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全国性教育政策形成的历史过程、特点与趋势 殖民地时期-1980年 上》郭玉贵作|(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美国全国性教育政策形成的历史过程、特点与趋势 殖民地时期-1980年 上》

【作 者】郭玉贵作
【丛书名】求是智库
【页 数】 392
【出版社】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 2021.02
【ISBN号】978-7-308-21064-5
【分 类】教育政策-历史-研究-美国
【参考文献】 郭玉贵作. 美国全国性教育政策形成的历史过程、特点与趋势 殖民地时期-1980年 上.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21.02.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美国全国性教育政策形成的历史过程、特点与趋势 殖民地时期-1980年 上》内容提要:

本书(上卷)对美国早期殖民地时期至1980年,美国联邦政府教育政策形成的历史过程、特点与趋势进行了详细和深刻的剖析,尤其是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末的历任总统对各个时期联邦政府教育政策的形成所起的主导作用进行了详尽的个案研究。围绕美国“三权分立”的权力结构:行政、立法和司法;“四权分离”的政治结构:智库与媒体、国会、总统、法院;联邦政府的“决策过程”:智库→媒体→国会→政府→政策出台;美国国家管理体制:横向分权制衡结构和纵向分权制衡结构以及相互之间的权力制衡关系;美国国会的结构、组织、职能和议事程序;以及社会各利益团体和民众在向全国性教育政策形成过程中的博弈方式、过程、内容和结果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介绍。本书篇幅宏大,资料丰富,具有系统性、全面性、历史性、时代性的特点,是比较教育研究的一部力作。

《美国全国性教育政策形成的历史过程、特点与趋势 殖民地时期-1980年 上》内容试读

第一章背景铺垫

第一节问题的提出:

俞可平《关于“民主是个好东西”的辨证》

在介绍美国全国性教育政策形成的历史过程时,我们无法绕过其特殊的政治、权力和社会结构。然而,如果对美国基本的政治体制不甚了解的话,对理解本书的内容会有一定的困难。尤其是在美国的社会环境中,全国性教育政策的制定、形成和执行是在与我国迥然不同的背景下进行的,这一“过程”具有独特性,更反映了美国与众不同的历史、文化和国情。从这个角度考虑,作为铺垫,笔者在本书开头将对美国特殊的政治、权力和社会结构作简要的介绍。

而要描述美国的民主模式,既非本书的目的,也非笔者的能力所及。对于美国民主模式究竟如何,笔者想引用中共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现为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院长)于2006年10月23日在《北京日报》发表的文章《关于“民主是个好东西”的辨证》中的几段:

民主是个好东西,不是对个别的人而言的,也不是对一些官员而言的;它是对整个国家和民族而言的,是对广大人民群众而言的。坦率地说,对于那些以自我利益为重的官员而言,民主不但不是一个好东西,还是一个麻烦东西,甚至是一个坏东西。试想,在民主政治条件下,官员要通过公民的选举产生,要得到多数人的拥护与支持;其权力要受到公民的制约,他不能为所欲为,还要与老百姓平起平坐、讨价还价。单这两点,很多人就不会喜欢。因此,民主政治不会自发运转,它需要人民自己和代表人民利益的政府官员去推动和实践。

001

美国全国性教育政策形成的历史过程、特点与趋势:殖民地时期一1980年(上卷)

民主是个好东西,不是说民主什么都好。民主绝不是十全十美的,它有许多内在的不足。民主确实会使公民走上街头,举行集会,从而可能引发政局的不稳定;民主使一些在非民主条件下很简单的事务变得相对复杂和烦琐,从而增加政治和行政的成本;民主往往需要反反复复的协商和讨论,常常会使一些本来应当及时做出的决定,变得悬而未决,从而降低行政效率;民主还会使一些夸夸其谈的政治骗子有可乘之机,成为其蒙蔽人民的工具,如此等等。但是,在人类迄今发明和推行的所有政治制度中,民主是弊端最少的一种。也就是说,相对而言,民主是人类迄今最好的政治制度。

我们正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对于我们来说,民主更是一个好东西,也更加必不可少。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说过,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当然,我们正在建设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一方面,我们要充分吸取人类政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包括民主政治方面的优秀成果;但另一方面,我们不照搬国外的政治模式。我们的民主政治建设,也必须密切结合我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现实条件。只有这样,中国人民才能真正享受民主政治的甜蜜果实。

第二节美国联邦政府的结构、职能与决策过程

一、“三权分立”的特点与作用:立法、行政、司法(权力结构)

