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传统大木匠师技艺研究》张玉瑜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福建传统大木匠师技艺研究》

【作 者】张玉瑜著
【页 数】 174
【出版社】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 2010.02
【ISBN号】978-7-5641-2011-5
【价 格】40.00
【分 类】木结构-建筑工程-建筑史-福建省
【参考文献】 张玉瑜著. 福建传统大木匠师技艺研究.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0.02.

图书目录:

《福建传统大木匠师技艺研究》内容提要:

本书的内容是对南方发达地区传统建筑工艺进行抢救性研究,针对福建地区传统营造体系中的大木匠师技艺和大木作技术进行纪录、解读与分析研究。

《福建传统大木匠师技艺研究》内容试读

引直1

1)研究背景和意义

近年来随着传统建筑研究的不断深入与拓展,以及国际组织对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研究不遗余力的推动,促使世界遗产数量居世界前列,遗产类别最齐全的中国对建筑遗产的保护和再利用的课题越来越重视。而当更多的科学技术和现代工具被运用至传统建筑的修缮保存与研究工作时,我们才逐渐意识到正在消逝的远较我们所能掌握的多得多。传统建筑需要其原有的营造技术来维护与修复,因此从某种角度而言,“真实性”已无可避免地将离我们越来越远,纵使以“修旧如旧”的原则来简化衡量标准,对于当代社会而言仍然是一项严峻的要求·,突显了我们对传统营造技术和技艺了解不足所造成的困难。

对建筑本体的研究诚然是当代对传统建筑研究的方便法门,但在保存及修缮的许多议题面前,已经不能再满足于将建筑与其营造过程相分离的“观察状态”,不论从研究的角度或应用的角度而言,传统营造技艺的研究皆具有极现实的意义。并不仅是因为具体做法对具体地区的修缮指导与研究具有积极的作用,关注传统匠师的营造智慧,将使我们摆脱对传统建筑考古式的研究方法,而代之以动态的思维方式。除了在社会变迁的今日将传递更多的历史讯息予后代之外,更由于传统营造技艺的文化内涵足以引领我们重新认识以及重新诠释我们的传统建筑文化遗产。

本书源于吾师朱光亚先生的研究课题“东南沿海地区传统建筑工艺抢救性研究”中的子课题。朱先生数十年来致力于传统建筑的研究与保护修缮工作,从实践经验中总结出详实细密的历史考证与正确合理的操作技术是确保今日古建筑修护成功的两大因素;然而,现在技术熟练的老匠师越来越少,在技术上有断层失传之虞;为了保存绝学,总结老匠师的传统经验,应尽快对传统匠艺展开全面调查与整理、编写专著、让技术流传下去。正是基于如此迫切的现实需要,而提出此项研究课题。目前国内的研究概况是:

近代国内对传统建筑匠艺的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营造学社”。其汇刊中载有“哲匠录”,是对匠师与匠艺的初步整理研究;其后“中国营造学社”以北京地区宫殿建筑测绘的资料为基础,访求了许多尚健在的清宫老匠师,整理而成《清式营造则例》一书,梁思成先生谓此书为进入清式建筑研究之钥。1961年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名单,并在各省市建立了专门的古建筑维修队和文物保管所,以便对重要古建筑进行维修。北京地区便在此基础上累积了大量清式建筑的研究资料,并于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出版下列主要成果:《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主编,1985):《中国古建筑修缮技术》(杜仙洲,1996):《中国古建筑木作营造技术》(马炳坚,1997):《清式大木作操作工艺》(井庆升,1985):《中国古建筑瓦石营法》(刘大可,1993):《清代古建筑油漆工艺》(赵立德、赵梦文,1999):《中国古建彩画》(马瑞田,1996);《木工雕刻技术与传统雕刻图案》(路玉章,2000):《中国古建筑术语辞典》(北京文物局,1992):《古建园林技术》杂志;《科技史文集》杂志等。同时亦有学者对北京官方文献档案进行研究,例如天津大学的王其亨教授所进行的清代工部“样式雷”的专题研究等。

0福建福州华林寺大殿和莆田玄妙观三清殿是现存为数不多的宋代木构建筑,1985年华林寺大殿经专家研究论证后进行落架大修的修复工程。在屋面瓦作将线工之时,国家文物局高级工程师视察发现瓦垄施作未达顺直标准,于是便在北方古建技术专员指导下,南方工匠返工将原本只在筒瓦部分使用壳灰的座灰全部铲下,按北方灰背做法加砂重春后重新施工,完工之后的华林寺大殿却逐渐发生了屋面漏水的情形,至2001年因大面积福水已对木构架产生严重成助不得不进行屋面重修工程。此次福建地区的技术人员坚持灰背做法并不适合南方高温潮湿的气候,北方重在御寒而南方更强阀衔湿水汽的实时散发。因此决定屋面全部卸下后铲除并清洗每一个瓦件上的灰背,全面更换望板及部分橡板,然后按福州当地做法重新施工。相较于瓦作的可逆性操作,木构架彩绘的原做法与纹样的营造工艺已经无法掌握。在玄妙观三清殿,东岳殿、福州文庙,漳州文庙等保护单位的修缮工作中,只能采取涂刷有机硅的保护方式(访谈自福建省相关文管单位)。

