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处不胜换 诗人苏东坡》李时英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高处不胜换 诗人苏东坡》

【作 者】李时英著
【页 数】 466
【出版社】 北京:昆仑出版社 , 2013.01
【ISBN号】978-7-80239-008-9
【价 格】46.00
【分 类】苏东坡(1036-1101)-生平事迹
【参考文献】 李时英著. 高处不胜换 诗人苏东坡. 北京:昆仑出版社, 2013.01.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高处不胜换 诗人苏东坡》内容提要:

本书描述北宋大文豪苏轼自宋仁宗嘉祜二年应科举试出仕,至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病逝的四十四年间,仕途坎坷颠踬,而文苑成果成果辉煌的人生历程。

《高处不胜换 诗人苏东坡》内容试读

第一章欧阳修慧眼识国士苏子瞻初试显奇才

第一章欧阳修慧眼识国士苏子瞻初试显奇才

最后一场春雪过后,阳光暖融融的,无遮无拦、无拘无束地洒满皇宫大内的楼阁殿宇,使得屋上明光锃亮的琉璃瓦更显得灿烂辉煌。位于集英殿南面的学士院里,迎春伸展柔枝,在料峭余寒中绽开金黄的小花,池边杨柳的纤细枝条,也抹上了丝丝嫩绿:一派春意盎然。

院子南头的一间书房里,临窗默坐着一位年约五十的官人:他头戴淡紫软脚幞头,身着淡紫褶衣,面容清癯,颧骨略高,上唇稍短,三绺学士须已见花白,有两只人称“福相”的大耳朵。这位外貌不算超群,但炯炯双目却透出睿智光芒的官人,便是大名鼎鼎的文坛泰斗、诗词名家,做着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知制诰高官的欧阳修。

欧阳修和他十几位同僚被锁进学士院里,已经二十多天了。老祖宗留下规矩:凡礼部贡举,从开考之日到放榜,试官一律锁入禁中,不得与外界接触:名曰“锁院”。

这是宋仁宗嘉祐二年(公元1057年)仲春二月。

这年的科举考试,宋仁宗一其实应该称他赵祯,因为“仁宗”是在他“晏驾”之后,他的皇位继承人追赠给他在太庙享祭祀的“庙号”一于正月二十一日颁诏,任命负责的官员:欧阳修知贡举即担任主考官;国子监直讲梅尧臣为编排评定官;另有

十几位文人学士出任参详、检点。

一一准备就绪,二月三日开考。

那天,礼部贡院门前红灯高挂,两只巨大的石雕狮子笑口大开,似在欢迎来自四面八方的读书人。手持戈矛的士卒神态威严地守卫在试院门首,显得十分庄严肃穆。院内孔圣人牌位前,灯火通明,香烟缭绕。已时正,只闻钟鼓齐鸣,试院中门大开,四千多名自带干粮、天未亮便在门前等候、来自全国各地的举子,心情紧张地穿过院内铜鼎中散发出来的檀香烟霭,鱼贯人场;在孔子牌位前行礼后,进人各自被指定的房间。大院东西两廊四千多间廊屋里,登时坐满了考生。

此刻,欧阳修与梅尧臣并肩走来。

欧阳修边走边说:“但愿你我此次能为朝廷选得几位贤才。”梅尧臣微微笑着合掌祝愿:“老天保佑吧!”

三天试毕,四千多份试卷经弥封誊录所抄缮并密封姓名,随考官们一起锁进学士院里,待逐一审评之后,分取舍,定名次。

欧阳修对众考官说:“朝廷开科取士,是为了选拔人才,为国出力,不是为了找人做花样文章。因此,要把那些辞藻华丽而内容空洞的东西毫不留情地统统刷掉!”

