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金文辑注》牟华林,钟桂玲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汉金文辑注》

【作 者】牟华林,钟桂玲著
【页 数】 306
【出版社】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 2017.01
【ISBN号】978-7-5194-2373-1
【分 类】金文-研究-中国-东汉时代
【参考文献】 牟华林,钟桂玲著. 汉金文辑注.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2017.01.

图书目录:

《汉金文辑注》内容提要:

本书以现代学者所辑为基础,增入2006年以来各类文物考古杂志所收汉代金文,补入部分古代学者的汉代金文研究成果,通过系统整理编纂视域所及之汉代金文。

《汉金文辑注》内容试读

饪食器铭文

谷口鼎

谷口,大初四年造。(器)谷口。(盖)(《汉金》卷一)

整理者案:《汉金》,即《秦汉金文录》。下同。《金文续编》录本篇,盖铭“谷”下之阙文乃“五”字之古体。本篇又见《历代著录吉金目》页819上栏,题作“谷口铜鼎”,器铭“大初”作“太初”,盖铭作“谷共”。大初四年,即太初四年。太初为西汉武帝年号(太初四年为前101年),故此器为西汉物。

杨鼎

杨厨铜一斗鼎,重十一斤二两。地节三年七月造。(《汉金》卷一)》

徐按:“七”《汉金》误释为“十”;《续编》不误。整理者案:徐按所谓“《续编》”,即《金文续编》。又《秦汉金文汇编》上编亦将“七”误释为“十”。又《历代著录吉金目》页863上栏录本篇,篇题作“杨厨鼎”,铭文“二两”作“三两”,“七月”作“十月”。地节为西汉宣帝年号(地节三年为前67年),故此器为西汉物。

河东鼎

汤官,元康元年,河东所造铜三斗鼎,重廿六斤六两。第廿五。(《汉金》卷一。拓本在卷七)

整理者案:本篇又见《金文续编》。元康为西汉宣帝年号(元康元年为前65年),此器为西汉物。

谷口宫鼎

谷☐宫,元康二年造。(《考古与文物》1983.2)

汉金文辑校>>>

整理者案:西汉宣帝元康二年为前64年,此器为西汉物。

上林宣曲宫鼎

上林宣曲宫,初元三年受东郡。白马宣房观鼎,容五斗,重十九斤六两。神爵

三年,卒史舍人、工光造。第十五。第五百一十一。(器)上林。第九。(盖)(《考古》1963.2:14号)

整理者案:“初元三年”,《秦汉金文汇编》上编作“初元二年”,不误。又初元为西汉元帝年号(初元二年为前47年),此为西汉物。

承安宫鼎(一)

承安宫铜鼎,容一斗,具盖并重十斤二两。甘露元年工让造。(《汉金》卷一)整理者案:本篇又见《金文续编》。甘露为西汉宣帝年号(甘露元年为前53年),此为西汉物。

承安宫鼎(二)

承安宫铜鼎,容一斗,重十四斤。甘露二年,安长丞福、掾禄、守令史宣、工世造。第五。(《汉金》卷一)

整理者案:本篇亦见《金文续编》。铭文“一斗”,《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卷九作“一升”。铭文“工世”,《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历代著录吉金目》页881下栏作“夕世”。《积古斋》曰:“案甘露二年,汉宣帝即位之二十二年。承安,宫名,《三辅黄图》及《长安志》皆无之,汉宫名不传者多矣。《汉书·百官公卿表》云:‘卫尉,掌宫门卫屯兵,属官有公车、司马、卫士旅贵三令丞。长乐、建章、甘泉皆掌其宫。’师古云:‘各随所掌之宫以名官。’此云安长丞,以所掌承安宫为官名也。”西汉宣帝甘露二年为前52年,此为西汉物。

右丞宫鼎

右丞宫铜鼎,容二斗,并盖重廿四斤。甘露二年,安长丞福、掾禄、守令史宣、工世造。第一。(盖)右丞宫铜鼎,容二斗,并重廿四斤。甘露二年,安长丞福、掾禄、守令史宣、工世造。第一。(器)(《汉金》卷一)

整理者案:《历代著录吉金目》页882下栏未录盖铭三十三字。西汉宣帝甘露

二年为前52年。

泰山宫鼎

泰山宫鼎,容一石,具盖,并重六十二斤二两。甘露三年,工王意造。第百一

十六。(《考古》1963.2;12号)

整理者案:篇题“泰山”,《秦汉金文汇编》上编误作“秦山”。此器《中国书法

2

<<<饪食器铭文

全集》第九册页44图25亦作“泰山”可证。据《中国书法全集》第九册页187图版说明25,此器1961年出土于西安三桥镇高窑村。《中国书法全集》曰:“此器盖上硃书一行三字:‘第廿六’。‘泰山宫’一名,《汉书》无载。陈直先生断为武帝封泰山时所见之宫。黄展岳先生则认为是泰山郡博县泰山庙之别名。器盖题记,显係调入上林苑后所刻。”又西汉宣帝甘露三年为前51年,此为西汉物。

