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传》张均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张爱玲传》

【作 者】张均著
【页 数】 348
【出版社】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 2011.07
【ISBN号】978-7-5039-5029-2
【价 格】32.80
【分 类】张爱玲(1920-1995)-传记
【参考文献】 张均著. 张爱玲传.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11.07.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张爱玲传》内容提要:

传奇一生,流言一世,洞穿人世沧桑,演绎华丽人生。该书以生动、细腻的语言,丰富、翔实的资料,再现了二十世纪中国最唯美主义作家张爱玲的传奇人生。

《张爱玲传》内容试读

第一章乱世天才梦

张爱玲为什么会成为20世纪中国最为彻底的唯美主义者?童年、少年时期的生活对她的影响相当深刻:煊赫门族渐次散去的繁华喧闹导致了她对时间流逝的异常敏感,父母之家的分裂更导致了她观察人生、世界的“眼光”的分裂。一个人愈是感受到现实的破裂、易碎与不完美,她便愈易倾向于内心世界的安静与完美。张爱玲的唯美主义态度在少年时期就已基本形成。

她出生于一个显赫的门族,祖母是晚清“中兴

第一名臣”李鸿章的亲生女儿,但成年以后她并不愿意与人谈论张家公馆广为流传的往事逸闻,只是,世家血脉对她后来特立独行的个性气质、唯美主义的人生态度的影响,实在是她始料不及,

身世

也始终未能觉察到的。

1920年9月30日,张爱玲出生于上海公共租界的张家公馆。这座公馆幽深、隐秘,笼罩着迟暮之气,仿佛与当时摧折一切旧文化、旧制度的“五四”新文化运动隔着厚厚的一层空气。20年代的中国,是个“趋极端的时代”,“年轻的知识阶级仇视着传统的一切,甚至于中国的一切。”(《更衣记》)在这种情形下,张家公馆很接近二十余年后张爱玲在中篇小说《倾城之恋》里面所描绘的白公馆,“上海为了‘节省天光',将所有的时钟都拨快了一小时,然而白公馆的人说:‘我们用的是老钟。’他们的十点钟是人家的十一点。他们唱歌走了板,跟不上生命的胡琴。”

这是一撞不愿意从清王朝的残余梦想中跨人新时代的兼取中西建筑特色的官僚私宅。宅第的前主人身世显赫,其名门大族的声誉余荫与传奇佳话直到20年代依然存在。对于自己家族广为流传的旧事逸闻,成年以后的张爱玲不太愿意与人谈及,常常顾左右而言他。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对丰润张氏家族(张家祖籍为河北省丰润县)的历史稍作钩沉。

张爱玲的曾祖父名张印塘(1797一1854),字雨樵,在同治年间出任过安徽按察史一职,因为职务关系,与后来的“中兴第一名臣”李鸿

·第一章乱世天才梦·3

北洋大臣李鸿章

章结识。李鸿章系曾国藩门生,平定太平天国时期,曾国藩总督江南军务,以半私人性质的民团“湘军”与太平军作战,期间因“湘军”数次失利,局势紧张,曾国藩遂命李鸿章返回安徽筹办“淮军”,以助战事。张印塘与李鸿章熟识并深交,就在“淮军”初起期间。二人共理军务,彼此投合,结下深谊。到张爱玲的祖父张佩纶(1847一1903)这一代人,张、李两家已经成为世交。

张佩纶自幼禀家学,才思敏捷,在1854年父亲张印塘积劳成疾故于任上时,“佩纶方七岁”,此后“转徙兵间十余年,操行坚卓,肆力为经世之举”。张佩纶二十三岁时应试中举,第二年再登进士,“授编修充国史馆协修官”,四年后擢升为侍讲学士及都察院侍讲署左副都史,被派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任职。青年时代的张佩纶为人耿直自负,“饱经世略,忧天下之将危”,是晚清士大夫中“清流党”的代表人物。他“屡上书言国事,所言必君国宗社大计,不举细故,批却导窾,语必中其肯繁,一疏出,朝野耸听…”。因为这个缘故,张佩纶深得军机首辅恭亲王奕诉和另一位军机大臣李鸿藻的赏识与恩待,仕途通达。《清朝野史大观》记载

