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全史 第1部 中国通史 第1卷》何亚辉编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中国全史 第1部 中国通史 第1卷》

【作 者】何亚辉编著
【页 数】 416
【出版社】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 2011.07
【ISBN号】7-5112-1340-5
【价 格】3980.00(全十二卷)
【分 类】中国历史-通俗读物
【参考文献】 何亚辉编著. 中国全史 第1部 中国通史 第1卷.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2011.07.

图书目录:

《中国全史 第1部 中国通史 第1卷》内容提要:

《中国全史 第1部 中国通史 第1卷》内容试读

第一编

【上古文明的发展与繁荣】

第一章

远古原始社会

中国古代夏以前的历史时期。中国猿人(较早期为一百七十万年,较晚期为四五十万年)只在地下留下原始的旧石器文化,不可能有当时蹬神话传说留传下赖。到大约六七千年以前,各地以不同形式走向母系氏族公社的繁荣时期,又留下了新石器文化。这时各族有自己的图腾崇拜及颇幼稚的宗教和神话,但往往是些朦胧的记忆或结合后来的宗教思想所作的描述。到大约五

六千年前,各地先后进入了父系氏族社会一有了内容较丰富的神话传说。最早的神话故事和历史传说,总是氏族部落关于其本氏族或本部落的来源及其祖先的神化故事。这样的神话传说靠历史文献记载下来,并逐步发生由较简朴到较复杂,由缺乏系统到逐步有系统,由神性很浓逐渐演化成人性,由纯神话逐步变成历史故事的演进变化。从西周到战国,就是中国古史

神话传说演进变化的时期。汉代则把它历史化、定型化。

西周文献中的古史神话传说

今存反映古代各族神话传说的最早文献,是《诗》和《书》中属于西周的一些篇章(包括西周加工的夏商文献遗篇)。还有《易》的卦交辞,因其录

事隐约,不如《诗》、《书》那样明确。

这些文献中所见的古史神话传说,只说商和周两族是由上帝生下来的,都住在一位天神禹敷布的土地上。商前有夏,夏、商、周三代前后相承,活动在“禹绩”之域,夏和周是西土先后相承之族,殷商是东方的部族。根据

《诗·大雅》,周自远祖以来婚姻氏族是姜族;根据《书·吕刑》,同时存在有苗族及重黎之族。

《天问》所载的古史神话传说

《天问》是一篇内容截至春秋末年止的神话史诗,所叙历史范围与《诗》

《书》相近,但远不及《国语》、《左传》。据顾颉刚先生考证,《天问》并非屈原所作,大约与《尚书》、《诗经》同时。

《天问》全文以三百六十九句提了一百七十八个问题,其中涉及天地开辟、洪水传说、大地情状、夏古史传说、商古史传说、周古史传说、古史逸闻和吴楚史事传说等八方面内容。在《天问》中,①仍以夏、商、周为中国古史体系。夏之前是天地开辟及洪水故事等;天地开辟后最早的神是鲧、禹,也有了共工、舜等神话人物,并出现了一次尧的名字。②叙商代历史从舜开始,以舜为商祖。③《天问》的古史神话传说中没有《国语》、《左传》中显赫古史人物炎帝、黄帝、太皞、少皥、颜项、高阳、高辛、帝鸿、金天及秦祖伯翳、楚祖祝融等,可知《天问》所记远在这些传说出现之前。春秋战国时期的古史传说

春秋到战国前期的主要文献《国语》、《左传》中,叙古帝古神名增多,

3

神农,所列伏羲、神农远在轩辕之后,居古帝系之末。《六韬》列举柏皇、栗陆、黎连、轩辕、共工、宗卢、祝融、庸成、混沌、昊英、有巢、朱襄、葛天、阴康、无怀,共十五氏。而时代不确切的《逸周书》列古帝二十六氏,其名多稀见者,似为战国晚期所增加。

④杂家《吕氏春秋》第三种五帝说及其余古帝。《吕氏春秋》汇集众说,故有不同古帝说法。《十二纪》提出第三种五帝说,为太吴、炎帝、黄帝、少昊、颜顼。《古氏篇》列古帝名次为:朱襄氏、葛天氏、陶唐氏、黄帝、颛项、帝曾、尧、舜、禹、汤、周文王、周武王、成王。《应同篇》把战国末阴阳家邹衍所提按五德转移的古帝循环系统实定为:黄帝(土)一夏(木)一商(金)一周(火)一(水),在夏、商、周前只有一古帝,和《诗》《书》历史系统相同,只是改众说以禹为夏祖,改以黄帝为三代共祖,回到了最早所传较可靠的古史系统。

⑤《楚辞》中的古帝。南方《楚辞》中,有楚始祖高阳,还有高辛、尧、舜、鲧、禹、咎繇(皋陶)及夏、商、周一些历史人物与神话人物,全都出自中原传说。可见当时南北各族融合程度之深,已确认同出于华夏共同祖先。

⑥有巢、燧人等氏的提出。战国后期诸子,提出有巢、遂人、伏羲、神农四氏,均在黄帝前。这四位具有象征性名号的神,代表着中国祖先所经历

一编

的人类早期文明发展的蒙昧时代三个阶段和野蛮时代低级阶段。

战国末期,作为民族大融合的反映,出现了一篇《帝系》,把所有主要神话人物和古代各族祖先神灵,都加以历史化,编排成一个统一的有血缘关系的古史世系。这一世系体现了当时要求大一统的客观需要。

