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7版电子书完整版|百度网盘下载

编者注:西方经济学微观第7版电子书

本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组织编写的高等学校《西方经济学》教材。写作组由中国人民大学高宏业教授、吴汉红教授、北京大学刘文新教授、上海财经大学冯锦华教授、复旦大学尹博成教授等五位教职工组成。

简介

《圣贤教育?中外经典教材指导丛书(经济):高宏业详解(第5版)笔记及课后习题(含考研题)(修订版第3版)》第十版”普通高等教育。第一部《五年制国家规划教材》(第五版,高红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学习指导书。

第二部分是课后练习的详细讲解,详细解答了本书的课后思考题;

第三部分是名校真题考题详解。精选近年名校真题,并给出详细解答。生财考研网为全国各高校各专业提供高红叶等国内外经典教材、名师讲座、研究生辅导班(保障课、网课、题库等)

(详情请参阅《圣人教育?中外经典教材指导丛书(经济):高宏业(第5版)笔记及课后习题(含应试)详解(第3修订版)) “ 页)。购书享大礼包增值服务【网课100元+真题20元+生财学习卡20元】。

《圣教育?国内外经典教材教程系列(经济学):高宏业(第5版)笔记及课后习题(含考研题)详解(第3修订版)》特别适合参加研究生招生 考研指定参考书为高红主编的《西方经济学》考生,也可作为各高校微观经济学专业师生的参考书

相关内容部分预览

关于作者

高宏业,著名经济学家,“西方经济学”创始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刘文新是北京大学教授。

冯锦华,上海财经大学教授。

尹博成,复旦大学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吴汉红

目录

内容

第一章介绍1

第 1 节什么是西方经济学 1

第二节现代西方经济学的起源与演变6

第三节正确理解和对待西方经济学9

第 4 节对学习西方经济学的建议 13

第 5 节结论 14

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16

第 1 节微观经济学的特征 16

第 2 节要求 21

第 3 节供应 25

第四节均衡价格 28

第 5 节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34

第 6 节使用需求、供应和均衡价格的示例 50

第 7 节结论 53

第 3 章消费者选择 57

第 1 节效用理论概述 57

第 2 节无差异曲线 67

第 III 节效用最大化和消费者选择 73

第 4 节价格变化和收入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 79

第 5 节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81

第 6 节市场需求曲线 86

第 7 节不确定性和选择 87

第 8 节结论 93

第四章生产技术98

第 1 节制造商和生产的基本概念 98

第 2 节短期生产函数 101

第 3 节长期生产函数 108

第 4 节结束语 116

第5章费用119

第 1 节成本的基本概念 119

第 2 节成本最小化 122

第 3 部分短期成本曲线 131

第 4 部分长期成本曲线 141

第 5 节结论 149

第 6 章完全竞争市场 152

第 1 节制造商和市场的类型 152

第 2 节利润最大化 153

第 3 节完全竞争企业的短期均衡和短期供给曲线 160

第 4 节完全竞争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 162

第 5 节完全竞争企业的长期均衡 165

第 6 节完全竞争行业中的长期供给曲线 167

第 7 节。完全竞争市场中的短期和长期均衡 172

第 8 节:完全竞争市场的好处 173

第九节结论 179

第 7 章不完全竞争市场 184

第 1 节垄断 184

第2节垄断竞争193

第 3 节寡头 200

第 4 节不同市场的比较 209

第 5 节结论 210

第八章要素价格的确定214

第 1 节完全竞争企业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 214

第 2 节完全竞争企业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 219

第 3 节从制造商的需求曲线到市场的需求曲线 222

第四节供应方概述 224

第 5 节。劳动力供给曲线和工资率的确定 230

第六节土地供给曲线与地租的确定 234

第 7 节资本供给曲线和利息的确定 240

第 8 节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 245

第九节结论 246

第 9 章一般均衡和福利经济学 250

第 1 节一般余额 250

第 II 节经济效率 254

第 3 节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257

第 4 节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260

第 5 节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262

第六节完全竞争和帕累托最优 267

第 7 节社会福利职能 270

第 8 节效率和公平性 277

第九节结论 287

第10章初步博弈论291

第 1 节博弈论和战略行为 291

第 2 节具有完整信息的静态博弈:纯策略均衡 293

第 3 节具有完整信息的静态博弈:混合策略均衡 303

第 4 节具有完整信息的动态游戏 312

第 5 节结论 321

第 11 章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323

第1节不完整比赛323

第二节外部影响 327

第 III 节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 332

第四节信息的不完整性和不对称性 341

第 5 节结论 354

第六节微观经济学结论 356

西方经济学微课(第7版)笔记及课后习题详解(含考研真题)

第一章介绍

1.1 复习笔记

什么是经济学

1 经济学的定义

关于经济学,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完全统一的定义。经济学大师萨缪尔森在他的《经济学》一书中给出的定义是:经济学是研究社会如何利用稀缺资源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并将其分配给不同个体的研究。

(1) 稀缺性

经济学中的稀缺性是指在给定时间,经济资源的供应相对于人类的需求(欲望)总是不足的。一方面,人类对经济商品的欲望是无限的;另一方面,用来满足人类欲望的经济商品是有限的。因此,在现实生活中,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欲望和需求的无限性之间存在矛盾。

(2)资源的有效配置

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任何经济社会都必须通过一定的方式有效地配置资源,以实现资源的最优利用。从资源稀缺的角度来看,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或研究任务是研究人们如何做出选择,使稀缺或有限的资源生产出各种商品和服务,并将其分配给不同的社会成员进行消费。

