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边界的社区 北京“浙江村”的生活史 修订版》项飙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跨越边界的社区 北京“浙江村”的生活史 修订版》

【作 者】项飙著
【丛书名】中国社会学经典文库
【页 数】 501
【出版社】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2018.03
【ISBN号】978-7-80768-188-5
【价 格】68.00
【分 类】城市社会学-研究-北京;农村劳动力-劳动力转移-研究-浙江
【参考文献】 项飙著. 跨越边界的社区 北京“浙江村”的生活史 修订版.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8.03.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跨越边界的社区 北京“浙江村”的生活史 修订版》内容提要:

“浙江村”,20世纪80年代起渐次于北京天安门以南5公里的南苑地区汇聚成形。30年来,其经济生产与社会再生产的特殊面貌、内部空间与外部环境的互动演变,已成为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流动人口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体制、权力与政策的鲜活样本。作者借同乡之便,于90年代中期6年时间里对“浙江村”进行实地调查,深入“浙江村人”的日常生活,以近乎白描的写作手法,细致呈现了“浙江村”这一流动群体的落地、发展和变化中的诸多细节。对于“浙江村”的形成、结构、运作、变迁,“浙江村人”作为“外来人口”在北京的生活、生产经营、乡情民愿、与流入地及户籍所在地管理部门的互动等等,均加以极近距离的分析记录。本书时隔20年后修订再版,除对前版内容进行补充订定外,于新增序言部分特别回顾了“浙江村”和中国社会自2000年以来的变化,对“正规化”及“分割-攫取模式”进行了分析阐述。同时为便于历史比照,增绘了2017年“浙江村”疏解前分布示意图。

《跨越边界的社区 北京“浙江村”的生活史 修订版》内容试读

第一章引论:从日常行为的角度

为什么要写这本书

我清楚记得在20世纪80年代,一位著名人士在某著名大学尝试教育管理制度改革而告失败。他对新闻界宣称,失败的原因是“教员素质太差”。这件事情给我印象很深,是因为它背后有明显的悖论。改革方案不是艺术品,别人接受不了,只能说明方案设计者自己考虑不周,甚至无能。怎么能把板子打到对方身上呢?但是,这样的逻辑偏偏在相当一段时间,以至到现在,还很盛行。“素质太低”几乎是所有人挂在嘴边的论调,成为解释各种问题的最直截了当的方法。但是我对那位改革者,以及大部分感叹“素质太低”的人,还是感到尊敬。他们毕竟在认真想着这个社会里的事。在更大的世界历史范围内,我们常常发现这样的事情:满怀热情的社会科学专家和革命家,在为群众谋福利的努力中造成群众的痛苦。并不能认为是这些悲壮的失败者“昏了头”。他们对社会往往有成体系的理性认识和规划。当人们在说“素质低”“太落后”等等的时候,他心里也是有一个理论在。正是和他心里的理性认识相比,人们才显得“素质低”。不是缺乏理性,而是过于理性。或者更精确地说,是固守了僵化的理性。

在这样的思路下,我们常常感到焦虑以至灰心。在成堆的问题面前,我们常常说“用市场(机制)来解决!”但问题是,“怎么形

2

跨越边界的社区:北京“浙江村”的生活史

成市场?”—因为我们还没有一个完整的市场。当我们从概念、从一些理论出发看问题的时候,我们不但感到自己是“落后”的,而且是偏离“正常”形态的;不是“假以时日”便可迎头赶上,而是不彻底改造自己就没有希望。

这样的焦虑和灰心恐怕是危险的。“忧患意识”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问题是我们在现有条件下应该怎么办。不管是一个人还是

一个民族,发展主要来自不断的探索而不是事先一揽子的设计。设计可以仅凭理性,而探索必须要有自信作为支撑。在我看来,我们的焦虑和灰心正是现在的世界话语体系过于单一的体现。发达国家基于其自身的有限实践而创造出来的概念成为被普遍接受的理念;非发达国家的人民从这些概念出发来思考自己。别人的理念成为尺子,而自己成为被量裁的对象。在丧失自我的时候也丧失了真正发展的可能。

本书的第一个目的,就是要比较彻底地从我们的日常行为本身出发,来看我们社会中的现象。正是这种想法,激励我在当今中国著名的流动人口聚居区一北京“浙江村”这个“奇怪”的社区蹲了近6年的时间。我相信长时期的观察是了解事实细微机理的唯一可靠的办法。