博邑家鼎

博邑家铜鼎,容一斗,重十一斤。永光五年二月,河东平阳造。(《汉金》卷

一)

整理者案:本篇亦见《金文续编》。永光为西汉元帝年号(永光五年为前39年),此为西汉物。

上林鼎(一)

上林十谏铜鼎,容一斗,并重十斤。阳朔元年六月庚辰,工夏博造。四百合。第百一十七。(《汉金》卷一)

整理者案:本篇亦见《金文续编》。铭文“十斤”,《贞松堂集古遗文补遗》卷下、《历代著录吉金目》页883上栏作“七斤”。涑,与“炼”之繁体“煉”同声旁,故相通。下同。又阳朔为西汉成帝年号(阳朔元年为前24年),此为西汉物。

上林鼎(二)

上林铜鼎,容二斗,并重十六斤六两。阳朔二年三月,工李骏造。五百合。第

二百九十八。(《汉金》卷一)

整理者案:本篇亦见《金文续编》。又见《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5.8P104,

尚有盖铭“上林第十六”五字,《汉金》《金文续编》皆漏录。西汉成帝阳朔二年为前23年,此为西汉物。

上林鼎(三)》

上林。第二百六十。(盖)上林铜鼎,容一斗,並重九斤十两。阳朔二年三月,工错骏造。七百合。第四百。(器)(《汉金》卷一)

整理者案:本篇亦见《金文续编》。《愙斋集古录》卷十三、《历代著录吉金目》页878上栏录本篇,“工”作“士”,“七百”作“十百”。又《愙斋集古录》盖铭置于器铭后。又西汉成帝阳朔二年为前23年,此为西汉物。

上林鼎(四)

上林铜鼎,容一斗,并重七斤。鸿嘉二年六月,工左恽造。四百合。第四。(《续编》)

3

汉金文辑校>>>

整理者案:《续编》,即《金文续编》。《贞松堂集古遗文》卷十三、《历代著录吉金目》页875下栏“一斗”作“一升”。又鸿嘉为西汉成帝年号(鸿嘉二年为前19年),此为西汉物。

上林鼎(补)

上林供官铜鼎,具盖重八斤十三两,工史揄造。监工黄,佐李负刍。

整理者案:据《历代钟鼎彝器款识》卷十八补。薛尚功曰:“右铭不知所从得。铭有‘监工李负刍’,按后汉绝无二名者,此鼎盖西汉器也。”《金索》卷一本篇题作“上林铜鼎铭”,铭文“供”字,所附图片作“共”;“十三”作“十二”;“揄”作“榆”。本篇又见《历代著录吉金目》页874上栏,“十三”、“榆”同《金索》。又邃古斋藏本《金索》未录本篇。

上林铜鼎(一)》

上林铜鼎,容一石,并重六十斤。鸿嘉二年六月,工李音造。五十合。第十

一。(《考古》1963.2;13号)

整理者案:西汉成帝鸿嘉二年为前19年。

上林铜鼎(二)

上林铜鼎,容三斗,并重廿四斤。鸿嘉二年六月,工左恽造。二百合。第五。(器)上林。第百七十二。(盖)(《考古》1963.2:15号)

整理者案:“三斗”之“三”字,《秦汉金文汇编》上编作一阙文号。又西汉成帝鸿嘉二年为前19年。

上林铜鼎(补)

上林铜一斗鼎,并重九斤十四两。绥和二年二月,工李造,啬夫钦省。(器)上

林。(盖)(《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5.8P110)

整理者案:王卉《汉代铜器铭文汇总》(见《汉代铜器铭文词语通释与研究》附

录一。以下并同,不再说明)据《中原文物》2004.4P18收本篇,脱“十四”下之

“两”字及盖铭“上林”二字。又绥和为西汉成帝年号(绥和二年为前7年),此为

西汉物。

上林铜鼎(补)】

上林,第廿三。元康二年,供工工广汉造。啬夫安国、佐可、护广汉主,令广都、右丞林省。骀场上。

整理者案:据《秦汉金文汇编》上编补。元康为西汉宣帝年号(元康二年为前64年),此为西汉物。

4

<<<饪食器铭文

龙渊宫鼎(补)》

龙渊宫铜鼎,容一斗五升,并重十斤,元朔三年工禹造。守啬夫掾成、令光、尉定省。(器)龙渊宫,弟六十二。(盖)

整理者案:据《金文续编》补。《历代著录吉金目》页882上栏录本篇,篇题“鼎”上有“铜”字,铭文“成”作“戌”。《贞松堂集古遗文补遗》卷下缺盖铭七字。又元朔为西汉武帝年号(元朔三年为前126年),此器为西汉物。

