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交通系列丛书 新技术下的智能配货系统研究 第1辑 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张赫|(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智能交通系列丛书 新技术下的智能配货系统研究 第1辑 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作 者】张赫
【丛书名】智能交通系列丛书
【页 数】 366
【出版社】 大连: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 , 2021.02
【ISBN号】978-7-5632-3911-5
【分 类】公路运输-货物运输-智能运输系统-研究
【参考文献】 张赫. 智能交通系列丛书 新技术下的智能配货系统研究 第1辑 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大连: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 2021.02.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智能交通系列丛书 新技术下的智能配货系统研究 第1辑 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内容提要:

《智能交通系列丛书 新技术下的智能配货系统研究 第1辑 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内容试读

第1章

绪论

智能运输系统与智能物流系统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增强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作为企业“第三利润源”的现代物流业,已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兴起。现代物流通过对仓储、运输、配送等环节的协调综合管理,达到了缩短物流运作周期、降低运营成本、优化物流资源的目的

在物流的整体活动中,运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运输是“第三利润源”的主要源泉。因为运输要靠大量的动力消耗才能实现,而且它又承担大跨度空间转移的任务,所以活动的时间长、距离远、消耗大。消耗的绝对数量大,其节约的潜力也就大。物流合理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运输合理化,所以,在物流各项业务活动中,运输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1.1◆对交通运输不同层面的需求分析

经济的发展推动着交通运输的发展,各国的路网通行能力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交通拥挤、交通事故、环境污染以及能源短缺等问题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性问题,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遭遇不同程度交通问题的困扰。对于物流企业来说交通问题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能否找到一种有效办法来解决这些问题,降低经济损失、提高运输的运营效率和安全性是研究智能运输系统的主要动机。通信、控制、信息等先进技术为智能运输系统的产生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运输的工作效率和水平,已经成为各个运输企业的共识,也是从多角度适应交通运输业发展的需求

新技术下的智能配货系统研究

1.1.1.1国家战略层面的需求分析

交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它不仅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也是国防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智能运输技术的研究,在涉及交通运输装备控制、交通运行方式调节、交通信息采集与应用、交通行为诱导与管制等现代交通核心技术上,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化、自动化和信息化的技术和产品,达到对运输的有效控制,实现低成本、安全、无缝的人或物的位移和流动,在符合国家总体战略的同时,对确保运输装备良好、安全的使用性能,对非常态下的交通运输安全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智能运输领域中,只有适应交通运行和发展规律的,对交通服务、运营、管理、效率产生革命性作用的技术,才可能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我国有巨大的、带有社会和文化背景的应用市场需求,如果我们组织得当,将有可能在这方面形成独特的、有具体应用支撑的、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技术产业,运输领域的高技术研究是国家科技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1.1.1.2经济发展的需求分析

货物运输需求是派生需求,是由社会经济活动这一本源需求引起的。因此,经济因素对货物运输的影响是直接的、多方面的。进入精加工工业时期,经济增长对原材料的依赖明显减少,大宗散货需求增长速度放慢,使总体运输需求在数量上增长速度放缓,但运输需求越发多样化,技术密集型产品、高价值产品在运输的货物中的比重增大,对运输质量方面的需求越来越高。运输效率和水平反过来又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的增长,在我国交通需求总量不断增加的状况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远远满足不了这种快速增长的交通需求。只有通过技术手段提高运输效率,提高运输供给能力,才能够满足经济发展对运输业的需求。

1.1.1.3促进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求分析

开展智能运输技术研究、开发和应用,解决智能运输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实现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信息共享,推动综合交通体系的形成,实现人和物的低成本位移服务,为公众提供方便、快捷的交通服务,是提高公众生活水平的必要条件。

1.1.1.4物流企业的需求分析

物流企业运输成本在运营成本中占很大比例,要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必须从运输的安全性、可控性和及时性等方面对运输过程加以掌控,这就需要把智能运输系统运用到运输生产的全过程,做到运输效益最大化。

2

第1章绪论

1.1.2◆国外智能交通的发展现状

当代世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出现了两大趋势:一是随着世界新技术革命的不断发展,交通运输业广泛采用新技术,提高运输工具、设备现代化和运输管理信息化水平;二是由于运输方式的多样化,运输过程的统一化,各种运输方式朝着分工协作、协调配合、建立综合运输体系的方向发展

世界各国都采用了先进的科技手段来适应这种社会发展需要,如智能运输系统等」智能运输系统是20世纪80年代交通领域内的新兴科技,近几年的发展十分迅猛,已形成欧洲、美国和日本三大体系。

智能运输系统,即ITS(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是把先进的检测、通信及计

算机技术综合应用于汽车和道路领域而形成的道路交通运输系统。TS是若干技术开发

项目的集中体现,这些技术开发项目加强了道路、车辆和驾驶员三者之间的联系,因此提高了公路的安全性、系统的工作效率、环境质量等。

美国是应用TS较为成功的国家之一。1991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综合地面运输效率

法案》,其目的就在于要发展经济上有效、环境上完善的国家级综合地面运输系统,以便能够高效率地运送人员和货物。1992年,美国交通运输相关部门、联邦顾问委员会和美国智能运输协会联合制订了“智能运输系统”发展战略计划。1995年3月,美国交通运输相关部门发布了“国家智能交通系统项目规划”,明确规定了智能交通系统的应用领域。1996年,美国亚特兰大市交通局运用已有的“智能运输系统”的技术成果开发了Olympic交通控制管理系统,为第26届奥运会提供了有效的服务。美国联邦政府1990一1997年

