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井泉乡 张义明工作室医论集》杨秀秀,胡忠波,徐守莉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橘井泉乡 张义明工作室医论集》

【作 者】杨秀秀,胡忠波,徐守莉主编
【页 数】 386
【出版社】 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20.01
【ISBN号】978-7-5576-7224-9
【分 类】医论-汇编-中国-现代
【参考文献】 杨秀秀,胡忠波,徐守莉主编. 橘井泉乡 张义明工作室医论集. 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0.01.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橘井泉乡 张义明工作室医论集》内容提要:

《橘井泉乡 张义明工作室医论集》内容试读

一、综述

一、综述

半夏泻心汤近10年临床及实验研究概述

滕州市中医院(277500)张义明丁德富滕州化肥厂职工医院(277500)车平

关键词平夏泻心汤实验研究临床应用综述

半夏泻心汤出自仲景《伤寒杂病论》,为少阳证误下成痞而设,功能和胃降逆,开结除痞。因方药配伍精当,疗效卓著,故后世广泛应用于各种消化道及其他疾病的治疗,每多效验。现将笔者多年临床应用体会概述如下。

实验研究

1.1关于心下痞实质的探讨孙固祖对75例心下痞病人进行了胃镜分析,除1例正常、1例胃癌外,余73例均为胃炎。出此推论,心下痞多为胃部炎症引起,其中以浅表性胃炎居多。心下痞偏寒者,多为局部贫血、缺血、微循环障碍的慢性炎症,偏热者为组织充血、水肿、局部代谢增强之急性炎症,或慢性炎症的急性发作。

1.2心下痞硬与相关症状的研究日人土佐宽顺等21等随机选取门诊

患者136例,空腹拍X线平片,拍后立即腹诊,检查心下痞硬、胸胁苦

满、脐旁压痛、腹部振水音,下肢浮肿等症。从而辨别心下痞硬与消化系统症状有明显的相关关系。

1.3利用酶抑制活性探讨方药配伍机理日人大本太一等3),为了阐明本方各味生药的配合效果,以酶的活性为指标进行了探讨。测定结果表明,本方的抑制活性,来自黄芩、甘草。大枣对这些生药的抑制活性呈拮抗作用,人参呈相乘作用,黄连与抑制活性强的黄芩、甘草组合,抑制活性降低,与黄芩组合,抑制活性上升。

3

橘井泉香

1.4心下痞硬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关系日人土佐宽顺等4对11名患者于禁食3小时进行抽血,并立即进行腹诊。结果表明,心下痞硬者血中去甲肾上腺素水平明显升高,出此认为,心下痞硬的发生与交感神经功能相关。

1.5对实验性胃溃疡防治作用的研究近代对半夏泻心汤中各药药理的研究表明,甘草、人参、干姜5)、半夏、黄连6均有治疗胃溃疡的作用。李惠林通过胃溃疡面积、胃液游离酸度、总酸度、胃蛋白酶活性等指标,观察了半夏泻心汤对大白鼠实验性胃溃疡的防治作用。结果表明,半夏泻心汤对大鼠醋酸型胃溃疡有显著的治疗作用,对幽门结扎型有预防作用,但对胃液量,胃酸,胃蛋白酶等指标作用不显著,只提示了一定趋势,故尚难确认其有无抑制攻击因子的作用。

1.6对V型变态反应的影响日本江田昭英[]观察到:该方诸药对V

型变态反应所致的动物接触性皮炎和足垫反应均呈抑制戏抑制倾向。还

发现并不作用于V型变态反应的诱导期,而是抑制效应期中淋巴因子的

游离及其所致的炎症,特别是对后者,有强烈的抑制作用。为本方治疗慢性肝炎,支气管哮喘,提供了药理依据。

1.7抗缺氧作用的实验观察李在邻等9用半夏泻心汤水醇法的提取液,每10g体重动物给药200g,经多种动物模型实验,均存明显的抗缺氧作用。有对抗常压下小鼠整体缺氧的作用、抗异丙肾上腺素所致小鼠心肌缺氧作用、抗氧化钾中毒致小鼠细胞缺氧作用,抗亚硝酸钠中毒致小鼠缺氧的作用、抗结扎双侧颈总动脉致小鼠脑缺氧的作用。

2.临床应用

2.1消化系方面

2.1.1消化性溃疡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溃疡病科研协作组[]对280例溃疡病按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其中属寒热错杂142例,并设对照组观察,结果半夏泻心汤分型治疗平均治疗日为39.6

