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都市漫游pdf免费电子书下载完整版|百度网盘下载

编辑点评:作者将鲁迅置身于绍兴、南京、东京、仙台、北京、厦门、广州、上海等城市空间,描绘了一个沉浸在城市刺激体验中的“城市流浪者”形象文化。

作者将鲁迅置于绍兴、南京、东京、仙台、北京、厦门、广州、上海等城市空间,描绘了一个沉浸在城市文化刺激体验中的“城市流浪者”形象。

鲁迅的城市漫游pdf免费电子书下载

简介

这是一部非常特别的鲁迅评论和研究著作。作者将鲁迅置于绍兴、南京、东京、仙台、北京、厦门、广州、上海等城市空间,描绘了一个沉浸在城市文化刺激体验中的“城市流浪者”形象。他一生都在城市文化空间里辗转反侧——鲁迅为什么要离开家乡绍兴去南京,甚至去日本留学?为什么鲁迅没有在仙台完成学业,而是去了东京?为什么鲁迅在厦门和广州停留了很短的时间,却跑到了“魔都”上海,在这里定居到了死?这些选择与他对大都市的向往和青睐息息相关。因此,鲁迅对电影,尤其是好莱坞电影情有独钟,致力于版画和美术的翻译和介绍。

关于作者

Shozo Fujii,毕业于东京大学文学院。攻读研究生期间,作为中日复交后首批中国政府奖学金生之一,赴复旦大学学习。完成学业后,先后在东京大学任助教、欧柏林大学副教授、东京大学任教。副教授、教授,现任南京大学文学院海外人文高级教授,名古屋外国语大学特聘教授,专攻中国现代文学和鲁迅研究。

着有《航空仙客的都市故事》、《鲁迅的
<故乡>
《读史》、《鲁迅故事词典》、《村上春树心中的中国》、《从天上看电影:藤井三花影评集》等莫言《酒乡》、李昂《杀戮》 《父亲》、克里斯托弗·纽的《上海》、郑毅的《神树》、鲁迅的《故乡:阿Q正传》、《在餐厅里,非攻》等。

译者潘世生,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九州大学博士,专攻日本现代文学和中日比较文学,尤其是“鲁迅与明治日本”研究。 1994年至2006年赴日本学习和工作,先后访问了西南学院大学、中部大学、九州大学、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

中文版序列

这本书最初由日本学术出版社岩波书店出版。第一版印刷2万册,售罄后继续以电子形式出版。韩文版也已经出版,很快中文版也将获颁。我想这都是因为鲁迅的文学在东亚成为了现代经典。

现在,这本日本鲁迅研究人员写给日本读者的小书,有机会被翻译成中文,供鲁迅故乡的读者阅读和批评。我由衷地高兴。

阅读和理解鲁迅文学可以有几个不同的层次和语境,比如读者自己的阅读体验,鲁迅的个人历史,或者中国近代文化社会史,甚至世界文学史等等。无论是中学生的优秀阅读论文、文学批评甚至是研究论文,都是在一定层次和语境下深入和泛读的产物。在如何阅读和理解鲁迅方面,中国文学批评家和现代文学研究者与日本研究者大致相同,但也存在一些差异。

就我个人而言,在我 40 多年的鲁迅研究中,一方面,我依靠东京大学中国研究室自 19 世纪以来形成的考证传统,以及20世纪下半叶开始在东京大学盛行的文本研究传统。而比较文学研究方法则借鉴了中国学术界丰富而深刻的学术研究积累,最终确立了自己的学术坐标,即在东亚文学史的语境下阅读鲁迅。

多年前我出版了《鲁迅的“故乡”阅读史》一书,重点讲述了鲁迅是如何创造“故乡”的,以及“故乡”是如何被中国人阅读的,“故乡”的阅读史讨论来了得出以下三个结论:

1、鲁迅读了俄罗斯作家奇里科夫(1864-1932)的短篇小说《省会》的日文译本,模仿《省会》创作《故乡》,塑造了苦恼的中年人和幸福的人。男孩的两个形象代表了1911年革命后弥漫在中国农村的绝望和希望。

第二,“故乡”在中国的阅读因时代而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3、鲁迅的模仿和创作以及中国“故乡”阅读史的变迁,与中国社会历史息息相关。通过《故乡》读史,可以形象地把握现代中国的脉络。

之后,我将研究重点转向“鲁迅与日本”领域,主要解决了以下三个问题:

4、在日本和京沪时期,鲁迅通过大量阅读日本书籍,接触和学习了日本文学乃至世界文学。

5、 1930年代以前,鲁迅及其小说和散文诗受到夏目漱石、森鸥外、芥川龙之介等人的影响; 1940年代以后,日本的太宰治和松本庆章、大江健三郎、寺山修2、村上春树等人都受到鲁迅的影响。