1

锁院这二十多天里,欧阳修看了试官们推选来的和自己随意抽查的数百份卷子,

感到可以称得上人才的寥寥无几;而对国家政事具有真知灼见、才华横溢的栋梁之才

还没见到一个。有些人根本就不该来京参试。他们的笔下,或内容可笑,文理不通;或东摘西抄,不知所云。有个考生在题为“刑赏忠厚之至论”的文章中写道:“学生以

为,刑赏之术,犹大人之对小孩,听话则赏以果饵,顽劣则加以鞭打…”欧阳修不禁

啼笑皆非,心里连骂“蠢才”。

自然,考生中这样的蠢才只是少数,更多的是文风不正:咬文嚼字,装腔作势,堆砌典故,一味追求词藻华丽古奥而内容空洞,晦涩难懂。面对此类卷子,欧阳修心头充满失望甚至懊恼:“唉!这晚唐、五代留传下来浮靡艰涩的不良文风,何时才了!”

这时,房间的门被人推开,梅尧臣手举一份试卷走了进来。梅尧臣字圣俞,是位著名诗人,对时下流行的绮丽文风也十分不满。他边走边把手中的卷子递过来,朗声说道:“欧阳公,好文章!难得的好文章!”

梅尧臣没等欧阳修问话,就捧着那卷子高声朗读起来:“尧、舜、禹、汤、文、武、成、康之际,何其爱民之深,忧民之切,而待天下以君子长者之道也。有一善,从而赏之,又从而歌咏嗟叹之,所以乐其始而勉其终;有一不善,从而罚之,又从而哀矜惩创之,所以弃其旧而开其新…”

欧阳修没等梅尧臣继续读下去,便迫不及待地将那试卷一把夺了过来,展开一读,顿觉心中阴云一扫而光;待一口气读完,他眉头舒展,笑逐颜开,连声称赞:“好!言简意赅,行文酣畅,如黄河之水,一泻滔滔,把仁义治国之策,诠释得淋漓尽致。真个是学识渊博,文采烂然!”

梅尧臣笑道:“怎么样?我没说错吧!”

欧阳修不住地点头:“没错,果然是出类拔萃之作!”梅尧臣道:“阅卷已近尾声,你看把他排在第几?”

“如此佳作,理当第一!”欧阳修说着,提起朱笔要批,忽又停下笔问道,“你看这会是谁的卷子?”

梅尧臣想了半天,也猜不出是何人的试卷。因为卷首密封,且经人抄缮,任谁也无法得知那考生是谁。

欧阳修想了想,有些迟疑地自语:“会不会是子固的卷子?”

欧阳修说的子固,名曾巩,已经四十八岁,几年前便拜在他门下,是个文章高手。“这种好文章,怕也只有子固才作得出来。”梅尧臣连连领首。

欧阳修犹豫不决地搁下笔。心里说,如果把自己的门生列为第一,难免又要招惹非议。本来,因为倡导革新文风已经得罪了不少人,引来的闲话够多了,此事…不可授人以柄。这样想着,便把那试卷批为“第二”。又回头对梅尧臣道:“只好委屈一下子固了。”

欧阳修,字永叔,吉州永丰人,自幼聪颖好学。因家贫,靠借书苦读,用芦荻画地

2

第一章欧阳修慧眼识国士苏子瞻初试显奇才

学书。十岁时所作诗文,即被乡人传诵。二十四岁举进土,做过多年州县地方官。奉调进京后,与宋祁一道负责编修《新唐书》,并独自修成《新五代史》,是朝野公认的当代文坛领袖。许多读书人以能当面向他请教为荣耀。由于支持和参与范仲淹革新朝政,又旗帜鲜明地反对华而不实的文风,故多次遭人攻讦而被贬谪,但是他从来不肯退让半步。此次受命担任主考,毫不留情地把那些一味追求险怪奇涩的“太学体”和堆砌词藻典故的“西昆体”考卷全“刷”掉:明知又会有人暗中“咬”他几口,也义无反顾。

经过试官们仔细批阅,缜密审评,最后由主考官裁定,从四千七百多名考生中录取进士三百八十八名。三月一日台官拆封,二日放榜。不少在地方上已经颇有名气的考生因文风不正而落榜。

出乎欧阳修和梅尧臣意外,那篇被他们赞不绝口的好文章,并非曾巩所作,而是出自一位名未问世、来自蜀中眉州年方二十的青年士子之手,此人姓苏名轼,字子瞻。

欧阳修知道后,感到十分愧疚,但是已无法挽回,追悔莫及。他深表歉意地对梅尧臣说:“圣俞兄,这事…真是委屈人家苏子瞻了。”

