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医临床应用》路侠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现代中医临床应用》

【作 者】路侠著
【页 数】 375
【出版社】 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19.03
【ISBN号】978-7-5578-4891-0
【价 格】95.00
【分 类】中医临床
【参考文献】 路侠著. 现代中医临床应用. 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9.03.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现代中医临床应用》内容提要:

本书分为绪论,上、中、下三篇,共11章。绪论扼要介绍了中医诊断学的性质、内容、原理、原则、发展简史及学习方法。上篇为诊法篇,包括望、闻、问、切四诊。中篇为辨证篇,包括八纲辨证、病因辨证、病性辨证、病位辨证。下篇为诊断综合运用与病历篇,介绍了病情资料的收集、属性分类与综合整理方法,辨证的逻辑思维方法、思路、内容与要求,以及病历书写与要求。

《现代中医临床应用》内容试读

第一章绪论

中医学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医疗实践和生活实践中积累而成的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医学体系。千百年来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人类医学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医学是中国优秀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

五千年文明史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第一节中医学发展简史

中医学根植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充分吸收了同时代科技文化成果,具有鲜明的人文特色。其发展与中国古代哲学和自然科学的发展紧密相连,并逐渐形成了以哲学、自然科学、医学紧密结合为特点的医学体系。

一、医学起源

中国医药学起源的历史,就是劳动人民长期为生存、为生活与疾病作斗争反复实践的创造史,是在劳动实践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

原始人类为了生存、躲避寒冷、觅食充饥,有了最简单的劳动。在逃避敌害、与野兽搏斗或在部落战争中,常有外伤发生口对受伤部位本能的抚摸、按压就是最早的推拿止痛术和止血术:以泥土、树叶、草茎涂裹创伤,久而久之产生了外治法和外用药:打磨劳动工具,使用锋利的砭石切开脓疮即是外科的雏形;用石针、骨针刺激某一疼痛部位,这就是针术的萌芽。总之,人类的自助救护行为是中医药学形成过程中的重要起始点之一。火的发现与使用,使人类由茹毛饮血的野蛮时代进人熟食的文明阶段,并促进了大脑发育。作为一种治疗手段,用火烤石片温熨疼痛之处,点燃树枝、草根进行局部灸,逐渐形成了“熨法”和“灸法”。采集植物根茎、果实、花叶充饥,有时无意中解除了某些痛苦,而有时则出现呕吐、腹泻乃至昏迷或死亡。经过无数次反复实践,发现了许多草药。《淮南子·修务训》记载:“神农氏…尝百草…当此之时,

一日而遇七十毒。”中药以起源于植物的居多,故称“草药”、“本草”陶器的发明及应用,为多种药物组成复方并煎熬成汤液创造了条件,因此古书记载“伊尹始创汤液”,是汤液剂型的鼻祖。

二、中医药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带动了社会经济和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医疗行为逐渐由生存救护发展到有意识、有目的,乃至有组织的主动性活动:由简单的经验积累逐步升华到较完整、独特的理论体系

(一)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中医药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是以《黄帝内经》(又称《内经》)的成书为标志的。《内经》是

1

·现代中医临床应用。

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经典著作,大约成书于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包括《素问》、《灵枢》两部分,它以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为理论指导,系统阐述了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养生等,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它的内容十分丰富,包括了藏象、经络、病因、病机、诊法、辨证、治则、针灸及汤液治疗等,在阐述医学理论的同时,还对当时哲学领域中一系列重大问题,诸如阴阳、五行、气、天人相应、形神关系等进行了深入探讨。《内经》中的许多记载在当时都处于领先地位。例如:在人体结构研究方面,对人体筋骨、血脉长度、内脏器官大小及容量的描述,基本上符合实际,如认为食管和肠的比例是1:35,现代解剖学是1:37,两者非常接近:在血液循环方面,认为“心主身之血脉”,血液是在脉中“流行不止,环周不休”的,和实验医学的观点有惊人的相似:在疾病发生方面,强调“正气”的主导作用,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在疾病的防治上,倡导“防重于治”,提出“治未病”的观点;养生保健方面首倡“保精、养气、御神”。这些理论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至今仍被奉为中医学经典