2 经济学基本问题

为了有效地利用稀缺资源来满足人们的各种愿望和需求,任何社会或国家都必须解决以下四个基本经济问题:

(1) 生产什么产品,每种产品的产量是多少?面对稀缺的经济资源,人类需要权衡各种需求的轻重缓急,确定生产什么产品,生产多少才能满足比较强烈的需求。

(2) 用什么方法生产?由于各种生产要素一般有多种用途,而且大多具有一定的替代关系,生产同一种产品往往可以采用多种方法,但其生产效率却不尽相同。经济和社会必须确定在各种替代资源组合中哪种组合是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生产方法。

(3) 生产出来的产品如何在社会成员之间分配?因为资源稀缺,没有人可以得到他想要的一切,所以每个社会都必须创造某种机制来分配产品。

(4) 什么时候生产?何时生产是指资源利用的时间分配,即开发计划。由于资源稀缺,必须进行动态规划,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这四个问题被称为资源分配问题。不同的社会经济制度以不同的方式解决这四个基本经济问题。

2、经济学的分析方法

1 经济模型

经济模型是用来描述与研究对象相关的经济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的理论结构,即用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来表达经济理论。由模型确定的变量称为内生变量,由模型外因素确定的已知变量称为外生变量。

2 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

实证分析研究实际经济系统是如何运作的,它对经济行为做出假设,根据假设分析和陈述经济行为及其后果,并试图检验结论。简而言之,实证经济学回答了“什么”的问题。

规范性分析从一定的社会价值判断标准出发,根据这些标准,评价一个经济体系的运行,进一步说明一个经济体系应该如何运行,并为此提出相应的经济政策。简而言之,规范经济学回答了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3 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静态分析:根据已建立的外生变量得到内生变量的分析方法。例如,在单一市场的均衡分析中,当供求函数的外生变量被赋予一定的值时,就可以得到相应的均衡价格和数量。

比较静态分析:研究外生变量变化对内生变量的影响,对不同取值的外生变量下的内生变量不同取值进行分析比较。

动态分析:分析经济中相关变量在一定时期内的变化情况,包括经济变量在变化过程中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关系,以及它们在每个时间点的变化率。

4 均衡分析与边际分析

在经济分析中,均衡是指各种经济决策主体(如消费者、制造商等)所做出的决策完全相容的状态,在外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每个人都是不愿意调整他们的决策以免改变他们的经济行为。平衡分析包括部分平衡分析和一般平衡分析。在均衡状态下,各方决策的优化是通过边际分析来实现的。

3、理性人假设与经济原理

西方经济学家在研究经济问题时,假定从事经济活动的人是理性的人,即经济主体追求利益最大化或目标最优化。更笼统地说,理性人的基本特征是: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是自利的,都力图以自己最小的经济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

在理性人的假设下,可以推导出一些重要的经济学原理,包括:

(1) 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2) 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

(3)以更低的成本获得更大的利益,必然会导致分工,这与交易是分不开的。

(4)市场是联系和组织人类分工和交易的纽带。

(5)制度是人们有序进行市场经济活动不可缺少的行为准则。一个符合理性人假设的制度,可以有效地规范人们的经济行为。

(6)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合理定位和适当干预。

4、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1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又称“小经济学”。在分析经济个体行为的基础上,研究现代西方经济社会市场机制的运行和经济资源的配置,以及相关的改进途径。微观经济学的核心问题是价格问题,主要包括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论、企业均衡理论、收入分配理论、福利经济学和一般均衡理论。

微观经济学在三个逐渐深入的层次上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第一层次是分析个体消费者和个体生产者的经济行为。它分析单个消费者如何做出最优消费决策以获得最大效用,以及单个生产者如何做出最优生产决策以获得最大利润。第二个层次是分析个别市场的价格决策。这一单一市场价格的确定是单一市场中所有消费者和所有生产者的最优经济行为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三个层次是分析所有单个市场价格的同时确定,这些价格是所有单个市场相互作用的结果。

显然,微观经济分析所涉及的经济变量都是数量,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它才被称为微观经济学或数量分析。

2宏观经济学研究对象

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另一个重要分支,又称“大经济学”。如果微观经济学研究森林中的树木,那么宏观经济学则研究整个森林。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研究社会的整体经济问题以及相应经济变量的总量如何确定及其相互关系。宏观经济学的中心和基础是总供给-总需求模型,主要包括总需求理论、总供给理论、失业和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和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经济理论和宏观经济政策。 .

宏观经济学对整体经济单元的考察需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已分配给各生产部门和企业的经济资源总量的使用如何决定各生产部门和企业的总产出(国民收入)国家或就业;二是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总供求如何决定一个国家的国民收入水平和一般物价水平;三是国民收入水平和物价总水平的变化与经济周期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因此,宏观经济学也被称为国民收入决定论或收入分析。

3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联系与区别

微观经济学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假设资源利用已经得到解决,以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为目标;宏观经济学采用全面分析的方法,假设资源配置已经解决,以经济资源为目标。有效利用是目标。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两个相互预设和互补的子学科。他们以彼此的研究对象为自己的理论前提,以彼此的理论前提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同时,它们又密切相关:一方面,总量是由单个数量构成的,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经济学,以便对微观经济学有更深入的了解。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两个分支共同构成了现代经济学。这两个领域曾经界限分明,但最近,这两个分支学科逐渐融合,许多经济学家使用微观经济学的工具来分析失业和通货膨胀等宏观经济问题。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