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世界在指尖》吴玉林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三千世界在指尖》

【作 者】吴玉林主编
【丛书名】“发现闵行之美”闵行区政协文史丛书·民艺乡俗辑
【页 数】 153
【出版社】 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 2017.12
【ISBN号】978-7-5458-1583-2
【价 格】58.00
【分 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闵行区
【参考文献】 吴玉林主编. 三千世界在指尖. 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2017.12.

图书目录:

《三千世界在指尖》内容提要:

综合阐述闵行区域内国家级、市级、区级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包括民族乐器制作技艺、莘庄钩针编结、上海漆器制作技艺三项国家级、市级非遗项目,以及颛桥伞灯制作、土布纺织、女红、海派红木家具雕刻、灯彩制作、摄画制作、海派书画修复、香囊制作等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传承的过程来说,人的传承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千世界在指尖》内容试读

“敦煌”飞天,中国声音传遍世界

程绩

敦煌乐器,上海民族乐器一厂一个跨越半个多世纪的品牌,是毫无

争议的中国第一,圈内人都知道,中国中央民族乐团就认“敦煌”。

“国家队”认可,消费者也买账,在阿里今年2月公布的老字号电商

销售排名中,敦煌是唯一上榜的民乐品牌,每天敦煌牌的古筝、琵琶和二

胡都被送往全国各地,老字号“触网”活力焕发。

乐器

高4米、宽1.24米的巨型马头琴,由上海民乐一厂的两位师傅耗时半年完成

2「“发现闵行之美”闵行区政协文史丛书

“最困难的时候,我们是靠做画框和玩具才活了下来”,王国振是上

海民族乐器一厂厂长,1998年他初来乍到时,厂里利润总额只有9万元

经过18年,2016年的销售额2.7亿、净利润超过4千万。

“敦煌”如何飞天?

“最核心是,我们抓住了文化。”王国振说

摸爬滚打民族乐器争一枝独秀

张建平是上海民族乐器一厂的二胡制作大师,多位著名演奏家都用

过他做的琴,“闵惠芬晚年的时候因为力量小了,所以给她做琴要‘松

一点,但声音不能散;而给马晓晖的琴,要给她一点张力。”

在张建平看来,顶级民族乐器的手工制作,是永远不会被机器取代

的。20世纪80年代,厂里曾邀请闵惠芬、吴之珉、唐春贵等当时的名家盲评二胡,“6把二胡放在一起,让他们轮流拉琴”,结果,每把琴的制作者都被猜对了,“琴就像人一样,不同的人,不同的性格。”张建平制作的

二胡音色甜美,上下把位通透,尤其受欢迎

值得一提的是,张建平的家族史,可以说就是上海民族乐器一厂和

敦煌牌的历史。

解放前,张建平的大伯张文龙在上海开了一个作坊制作民族乐器,后

来,张建平的父亲张龙祥来到上海投奔哥哥,两人此后又各立门户制作京胡

和二胡。1956年公私合营,在豫园,上海的86家民族乐器制作坊合并而成上

海民族乐器合作社,其中就有张家的两个乐器作坊,这正是上海民族乐器一

厂的前身,敦煌品牌也随之问世。1962年9月,上海民族乐器一厂成功注册

“民艺乡俗”辑三千世界在指尖丨3

上海民族乐器一厂二胡制作大师张建平

“敦煌牌”商标。1963年,该商标正式启用,沿用至今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上海乐器厂众多,然而现在这些老厂大多不复存在。为了生存,上海民族乐器一厂在改革开放初期竞然一度以做家具和

玩具为主业,“当时国门刚打开,西洋乐器像潮水一般涌进来,是民族乐

器最艰难的时期,一批大师不做琴做起了相框。”上海民族乐器的“独苗”,就这样“保”了下来。1998年王国振成为厂长,一查账本“吓了一跳”,利润总额只有9万元,仅靠收房租勉力维持,南京路上的店面出租、莘松路沿街的厂房出租,一年的租金倒有200万元。

4「“发现闵行之美”闵行区政协文史丛书

破釜沉舟文化营销促逆境腾飞

掌舵“敦煌”品牌18个年头,回首往事,王国振依然感慨不已,“当时真是生死存亡,有人提出要降价,和上海周边的家庭作坊企业争夺市

场,我说‘敦煌’不仅不能降价,还要适当涨价。”

为什么有底气说这样的话?王国振说,“敦煌品牌的核心是文化,这是一只金饭碗,我们却拿着金饭碗在讨饭吃。”王国振认定“敦煌飞天”要重新打文化牌,这个从钢琴厂“空降”来的王厂长,提出要把敦煌牌古筝打造成中国的“斯坦威”。

当时民族乐器市场鱼龙混杂,以家庭作坊式的小企业为主,扬州地区有上百家小企业生产古筝,扬琴生产集中在北京、河北等地,还有苏州

工作人员正在制作二胡琴弦

“民艺乡俗”辑三千世界在指尖|5

的二胡、杭州的笛子。低价竞争的结果,是粗制滥造现象严重。

“敦煌”高起点再出发,“首先,我们定位很明确,敦煌乐器不是一般的消费品,而是文化产品。”

从产品营销到文化营销,方向对了,“敦煌”的飞天路起步就很顺,“1998年至今18年,我们的销售额每年都保持两位数增长。”

2001年9月29日,上海民族乐器一厂与东方广播电台在上海鲁迅公园联合举办“千筝和鸣一花好月圆”中秋文艺晚会。身着印有“敦煌乐

器”上衣的千人古筝乐队共同演奏,创下世界吉尼斯纪录;

2005年1月,与东方电视台合作,在东方电视台音乐频道开设“敦煌国风”栏目;

2005年9月,组建“敦煌新语”乐队,乐队成员全部是毕业于上海音

《印象国乐》剧照其·

6【“发现闵行之美”闵行区政协文史丛书

《印象国乐》剧照其二

乐学院的优秀生,近年来,在国内外音乐厅、剧院、学校等场所进行民乐表演近400场:

2009年6月,企业民族乐器制作技艺被列入上海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

遗产保护名录;

2011年5月,上海民族乐器一厂乐器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

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013年8月,由王潮歌导演的中央民族乐团大型民族乐剧《印象国

乐》在国家大剧院上演,“敦煌”为其量身仿制了60多个品种、80多件敦

煌壁画乐器。

有中国民乐展示的地方,就能看到“敦煌”,文化营销和乐器销售很快就良性循环,2004年,上海民族乐器一厂主打产品之一一“敦煌牌”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