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单位进化史PDF电子书下载免费版|百度网盘下载

编辑评论:

测量单位的演变史 从测量身体到测量宇宙,作者是一个信息收集爱好者,涉及领域广泛,对科学领域有着浓厚的兴趣和人文学科。 2014年开始在知乎平台发表涉及各个知识领域的科普文章。在多年的写作经验中,我对“单位与计量”这个话题产生了特殊的兴趣,结合专业知识做了很多业余研究。

《计量单位进化史PDF电子书下载》</p

简介

为什么英制单位的转换如此奇怪?为什么古代中国人的身高在不同的朝代似乎不一样?中国古代为什么有两种“亿”?为什么质量的基本单位是“公斤”而不是“克”?为什么pi的平方和重力加速度的值这么接近?为什么没有一个叫“爱因斯坦”的单位?美国为什么不用公制单位?为什么在中国公制单位和公制单位之间转换如此容易?为什么要重新定义国际单位制?

本书将对“计量单位”进行全面的介绍,这个看似非常熟悉但实际上包含了历史、科学、有趣知识和参考书等各个方面的无数奥秘的话题。本书将讲述计量单位的“前世今生”,剖析与大家生活息息相关的米、公斤、秒背后的故事,还将一一提供以上问题的答案。

通过本书,你不仅可以了解人类从测量自己的身体到测量整个宇宙的进化史,还可以了解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科学“冷知识”,你会用到这些从小到大,无数单位产生了新的认识。本书还提供了丰富的图表和详细的附录,供您在需要阅读的时候查询各个单元的相关信息和资料。

图书特色

为什么英制单位的转换如此奇怪?

为什么古代中国人不同朝代的身高不一样?

为什么质量的基本单位是“公斤”而不是“克”?

为什么 pi 的平方与重力加速度的值如此接近?

为什么没有一个叫“爱因斯坦”的单位?

为什么美国不使用公制单位?

为什么要重新定义国际单位制?

基于国际单位制的现代计量单位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我们习惯了和他们一起日以继夜地生活,但我们可能不知道他们是如何演变成今天的样子。

本书将带你走进计量单位的世界,从古代的英尺、升、磅到现代的米、秒、克,从狂野的日子到现代生活,揭示计量单位背后的历史你的起源和科学思想也会告诉你很多有趣的“冷知识”。

看完这本书,相信当你看到身边的单位时,会焕然一新!

目录

第一部分:从原始社会到科学革命

第 1 章萌芽期

1.1 单位来源

1.2 进入文明社会

第2章各种古代单位

2.1 中国古代单位

专栏 其他东亚国家的古代单位:日本的天平法则

2.2 古代西方文明的单位

第 3 章权力和规范

3.1 准确性问题

列准确度、精度、精度

3.2 从方生到黄忠:度量的统一

时间和日历的列统一

第4章敲开科学的大门

4.1 科学的关键

4.2 阈值上的“自定义单位”

第二部分从第二摆到国际单位制

第五章科学单位制的历史

5.1 第二次钟摆革命

5.2 科学单位制

5.3 从公制到SI

人名与单位探索专栏

第6章科学单元系统的运行

6.1 数量和尺寸

列相对和绝对数量

6.2 数量和数量级

6.3 国际单位制概述:基本单位和派生单位

列 Candela、Lux、Becquerel、Sev...

您可能不太熟悉的国际单位制

第7章科学单位制的扩展

7.1 维度分析和对数单位

天文学中的列对数单位:幅度

7.2 自然单位制

第三部分从大革命到今天

第八章改革之路(一):度量化的历史

8.1 变革时代

8.2 进步与妥协

计量改革中的色谱柱错误和事故

8.3 世界的公制改革

第九章改革之路(二):帝制的兴衰

9.1 从大宪章到“英制单位制”

9.2 美国公制的历史

专栏美国人的奇怪习惯

第四部分:新时代

第十章单位定义演化史

精度的列表示

宇宙浪漫

附录

1 与SI单位相关的常用物理常数汇总

2“数”和“量”的常用表达方式汇总

3 常用非国际单位制汇总

免费试读原文

说完度量衡,我们来简单介绍一下中国古代的时间单位。对于古人来说,测量时间有一个非常可靠的参考——每天中午,太阳处于最高位置,物体的影子最短。而且,太阳最高(最短阴影)的两个时刻之间的时间是恒定的,而这段时间自然是统一的基准。在中国古代,这段时间被分成十二等份,每一部分被称为“时”或“时”,以古代占星学中的十二地支命名。古人最早的计时工具——太阳唇,以一天的十二等份计量小时

同时,中国古代也将昼夜时间分成100份,每份称为

“雕刻”。 “守”的计时方式适用于另一种古老的计时方式——流体计时,俗称“水钟”。我们已经看到,中国古代长度和体积的单位都是小数,自然和同一个小数一样。容器中的液位。古人为了提高精度,还采用了多级漏水。中国古代许多天文学家都曾尝试设计制造所谓的“水运仪相台”,即集天文观测和水钟计时为一体的大型精密机械,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苏设计的装置。北宋宋(见图2-3),具有天文测量、天体运行演示、漏水计时等功能。然而,苏宋的运水仪却在北宋末年的宋金战争中不幸失传。直到现代,还没有科学史家大致复制过这种古老精密仪器的结构。

十二时制和百雕制,两套基于不同仪器的方案,在中国古代已并行很长时间。后来到了清代,随着西方钟表的引进,为了制作“时间”而

“Qi”更适合,“Qi”已修改为一天的 1/96,也就是我们现在使用的“1 tick - 15 分钟”。此外,西方的24小时制也随着西方的钟表在中国传播开来,所以人们把中国繁体的“时间”称为“大时间”,西方的“时间”称为“小时”、“1小时-4小时”。 “雕刻”的转换也已经正式确立。

此外,中国古代引入了另一种夜间时间单位——守,通常将一个夜晚分为五更,每更对应一个小时,所以“三更”就是“午夜”(这也是一个成语)。每次更新分为五个点,每个点相当于24分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