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材的建构》谭刚毅,杨柳编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竹材的建构》

【作 者】谭刚毅,杨柳编著
【页 数】 162
【出版社】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 2014.11
【ISBN号】978-7-5641-5305-2
【价 格】59.00
【分 类】建筑构造-竹结构-研究
【参考文献】 谭刚毅,杨柳编著. 竹材的建构.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4.11.

图书目录:

《竹材的建构》内容提要:

本书对竹子的各类属性及其作为建筑材料的建构方式及节点构造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归纳总结,并结合大量竹构建筑的典型案例,不仅对竹材在建筑中的运用进行了更为详细的剖析,而且就竹材相关的形式构成逻辑和空间生成策略进行了深入的方法和理论上的研讨。

《竹材的建构》内容试读

77绪论

1.1课题来源

1.1.1研究背景

中国有着丰富的竹材资源和悠久的利用竹材的历史,竹在中国文化中也有着重要的意义。我国古代,人们一直保持着用竹材进行建筑活动的传统,古代匠人用他们的实践总结出了许多竹构方式,而到了现代社会之后,各种传统的竹构方式越来越被主流建筑师忽视,随着各种新型的建筑材料的出现,竹材在建筑中的运用更是日渐稀少。最近一些年,由于各种环境问题不断涌现,可持续发展观念迅速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一致认同。在建筑领域,可持续观念也逐渐成为建筑师不可同避的问题,而中国作为日前世界上建设量最大的国家,可持续的建筑理念的推广更是迫在眉睫。竹材作为一种生态环保的自然材料,如果能在中国得到推广运用,将很大程度上改变人们(包括建筑从业人员)对建筑的理解

2008年笔者参与了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为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进行的临时安置房建造试验,历时三周,这间名为“竹子泥土稻草房”的单层生态小屋建造完毕后.虽然有多处仍需改进,但笔者从中体会到了真实建造的乐趣,对绿色建筑和低技造屋的理念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2009年德中同行武汉站的展出,笔者与展览馆设计师德国建筑艺术家马库斯·海因斯多夫(Markus Heinsdorff)有过短暂交流,并参与了上海世博会中德之家馆的前期方案设计,深受这位充满想象力和灵感的艺术家的启发一用自然的材料、真实的情感建造最生动的建筑

2010年笔者亲历上海世界博览会(简称世博会)。世博会上多个运用竹材的场馆,从各个方面向人们展示竹材在建筑设计中丰富的运用可能。这一中国产量颇丰的白然材料,凭借其出色的材料性能和朴实的原生语言,在尽情演举建筑师们设计灵感的同时.积极地回应了当今可持续的绿色低碳建筑风潮

对于建筑的理解,笔者一直认为真实白然是更深刻的美,而竹构建筑诚实的建构逻辑与直接的材料表达正是对建筑“美”最好的诠释。笔者认为:这种美不是建筑理论中经常谈论的抽象美学问题,而是一种更接近体验者内心感受的深层次的情感共鸣,竹材在建筑的运用值得我们深入探究。

1绪论/1

1.1.2既往研究

1)国内竹构建筑的发展及应用现状

当前,国内竹构建筑的发展比较滞后,几乎没有国内建筑师设计的优秀竹构建筑作品问世,像冯纪忠先生设计的上海松江方塔园中的“何陋轩”这样的优秀的竹构建筑在国内极为少见。竹材大多被用在一些特色酒店、度假村、公园小品等临时性或品质要求较低的建筑中,运用的方式也比较简陋,大多还停留于以竹代木的做法,竹材众多的优良的特性几乎没有得到表现。总体来看,国内少有优秀的竹构建筑问世

在这种竹材运用相对落后的总体状况下,国内仍然有些学者在这一领域进行了深人的研究。湖南大学的肖岩教授以结构工程师的视角对竹材的材料特征和力学性质做了深入研究,他主持设计的位于湖南未阳市一座跨度为10m的竹结构桥梁,实际承载能力约90【,这是世界上首座通行车辆的全竹结构桥梁。他领导的团队还设计并实施了一批抗震能力达到八级以上的竹结构的住它楼、这也是中国建筑领域的先例