放榜这天,位于马军桥东北的兴国寺热闹非凡,除了往来香客,又添了好几起敲锣打鼓、手举大红帖子的报喜人。

这兴国寺内有个浴室院,本是寺中僧人沐浴之所。每逢朝廷开科取士之年,那些提前进京准备参试的举子,为了有个安静的地方读书,多喜寄居寺庙,久而久之,浴室院便扩建成了旅舍。苏轼和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便住在这浴室院里。

“报!眉州苏轼高中第二名!眉州苏辙高中第六名!”随着一棒锣响,报喜人高声喊道。

苏家父子万分欢喜地接过喜报,用赏钱打发了报子,然后接二连三地接待贺客,并向寓居同院、榜上有名的“同年”道贺,足足忙了一整天。

晚饭后,父子三人在浴室里痛痛快快洗了个澡,把一个多月来的紧张和疲惫一涤而光。考试过后,虽说兄弟二人对自己的试卷心中有数,但毕竟还没放榜,究竟如何,无法逆料。这等待的日子颇不轻松。特别是苏洵,他自己年轻时曾两次随兄进京应试,皆名落孙山,此后便再也无心由科举仕进。但对两个天赋极佳的儿子,却深深寄与厚望,这才亲自带领他们进京来求取功名。所以放榜之前,他心中的不安,远远超出苏轼兄弟。

苏洵曾问过儿子:“大郎,二郎,你们自己觉得有几分把握?”苏轼一笑:“差不多吧。”“二郎你呢。”

苏辙笑着摇摇头:“不晓得。”

现在结果有了,名次还靠前,苏洵自然深感欣慰。立即吩附苏轼:“大郎,赶快写信告诉你母亲!”

第二天,吃过早饭,父子三人正商量去拜见主考官欧阳修,不料寺院当值僧人大声通报:“翰林学士欧阳修大人来访苏轼、苏辙!”

3

这完全出人意外,也超乎常礼。从来都是新科进士拜见恩师,哪里有主考官先访门生之理?不用说,苏家父子慌忙出迎。

欧阳修身着常服,满面春风,进得门来,先打量一下苏洵:年龄与自己相仿,一脸

沧桑,须发苍然,但气象轩昂,眉宇间透出一股超凡脱俗之气。看那兄弟两个,略年长些的,身材修长,面容英俊,眉不浓而黝黑,眼不大而清亮,透出绝顶的聪明,而且似乎

总含着笑意。欧阳修心想,这大概就是苏轼了。再看那弟弟,个头比哥哥略高大,却

瘦瘦的:看那脸儿,几分憨厚,掩盖着几分聪慧;那眼睛,似乎想说什么,没说出来。

苏洵请欧阳修上首坐了,苏轼捧上从家乡眉山带来的香茶。

待客人坐定,苏洵欠身道:“理该犬子去拜谒宗师,怎敢劳大人屈尊枉驾,不敢当!不敢当!”

欧阳修爽声笑道:“我为皇上搜求贤才,理当如此。苏兄,你我读书人,就不须官场那些客套了!”他抿了一口茶,又说,“子瞻的诗赋文章,拔萃超群,前途不可限量。子由也是卓尔不凡的英才。兄弟二人同登金榜,皆名列前茅,可喜可贺!”

苏洵连声谦谢:“全仗内翰栽培。”

欧阳修转面对苏轼说道:“足下的文章不同凡响,十分难得。”苏轼被夸得有些局促不安,红着脸,轻声说:“大人过奖了。”

“子瞻这样的奇才,未能拔居榜首,乃修之过也!”欧阳修语含歉意,十分诚恳。“不敢,不敢,”苏洵不住地摇手,“内翰千万不可这样讲,千万不可!”“子瞻,你觉得今日文坛,有何弊病?”稍停,欧阳修突然发问。