我国绝大多数读者对美国“三权分立”的权力结构还是有所了解的。三权分立原则作为一种学说最先是由英国思想家洛克提出,经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发展和完善。而美国建国初期的政治家、宪法学家汉密尔顿则提出了具有完整意义的“三权分立”和制衡理论。他的“三权分立”和制衡理论,成为当时美国立宪的基本原则之一。美国三权分立原则是指国家的立法、行政、司法三种权力,分别由议会、政府、法院独立行使并相互制衡。立法权由国会掌握,行政权归于总统,司法权属于联邦最高法院。三权相互制约,国会可以通过弹劾等诸多形式限制总统,总统可以通过“搁置否决权”等形式限制国会的权力,而联邦最高法院则可以通过违宪审查的形式限制国会的立法权和总统的行政权。

002

第一章背景铺垫■

东石油危机及一系列国内问题,美国经济持续十几年衰退,民众普遍生活在非常沮丧的气氛中。在教育界,情况更糟。在美国参加的19次国际中小学生学业竞赛中,美国学生多次名落孙山,且有7次垫底。消息披露后,全民哗然。在此气氛中,由美国联邦教育部下设的一个教育委员会在经过长达18个月的准备后,于1983年适时地推出了一份名为《国家处在危险中》(A Nation at Risk)的报告。该报告的出炉拉开了美国二战后第二次教育改革的序幕。

(三)第三次教育改革(2000年迄今)》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人类几乎同时进入信息化时代和全球化时代,各国对科技人才的争夺加剧,使美国一这个对外籍专家依赖程度最高的国家一体验到前所未有的危机感。美国公众突然发现:美国领先于全球的科技和经济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大量的外国“客座”专家和学者所支撑着。

我们说美国第三次教育改革的动因是受到全球化的影响,但全球化总得落实到具体的推动因素上。这就是人才的培养和人才的全球大流动。事实上,美国所担忧的问题是:如中国、印度的高层次人才,尤其是理工科人才的培养速度快、规模大:外国学生尤其是中国、印度高层次人才占据美国外国留学生的比例高以及他们将来的去留问题。笔者在美国参加的许多高层次研讨会上,中国和印度是会议中提及频率最高的国家。有人将中国和印度的崛起比为19世纪德国和20世纪初美国的崛起,更有人将中国和印度的崛起比为新的

Sputnik事件(即1957年苏联卫星上天对美国的冲击),是比日本20世纪80年代挑战美国更为严重的事件。美国以率先登上月球的成就作为打败苏联的标志。另外,美国虽未能击败日本,但日本却被自己打败了。这第三次挑战来自中国和印度,最后的结果将会怎样呢?

如果说20世纪50年代的第一次教育改革的重点是美国联邦政府加大力度资助研究生教育和科学研究,80年代的第二次教育改革主要为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那么迄今为止的第三次教育改革则涵盖的方面更广、涉及的层次更深、影响力更为长远:涉及中小学直至大学、研究生教育:涵盖学校教育和全社会人力资源的培养:既有教育质量的老问题,更有教育数量的新问题。因此是全局性和整体性的。

另外一点需要指出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三次教育改革有一个共同,点:将教育事业的成败与国家安全紧密联系在一起。近年来,美国政府调整了国家战略,一反将国家安全限于国防和外交的传统安全观,而是广泛地将科学技术和教育纳入影响国家安全的重要因素,并将之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005

美国全国性教育政策形成的历史过程、特点与趋势:殖民地时期一1980年(上卷)

声称:如果无法培养足够的科技和工程人才,其对美国国家安全造成的威胁仅次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对美国本土的攻击!

第三节,横向与纵向的分权制衡结构

美国国家管理的本质特征是分权,其管理体系分为横向分权制衡结构和纵向分权制衡结构两大部分。

一、横向分权制衡结构

美国联邦权力结构的特点是三种权力之间的相互分立与制衡。三权分立是美国政权组建和运行的基本原则,其核心内容是权力分立、制约和平衡。中央政权机关由彼此平等而又独立的立法、行政和司法三个机关组成,立法权属于国会,行政权属于总统,司法权属于联邦法院。国会负责立法,总统负责实施法律,法院负责审查法律,如图1-1所示。

美国联邦中央

政权机关

总统及政府

国会

联邦法院

行政权

立法权

司法权

负责实施法律

负责立法

负责审查法律

图1-1美国联邦政权的三权分立结构

二、纵向分权的联邦体制

美国公共管理的分权还表现在它独特的纵向分权上,这就是著名的联邦体制,它形成了美国独特的三级管理体制,即联邦、州和地方政府,表1-1列举了美国政府三部门纵向结构。对应于联邦政府层面的三权分立结构,在州和地方两

006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