肖岩教授的研究具有很强的开创性,但他的工作视角更多集中于材料与力学等工程技术领域,对建筑设计形式、空间、建构等问题的研究相对较少。目前,肖岩教授的开创性工作在国内只能算是一枝独秀,在国内的建筑领域,竹构建筑的理论和实践虽逐渐得到相应的重视,总体的发展水平仍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

结合中国社会的现状及建筑业的现状可以发现,国内竹构建筑发展严重滞后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经济的高速发展导致了日前中国建筑业的急功近利。职业建筑师大多为众多的工程项日所累而没有精力去仔细思考如何在建筑中使用竹材:而为数不多的具有实验精神的建筑师则更多关注砖、木材等材料,对竹材的研究则较少涉足

(2)大众对竹构建筑不正确的认识与偏见。由于在国内建筑中竹材运用比较少见,人们见到的竹材用于建筑中的案例大多为一些品质不高的公园凉亭和临时构筑物等,因而使得大众普遍对竹构建筑有质量差、临时性甚至落后的不正确看法

(3)缺少竹建筑的相关基础建筑知识、施工方法与建筑规范等2)国外竹构建筑的发展现状

相比国内的竹材运用现状,国外一些建筑师的工作显得深入而有创新性,他们通过不断探索竹材的材料特性与建构逻辑,设计出了一些品质优良的作品:让世人对竹建筑有了全新的认识,对竹材运用的前景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德国建

2、竹材的建构

筑艺术家马库斯·海因斯多夫,哥伦比亚建筑师西蒙·维列(Simon Velez),日本建筑师叶祥荣(Shoei Yoh)、隈研吾(Kengo Kuma),日本艺术家敕使河原宏(Hiroshi Teshigahara)等,都为竹材的推广进行了各种具有创新性与前瞻性的实践,他们的竹构的建筑与艺术装置作品为世人带来了不一样的感观体验,也展

示了竹构丰富多彩的可能性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对国外的这些优秀建筑师、艺术家以及他们的作品的学习研究与归纳总结将成为国内竹构发展的基础工作中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改变国内竹材运用滞后的有效手段之一。

3)国内竹构建筑的学术研究国内主要的研究集中在以下四点:

(1)对竹材作为建筑用材的适用性的阐述研究

这一类文献多由对竹材的资源、产量进行分析入手,对竹材作为建筑用材的各方面材料属性、特征进行探讨。这一类期刊论文数量较多,多从竹材的经济性、资源性、能源环保性以及可持续性四个方面讨论。《竹子的力学特性》(孙宁等,1997)用数理公式详尽论证了竹材优良的力学特性;《丛生竹物理力学性能及其对制造竹建筑材料的影响》(王正等,2003)用实验的方法研究中国两种最重要的丛生竹种云南黄竹和龙竹的物理力学性能,并将其与建筑用木材相比,得出这两种丛生竹的物理力学性能均达到建筑材料的性能要求的结论:湖南大学肖岩教授主编的专著《现代竹结构》(Modern Bamboo Structures)从工程技术的角度,结合大量精确的材料与力学实验,深入分析、总结了竹材的各种材料属性与力学性能,为竹构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持,同时书中还结合大量的工程案例,为竹材在具体实践中的运用进行了大量开创性的工作。

(2)竹材应用技术及其创新应用的研究

从竹材应用技术的角度研究竹材主要有竹材作为结构和原竹节点技术这两个方面。《有关竹屋架的几个问题》(陈肇元,1958)简要介绍了至新中国成立初期竹材主要用于竹索桥、结构物围护部分,以及简单承重构件,结合竹的节点连接方式重点分析了竹屋架的设计应用要点,是早期对竹材在建筑结构应用进行详尽分析的研究,在现今的竹材应用中也颊具启发意义:《原竹建筑节点构造分析及改进》(张楠等,2008)对国内外原竹节点构造进行梳理分类,总结出现有构造方法存在的问题,进而提炼出原竹建筑节点构造应解决的关键技术,提出对节点构造的改进设想。国内竹材应用技术创新研究较少,多为借鉴国外成熟技术。

