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H股投资指南》夏天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香港H股投资指南》

【作 者】夏天主编
【页 数】 508
【出版社】 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 2002
【ISBN号】7-80100-835-9
【价 格】28.00
【分 类】股票(学科: 证券投资 学科: 概况 地点: 香港特别行政区) 股份有限公司(学科: 简介 地点: 香港特别行政区) 股票 证券投资 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夏天主编. 香港H股投资指南. 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2002.

图书目录:

《香港H股投资指南》内容提要:

本书分H股的发展历史,H股投资价值分析,香港H股上市公司详解三部分,讲述了何为H股,H股发行的初衷,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内地企业等。

《香港H股投资指南》内容试读

第一章H股的发展历史

一、何为H股?

香港H股,即注册地在内地、上市地在香港的外资股。它

是一种以人民币为面额的特种股票,它专为中国境外投资者而设,其面额为1元人民币,并可使用外币认购及买卖这些股票,

由于其以香港为第一上市地故称为H股(采用香港英文名称

HONG KONG的第一个字母)。H股不同于我国内地发行的A股

和B股,它不是按国内监管条例上市,而是按照国际标准完成

上市。由于H股上市和交易均在香港,因此国内投资者大多对

其不甚了解。

二、H股发行的初衷

在我国改革开放、吸引外资的背景下,早在1992年底,国

家体改委便批准9家大型国有企业到香港直接上市,发售H股。

之所以选择香港为我国内地企业海外上市地,是因为香港作为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其在通讯、信息、管理、交易效率和市场运作等方面均具有国际公认的水准,且符合国际投资者的要求。另外还在地理位置、文化背景及经济环境等方面也具有得

1…

天独厚的优势。我国内地企业海外上市除了可以使企业在较短时间内筹集到一笔长期资金,还有利于提高内地企业的国际声誉,使这些企业掌握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特别是对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运作的现代企业制度,以及实现与国际市场接轨具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指导作用。

三、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内地企业

1993年我国内地企业第一只H股青岛啤酒在香港交易所挂

牌。自1993年在港发行青岛啤酒H股以来,我国先后挑选了4

批共77家境外上市预选企业,这些企业都处于各行业领先地位,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国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和增长潜力。截至

目前已有54只H股股票在香港上市交易。已上市的这些H股公

司大多资产规模庞大、行业特征显著,基本上都属于各行业的龙头。由于内地企业在香港上市必须符合香港证券法规,财务情况

与透明度较高,所以可以说H股都是体质较优的大陆国企。国

家是把当时各行业中最好的企业拿到香港去上市。H股也曾在一

段时期内因被国外投资者认定代表中国未来经济的增长而受到热烈的追捧。

四、H股发展历史回顾(1997年~2001年)

1994年8月8日,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即国企指数)由恒生指数服务公司正式推出,它以1994年7月8日即中国第二批海外上市企业中的首家企业一洛阳玻璃在香港正式挂牌买卖的日

子为基准日,基点为1000点,成分股包括已上市的全部H股。

该指数由创立运行至今,总体表现可以说不尽如人意。1997年8月达到历史最高点1727.01点,至2001年1月10日收盘于

378.28点,仅相当于最高点的1/5多一点。几年间国企指数更是经历了暴涨暴跌极其动荡的过程。

1.四个阶段

·2·

的体制障碍:使其融资决策往往要经过冗长繁琐的审批过程,且透明度不高,以致常常坐失良机。这也使市场对他们的接受程度相应地大为降低,估值也较低;而红筹配股只需董事会批准即可,只要不超过20%,一般可在数小时之内完成,因此配股和注资极为频繁。

(4)上市公司存在的诸多问题

首先,大部分H股上市公司缺乏科学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企业运作缺乏透明度,管理层的经营管理素质也亟待提高。虽然

H股出自中国最好的行业或企业,而且是母公司集团中效益最好

的部分,在国内市场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但是,从这些公司1997年以来的业绩来看,普遍表现为公司盈利增长放缓,业绩表现不理想,这也是由于许多公司仍存在着产品与市场脱节、生产技术落后、产品竞争能力低的原因造成的。由此也使得境外的投资者不能下决心长期持有公司的股份。