邵宫私官鼎(补)

邵宫私官四斗,少半斗。私工工感。整理者案:据《秦汉金文汇编》上编补。

侈耳鼎(补)

么方司正。

整理者案:据《历代钟鼎彝器款识》卷十八补。薛尚功曰:“右铭藏新平张氏。铭云‘么方司正’,不知何谓也。”《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卷九题作“司正鼒”。《积古斋》曰:“此即薛氏《款识》所载《侈耳鼎》也。侈耳,据形制为名。《诗》毛传云:‘小鼎谓之鼒。’《尔雅》云:‘圜弁上谓之鼒。’今未见其器,不能强说。”

高奴鼒(补)

高奴。

整理者案:据《历代钟鼎彝器款识》卷十八、《考古图》卷九补。《考古图》原注:“按此器铭曰‘高奴’,工郡地名也。”

永始乘舆鼎(一)

乘舆十铜鼎,容一斗,并重十斤四两。永始二年,考工=林造,护臣博、守佐臣褒、啬夫臣康、掾臣朋主,守右丞臣口、守令臣立省。第一。(器、盖同文)(《汉金》卷一)

整理者案:本篇亦见《金文续编》。铭文“☐”作“闳”。《历代著录吉金目》页895下栏、王卉《汉代铜器铭文汇总》“朋主”作“开主”(以“朋”与“开”之繁体“開”形近。下同),又“口”亦作“闳”。篇题,《历代著录吉金目》无“乘舆”二字。又永始为西汉成帝年号(永始二年为前15年),此为西汉物。

永始乘舆鼎(二)

乘舆十谏铜鼎,容一斗,并重十斤四两。永始二年,考工=林造,护臣博、守佐臣褒、啬夫臣康、掾臣朋主,守右丞臣口守令臣立省。第六十二。(《汉金》卷一)

整理者案:本篇亦见《金文续编》。铭文“☐”作“闳”。《历代著录吉金目》页

汉金文辑校>>>

896上栏、王卉《汉代铜器铭文汇总》“朋主”作“开主”,“☐”亦作“闳”。又西汉成帝永始二年为前15年,器物年代为西汉。

永始三年乘舆鼎

乘舆十涑铜鼎,容二斗,并重十八斤。永始三年,考工=蒲造,佐臣立、守啬夫臣彭、掾臣朋主,守右丞臣光、令臣禁省。第二百八十。(《汉金》卷一)

整理者案:本篇亦见《金文续编》。篇题,《历代著录吉金目》页895下栏作“乘乐鼎”。王卉《汉代铜器铭文汇总》“朋主”作“开主”,而《秦汉金文汇编》上编所收图版亦不似“朋”字。又《历代著录吉金目》于“第二百八十”下有“又铭旁刻酉酉鼎”七字。西汉成帝永始三年为前14年,此为西汉物。

寿成室鼎(一、二)

寿成。第廿至州。(盖)寿成室铜鼎,容一斗二升,并重十二斤六两。元延二年,少府真为内者造,守啬夫福、掾建、令相省。(器)(《汉金》卷一)

整理者案:本篇亦见《金文续编》。篇题,《陶斋吉金录》卷五、《历代著录吉金目》页889上栏皆无“室”字。此器又见《中国书法全集》第九册页46图30。此器出土地,点未详。《中国书法全集》第九册页188图版说明30曰:“‘寿成室’即‘寿成殿’。据《汉金文录》载,寿成室鼎共二件,刻文内容相同,此件更趋纤细柔润。书体为缪篆,与汉印所用书体类同。”元延为西汉成帝年号(元延二年为前11年),此器为西汉物。

元延乘舆鼎(一)》

乘舆十涑铜鼎,容一斗,并重十一斤三两。元延三年,供工=彊造,护臣武、啬夫臣彭、兼掾臣丰主,守右丞臣放、守令臣赛省。(《汉金》卷一)

整理者案:本篇亦见《金文续编》。“丰主”之“丰”,《贞松堂集古遗文》卷十

三、《历代著录吉金目》页893上栏、《秦汉金文汇编》上编所录图版作“豐”,当据

改。“丰”之繁体“豐”与“皇”形近,故致误。西汉成帝元延三年为前I0年,此器

为西汉物。

元延乘舆鼎(二)》

乘奥十谏铜鼎,容五升,并重十斤十五两。元延三年,考工=方为中私官造,佐臣彭、守啬夫臣褒、掾臣孝主,右丞臣谭、守令臣广世省。(《汉金》卷一)】

整理者案:本篇亦见《金文续编》,铭文“十五两”作“五两”。又西汉成帝元延

三年为前10年,此器年代为西汉。

上林铜斗鼎

上林。(盖)上林铜斗鼎,重九斤三两。元始四年九月,口□口造。(器)(《文

6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