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影流年 张爱玲笔下的花花草草》蒋春林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花影流年 张爱玲笔下的花花草草》

【作 者】蒋春林著
【页 数】 367
【出版社】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 2016.01
【ISBN号】978-7-218-10521-5
【价 格】68.00
【分 类】张爱玲(1920~1995)-文学研究
【参考文献】 蒋春林著. 花影流年 张爱玲笔下的花花草草.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2016.01.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花影流年 张爱玲笔下的花花草草》内容提要:

本书从文学评论和植物鉴赏的角度研究了张爱玲作品中一个侧面的美, 并将这份美挖掘得更深、更动人、更令人惊艳。同时将配备大量精美的写实或写意的植物照片, 全是作者原创摄影。从文字、影像相结合的方式娓娓道来植物和文学世界的趣味和韵味。

《花影流年 张爱玲笔下的花花草草》内容试读

第一章

花影流年医格官下花花草草

植物是文学作品中体现地域性的重要元素之一,张爱玲的作品展现了多姿多彩的

植物,这些植物在铺陈情节、描绘心理、营造意境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香港和上海是张爱玲作品的两大重要背景。张爱玲和香港渊源深远,1939年她

进入香港大学文学院读书,少年心性好强,她勤奋苦学,善于揣摩教授的心思,门门

功课领先。文科二年级有两个奖学金被她一人独得,学费膳宿费全免,还有希望毕业

后免费送到牛津大学读书。谁知苦读了两年零三个月后,却因为香港的沦陷而中断了

学业,破灭了去英国留学的希望。1942年她回到上海后以文为生,一座城市的沦陷却

成全了她的文学之路。1952年她借着申请继续中断的学业缘由得到出境的机会去到香

港,却因缘际会,学业没有完成,毕生没有拿到本科学位以及大学毕业证书。1955年

她去美国,1961年重返香港,以写剧本为生,陷入困境,1962年再次离开,此后一直

到去世再没有踏入这个华美而悲哀的城市。

“在那边三年,于我有益的也许还是偷空的游山玩水,看人,谈天,而当时总是

被逼迫着,心里很不情愿的,认为是糟蹋时间。”(《我看苏青》)家国不幸诗家幸,

青春期在香港的三年生活让她获益良多,殖民地的诡异情调、奇花异草的岭南风情、

战乱时期的见闻,滋养了她的才情,激发了她的灵感。“战时香港所见所闻,唯其因

为它对于我有切身的、剧烈的影响,当时我是无从说起的。”(《烬余录》)香港风

情在她很多作品中有着深深的烙印。1943年她发表了八篇中短篇小说,其中的前四篇

《沉香屑第一炉香》(5月)《茉莉香片》(7月)《沉香屑第二炉香》(8月)《倾城之恋》(9月)以及1944年发表的《连环套》,均以香港时期的见闻为题材,刻画了一系列以香港为主要背景的精彩人物,如葛薇龙、梁太太、白流苏、范柳原、霓喜、言

丹朱、聂传庆等。1944年2月发表的散文《烬余录》是描写香港沦陷生活的作品,1983

年《惘然记》中收录《浮花浪蕊》,其中的女主角洛贞离开内地来到香港再赴日本,其中有关于香港生活的描写。1953年始动笔直到1978年发表的《色,戒》,当中的王佳芝们就是岭南大学的学生,随校迁往香港,连课堂都是借港大的。《易经》《小

团圆》中也有大量在港大生活的自传式记录,《重访边城》中香港是重点。剧本《南

2

北一家亲》《南北喜相逢》等也是以香港为背景。“各种不调和的地方背景,时代气氛,全是硬生生地给挽揉在一起,造成一种奇幻的境界。”(《沉香屑第一炉香》)

她独树一帜地将海派陆离的风情和香港殖民地的情调糅合到一起,字里行间是别致的

张氏风采。

这些小说和散文中出现了众多典型的南国植物,香港地处岭南,终年温暖湿润,

一年四季植物欣欣向荣,凤凰木、鸡蛋花、象牙红、圣诞花、木槿、棕榈、木瓜、菠萝蜜、椰子等植物摇曳着浓浓的南国风情,体现了浓厚的岭南地域特征,在张爱玲的笔下,或浓墨重彩,或浅淡一笔,她对这些植物的描写观察入微、准确细致,显示出