4·张爱玲传

李鸿章夫人与女儿

说,除张佩纶外,在同光之际同列“清流”的士大夫尚有张之洞、陈宝琛、黄体芳、宝廷、潘祖荫等人,他们“号日‘清流’…弹击不避权贵,白简朝人,巩带夕褫,举国为之震竦…丰润(代指祖籍丰润的张佩纶)喜着竹布衫,士大夫争效之…”。清流诸君子在明儒杨福山的故居“松筠庵”设了一个“谏草堂”,效东林遗风,以言论议政,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同光两朝的国是政局。张佩纶本人在朝其间,曾经先后弹劾户部尚书王文韶核准云南报销受贿六百万两和参奏京官大员万青藜昏庸顽固滥竿朝政,震动朝野。他所上奏的诸种海防外交的折子,也深为中外官员赞赏。作为

一名清朝士臣,张佩纶在很长时间内保持了忠正的官誉。美国驻华大使扬约翰曾对人说:“在华所见大臣,忠清无气习者唯佩纶一人。”

如果说张印塘、张佩纶的军功与治才初步奠定了丰润张氏的荣耀的话,那么张爱玲祖母的出现更把这种荣耀推到极致。张爱玲的祖母李菊耦是张佩纶的第三任妻子。她是张印塘旧交、当时直隶总督兼北祥大臣李鸿章的女儿,作为唯一的相府千金,她被李鸿章视如掌上明珠。与张印塘死于太平天国战乱的糟糕命运相比,李鸿章无疑幸运得多。他成功

第一章乱世天才梦,S

筹办了“淮军”,佐助恩师曾国藩围攻天京,擒拿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战功卓著。内乱结束以后,获封一等肃毅伯。嗣后,曾国藩自抑湘军,李鸿章则率领“淮军”陆续平定河北、河南等地的捻军起义。1872年曾国藩病逝后,李鸿章接替曾国藩出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从此权倾一时,深孚众望,主持清廷朝政达二十五年。他在主政期间,还大力倡办洋务,创立近代新式海军(北洋舰队),成为影响整整一个时代的重要人物,也被认为是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的枢纽人物。作为位极人臣的李鸿章的女儿,李菊耦与张佩纶的婚烟充满了不可能与奇异的色彩,因为在1888年

二人订婚时,李菊耦才二十二岁,而张佩纶已年过四十,足足大了十九岁;而且更不“适宜”的是,张佩纶此时已不复青年时代的意气,以战败之罪被朝廷罢黜、流放,并且是刚刚从流放地察哈尔返归京师,无财无职。从通常门当户对的婚姻规则看,一个落魄、失意的文人显然与相府千金极不般配。张、李二人的婚姻,无疑违反了这样的规则,可谓“例外”。说起来这里面还有一则慧眼识英才的美丽佳话。因为事出名门,以影射、实事隐写见长的清末“四大谴责小说”之一的《孽海花》(作者曾朴)直接将此段实事巧加发挥,演绎成了一段“传奇”故事。原来张佩纶恃才傲物,声誉直上的同时也为自己埋下了不少祸根。1884年,法国殖民军队进人越南,与越南的宗主国清王朝发生严重冲突。法军不仅在越南直接挑衅清军,而且窥伺台湾,把军舰停泊在福建马尾口外胁迫驻扎于该地的清军福建水师。在御前会议上,张佩纶与“清流党”人竭力与法国开战。结果与“清流”素有宿怨的军机大臣孙敏汶趁机上奏,要求将几位主要的“清流”士大夫派驻情势危急的海防前线。张之洞、陈宝琛被派往广东,张佩纶则被派往福建马尾主持战事。张佩纶畴躇满志赶赴福建,满以为经此一战就可以实现报国热望,但没料到结果恰恰相反,迎接他的却是一次悲剧性的人生转折。因为张佩纶本来只是词臣与书生,以言论政尚可,但对具体的军务、作战无疑缺乏实际经验,所以真等到海战打响,就只知道依着北京来的上渝和李鸿章的电报布置战守,兼之和闽籍水师将领的关系难以协调,结果一战而败,以福建水师全军覆没告终。张佩纶自己在大雨中顶着一只破铜盆逃生出来。这场失败断送了张佩纶。

6·张爱玲传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