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时代 从0到1打造超级IP》韩布伟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IP时代 从0到1打造超级IP》

【作 者】韩布伟著
【页 数】 232
【出版社】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 2016.10
【ISBN号】978-7-113-22167-6
【价 格】45.00
【分 类】网络公司-企业管理
【参考文献】 韩布伟著. IP时代 从0到1打造超级IP.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2016.10.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IP时代 从0到1打造超级IP》内容提要:

本书分三个层次进行详细解说。第一层次:概念前景层,即什么是IP、支撑IP高速增长的动力是什么、IP市场的空间到底如何。第二层次:实际操作层。如果你和你的团队想打造一个超级IP,那就需要具体的操作。首先,好的IP都具有良好世界观的共性,如真、善、美等,这是价值定位等。第三层次:重生与回顾层。再好的IP也是有生命周期的,不过我们通过一些方法去让IP具有衍生性重生的能力。最后,我们回顾整个IP的打造过程,将一些核心以图表的形式,再现到读者面前。

《IP时代 从0到1打造超级IP》内容试读

第一章

“P热”到来,万亿增长空间

“P”一词好像突然间就火了,特别是在文化消费市场,

“P热”更是一个如何也绕不过去的话题。比如,P改编剧

《花千骨》《琅琊榜》《芈月传》《寻龙诀》等,不仅获得了高收视率和高点击量,其衍生的相关游戏也获得了满盆钵。

乐视视频更是在2016年1月20日公布的PGC战略中,提出

未来将投入70亿元扶植资金打造超级原创P。随着“P热”

的到来,带来了万亿增长空间,这使得无论是从内容来源到

开发方式,还是从营销手段到产业模式,各大厂商抢占P资

源成为行业中颇为流行的现象。

IP时代:

从0到1打造超级P

“P热”正在全球蔓延,各界纷纷助力

如果有人提起P,你来一脸蒙圈的表情,对不起,你真的要被时代

淘汰了。如今,无论是在咖啡馆还是在地铁公交上,总会听见几个人聊“P”。这里的“P”并不是计算机术语的“P地址”,而是“Intellectual

Property”的缩写,翻译成中文就是“知识产权”。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老师李彪说:“P剧是指购买其他艺术作品

版权后翻拍的电影或电视剧。”现在的P剧大多都是按照“文学一→影视

→音乐→游戏”产业链进行开发的,当然这需要前期的网络文学造势和口

碑积累,否则很难形成电视剧热播的现象。随着“P热”在全球迅速蔓延,

各界也开始纷纷助力,以推动P经济的发展。

大数据时代“互联网+”助推IP经济

早在2012年,“大数据”就在商业、经济及其他领域中被运用。现在大数据作为一种革命性的技术发展趋势,正在助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通过大数据,文化产业被附加了品牌与用户共创的数字生态价值,这一价

值促进了P升值,从而导致文化产业将进入爆发期。例如,2015年电影《大

圣归来》,公司先利用大数据对市场进行摸底,在该片发行前已预测票房将超6亿元。

“互联网+”是2015年比较热的新词,它颠覆了传统行业,当然也包括大家比较熟知的文化产业。“互联网+”时代推动了价值重构的

IP经济。由于P价值体现在原生内容、P互通、P衍生3个层面,而

这3个层面与“互联网+”时代的特点非常吻合,这也就促使P在经

历多种形态创作和衍生后,积赞品牌影响力,从而实现P价值输出的

最大化,如图1-1所示。

2

第一章

“P热”到来,万亿增长空间

原生内容

P价值

P衍生

P互通

图1-1P价值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5年的全国两会上表示,“互联网+”将进

一步促进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众多创新模式随之脱颖而出。近两年,以BAT(Baidu百度公司、Alibaba阿里巴巴集团、Tencent腾讯公司)为首的互联网公司大举进军文化产业。

阿里巴巴在2014年3月以64亿港元收购文化中国并更名为阿里影业之后,又于2015年以45亿美元收购优酷土豆,并入股苏宁云商、华数影视、华谊兄弟、光线传媒、第一财经等文化企业,未来还将巨资投入电影版权,以建立阿里文化帝国板块。2015年1月,百度成立“百度影业”,联合万达、

中影集团在在线选座和售取票终端上进行深度合作,打造O2O模式闭环。

2015年9月,腾讯宣布成立腾讯影业和企鹅影业,可见腾讯也在持续建立影视、动漫和文学等“泛娱乐”概念。

随着阿里影业、百度影业、腾讯文学的相继成立,以及其他一些著名的影视、游戏等文化企业,他们都凭借各自的优势资源及创新技术对文化产业链进行多元化布局,特别是大数据时代“互联网+”更使得整个文化产业发生了颠覆性的变革。

在文化产业的品牌塑造过程中,内容是至关重要的,其质量从根本上

决定了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具体体现在P上面。以P为中心,聚集了

大批忠实粉丝,在这些粉丝的簇拥下,P跨界于文化产业的各大领域。比如,

电影、电视、音像制品、舞台剧、动漫图书及报纸等,从而借助不同类型的产品多方位地展现文化内容的品牌形象。

起初,我国的P处于原始状态,其价值完全依靠内容生产者的个人

创意支撑,既没有粉丝大数据的指导,又缺乏系统化的工程培养。因此,

3

P时代:

从0到1打造超级P

P在诞生之初就从根本上限制了P价值的提升空间:

然而在大数据、“互联网+”出现之后,跨界整合成为各行各业的趋势,

这不仅改善了国内的P质量,而且还首次让内容生产者和粉丝之间进行

亲密互动,增加了双方之间的黏性,并达到不间断、无边界的状态。可以

说,大数据、“互联网+”彻底改变了国内P的塑造过程。如今,P在

创作之初就可以融合大量粉丝的创意,系统化地考虑跨界打造与发行营销

等方面内容,从而为P赢得亿万增值空间。

打造这种系统化的P工程并非纸上谈兵。例如,备受关注的国产科

幻大片《三体》电影的开拍便是一次尝鲜。2014年9月17日,游族网络宣布:游族影业已获得科幻小说《三体》的改编权,除了将推出改编电影外,游族网络还计划推出《三体》改编的5~6款游戏产品。可见《三体》电影开机之前就已明确系统化的影游联动工程。

2014年年末,游族影业宣布将开拍《三体》电影版,此消息一出,无论是科幻迷还是影迷,都对此事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网络上还对电影版演员的猜测声此起彼伏,可见大众对《三体》电影版的期待值极高。此外,《三体》小说粉丝还在三体社区上直接参与了电影剧本的改编、画面创意及选角等工作,女主角张静初就是被粉丝们票选出来的。像这种粉丝深度参与电影制作及角色选定尚属业内首例。

此外,备受大家热议的《十万个冷笑话》也开启了系统化的影游联动

工程。它诞生于网络漫画,起初P受众是受局限的,但随着“P热”的

蔓延,《十万个冷笑话》衍生出网络动画、舞台剧、校园行、大电影、手游等多元的文化产品,形成了一个持续发展的产业链条模式。这种模式对

P影响力是巨大的,仅《十万个冷笑话》电影上映10天票房便宣告过亿元,

轻轻松松就打破了国产动画票房6000万元的天花板。

在大数据、“互联网+”的驱动下,P在生产之初,就能融合粉

丝创意,将文化产业链条无限延伸,将P塑造衍变为一个持续发展的

过程,而在互联网扩散效应下,受众群体也以几何倍数增长,从而极

大地提升了P核心价值。可见时代的发展为国内优秀P打造提供了全

新的思路。

4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