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海一得 兼及语言是什么》沈怀兴|(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语海一得 兼及语言是什么》

【作 者】沈怀兴
【丛书名】宁波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学术文库
【页 数】 265
【出版社】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 2021.01
【ISBN号】978-7-308-20771-3
【参考文献】 沈怀兴. 语海一得 兼及语言是什么.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21.01.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语海一得 兼及语言是什么》内容提要:

本书是一本内容新颖的现代语言学、汉语词汇、汉语语法及语言理论研究专著。该书主要内容包括:汉语谚语中意合法的应用;汉语谚语中关联法的应用;汉语词汇复音化探索等。

《语海一得 兼及语言是什么》内容试读

汉语谚语中意合法的应用

一、引言

汉语谚语十分丰富。但是,从理论上研究汉语谚语的著作却不是很多,且研究范围不够一致,表现在谚语定义上则至少有八九种。按照温端政(1984、1985)的说法,谚语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谚语只包括以说明事理、传授知识和经验为目的的俗语。本文立足狭义谚语探讨汉语谚语中意合法的应用。

根据谚语狭义定义说,我们挑选了几部谚语集子和谚语词典作为考察对象,现在先列举有关的调查数据。孙治平等《谚语两千条》(1984)收谚语2000余条,其中99%即约2000条是复句形式的谚语。在这些复句谚中,用关联法创造的只有52条,占不到3%;而用意合法创造的占97%以上。①武占坤《中华风土谚志》(1997)汇集史志性

·本文曾发表于《语言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3期,修改后收人本书。

①意合法与形合法相对。部分特别重形式的语法书里把在各分句相同位置上重复使用相同词语的情况(如“不…,不…”“不…,只/就……"之类)也归入形合法。重意义的语法书里则把除使用关联词表示各种关系的情况统统归人意合法。为了避免无谓的争论,本文从比较流行的说法“关联法”一用关联词表示分句间关系的方法。并且不将“不…,不…”之类归入关联法。因为,它们在谚语里首先是以词汇意义发挥作用的,它们的关联作用本是在其词汇意义发挥作用的同时,通过语用者预设论定或前后比照等方法的应用而生发出来的:它们不是首先以发挥某种关联作用为目的而被用的。这样,与部分重形式的语法书分“意合法”“形合法”的做法相比,本文统计意合法创造的谚语比例略高一点儿,但即使把“不……,不…”之类算在关联法之类,汉语中由意合法创造的复句谚仍占92%以上,本文基本结论不会改变

1

语海—得一兼及语言是什么

风土谚语2400余条,扣除非复句谚389条,在约2000条复句谚中用关联法创造的只有18条,占不到1%,用意合法创造的则超过99%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编的《俗谚》(1983)收谚语约26400条,扣除非复句谚约9100条,下余约17300条复句谚中用关联法创造的共713条,占4%强,用意合法创造的则占95%以上。温端政《汉语谚语小词典》(1989)收谚语1900余条,①其中复句谚1052条,只有24条是用关联法创造的,占2%强,用意合法创造的则占97%以上。总之,在汉语各类谚语中,大多数(约66%)谚语是复句谚;而在复句谚中,有95%以上是用意合法创造的。

为什么汉语复句谚里95%以上是用意合法创造的呢?这个问题看上去并不难解答。有人可能会说,照认知语法学家的研究,“汉语语序的理据就是对客观有序世界的临摹性”,“援物、取象、比类、尽意的编码机制导致了汉语重意合”的语法特点,复句谚重“意合”的原因也在这里面,有什么必要再去研究?答曰:且不说物理学与生态学的研究和应用早已充分证明,自有人类起,客观世界就不是完全独立于人而存在和发展;即使只就认知语法学的上述认识看,也不难发现它实际上不仅存在着误把人、言语、语言三者的账都算在语言身上的缺憾,而且还忽视了口语和书面语的区别。同时,用“语言是人与生活世界互动作用的力的镜像”的观点看,“…临摹性”云云不仅片面,且有浮泛之嫌。所以可以肯定地说,现有认知语法学的研究还不能令人信服地解答汉语复句谚中为什么意合谚占绝大多数的问题。

也有人可能会说,既然谚语以说明事理、传授知识为目的,事理知识总是客观的,那么它就需要人们给予客观的表述,而不允许在表述中过多地加进主观性成分,因此作为主观标志的关联词语一般派