其次,经营管理素质差等问题一直未能得到根治。由于H

股公司几乎无一例外地脱胎于大型国有企业,因此不可避免地携带有国企所特有的“基因”,其行为模式常表现为令投资者哭笑不得的幼稚和率性,一方面稔熟于接受国家的“父爱”、得意于海外上市获得的“特许”,另一方面面对融得的资金手足无措。

H股的形象不佳很大程度上缘于公司管理层的普遍低水平。因为

公司管理层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股票的价格走势,影响着

投资者的信心,并最终造成H股公司再融资十分困难的局面。

(5)看似融资轻松,其实代价昂贵

内地企业中的幸运儿在如愿登上H股市场,品尝到一夜暴

富滋味的同时,也真切地体会到一个事实,即从资本市场融得的资金是成本最高的资金。每家在港上市的公司需付的法定费用包销费,按规定要占到总包销额(预备融资额)的2.5%,并须支付首次上市费用15万~65万港币。除此之外还要付上市

。4·

年费。香港法律还规定:H股公司上市,除须满足香港联交所上

市规则对一般公司的要求和基本条件外,还要满足一些附加条件:申请上市的中国发行人须在上市后的至少3年中续聘其保荐人或联交所接受的财务顾问;中国发行人的账目除按中国会计准则制作外,还需符合香港会计准则或国际会计准则,因此需要由

国际上或香港联交所认可的在香港注册的会计师制作;H股必须

可以自由转让;H股股息必须以外币支付;H股申请人必须采用

中国证监会与香港联交所共同发布的兼顾到国际投资者利益的“公司章程必备条款”,以规范公司的行为,保护国际投资者利益。这每一条规则的背后,都预示着上市公司大笔的付出。由此不难想象,看似轻松的融资,其实非常昂贵。

(6)国内创业板的诱惑

既然H股上市费用如此之高,而上市后的股价又如此之低,

远远比不上内地的股价,以前香港还有个创业板的诱惑,如今内地创业板也推出在即,相比之下,赴港上市的理由就显得不那么充分了。

另外,国企主要业务在内地,而对国企业务感兴趣的,主要是内地投资者。对于内地企业而言,香港市场的集资功能已经减

退,从这个意义上说,H股的衰落也属必然。红彤彤的中国概念

“艳惊”香港股市、令小投资者趋之若鹜的H股,在走过短短7

个年头之后,昔日的繁花似锦似乎已一去不返,内地企业在H

股上市问题上的确表现出了空前的犹豫。一些原计划境外上市的企业,如交通银行、上海宝钢及山东海尔等,均撤回了赴港上市的计划。

五、柳暗花明,H股风光重现

进入2000年H股展开了一波较大的反弹行情。

首先,在2000年4月份,政府管理层颁布了《上市公司向社会公开募集股份暂行办法》,其中对上市公司发行股票种类的

·5·

政策性限制有所松动。具体表现在,已发行H股的上市公司可

以在A股市场增发A股,让H股公司拓宽融资渠道。由于A.股

市盈率大大高于H股市盈率,其融资能力是非常强的,往往增

发A股的价格高于H股价格好几倍,这对H股的投资者是非常

有利的。当时H股市场的个股虽然有51只,其中仅有21只个股

有A股,还有30只H股没有A股,存在着增发A股的可能性。

2001年中国石油已经在A股市场上成功增发A股30亿,这无疑

是有利于中国石油的H股投资者的,恐怕今后其他没有A股的

H股,都会通过增发措施来激发H股市场。这从近期增发A股

的H股普遍跑赢大市,其量度升幅也甚为可观,就可见一斑了。

1700

A

8.6

160

6.1

15

5.

130t0

垫12a0e

11480

1090

3.1

9000

2.8

4中0t

3t00

20钟

100

22

201

22

图说明:“一”恒生指数(HS)

例如(上图):2000年10月31日同仁堂科技在香港创业板

上市,发行7280万股H股,成为第三家在香港创业板上市的H

股公司。上市当日以4港元跳空高开,盘中一度上攻至当日最高价5.20港元,最大升幅达58.54%,终盘报收于4.30港元,上

6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