苏轼躬身说:“恩师乃一代文宗,自然清楚。学生初出茅庐,焉敢班门弄斧?”欧阳修摇摇头:“既谈文,当不分长幼尊卑,子瞻,你只管说吧!”苏轼道:“其实学生明白,恩师是要考考学生。”欧阳修朗声一笑:“权当是吧,你且说说看。”

苏轼的忸怩之态顿时一扫而光,接着便侃侃而谈:“学生以为,自晚唐五代以来,唱和酬答之风大兴,且多偏于闺情,伤于柔弱,又往往着力于词句雕琢。有些人只求文词华丽,音调和谐;而内容或空洞,或虚假,或险怪奇涩,或不知所云…当今的西昆体’、‘太学体’,其实就是五代颓靡文风的继续。”

苏轼一番话,说得欧阳修心花怒放,他站起身来,拊掌赞道:“说得好极了!”瞬间又转而黯然,“可有人视那‘太学体’、‘西昆体’为至宝,死抱着不放,令人忧虑呀!”苏轼却说:“以恩师在读书人中的威望,定能有所改变。”

“难哪!”欧阳修叹了一口气,“你想改变一下现状,还没动,那怨谤便纷至沓来。”苏轼深情地望着两鬓已见花白的文坛前辈,心中涌起一股崇敬之情,便说:“恩师的学问、诗词、文章,都是大家敬仰的,晚辈愿追随恩师,为扫除华而不实的不良文风尽绵薄之力。”

欧阳修大笑而起:“足下能如此,老夫可以无忧了!”

一夜过后,苏洵带着苏轼兄弟去拜谒主考大人。

欧阳修兴高采烈地把他们迎入客厅。苏洵询十分恭敬地递上自己的装订成册的二

第一章欧阳修慧眼识国士苏子瞻初试显奇才

十篇策论文章,诚挚地说:“请内翰指教。”欧阳修谦恭地双手接过来,说:“容修拜读。”苏洵又递上龙图阁直学士、成都知府张方平的推荐信。欧阳修看过之后,问他:“苏兄因何不早日送我?”苏洵道:“我想还是考试过后呈交内翰为好。”欧阳修点头赞许:“苏兄君子之风,令人敬佩!”

苏家父子起身告辞。欧阳修道:“请再多坐片刻,我还有事要向子瞻请教。”苏洵道:“那就叫大郎留下吧。”

送走苏洵、苏辙之后,欧阳修回到客厅。苏轼躬身问道:“不知恩师对轼有何教海?”

欧阳修笑容满面地叫苏轼坐下:“子瞻,你我随便些,不要过于拘礼。我有个疑问,要请你赐教。”

苏轼站起身来,诚惶诚恐地深深一揖:“务请恩师免去‘赐教’二字。”欧阳修呵呵笑了:“好!好!我要问你一个典故…”

原来,苏轼应试的论文中,用了一则尧皇和皋陶的故事。故事说:尧帝时,皋陶担任执掌刑狱的官。一次,要判处一个罪犯,皋陶几次说要处死,而尧帝却一再说要赦免。从此天下百姓都惧怕皋陶的严厉,敬仰尧皇的宽厚仁慈。欧阳修是个博学之人,但他总也想不起来,这个典故出于何处;问梅尧臣,梅尧臣也摇头,说是记不起来了。

欧阳修问苏轼:“子瞻,这个典故你是从哪里弄来的?”

苏轼略显赧然,嗫嚅地说:“恩师请到《三国志·孔融传》里去找吧!”欧阳修想了想,摇摇头:“这你哄不了我,《孔融传》里绝对没有这个典故!”苏轼说:“《孔融传》记载,曹操灭袁绍,将袁熙之妻赐给曹丕,孔融道,‘从前周武王也曾把姐己赐给周公。’曹操问孔融,‘你从哪本书中读到过此事?’孔融道,‘我是推断出来的。’恩师,孔融那样推断,学生这是学他呀。”

苏轼的解释把欧阳修惊出一身汗来。他一阵哈哈之后,由衷地称赞:“好!子瞻,你有超人才华,又善于读书,善于用书,你的学问文章必将独步天下!”