了广博的植物学知识。这些具有岭南风情的植物是以香港作为背景的作品中不可缺少

的场景和细节,也是不可或缺的亮点。

上海是张爱玲作品的另一中心,占据着极大的分量。“上海人是传统的中国人加

3

花影流年批爱玲笔下的花花草草

上近代高压生活的磨炼,新旧文化种种畸形产物的交流,结果也许是不甚健康的,但

是这里有一种奇异的智慧”“我为上海人写了一本香港传奇,包括《沉香屑》《一炉香》《二炉香》《茉莉香片》《心经》《玻璃瓦》《封锁》《倾城之恋》七篇。写它

的时候,无时无刻不想到上海人,因为我是试着用上海人的观点来察看香港的。”彼

时的上海也如香港,被异邦所占据控制,殖民地畸形的浮华是相通的,两座城市可以

对照来看,那些香港的传奇故事用上海人的眼光来解读一样是可以产生共识的。在张

爱玲犀利的观察力下,在南国姹紫嫣红的表面下,依旧是苍凉的人生底色,都是“无

边的荒凉,无边的恐怖”的末世乱世。尤其是对于女性来说,不管是勇于抗争的红玫

瑰还是逆来顺受的白玫瑰,没有一样感情不是千疮百孔的,这些感情都是那样前途渺

茫,前景灰暗。此外《十八春》《半生缘》《小艾》《怨女》《金锁记》《同学少年都不贱》《红玫瑰与白玫瑰》《年青的时候》《桂花蒸阿小悲秋》《创世纪》《多少根》《相见欢》《留情》《鸿鸾喜》《殷宝滟送花楼会》《郁金香》《不幸的她》《花凋》《色,戒》《等》等中短长篇小说都有浓厚的上海背景,剧本《太太万岁》《情场如战场》《不了情》等也是以上海为背景。她在《我看苏青》中写道:“晚烟

里,上海的边疆微微起伏,虽没有山也像是层峦叠嶂。我想到许多人的命运,连我在

内的,有一种郁郁苍苍的身世之感。”张爱玲对上海有一种深深的理解和依恋之情,

她在《私语》中写道:“乱世的人,得过且过,没有真的家。然而我对于我姑姑的家却有一种天长地久的感觉。”她和姑姑住在上海的公寓里。关于张爱玲与上海,胡兰成在《今生今世》里有一段描写:“而庾信的赋里更有:树里闻歌,枝中见舞,恰

对妆台,诸窗并开,遥看已识,试唤便来。爱玲与阳台外的全上海即是这样的相望相

识,叫一声都会来到房里似的。”即便如此,1952年张爱玲离开上海以后再没有回来

过,她在《张爱玲私语录》里说:“中国人内大概是我最不思乡。”

上海地处长江三角洲,是文化江南中的一分子,有着独特的海派文化,垂柳、桃

花、紫藤、蔷薇、迎春花、牵牛花、白玉兰、水仙、梅花、腊梅、栀子花这些摇曳生

姿的典型江南特色的植物具有独特的传统文化底蕴,在传统文化里被赋予了相对固定

4

的品性和形象,在张爱玲的作品中有着极细腻极动人的刻画

本章展现有地域特色的植物并分析这些植物在张爱玲作品中的作用和价值。

5

花影流年

米复珍笔下的花花单草

凤凰木

FE吃H(UtGE

到了浅水湾,他搀着她下车,指着汽车道旁郁郁的丛林道:“你看那种树,是南边的

特产。英国人叫它‘野火花’。”流苏道:“是红的么?”柳原道:“红!”黑夜里,她

看不出那红色,然而她直觉地知道它是红得不能再红了,红得不可收拾,一蓬蓬一蓬蓬的

小花,窝在参天大树上,壁栗剥落燃烧着,一路烧过去,把那紫蓝的天也熏红了。她仰着

脸望上去。柳原道:“广东人叫它‘影树’。你看这叶子。”叶子像凤尾草,一阵风过,

那轻纤的黑色剪影零零落落颜动着,耳边恍惚听见一串小小的音符,不成腔,像檐前铁马

的叮当

《倾城之恋》

上海的白家小姐白流苏,经历了一次失败的婚烟,住在娘家,钱财败尽,备受冷嘲热

讽,看尽世态炎凉。她偶然结识了钻石王老五范柳原,便拿自己当赌注,远赴香港,博取

一·个合法的婚烟。刚从一个陈腐的枯燥的钩心斗角的家庭里出来,到这个异彩流光的殖民

地城市,流苏的冒险生涯有个明媚开朗的开始,暗暗涌动着未来不可期的刺激和好奇。流

苏初到香港,和范柳原见面的当晚,在南国异样情调的氛围下柳原给白流苏介绍了本地特

色植物野火花,黑夜里虽然看不出红色,但是直觉是“红得不可收拾”,而且“红得一路

6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