6、日本作家模仿鲁迅所建构的文学史,以及日本鲁迅文学阅读的变迁,也与日本社会的历史密切相关。通过日本《故乡》的阅读历史,可以有效把握日本近代史的流动轨迹。

根据研究结果1-6,作者推断鲁迅这一中日文学现象也应外延到东亚。于是他们召集朝鲜从韩国到新加坡,与美国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者开始开展专项合作研究,先后开展了《20世纪东亚文学史上的村上春树》和《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鲁迅与阿Q在东亚的形象谱系》。 《东亚现代文学史国际联合研究》等三项国际合作研究,历时12年。

本书是作者对上述鲁迅的阅读和研究的整合。作者的观点和方法与中国鲁迅阅读有何异同? ——不知道有没有读者会带着这些问题来读这本书。作者真诚地期待读者的建议和批评。

本书的译者潘世生教授多年来对鲁迅进行比较文学研究,出版了许多优秀著作。衷心感谢潘教授花时间翻译本书。

鲁迅城市游PDF预览

部分目录

中文版/我

前言/V

第一章与鲁迅

1、我的鲁迅经历/3

2、 《故乡》巡演/9

三个。邓小平时代的绍兴/15

4、现代东亚与鲁迅/21

第二章觉醒与逃亡——绍兴、南京时期

1、盛子江南古城/29

2、保姆和绘本/36

3、父亲病与传统批判/39

4、告别家乡/46

第三章充满刺激的留学经历——东京、仙台时代

1、留学“帝都”/53

2、时空差异的消失/56

3、在“读书社”/59

四个。仙台学医/64

5、文学运动正式启动/70

第四章:从士大夫到新作家——北京时期

1、从杭州绍兴到北京/79

2、北大作为“文化中心”/82

三个。文学革命与五四运动/86

4、从官方学者到新作家/91

5、“流浪”期/104

6、追求“赎罪”哲学/118

第五章爱情、电影和八卦-上海时期(上)

1、北伐与厦广运动/125

二是《两地书》/128,免禁令。

三个。民国的发展与老上海的繁荣/141

4、文化市场的快速增长/145

第六章左翼文学界的旗手——上海时期(下)

1、独裁面前无畏批评/163

2、与内山观生相遇/168

3、自由对话:有审查的游戏/173

4、抗击日本侵略/177

第7章日本与鲁迅

1、鲁迅与大江健三郎/183

2、世界上最早的鲁迅介绍/186

三个。图书馆版《鲁迅文选》和《伟大的鲁迅全集》/191

4、汉语教科书与鲁迅/196

5、太宰治的《​​再见》和竹内优的《鲁迅》/199

6、鲁迅/208的多元化研究

7、鲁迅文学日译/213

摘录试用

铁路时代

1872年和1874年,明治维新后不久,新桥横滨铁路和大阪神户铁路相继开通。 1883年后,主线铁路的建设也如期进行。 6年后,全长600公里的新桥至神户铁路建成通车。过去从东京步行到大阪需要14-16天,住宿也要11日元和36元。但铁路的出现将半个月的时间缩短到了22小时,三等座票价也变成了3元和67元。 1892年,政府公布了铁路建设计划,确立了国家对铁路建设的主导地位,干线铁路网进入了快速建设和发展时期。 1903年,鲁迅留学日本第二年,日本的铁路运输里程达到8000公里,“帝都”东京成为干线铁路网的中心枢纽。同样在1903年,中国的铁路里程只有4530公里,直到7年后的1910年,才达到​​8000公里。

东京的有轨电车也在 1903 年开通。作为城市街道的交通工具,东京早在 1882 年就开通了马车铁路,到 1902 年其总里程已达到 36 公里。但由于马车铁路的马粪卫生问题,政府引进了当时已经在欧美开始运营的有轨电车。由于市议会不同党派意见分歧,东京有轨电车的开通比京都晚了整整八年。但即便如此,1908年,也就是鲁迅回国的前一年,东京的有轨电车里程已达165公里,日均乘客人数已达4万人次。消除人力车的势头很大。在素有“人力车之都”之称的北京,有轨电车直到1924年才通车,比东京晚了20多年,总里程只有区区7.5公里。

邮电信息化的实现

在邮政和电信建设方面,1872年,日本在全国各地县政府所在地开设了邮政服务。借助铁路运输网络的发展,邮政运输也逐步实现了快速提速。在电讯领域,电讯(电报)于 1869 年首次在东京和横滨之间开通; 1871年,铺设上海至长崎的海底电缆开通; 1873年,东京-长崎和东京-伦敦之间的两条电信线路开通。 ; 1875年,贯穿日本本土北海道-九州的主要电讯线路也建成。 1890年,日本邮电省(Ministr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实现了东京和横滨两市内部和之间的电话线转接线通信。

总之,鲁迅在日本留学期间,20世纪初的日本实现了交通通讯的划时代发展,创造了全国时空的均等化,各种信息可以迅速传递到短时间内传遍全国。在日本,加上教育和活字印刷媒体的快速发展,信息的接收和传播变得异常迅速和活跃。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