①准确地说是1939条。《汉语谚语小词典·凡例》云,书中包括“又作”条目共收谚语1800余条,与本文统计数字略异。

2

汉语谚语中意合法的应用

不上用场,致使意合谚比关联谚(用关联法创造的谚语)多得多。同时,既然谚语是俗语中的一类,俗语的特点之一是其口语性,汉语口语里总是重意合法而轻关联法的,那么复句谚里绝大多数是意合谚也就很容易理解了。这不是只要抓住谚语的定义就可以解决问题了吗?然而,问题并非如此简单。如果读者要问:事理知识是怎么来的?汉语社会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事理知识,而不是那样的事理知识?为什么绝大多数谚语都有很强的口语性?这便需要更深入、更全面的研究了。因此,研究意合谚为什么占绝大多数的问题乃是一个大课题。简单说来,它与汉语社会的文化特质、历史变化、汉民族语言习惯、汉语特点都有密切关系。汉语社会的文化特质等几个方面在促使人们用意合法创造谚语过程中是相辅相成、共同作用的,但为了叙述的方便,下面只能分项说明,并且只是举例性质的。

二、汉语社会文化特质的作用

汉语社会的文化特质是多个方面的,这里暂举其一端。讲中国哲学史的书无不津津乐道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宇宙观,这固然不错,但不全面。“天道”与“人道”的区别毕竟是实际存在着的。因此,《荀子·天论》就提出了天人之分的哲学观。纵观中国社会发展史,从某种意义上说,起主导作用的就是“天人合一”与“天人之分”之观念的彼此消长。反映到汉语里就有大批相应的语词相继产生出来。据统计,《汉语大词典》里面仅带“天”字的词条就收了1610条,其中近700条明显体现了“天人合一”或“天人之分”的思想。不用说,受“天人合一”或“天人之分”思想的影响,汉语里天人对举分说、比类交

3

语海一得—兼及语言是什么

喻的谚语亦举不胜举。如“天作孽,犹可为;人作孽,不可活”①“天无

二日,人无二理”“天有长短,人有忙闲”“天燥有雨,人躁有祸”“天凭日月,人凭良心”“天怕浮云,人怕倒运”“天变一时,人变一世”“天无连月雨,人无一世穷”“天黄有雨落,人黄有病魔”“天有一时雨,人有

一时殃”“天怕秋里旱,人怕老来穷”“天养人人活,人养人人死”“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天有好生之德,人无酬天之心”“天气不应节气,人穷不应口气”“天无常圆之月,人无不散之席”“天不严寒地不冻,人不伤心泪不流”“天上下雨地上阴,人留子孙草留根”“天无寒暑无节令,人无炎凉不世情”“天平地平,人心不平;人心一平,天下太平”等等。这些谚语,或前后映衬,比类尽意,或对比发微,事显理明,或托物兴辞,深入浅出,创造者及接受者凭共有的宇宙观、共喻的事理或可体验的生活等,不需要加什么主观标志一关联词语,就可以有共同的理解,于是一批批的谚语就被人们用意合法创造出来,流传开去。

现在暂撇开“天”不说,仅就人类社会讲,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与“天人合一”的宇宙观相一致的是所谓君臣一体、官民一家(旧时“君父”“父母官”等词的广泛应用是其证),与“天人之分”相一致的则是上下之分、官民之别。君臣一体、官民一家之说,从上古到近世几千年间都只是理想中的或口头上的,所以浩瀚的汉语谚海里竟找不到一条反映这方面事实的谚语。如果一定要找,也只能找到一些反映这方面消极现象的谚语。如“上不正,下参差”“上不紧,下不忙”“上歪一尺,下歪一丈”“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皇上旨意,自己主意”“官出于民,民出于土”“官的排场,兵的钱量”“官无不贪,民只能俭”

①这条谚语最早见于《尚书·太甲》,只是本作“天作孽,犹可违:自作摩,不可這”。至《孟子·公孙丑上》,改为“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俗谚》(1983)还收了它另外两个变体:“天作孽,犹可为:自作孽,不可生”“天作孽,犹可为:自作孽,不可治”。看来,这条谚语在过去数千年的流传中至少有五种变体。本文所引只是现代社会较常用、较通俗的一种。下面所引其他谚语仿此,不再作注。

4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