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村振兴 驴业转型与脱贫攻坚》王玉斌|(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中国乡村振兴 驴业转型与脱贫攻坚》

【作 者】王玉斌
【丛书名】乡村七十载 振兴跨百年系列丛书
【页 数】 292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 2021.03
【ISBN号】7-5655-2484-4
【价 格】68.00
【参考文献】 王玉斌. 中国乡村振兴 驴业转型与脱贫攻坚. 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21.03.

图书目录:

《中国乡村振兴 驴业转型与脱贫攻坚》内容提要:

本书记录“驴圈”“驴人”的故事与传奇。近年来,从业者踊跃进入,地方政府聚力驴业振兴与脱贫攻坚出台扶持措施,探索出不少驴业转型发展与脱贫攻坚的成功模式。2017年,国务院扶贫办将驴业作为十大扶贫产业之一,农业农村部将驴产业列为特色养殖产业予以支持和推进。但是,驴市风云变幻,驴价跌宕起伏,两年来的“驴业寒冬”一直没有过去,广大从业者不忘初心,戮力坚守,展现了“驴圈”“驴人”的情怀与担当。

《中国乡村振兴 驴业转型与脱贫攻坚》内容试读

乡精火十载振兴跨百年

第“章

追根溯源:探寻驴业发展之路

引言:熟稔历史以更好地预知驴业未来。伴随毛驴由役用转向商用,近年来驴业发展之路磕磕绊绊、一波三折。回望来时路探寻新趋势,需要总结历史和国际经验,需要区域比较和归纳梳理,需要分析行业发展中的大事借以认清发展之大势,需要激发内源动力和顺应绿色环保发展要求,需要面对新时代进行战略性思考。

第一章追根溯源:探寻驴业发展之路

第一节我国驴产业发展的历史进程①

驴产业是特色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是世界上罕有的集驴养殖、屠宰、精深加工及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的国家。消费是现代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美好生活的重要方式。随着对品质生活要求的提高,人们对动物性食品的需求也逐渐多样化、精品化。在这一背景下,驴产业不断升温,大中小城市几乎到处可以见到驴肉餐馆,但是驴肉并没有普遍摆上百姓家的餐桌。从现有政策来看,我国支持驴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还相对零散,大多是区域性的;从支持力度来看,我国还没有将驴产业发展上升到民生层次,给力的支持政策并不多见。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新挑战,如何实现“双向协同共促发展”值得探究。本节重点对我国驴产业的发展特点及困境进行剖析,进而提出推动驴产业升级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我国养驴史及其发展现状

1.驴在我国豢养历史悠久,其迁移与扩散途径与古丝绸之路重合

驴由野驴经过长达5800多万年的时间进化而来,野驴又分为亚洲野驴和非洲野驴。早在公元前5000年,非洲野驴就被人类驯化。考古学者研究发现:家驴最古老的遗骸来自6000~5000年前的埃及,稍晚出现在美索不达米亚和伊朗;国内学者王长法教授及其团队指出:家驴首先在东北非被驯化,然后在7000~3500年前迁移到埃及和西非,自4000~2000年前以来,一些家驴从埃及迁徙到欧洲及中亚。据《吕氏春秋》《史记》《盐铁论》等古书记载,我国养驴始于殷商时期,当时驴作为奇畜贵兽存在,被视为难得的珍贵动

①本节内容原文发表于第五届(2019)中国驴业发展大会暨第三届国际毛驴产业发展论坛,原题为“我国驴产业发展进程与产业思考”,作者为张伟、朱曼玲、齐鹏飞(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张燕(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王长法(聊城毛驴高效繁育与生态饲养研究院),嵇传良(山东天龙驴产业研究院),门建军(聊城新亨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略有修改。

·3·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