(3)对特定竹建筑案例以及竹建筑师的研究

哥伦比亚竹建筑师西蒙·维列在广东惠州十字水生态旅游度假村的竹构建筑是国内十分优秀的竹构建筑实例,这位建筑师被许多研究者关注。华南理工大学

1绪论/3

李佳的硕士论文《坂茂和西蒙·维列的比较研究》跳出对竹构这一单一对象进行研究,而将竹构建筑与纸筒建筑进行比较研究,探讨材料的共性和特殊性。德中同行在沈阳、广州、南京和武汉的临时展馆为研究者研究竹构临时建筑提供了优秀的案例。2010年上海世博会数个与竹相关的展馆,也为研究者提供了研究的样本同济大学赵月教授的硕士研究生陈安斐的论文《竹子运用于环境一竹构临时住所的研究》分析竹子自身的力学特性和其所特有的建构方法,并结合对中国临时住所现状的调查和研究中所发现的问题,通过建构层面、产品系统化层面和规划决策层面分别探讨了竹构临时住所的可能性

(4)对竹构用于景观构筑物和装置艺术设计的研究

同济大学季正嵘的硕士论文《“竹构”景观建筑的研究》以景观建筑设计为出发点,以生态设计的观念为研究基础,深入探讨了竹材的设计价值与生态意义,并结合作者参与的景观建筑的实际1程,详细分析“竹构”设计从概念设计到细部研究,再到实施完成的过程,对竹结构、竹节点和竹表皮的设计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竹构的基本概念:关注竹材的建造本质一以符合建构逻辑的方式组合。季正嵘、赵月的期刊论文《“竹构”实验建筑与景观一从博览会建筑与景观看竹材料的设计应用》从概括介绍竹材料作为一种生态材料以及当代竹的生态建筑与景观设计实践现状入手,以日本静冈花卉博览会(简称花博会)和日本爱知世博会为例,用“竹构”一词概括了从概念设计到细部研究,直至实施完成的过程,探寻设计师使用竹材料的设计概念,探讨利用竹材料的设计方法和进行“竹构”实验的意义。《设计结合白然一马库斯·海因斯多夫的竹子建筑》中介绍了马库斯·海因斯多夫的竹构景观作品及可供人进入的竹制艺术装置,探讨了竹作为设计介质的作用和意义

4)国外竹构建筑的学术研究

《造白己的房子》(Grow Your Own House)是哥伦比亚竹建筑师西蒙·维列的一本十分重要的论著,以介绍他自己的竹构建筑作品为主,细致地说明了各个作品从设计到深入,直至最后建成的整个过程,展示了他如何用一根根简单的竹材构建结构单元再构筑出整个结构体系,最终形成建筑作品,其中每个作品都有详细的草图、构件尺寸、节点大样等,书中还包含了他在多年的竹构建筑实践中总结出的对竹材及竹构建筑的深刻见解,全面地反映了他朴实、自然的建筑思想。其他对西蒙·维列竹构作品的研究多基于这本著作

德国建筑艺术家马库斯·海因斯多夫多年来从事竹构建造构筑实践,在世界各地有许多优秀的以装置艺术为主的竹构作品。作为德中同行展馆的设计师和上海世博会中德之家展馆的设计师,其论文《上海世博会竹亭》(Bamboo Pavilionfor the Expo Shanghai)清晰、详实地介绍了上海世博会中德之家展馆的空间、

4、竹材的建钩

形式、材料、节点构造,向读者再现了建筑及其建造过程中的方方面面。其著作《竹建筑:设计结合白然》(The Bamboo Architecture:Design with Nature)i详尽介绍了德中同行展馆和世博会中德友好展馆的设计、建造过程,以及作者在东南亚、欧洲建造的竹构装置艺术,揭示了设计背后的意识形态和理念

另有多篇针对自已国家竹材利用现状,结合案例加以分析的研究。或是对传统建造方法的总结,如《邦拉德斯传统住宅:基于材料与地点的住宅类型》

Traditional House of Bangladesh:Typology of House According to Materials and

Location),或对已有技术提出改进,如《竹能否作为西欧建筑材料的替代品?

