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理论基础李重光|百度网盘下载

编辑点评:李重光,乐理基础

本书是为中学音乐学校编写的《音乐基础理论》试课教材。本书侧重于五线谱的音乐知识。全书共分十五章,包括节奏、记谱等知识。全书共分十五章,包括节奏、记谱等内容。喜欢音乐的朋友快来下载吧

简介

本书是为中学音乐学校编写的《音乐基础理论》试课教材。本书侧重于五线谱的音乐知识。全书共分十五章,包括节奏、记谱等知识。全书共分十五章,包括节奏、记谱、

了解调式、音程、和弦、节奏、节拍、节奏和音乐动态、移调、装饰和旋律。同时,还对五线谱和宫池五线谱、常用音乐术语等进行了简要介绍,内容丰富简洁。适合专业和业余音乐家学习,

参考。本书初版于1962年,作者在1980年再版时作了必要的修改和补充,这次再版做了一些改动。

相关内容部分预览

目录

第 1 章声音和音高

第一节

第 2 节音乐系统、声音序列、声级

声音分组的第三部分

第 4 节声音范围和区域

第二章气质

第 1 节十二平均定律

第二节五度相生法则

第三节纯法

第四节自然半音和自然全音,变半音和变全音

第 5 节等音

第三章符号

第 1 节音符和休止符

第 2 节人员

第 3 部分:音符和休止符

第四节谱号

第5节增加声音价值的补充符号

第 6 节变音符号

第七节省略号

第 8 节:发音符号

第 4 章模式概述

第 1 节模式音阶键音

第2节模态尺度及其特点

第 3 部分:多部分音乐中的模式关系

第 4 节模式的多样性及其在音乐中的意义

第 5 章:基于五声音阶的各种模式

第 1 节五声音阶

第二部分将五个五声音调与主调进行比较

第三节五声音阶的特点

第 4 节六音

第 5 节七声

第6节基于五声音阶的各种音阶的名称和符号

第七节:同一宫系的不同曲调

第 8 节:含升调的调,含降调的调,第五循环

第9节基于五声音阶的各种模式的应用和性能特点

第6章主要和次要模式,中间模式的确定方法

第 1 节主要模式

第 2 节次要模式

第 3 部分:大调和小调音阶的标记和名称

第 4 部分:大调和小调音阶的特征

第 5 节大调相对于大调和小调

第六节大调和小调对比

Section 7 各种大调和小调音阶的应用及演奏特点

第 8 节特殊自然小调

第九节:作品中色调的确定方法

第七章间隔

第一段音程、旋律音程和声音音程

第 2 节系列和球场数

第三节自然区间和可变区间

第 4 节单音和复音

第5节区间倒置

第6节区间的形成和识别方法

第 7 节等间隔

第 8 节和谐与不和谐

第 9 节稳定和不稳定区间

第 10 节:模式中的间隔

第 11 节:失调的解决

第12节音程在音乐中的应用及表现特点

第 8 章和弦

第一个和弦

二和弦

第 3 节第七和弦

原和弦第四段及转位和弦

第5节如何形成和识别和弦

6 个相等的和弦

第七模式的和弦

第 8 节:和弦的应用及其演奏特点

第9章节奏节奏

第一节奏节奏模式

第二节节奏划分的特殊形式

Section 3 Accent Rhythm Rhythm Subsection

第 4 节同步

第五节 单拍与单拍 单拍中音高值的组合方法

第6节:复合节拍和复合节拍、强拍和亚强拍,以及复合节拍中的声音值的组合

第7节混合多节拍和混合多节拍混合多节奏音高值组合

第 8 节:改变节拍和改变节拍

第 9 节交错节拍自由节拍 1/4 节奏榕树和榕树符号

第十节:声乐中的音值组合方法及组合方法的例外情况

第11节节奏和节拍在音乐表演中的意义

第10章音乐的速度与动力

第1节速度标记

第二节速度在音乐表演中的意义

第 3 部分:动态标记

第 4 部分:力量在音乐表演中的意义

第 11 章换位和交替模式

第一节转置的一般概念

第二节音乐表演中换位的意义

第 3 节换位的类型

第四段关系

第 5 节备用模式

第 12 章模态变化和半音阶

第 1 节模式更改

第 2 节色阶

第 13 章转置

第一节:转置的应用

第 2 部分:如何转置

第十四章饰品

掌声第一部分

第 2 节波音

第 3 节回声

第4节颤音

第15章关于旋律

第一首旋律

第二节旋律发展的几种方法

第三节旋律的方向,旋律的高潮

第四段旋律

第五节音乐的基本形式

[附录1]数字符号和宫池符号简介

[附录二]常用音乐术语列表

乐理基础知识--音调

1、音调和音高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声音有四个属性:音高、强度、长度和音色。

声音的高低由物体在一定时间内的振动次数(频率)决定。振动次数越多,声音就越高;振动次数越少,声音越低。

声音的长度取决于声音时长的差异。声音持续时间长,声音长;声音的持续时间很短,声音很短。

声音的强度由振幅(声音的振动范围的振幅)决定。振幅越大,声音越强;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音色因音体的性质、形状和泛音数量而有所不同。

由于声音振动状态的规律性和不规则性,将声音分为乐音和噪声两大类。音乐主要用于音乐,但噪音也是音乐表演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2、音乐音响系统音节系列声级

音乐中使用的具有固定音高的音调的总和称为乐音系统。

音调系统中按升序或降序排列的声调称为音柱。

音调系统中的每个音调称为音调级别。有基本声级和可变声级。

在乐音系统中,具有独立名称的七个音级称为基音级。

基本音高级别的名称用字母和点名标记。

字母:C D E F G A B

点名系统:1 2 3 4 5 6 7

钢琴上的白键发出的声音对应于基本音阶。钢琴上的五十二个白键重复使用七个基本音阶名称。

两个相邻的同名音符称为八度音。

通过提高或降低基本声级获得的声音称为变化声级。用“升”或“#”表示将基本电平提高半音。下降的半音用“flat”或“b”表示。升高的全步标有“重新升高”或“×”。删除的整个步骤由“dropped”或“bb”表示。

如:C up or #C down C or bC

3、声音分组

为了区分同名但音高不同的声音,我们将声音序列分成许多“组”。

音柱中心的组称为小组。它用小写字母标记,并在右上角添加数字 1、

高于小字组的组名依次为:小字组2、小字组3、小字组4、小字组5、

第二组小字符的标记用小写字母和右上角的数字2表示。

低于小字组的组被命名为小字组、大字组、大字组1、大字组2、

小组的每个声音的标记用小写字母表示,没有数字。

大词组用没有数字的大写字母标记。

一组大字符在右下角用大写字母后跟数字 1 进行标记。

两组大字符用大写字母和右下角的数字2标出。

4、音域和音域

总音域是指音柱的总音域,即从其最低音之间的距离(C2-c5)。

单个人声或乐器的音域是指在整个音域内能达到的部分,如钢琴的音域是A2-c5、

音域是音域的一部分,有高音区、低频区和中频区三种。

在整个范围内,小字组、小字组和小字组属于中间范围。第三组小字、第四组小字和第五组小字属于高音区。大字组、大字组和大字组二属于低音区。

每个音区的特征音色在音乐表演中具有重要意义。高音区一般具有清脆、明亮、锐利的特点;而低音区往往给人一种强烈而笨重的感觉。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