这一世系原是儒、墨“二帝三王”即唐、虞、夏、商、周五代古史说的反映,但因民族融合,把五代各族分别归到颛项、帝喾两系,使其具有共同血缘,都成为共祖黄帝的直系子孙,于是变为“五帝三王”的历史系统。它反映统一的华夏族已经完全形成。

至于西周以来周族姻亲姜姓,春秋以来所传东方重要的太锦、少皥和西方重要的炎帝,在战国后期都已退出历史舞台,因而在此世系表消失。这也正是民族融合的结果。

汉代后起的古史神话传说

汉代继续有古史传说的编造,已不是原来传说时期史料内容。如《春秋繁露》提出三统说,谓古帝代依黑、白、赤三统递壇,本代和上二代为“三王”,三王前为“五帝”,五帝前为“九皇”。除以三统循环外,还配以“夏、商、质、文”四法,十二代始完成一次大循环,这比邹衍五德终始说更加复杂。实为无根之谈。

《准南子》与《论衡》、《说文》、《风俗通》等书记有女娲补天、化万物、造人类的故事(故事雏形已见于《山海经》,汉代始定为女娲);又创造了女娲和伏羲兄妹为夫妇诞育人类的故事。这些故事往往见于汉代石刻和绢画。《汉书·律历志》所载《世经》,有一中国古史最完备的按五德相生顺序编排的帝王系统;太昊庖牺氏一共工一炎帝神农氏一黄帝轩辕氏一少昊金天氏一颛项高阳氏一帝喾高辛氏一帝挚一帝尧陶唐氏一帝舜有虞氏一伯禹夏后氏一商汤一周文王、武王一秦伯一汉高祖皇帝。这一系统从此为封建帝统一

脉相承,自魏、晋至于清代一直遵奉不违。其中自伯禹以上皆属传说时期。汉代纬书又提出许多古史妄说,如据秦末指天神的“三皇”一词提出三种历史上的“三皇”说;又编造古史有十纪(为九头纪至疏仡纪),每纪二十七万余年,各有十几个或二十几个氏。至东晋伪《古书尚书·序》又承纬书《稽命徽》之说将前面三名定为“三皇”,接着的五名定为“五帝”,既提出第四种“五帝”说,又使“三皇五帝”说明确成为中国传说时期亦即最早的古史体系。但实际这都是后起伪史,非原有古史传说。

汉末三国时徐整《三王历纪》提出盘古说,成为所有古史传说前最古的天地开辟的神话。“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遂成了中国古史的定型。此说可能来自少数民族神话而非古代原有。

近世对传说时期的认识

唐宋一些学者提出了对近世学者探索古代传说时期深有影响的说法,如唐刘知几的《史通》对许多古事提出质疑,宋刘恕以至清人崔述,都对三皇、

五帝、十纪之说予以澄清。近世承此疑辨精神及西方史说知识,遂对古史传说提出新的认识。如康有为《孔子改制考》第一篇《上古茫昧无稽考》,以为战国诸子借托古改制,臆造古史。夏曾佑的《中国古代史》的第一章把三皇五帝称为由“上古神话”构成的“传疑时代”,故对三王、五帝、九皇及

【中国通

盘古、三皇、十纪等说,一律目为抵牾不足信。其后缪凤林《中国通史纲要》第一册唐虞以前也标为“传疑时代”,谓“三皇之说盖起于道家理想之世之具体化”。又以《三皇五帝说探源》畅其说,与缪氏讨论的蒙文通以为三皇

五帝本神而非人,三皇说本于“三一”,五帝说由于“五运”,出战国及秦世。

顾颉刚先生《古史辨》提出“层累地造成的古史说”。以为“时代愈后,传说的古史期愈长,…传说的中心人物愈放愈大”。如西周所知最早的神

是禹,以后层累地递增尧、舜、黄帝、神农、伏羲、天皇、地皇、泰皇于前,至三国徐整而有最前的盘古。对战国末期整理编定的那套古帝世系,则以为商、周原只认本族出于上帝,,与他族无关,太皥、额顼等亦为不同各族宗祖神;到战国时小国被吞并,逐渐归于统一,有人起而把各国祖先神灵“横的系统”改成“纵的系统”,“地图变成年表”。编为黄帝一系子孙,于是原来

中国全史大系

各不相干的各族传说的祖先群神,汇集而成统一的古史体系。

接着有人根据民族分布地域不同来区分古史传说的几个大系统。如傅斯年《夷夏东西说》分西方之夏、东方之夷,另有南方之苗。蒙文通《古史甄微》则分为海岱民族、河洛民族、江汉民族,表现为邹鲁、晋、楚三方各本于民情而传说各异。杨宽《中国上古史导论》则分东系民族、西系民族,各产生神话传说,称美本族神而诋毁对方神。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分为华夏集团、东夷集团、苗蛮集团,三者交相关系构成古史的进展。亦有试图用社会发展观点比照考古文化知识进行认识者,于是,在了0年代展开了中国社会史论战。当时出现下列诸异说:盘古及有巢、遂人、女娲等为旧石器时代,五帝为新石器时代;神农以上为原始共产社会,神农至陶唐为村落共产社会;五帝为初期封建国家,唐、虞为次期封建国家;黄帝为图腾社会,唐、虞为原始共产主义的生产方法时代,夏为亚细亚生产方法时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