一项关于西欧竹(产品)运用的环境绩效、成本及瓶领的研究》[Bamboo asa Building Material Alternative for Western Europe?A Study of the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Costs and Bottlenecks of the Use of Bamboo (Products)in Western

Europe]以及硕上论文《印度地震多发区竹筋砌体建造手册》(Guidelines for

Building Bamboo-Reinforced Masonry in Earthquake-Prone Areas in India),是灾后重建和贫闲地区屋舍建造实践研究,如《竹子与建成环境的可持续性问题》(Bamboo and Built Environment:Sustainability Issues)和《竹土学校》(The

School Made of Earth and Bamboo)、《置于死地的设计》(Design Like You Givea Damn)等。另有一些竹构作品散见于各种建筑作品集,譬如阿卡汗奖的作品集《蕴含与阐发201O阿卡汉建筑奖》(Implicate Explicate2010:Aga Khan Award for

Architecture)等

国际竹藤组织(International Network for Bamboo and Rattan,简称INBAR)进行了多项与竹相关的研究,这些报告文献多以“”文件格式等存于网络报告,是竹构研究的重要依据

总体看来,无论实际作品还是理论研究,国外竹构研究较国内现状而言,都呈现出视野广、深度深、理念先进的情况。因此对竹构建筑做一次系统的梳理

十分必要

1.1.3研究关键点与难点

本书研究过程中尚存很多难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国内研究竹构的学术论文相对较少,多从技术、文化、景观等角度或以竹构的某一方面进行研究,少有从建筑学本质问题出发的研究成果,本书正是基于这种现状,力图从建筑学本体的角度展开研究,而研究是否有突破意义的关键在于如何很好地论述从建构到竹构,再到实践这条主要线索,如何让竹材深入地与建筑设计相结合

(2)本书涉及建构、批判地域主义等相关学术问题,如何正确地认识这些理论观点将是本书立足之关键

1绪论/5

(3)由于国内竹构建筑发展的滞后,优秀的作品较少,因此实地调研的案例选择比较受限制

1.2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研究目的

本书避开建筑领域错综复杂的理论思辨,从材料入手,以最为本质的建构视角对待建筑设计中的基本问题。通过研究竹材这种白然材料运用于建筑设计中的多种可能,归纳总结出竹材在建筑设计中的各种运用形式与建构逻辑,以此达到对竹材在建构方面更为深入的了解,同时结合具体案例的分析研究来拓展对竹构概念的认识

1.2.2研究意义

从建筑发展的角度来看,自现代主义的建筑革命以来,建筑领域呈现出逐步多元化的趋势,各种建筑理论不断涌现,直至今日,建筑设计已经不再有统一标准,建筑怎么设计都可以似乎已经成为建筑界的共识,同时也是一种短时间内无法解开的迷惑。不可否认,解构主义、数字建筑等引领当今建筑潮流的风格确实为建筑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可能性,但在这些过于追求建筑独特性和视觉表现力的风格的带领下,目前的建筑界总体上极为繁荣但却逐渐偏离了建筑的本质属性。本书通过对竹构建筑的研究,重新提出了建筑中材料、建构等最为基本的问题、通过分析研究国内外一些优秀的竹构建筑,力图展现竹材丰富的建构可能以及从材料、建构等建筑基本问题入手进行建筑设计的迷人魅力

从国内竹构建筑的发展现状来看,通过研究众多优秀的竹构建筑,归纳总结出当今建筑师运用竹材的各种方法与思想,为国内竹构建筑的发展提供一种参照与引导

从可持续的角度来看,将竹材这种低碳的自然材料引入能源消耗巨大的建筑业,通过研究竹材在建筑领域中丰富的运用可能性,探索相应的低能耗建筑设计思想及实践体系,为未来建筑的低碳可持续化提供了一种良好的方式

1.3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的界定

1.3.1研究对象

本书研究对象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1)竹材

研究竹材的生物学属性与材料属性。需要说明的是,竹材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可分为原竹和胶合竹两种应用形式,本书主要以原竹在建筑设计中的实践

6、竹材的建构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