用于TS研究开发的年度预算总计为12.935亿美元,发展规划投资预算约为400亿美

元。美国政府要求将TS的发展与建设纳入各级政府的基本投资计划之中,大部分资金

由联邦、州和各级地方政府提供,同时美国政府也注重调动私营企业的投资积极性。TS

在美国的应用已达80%以上,而且相关的产品也较先进

1.1.2.1美国对智能交通系统的研究

美国把TS共分为7个服务领域,包括27项用户服务功能,具体为:

(1)出行及运输管理系统

该系统主要是通过为出行人员提供信息服务,帮助出行人员计划行程及出行时间,避免出行延误。它包括以下6项内容:

①在途驾驶员信息;

②行车路线导航:

③出行者服务信息:

④交通控制:

3

新技术下的智能配货系统研究

⑤突发事件管理;

⑥车辆排放物的测试与控制。

(2)出行需求管理系统

该系统通过向用户提供出行前信息、搭载合乘信息及实施有关调控政策对出行需求进行有效管理,使出行更为合理、有序、快捷和安全。它主要包括以下3项内容:

①出行前的出行信息;

②搭乘及预约:

③需求管理和运营。

(3)公共交通运输管理系统

它利用电子计算机技术改善公共运输的营运管理。此外,通过为用户提供准确的途中换乘信息及能更好地满足个人需求的非定线或准定线公共运输服务,提高客运效率及运输生产效益。此领域的用户服务主要包括以下4项内容:

①公共运输管理;

②途中换乘信息;

③满足个人需要的非定线或准定线公共运输:

④公共运输的安全性。

(4)电子收费系统

该系统是为用户支付通行费、车票费用、停车费等所有交通出行活动所发生的费用提供一种通用的电子支付手段,实现收费/支付的自动化,从而推动多式联运的发展。此项服务利用“智能卡”或其他技术形成一种通用的服务费支付体系。

(5)商用车辆运营系统

它涉及商用车辆的行政管理、安全性能管理、运营生产管理等多个方面。此系统的用户服务主要包括以下6项内容:

①商用车辆电子通关系统;

②自动化的路侧安全检测:

③商用车辆管理程序;

④车载安全监控系统;

⑤货物的机动性:

⑥危险品应急响应。

(6)应急管理系统

此系统旨在提高对突发交通事件的报告和响应能力,改善应急响应的资源配置。它包括以下2项内容:

①紧急通告和人员安全:

②应急车辆管理。

新技术下的智能配货系统研究

的商业车辆运行系统(ACV0)、先进的电子收费系统等。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欧洲10

多个国家投资50多亿美元,旨在完善道路设施,提高服务水平。欧洲共同体(欧盟前身)》

从1984年到1998年仅用于TS共同研究开发项目的预算就达280亿欧洲货币单位

1.1.3●我国智能交通的发展现状

我国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就已经开始在交通运输和管理中应用电子信息技术,当时称为交通工程。根据国际上对智能运输系统发展的研究,可以认为,交通工程的研究

与应用是智能运输系统初级阶段的工作。因此,我国的TS前身或基础工作早在20世纪

70年代末就已经开始,当时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与北京市公安局合作,首次在中国进行计算机控制交通信号的工程试验:20世纪80年代初,国家科技攻关项目“津塘疏港公路交通工程研究”首次在高等级公路上把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电子技术用于监视和管理系统:1986一1995年,中国在交通管理系统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科学研究和工程实施,在城市交通管理、高速公路监控系统、收费系统、安全保障系统等方面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并开发生产了车辆检测器、可变信息板、可变限速标志、紧急电话、分车型检测仪、通信控制器、监控地图板等多种专用设备,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和规范。这些工作无疑是

我们今天进行TS研究和开发的基础。通过多年来中国交通科技界和工程界的不断努

力,在中国高等级公路建设的带动下,中国在智能运输系统的开发和应用方面也取得了相当的进步,为今后智能运输系统的深入开发和应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在交通运输部的组织下,我国交通运输领域的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开始跟踪国际上智能运输系统的发展,交通运输部将智能运输系统的研究纳入了公路、水运

科技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发展纲要。从1994年我国开始关注国际上TS的发展,特

别是在1995年之后,我国在TS的研究、试验方面参与国际交流活动日益频繁,且在TS

上的开发和应用也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1996年以来,科学技术部、交通部(现交通运输

部)、铁道部(现国家铁路局)先后成立了智能交通系统工程研究中心,组建了中国TS政

府协调小组,随后又成立了“智能交通协会”,制定的总体规划包括道路、铁路、水运和民

航的中国TS发展规划。同时,北京、西安、上海、武汉、杭州等城市也已先后提出本城市

发展智能交通的规划和实施方案,其中杭州与深圳均已取得阶段性成果。铁道部铁科院也在设计铁路部门火车监控的解决方案。城市公交系统智能化的建设作为智能交通体系建设的子系统是中国交通建设重点,这其中包含了信息传送发布、调度管理和安全管理等。目前,我国的社会发展处于城市化进程加快、机械化程度迅速提高的阶段,交通运输效率、交通服务水平、交通安全、交通环境等方面的诸多问题集中出现,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智能交通系统对于解决上述问题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2010年第一季度,我国智能交通市场项目数量为634个,市场规模为57亿元,其中城市智能交通市场项目数量为451个,市场规模为17.1亿元,同比增长30.5%,高出2009年城市智能交通市场平均增长率一倍。重视智能交通科技的发展,事关我国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乃至社

6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