苏轼被夸得不知如何是好,只躬身低头,不住地轻声说道:“不敢当恩师这般称赞,不敢…”

欧阳修送走苏轼之后,坐下来翻阅苏洵的策论,看着看着,他坐不住了,便站起来;站不住了,便在房间里来回走动,并且读出声来:“夫功之成,非成于成之日,盖必有所由起;祸之作,不作于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故齐之治也,吾不曰管仲,而日鲍叔;及其乱也,吾不日竖刁、易牙,而曰管仲…好!精辟!精妙之至!”要不是家人来请吃饭,他会一直读下去,夸下去。

欧阳修为人严谨,从不随便夸人,批评人却不留情面。汴京城里,有个读书人曾说:“我别的都不怕,就怕欧阳永叔的批评。”

两天后,欧阳修收到苏轼一封信,信中除了感激知遇之恩,也表达了改革文风的见解。欧阳修读后,心情十分激动。却好梅尧臣来了,欧阳修便把苏轼的信给他看。梅尧臣道:“我也收到了他一封信,你看。”说着,把信递了过去。欧阳修看罢,深有感触:“读他的信,我不禁汗出。苏轼乃栋梁之才,非等闲可比。吾当避路,放他出一头

5

地也!”

四月八日,殿试在集英殿举行。众考生集于两庑,笔试之后,静候皇帝问话。轮到苏轼,他心头略有些紧张,但很快便镇定下来。

赵祯问:“当今之世,应以何策治天下?”

苏轼躬身答道:“最重要的是除旧布新,反对怠惰、弛废和溺于宴安。”又道,“天

下有二弊:有立法之弊,有任人之失,二者疑似而难明,此天下之所以乱也。”接着又

从立法、任人两方面详细阐述了自己的见解。

*

十四日,金殿唱名:本科共录取进士三百八十八名,苏轼名列第一,苏辙第八。

朝散后,赵祯退入后宫,十分欣喜地告诉曹皇后:“今日殿试录取的进士中,有两个我最喜欢。”曹后问哪两个,赵祯道:“苏轼、苏辙,兄弟二人,一个二十岁,一个十八岁;哥哥考了第一。”

曹后闻言,立即敛妊下拜:“臣妾恭贺陛下,一日得兄弟两英才。”

三日后,皇帝在京城西南郊的琼林苑赐宴全体新科进士,自有一番热闹。接着又是“同年”间相互祝贺,相互宴请,闹腾了好多天。

赵祯特地召见主考官欧阳修。皇上说:“爱卿为朝廷选得英才,大功一件。”得到皇上赞扬,欧阳修自然欣喜万分,但是他谦让道:“此乃陛下洪福齐天,臣不敢据为己功。”

赵祯道:“苏轼兄弟都是难得的人才,你功不可没!”

欧阳修忽然想起苏洵,拱手奏道:“陛下,还有更难得的,金榜之外…”赵祯忙问:“怎么?金榜之外还有更出色的?”

“是的,陛下,二苏之父,名叫苏洵,未曾参加今年的大考。但他学识渊博,才华横溢,臣读过他的二十篇策论,可说是篇篇俱佳。”欧阳修神色庄重,语气铿锵。

赵祯大喜过望:“一门三杰?太好了!”欧阳修躬身下拜:“臣恭贺陛下!”

皇上和主考官的对话,一时竟传遍了京城,又经过一些人加工点染,更增添色彩。人们争相传抄苏家父子的诗赋文章,谈论有关他们的种种传闻,把父子三人称为老苏、大苏和小苏,合称“三苏”。

有人说:“父子三个都这样出色,还从来没听说过!”也有人将信将疑:“这是真的吗?”还有人说:“只不知品德如何。”而一些身居高位的大臣心里却嘟哝:“你欧阳修把苏轼捧上了天,你放他出一头地就行了吗?不一定!…”

然而苏家父子并不知道这些,他们如愿以偿,心情舒畅,准备要好好游览一下京城名胜。没料到寺里小沙弥送进一封家书来,苏洵拆开一看,颓然坐下。

苏轼不知出了什么事,便问:“爹爹…”

苏洵神色黯然,缓慢而轻声地说道:“你们的母亲四月一日亡故了。”

6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