这本书的核心议题是讲述“浙江村”是怎么形成的。我提出,它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开发和聚合的辩证过程。“浙江村”真正的生活体系是一个全国性的“流动经营网络”。我们所看到的社区,乃是巨大冰山露出海面的一角而已。离开了社区背后的开放的体系,社区中的聚合行为将无法被理解。其聚合乃是为开放服务的。这和其他移民聚居区,及我们过去对移民聚居区的想象是很不一样的。

那么这一过程到底是怎么一点一点发生的呢?本书不从结构、角色、规则这些概念出发,而是基于对人的具体行为的直接观察描写在日常生活中,“关系”如何重叠而成为一个社区。这个“关

第一章引论:从日常行为的角度3

系”和结构主义等理论上所说的“关系”不同,它既不指事物在一个思维秩序中的相对位置,也不指人和人的一般的“联系”,而是有独特内容和含义的,是中国人在日常生活中所说的“关系”。我将提出“系”的概念和“关系丛”的看法,来勾画“浙江村”社区的型貌,表现他们对关系的运用和意识。

近年来关于关系的研究不是没有。但是有三个值得注意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把中国人的关系“特例化”。特例化首先倾向于把“关系”视为是中国独有,而西方社会不太存在的东西;然后,研究兴趣往往集中在关系有哪些特别以至“奇异”的地方,而忽略了中国社会中关系的一般特征。其要点不在于述说中国社会的组成方式,而是在强调它“究竟怎么和西方不一样”。西方中心论,在今天主要不表现为西方的种族优越感,或者把西方的观点强加于人,而是自觉不自觉地以西方社会为基本的参照来看其他文化。像对关系的看法,不仅外国人这么看,中国人自己也往往跟着这么看。第二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可以看作第一个问题的延伸,它在中国社会的范围内把“关系”作泛化并实质化的理解。似乎中国人是为关系而关系,“关系”压倒一切,成为组织社会的原则之一。第三个问题是把关系片面化。其典型表现是把关系看作特殊的“资本”、特殊的“网络”方式等等。这一取向一方面强调关系在形式上的特殊,另一方面又努力将它纳入西方的概念体系。我们所说的“关系”被这样一处理,就完全“跑了味”,至多只解释了它的小侧面,所以我说它“片面化”。认为关系可以简单“化约”为资本等概念,也扼杀了关系在理论上的挖掘潜力。

在我看来,关系与其说是客观的行为规则,不如说是中国人关于社会和人际关系的一套民间理论。①关系既不是人们行动的目的,

①这里特别感谢英国牛津大学彭轲博士。和他的讨论使我的这一想法更加明晰起来。

第一章引论:从日常行为的角度

5

以其村容、村貌的脏、乱、差,社会治安的混乱而蜚声京城。“浙江村”已成为北京城市生活中的一个专门概念。

从天安门广场南行5公里,刚过南三环,你就被甩入了拥挤的旋涡。大小汽车、人力三轮车、偶尔还会有老北京的驴车,团团转成一锅粥。背着大包小包的行人从你身边匆匆走过,迎面又走来拿着大哥大(早期移动电话)急急说话的人。南腔北调,嘈杂非凡。挤在摩肩接踵的胡同里,满耳瓯语咿呀,迎面而来的尽是瘦削清癯的南国身形,真让人恍如隔世。道边摆的“水晶糕”是温州人在后村一带就地做的;“粉干”“面干”则直接从温州捎上来。街边的“美容厅”清一色按温州风格布置。马村的菜市场里,在那些临时搭起的棚子中,在木片竹竿撑起的架子上,摆满温州人喜食的海蜇皮、虾米、蛏、鱼及桂圆、荔枝干等等。这里多数海鲜是乐清人派车从青岛、秦皇岛购进的,也有不少专门从温州本地运来。如果你是1995年以前来到这里,从木樨园把你载入“浙江村”腹地的,往往就是从温州来的那一团火红的脚踏三轮车。这一切使人感到恍然置身异域。

这里,美容美发店一家紧挨一家,装饰一家比一家豪华,但在店门口堆满的是垃圾和令人掩鼻的臭鱼烂虾;这里,政府来赶了多少次,包括1995年全国闻名的大清理,但哪次都是越赶越多,“铁打的营盘来回跑的兵”;这里的人们个个打扮得比北京市民要光鲜得多,住的却是临时搭建、拥挤不堪的小平房,腰缠万贯的人又往往不愿意离开这里,开着奔驰、丰田在村里跑

“这帮人怎么就能搞出这么个‘浙江村'来?”

这是北京市民、城市政府部门,甚至好多温州人自己张口就问的问题。这个问题与其说是好奇一真想知道“浙江村”是怎么来的,毋宁说是惊叹一觉得不可思议。在今天,我们对1997年东南亚的金融危机、对中东局势、对微软公司的产品满天飞、对国有企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