性,需求时间与生产工艺过程的决定也是相关的。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