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老子一起思考》谢清果编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和老子一起思考》

【作 者】谢清果编著
【页 数】 242
【出版社】 北京:九州出版社 , 2019.10
【ISBN号】978-7-5108-8410-8
【分 类】《道德经》-研究-道家
【参考文献】 谢清果编著. 和老子一起思考. 北京:九州出版社, 2019.10.

图书封面:

《和老子一起思考》内容提要:

本书精选《道德经》中有代表性的概念,如道、德、天、地、万物、天下、欲、朴等,进行系统考察,力争围绕《道德经》及其同时代经典的情境以准确理解和把握老子思想的独特范畴。进而对《道德经》中各章中历来有争议的句子进行历史的考察,即充分运用历代注疏版本的理解加以系统整理,力求找到有解释力的意涵,以帮助读者更好地把握老子深邃的智慧。

《和老子一起思考》内容试读

上篇

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道德经》一书先后被八位帝王加以注释,其中不仅蕴含丰富的形而上学价值,独特的思想方法,而且对当前社会生活各方面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笔者认为,老学研究应从三个维度进行:“道”“术”“用”。“道”是指其中的形而上学思想;“术”是指其中的思想方法、行动指南;“用”是指其对各领域的具体指导。后者应向前者寻求合理性依据才能成立,才能循正道而行。笔者拟以“国之利器”这

一章中体现老子治世思想的重要概念为例进行探讨,首先对老子的“器”范畴进行考察,明晰其内涵与外延,其次对古今注卷中关于“国之利器”的注解进行了系统性梳理,总结出其对应着“道”“术”“用”而又紧密相连的三个维度的内涵:国之政道、国之政术、国之机要,并运用三维度的分析方法对其进行评析。本文

一方面明确了“国之利器”这一概念的内涵,另一方面印证了“道”“术”“用”

三维度研究方法的可行性。

众多《道德经》文献都在引申《道德经》的本义来试图指导社会生活的某一方面,但诚如白奚先生所言,哲学命题、哲学思想的本义和引申义不可混为一谈:前者属于“道”,而后者属于“术”。①笔者认为,老学研究应从三个维度进行:“道”“术”和“用”。本节所言的“道”与白先生观点一致,但将白先生的“术”细化成作为思想方法、行动指南的“术”和作为各领域具体应用的“用”,并认为它们不仅应独立存在,后者还应向前者寻求合理性依据。尤其“用”维度的研究必须向“道”和“术”两个维度寻求合理性依据才能成立。

本节拟以“国之利器”概念为例进行说明。研究发现,对于“国之利器”概念的解读多存于古今注家对于《道德经》全书的注解中,尚无系统性考察和历史性研究,为此本文首先对“国之利器”的上位概念一老子的“器”范畴进行系

①白奚:《“道”与“术”:老子思想的本义和引申义一以“不争”和“柔弱胜刚强”为例》,《哲学研究》,2013年第1期,第51一57页。

和老子一起思考

为的统治手段刺激使人发生异化。统治者要自发实行无违世道人心的“无为”统治,从而使百姓真正自化自正自朴,大顺天下。

很多学者将“国之利器”理解为“柔弱胜刚强之道”,白奚认为“胜”指“优于”,是在比较“柔弱”与“刚强”何者更优越。0老子日:守柔日强。柔弱不只是通往“强”的手段,而且其本身就是目的。当然,也有学者从反对刚强的角度对此进行论述。清世祖认为:“合刚强之为害,甚于兵刃,故以利器喻之”®。但其内涵不如柔弱说丰富,因此本文将着重分析柔弱说。

从“国之政道”维度研究“国之利器”为何“不可以示人”则可以发现:“不可以示人”不是主观上不可以,而是客观上不可能。“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大道虽易知易行,但世人却难知难行,故说不可示人。国之利器“非不欲示人,实非众人所能知耳”®。所以,人们应从其“不可识”的一面来理解它。道虽具有能够被认知的属性,即“道可道”,但应当看到可道之道往往“非常道”,属于道的异化或应用,不可等同视之。

(二)“术”:国之政术的方法论

“术”维度的“国之利器”即是“国之政术”,它体现着“器”为“朴散”这

一特性,蕴藏着转变为“刚强”“有为”的可能性。“国之政术”是人们通过试图回归“道”而领悟的思想方法和行动指南,但并非“道”本身,主要指被引申理解为以柔克刚的“柔弱胜刚强”。国之政术与国之政道的区别在于它含有强烈的目的性,柔弱不再只是价值理性的范畴而发挥其工具理性。

卢育三认为老子关注了歙张、废举、弱强之间既对立又能相互转化的一面。但如何处理这种关系却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己方而言,应通过虚静、柔弱,为雌等方式避免事物极端化而向相反的一面转化;对敌方而言,则应为事物向负面的转化创造条件。③白奚总结了前人在这方面的认识,那就是把“胜”字理解为“战胜”或克敌制胜的“克”,把“柔弱胜刚强”等同于“以柔克刚”。⑤如此一来,老子的“柔弱”就成了战胜刚强的手段,老子崇尚柔弱就是以“克刚”为目的了,“柔弱”的价值下降成为手段。

①白奚:《“道”与“术”:老子思想的本义和引申义一以“不争”和“柔弱胜刚强”为例》,《哲学研究》,2013年第1期,第51一57页。

②清世祖:《清世祖御注道德经》,载熊铁基编《老子集成》第八册,第607页。

③倪元坦:《老子参注》,载熊铁基编:《老子集成》第十册,第365页。

④卢育三:《老子释义》,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167页。

⑤白奚:《“道”与“术”:老子思想的本义和引申义一以“不争”和“柔弱胜刚强”为例》,《哲学研究》,2013年第1期,第51一57页。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