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巴西 巴西三城现代建筑》裴钊作|(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成为巴西 巴西三城现代建筑》

【作 者】裴钊作
【页 数】 255
【出版社】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 2021.06
【ISBN号】978-7-5608-9851-3
【参考文献】 裴钊作. 成为巴西 巴西三城现代建筑.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21.06.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成为巴西 巴西三城现代建筑》内容提要:

在20世纪初,巴西的现代主义建筑几乎一夜之间走上了世界建筑舞台,而巴西中部的三个主要城市:里约热内卢、圣保罗和巴西利亚正是孕育巴西现代建筑的核心,这三个城市合在一起,几乎构成了一部巴西现代建筑的历史。本书介绍这三个巴西城市的历史背景、重要现代建筑、建筑师和学派,还有外界评价等相关内容。文字解说生动,图片图纸丰富,将遥远的巴西现代建筑带到我们生活中。本书作者裴钊不仅在学术上是国内研究拉美现代建筑的首屈一指的学者,而且作为拉美建筑旅游的学术领队数次带队参观拉美,故而书中以作者亲身导览的方式进行文字叙述,将里约、圣保罗和巴西利亚三个城市中各具特色的历史、城区、建筑与学派娓娓道来。并在书稿最后的延伸阅读中,作者以杂记的方式展现了巴西早期现代主义时期文学、建筑、音乐和诗歌领域中突出人物复杂丰富的样貌,指出巴西现代建筑最主要的成因不是欧洲现代主义的输入,而是将外来文化消化之后,与本地文化的整合这一重要的观点。巴西现代建筑之成因今天仍对中国建筑师和研究者有启发和参考意义,巴西及拉美与中国迥异的文化也越来越吸引中国的旅游爱好者,本书可作为建筑文化和旅游爱好者的有益读物。

《成为巴西 巴西三城现代建筑》内容试读

海外游·建筑学人笔记从书主编裴钊

总序

建筑旅行的意义

在当代旅游产业将旅行演变成为一种流行商品被大众广泛消费之前,以及之外,旅行,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和人的一种成长方式,从古至今,都在不断产生着各具特色、引人思考的案例。

对于此类作为学习与成长的旅行,我认为大致可划分为两个层面:

一个是所谓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即“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强调通过人的身体在万里路上对人、事、景展开直接一手的体验,将万卷书中所蕴含的间接二手知识进行印证与修订;另一个是所谓的“实践出真知”,即采用类似“壮游”(Grand Tour)这一起源

于文艺复兴、盛行于I8世纪英国的旅行方式,青年人在导师或自我

引导下,将旅行转化成为全方位、沉浸式的学习与成长体验,发展到今天,业已成为一部分年轻人的成人仪式一踏入职场前进行的“间隔年”(Gap Year)旅行。

由于建筑物理实体空间所独具的实地体验需求,“纸上得来终觉浅”这句话,可说是形象地揭示出实地旅行对建筑学学习与研究的充分必要性。现代建筑教育的前身,19世纪巴黎美术学院(Beaux-Arts)就设有罗马大奖(Prix de Rome),赞助获奖学子在意大利亲历真迹边游边学。法籍瑞裔建筑大师柯布西耶(Le Corbusier)在24岁探寻未来方向之时,用了5个多月的时问,游历波希米亚、塞尔维亚、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土耳其和希腊,进行了一次他视野中的“东方之旅”,奠定了延续其一生的某些建筑观念。美国建筑大师路易斯·康(Louis I.Kahn)于49岁壮年之际,在意大利、希腊、埃及具有纪念性的古建筑“废墟”(Ruis)中,得到醍醐灌顶般的领悟,引发“中年变法”,重塑其已日臻成熟的建筑认知。美国理论家彼得·埃森曼(Peter Eisenman)攻读博士期间,在英国理论家、教育家柯林·罗(Colin Rowe)的带领下,遍览荷兰、德国、瑞士、意大利等国的著名历史建筑,找到了建构自我理论的关键参照点

4

这些西方建筑师与理论家,沿着建筑文化的脉络一路行来,都曾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与“实践出真知”两个层面上,追根溯源,寻找新机。

然而,在国内建筑学界,追溯中国自身建筑文化脉络的旅行,长期以来大多困囿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印证层面,“实践出真知”层面的建筑旅行,则主要仰赖于一个关键词一“海外”。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中国现代建筑学学科的起源、建制、发展,与西方有着密不可分的血脉关联。这也是近代以来,非西方国家向西方发达国家持续学习的一个基本姿态一想要创新,就要面向海外,就要追求国际化。1970年代引领非西方国家率先西化的日本年轻人,就曾热衷于坐欧亚列车穿越西伯利亚,转道海参崴,再到巴黎,凭借身体向西方的移动,实现想象中的“国际化”。

“海外游·建筑学人笔记”这套丛书我还没有读完,但对这些作者,即在中国富强背景下,与前辈相比,能够更加放松、更加自由地穿梭于海内外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建筑青年们,多少还是有些了解的。我有理由相信,除了有与前辈相类似的“美术写生式”旅行,也一定还有更加丰富、深刻的旅行体验方式。应该会有作者,用到西方补课的视角,尽量完善、体系化地进行全方位的旅行:应该会有作者,从“自我”与“他者”对话的角度,结合国内业界特有的问题,有针对性、侧重性地去旅行;应该会有作者,结合自身成长,凭借“个体化”的视角,将城市、建筑作为人文环境进行浸润式的旅行;应该会有作者,试图突破历史终结语境下的中西二元视角,进入更加多元化的文化脉络中展开多维度的旅行。

所以,这套丛书一定会包含他者与主流、地域与国际化、仰视与平视、二元主体与多元主体、个体与群体等一系列丰富繁杂的议题交织。我同样有理由相信,在新时代,在新一代建筑学人的海外游中,面对上述纠缠着历史、现实、文化自信、文化贡献的众多议题,他们一定会更多平视,更加多维,更深反观,既不会自卑地以为“国外的月亮才是圆的”,也不会自大地偏执于“只有我们自己的才是

最好的”。他们一定会有反思基础上的主体自觉,一定会有超越单向补课的创意新解,一定会有突破中西二元论的“多边并置”。然而,他们一定还来不及深究下面这个重要话题一面对网络时代里遭遇百年未遇疫情的当下,全球刚刚开始的开放流动重新在物理与虚拟两个层面陷入某种程度的“隔离”,我们该如何定义海外与海内?我们该铸造怎样的基于实体与虚拟交流的旅行、学习与成长?

文至结尾,想起一个颇可玩味的小故事。话说1990年代末,一位美国著名建筑史论家造访上海,接待单位为其安排参观苏州园林。陪同的学者原以为这位见多识广、博览群书的国际大家应该早已知晓园林,此行只是礼节性地走上一走。哪知,一进园子还没逛上两步,建筑史论家就急匆匆要出园,问其原因,答日:因为过去几乎不知道园林,所以完全没有任何准备,现在急着要到园子外去买相机和胶卷,打算好好拍拍这个超出自己“固有视野”的“特殊空间类型”。

范文兵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建筑学系教授/博导

思作设计工作室主持建筑师

65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