2福建传统大木匠师技艺研究

相较于北京地区对清式建筑匠艺的研究成果,南方传统匠艺的研究则展开得较缓慢。1955年姚承祖先生编写了《营造法原》一书,记录了苏州地区部分的传统营造匠艺,首开近代对中国南方营建技术资料保存与公开流传的先河,其后仅有陆续发表于《古建园林技术》、《科技史文集》等期刊的论文和民居研究等学术会议研究成果中。虽然近年来已有较多的学者在民居和乡土建筑的研究中关注了传统营造技术的内容,但相较于北方的研究成果而言,南方传统建筑匠艺的系统整理与研究工作还有许多领域亟待拓展。

台湾地区对于传统匠艺调查与研究则已累积了不少成果,其传统匠师主要是以清未渡台的闽粤籍匠师及其所形成的匠派为主,研究内容包括台湾地方工匠派别及其承传系谱、设计思想及理论探析、设计图样及施工工具使用技术、材料及技巧研究等等,成果甚多。例如:《传统营造匠师派别之调查研究》(李乾朗,1988);《台湾古建筑图解事典》(李乾朗,2003);淡江大学硕士论文《大木匠师陈专琳“篇尺”设计程序及其意义分析》(沈大豪,1999):《清末民初福建大木匠师王益顺所持营造资料重刊及研究》(内政部,1996):《台湾一般传统木构造民宅营建技术的多样性研究一以嘉南平原地区匠师访谈为例》(丘上嘉,1990);《台湾地区传统建筑匠师技艺保存途径》(阎亚宁,1992):《古迹砖石构材制作与应用之调查研究》(阁亚宁,1989):《全国古迹修护技术人才调查研究报告》(张天开,1985)等。其中,李乾朗先生数十年来特续地投注个人的心力与财力,关注并记录台湾古建筑匠师与匠艺,陆续出版其研究成果有《台湾传统建筑匠艺一辑一七辑》及彩绘匠师研究专著等,透过他的研究,为曾为台湾古建筑奉献智慧的匠师们留下记录,并逐渐建构出一个台湾建筑史领域的营造技术发展轮廓。台湾的传统汉人建筑体系属于中国南方建筑体系中的闽粤子系,其研究的方法与深度足为我们借鉴。

2)福建传统营造匠艺研究的特点

福建传统建筑属于南方穿斗体系的一支,其区域内的传统建筑保留了许多古制并且呈现分区做法鲜明的特色,这样的情况使得各地文管部门在修缮工作中首先面临着与全国、南方统一修缮定额大半对不上号的难题,因为形式、名称与做法、工艺、用料等大不相同。对这些形制和做法进行分析研究是当地文管部门执行工作的基础0,而在修缮的实际工作中则以工艺佚失为最难克服的难题。更甚者则造成无法挽回的遗憾;如泉州魁星阁当年拆迁落架时两层八角与两层四角的“蜘蛛结网”藻井斗烘因编号技术不善,致使无法按原样重组(斗不起来),至泉州开元寺落架时发现清代是以千字文进行构件的编号,才得以使数千个斗棋构件归回原位。这些情况说明了营造技术必与其建筑特点互为表里,这也是经验体系的特色,因为它是在操作中依靠经验解决相当数量的技术问题,而技术便在实践中积累与养成。

福建地区的传统建筑向来以形制犹存古风为著,并曾对日本、韩国的传统建筑产生极大的影响。对福建地区的传统营造匠艺进行研究,除了拓展传统建筑体系发展变迁研究的深度之外,将之与明清时期或北方地区的营造技术相比较,将为我们提供一个极佳的对照坐标,揭示南方地域仍然拥有许多沿袭自宋元时期营造技艺的特点。

3)研究的主题与切入点

传统建筑的营造是由许多工种共同协作完成的,其中大木作与大木匠师是最重要及关键的。本文的研究主轴即是大木匠师的技艺及大木作技术,另外也对木作雕刻、油作、漆作与彩绘等工种的技艺进行调查与初步的分析。

关于时代性的问题。技艺是否能以时代性作为研究的切入点?从形式上看,建筑具有时代性,部分建筑材料也有时代特征,少数工具的使用也具有断代的意义…,但这些判断方式都只能就遗存的实物来讨

0如福州古建特色之一马头墙,其时代变化明显,清中期翘尾低平、灰塑简单朴素,晚期做法则转向夸张与装饰(访谈自福州古建研究所副所长黄):漳泉莆仙地区在屋脊做法、屋面瓦作,木作雕饰风格以及石作等各自有明显的区域和时代特点(访谈自漳州文管会钟武艺)。

©例如福州地区有名的墙头花工匠,人称花二,花四,现皆已去世,而1992年修缮文物建筑时聘请当时城门一带最好的工匠施工仍做不出昔日的工艺效果(访谈自黄泓);老工匠知道许多做法,例如灰作中加蛋清不会褪色,乌烟灰中加醋下雨时不会“流鼻涕”等,现在的工匠常常不知道(访谈自福州文管会杨秉纶):1999年漳浦黄化古民居迁建工程中已注意采用原工艺,石灰拌面用壳灰白灰,并且掌握时效一次施工完毕,但夯土墙为新作,质量必不如昔(访谈自三明文物保管所陈木霖)。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