天,与对照组51.1天比较,P<0.05。郑玉兰[治一患者,胃脘胀痛年

余,伴泛酸纳未,钡餐透视诊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曾服丙谷胺、猴菇

14

一、综述

菌、胃仙一U、胃必治筹无效。服本方3剂痛减,6剂痛愈。共治疗三月

余,诸证消失,钡餐透视,胃及十二指肠无异常。半年后随访未复发。

刘培禄2治一胃脘痛半年余患者,证见痞满灼热,口苦泛酸,时肠鸣腹痛,大便泄泻,乙状结肠镜诊为慢性结肠炎。治宜清上温下,寒热并用,半夏泻心汤化裁。6剂证减,继服12剂诸证除,随访一年来复发。郑玉兰用半夏泻心汤治疗胃脘痛30例,经胃肠钡餐透视,胃窦炎10例,浅表性胃炎15例,胃及十二指肠溃疡5例。结果:痊愈14例,显效9例,好转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7%。殷风礼等3将胆汁反流性胃炎43例。分为两种类型,分别采用半夏泻心汤、叶氏养胃汤等治疗,以胃镜结合临床症状及胃液胆红素半定量测定观察。结果治疗组22例,显效3例,有效14例。对照组(胃复安、生胃酮)有效9例。两组有

显著性差异P<0.05)。

2.1.2上消化道出血魏喜保等4治疗上消化道出血216例,其中脾胃热型99例,占45.8%,证见黑便如柏油,恶心呕吐或带血,胸脘痞闷,面色少华,口臭且干,舌质淡红,苔黄腻,脉细数,以半夏泻心汤加炒地榆、茜草根。治疗结果,黑便转黄时间2-4天,平均2.17天;隐血试验转阴时间2-7天,平均3.6天。李久成等51曾治一胃脘闷痛4年患者,大便色黑,质软如泥,面包胱白,头昏心悸,经胃肠钡餐检查诊为胃小弯溃疡,用西药止血剂便血未止,遂用半夏泻心汤加阿胶、地榆,水煎日1剂。3剂胃脘痛消失,继服5剂,隐血试验阴性。

2.1.3胃下垂贺真16治疗患者肖某胃痛多年,经某医院钡餐诊为胃下垂(6cm),迭经中西药治疗无效,每日进食甚少,头昏神疲,四肢无力,口苦咽干,但漱水不咽下,时时欲吐,面部浮肿,小便短黄,舌苔黄白厚腻,脉弦软略数,证属寒热并湿邪结于中焦,脾阳虚弱。以半夏泻心汤加砂仁、厚朴、附片治之,3剂症减,继服10余剂病症消失。随访数年,偶有轻度胃痛,后经钡餐透视胃下垂1-2cm。

2.1.4菌痢周体芳根据该方适用于湿热蕴积胃肠的特点,择其治疗菌痢颇有效验。如左某腹痛胀满,泻下不爽,大便粘冻,倦怠纳呆,

15

橘井泉香

大便镜检发现吞噬细胞和白细胞。诊为细菌性痢疾。经西药治疗不效,初投白头翁汤,芍药汤等罔效,后悟以半夏泻心汤加木香、枳壳、肉桂、厚朴,白蔻。1剂病减,3剂而愈。黄梅春8]曾治一12岁女孩,泛酸呕吐粘沫年余,近期又痢疾在身。症状虽异,皆寒热中阻,胃气不和所致。方以半夏泻心汤清热燥湿、健脾和中,加白芍缓急止痛,木香调畅气机。3剂轻,6剂愈。

2.1.5泄泻涂孝先191用半夏泻心汤治疗腹泻200余例。常1剂知,2剂效,治愈好转率达100%。周庆芳0以半夏泻心汤加减治急性肠炎100例,腹泻每日5次以上者,原方黄连剂量加倍,发热重者加葛根9g,呕吐或腹中冷痛者加生姜5g,腹胀者加炒枳壳6g、煨木香9g。每日1剂,若服后12小时无明显缓解者加服1剂,治疗3日。治愈78例,好转14例,无效8例。

2.1.6便秘如朱晓明21治一9个月患儿,半年来大便硬结状如羊屎,每周需蜂蜜500g,常用开塞露或灌肠方可便出,按其腹甚胀、舌淡而润、苔白而厚、以半夏泻心汤调之。药进7剂,便已不燥,每日一行。

2.1.7胃扭转唐先平21治疗胃扭转以调和肠胃,顺其升降为主,用半夏泻心汤治疗多例,均获良效。

2.1.8消化道肿瘤杨瑞合1用半夏泻心汤加半枝莲,急性子、厚朴等治疗1例贲门癌者服药30余剂,自觉症状减轻,持续年余未见恶化。又治一食管下段癌者,以半夏泻心汤加半枝莲、威灵仙、厚朴、紫苏、急性子,间断性服药半年余,近两年来病情未见恶化,现仍在治疗中。

2.1.9胆囊炎贺真[16治一胆囊炎患者,病年余,经西药治疗无效,诊时右上腹痛放射右肩胛,微恶寒,不发热,口苦干,舌苔黄,脉弦滑。疏方半夏泻心汤加郁金,服8剂而愈。

2.2其它方面

2.2.1妊娠恶阻涂孝先9治一妇女,身孕已4个月,自第2个月开始渐感纳谷不香、胸腹痞闷、恶心呕吐、食入即吐、口微渴、便溏尿黄,经中西药治疗效不显。拟和胃降逆,调和阴阳,方用半夏泻心汤原方加

6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