《难经》是继《内经》之后中医学的又一经典著作,它采集《内经》精要质疑问难,全书共设81个问答,所以又称为“八十一难”。内容涉及脏腑、疾病、经络、针灸等方面。尤其是脉诊和奇经的论述,具有创建性,同时对命门、三焦提出了新观点,从而补充了《内经》的不足。

《伤寒杂病论》为东汉末年伟大的医学家张仲景所著,为中医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该书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分,分别讨论外感热病和内伤杂病。其中以六经辨证为纲治外感,用脏腑分证治杂病,开创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先河,确定了临床诊治的基本原则和大法。

《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一般认为成书于东汉时期,全书收载药物365种,根据功效把药物分为“养命以应天”的上品、“养性以应人”的中晶和“治病以应地”的下品,提出药物寒热温凉四性、酸苦甘辛咸五味的性味学说,确立了中药的理论基础。

历经先秦、秦、汉时期,中医药学无论在人体结构、生理、病理、诊法、辨证及治则、治法等基础理论方面,还是在运用中药于临床等各个领域都有丰富的经验和知识积累,逐步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为后世中医药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中医药学科体系的发展

早在周代,就有了食医(营养医)、疾医(内科)、疡医(外科)和兽医的医学分科,其中疾医应该说是最早的内科学雏形。《金匮要略》以脏腑分证治疗杂病,理法方药立论严谨,形成了一整套独具特色的辨证论治原则,这是后世内科学发展的基石。及至隋代巢元方著《诸病源候论》,对多种疾病病因、病机、病候做了细致的分析与论述,从而成为我国第一部证候学专著。

唐代王焘的《外台秘要》首次记录了消渴病的证候和治法,给后世医学家很多启发。宋代陈无择在其《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提出了著名的三因学说,成为中医病因学的圭桌。到宋金、元时期,学术争鸣,学派蜂起,中医学的发展出现了一个崭新的局面。医学家创立新理论,寻找新疗法,使用新方药,做了许多开创性工作,内科学也得以长足进步。出现了以刘完素、张子和、李东垣和朱丹溪为代表的四大学派,史称“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倡导“火热论”,认为“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能生火”,用药以寒凉为主,后世称为“寒凉派”;张子和认为疾病的形成都在于邪气所致,主张“邪去则正安”,提出汗、吐、下攻邪三法,后世称为“攻下派”:李东垣

2

·第一章绪论·

崇《内经》“人以脾胃为本”,力主“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理论,治病以补脾胃为主,故后世称为“补土派”:朱丹溪举“相火论”,认为相火最易妄动而耗阴,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论点,主张滋阴降火,后世称为“滋阴派”。可见,“金元四大家”在《内经》与《难经》基础上,从不同侧面发展了中医理论,繁荣了中医学术,丰富了辨证治疗方法。明清两代是温病学说蓬勃发展的时期。明代吴又可提出“疠气”特异病因,专论瘟疫传染途径、证候、治法,极大地启发了后世医家。清代以叶天士、吴鞠通为代表的温病学派,对外感温病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创立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与伤寒六经辨证相辅相成,成为外感病辨证论治的两大体系。而赵献可、张景岳、王清任、唐容川等,则在《内经》、《难经》理论基础上,对命门学说、瘀血理论、血证辨证等方面都有所发挥,为内科学增添了新内容。

外科起源于4~5世纪,伤科起源于9世纪。外伤科属“疡科”,元代称“正骨科”,直到清末,形成专科。早在汉代,我国著名外科学家华佗就已用“麻沸散,,施行全身麻醉,进行剖腹扩创、死骨剔除等手术,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外科麻醉术。晋代的《刘涓子鬼遗方》是我国现存第

一部外科专著,载方140余首,总结了许多治疗金疮痈疽、疗疖及其他各种皮肤病的经验。隋代的《诸病源候论》、唐代的《千金方》中都有不少的外科学内容,如瘿瘤、疗疮、痈疽、痔瘘、虫蛇兽咬伤及多种皮肤病的记载。宋,元两代外科发展较快,著作颇丰,如《圣济总录》、《太平圣惠方》、《外科精要》、《世医得效方》等,对外科病的辨证及创伤外科的内外结合治法都有独到的见解。明代外科学有了更快发展,尤以陈实功的《外科正宗》成就最大。该书详载病名,各附治法,内容丰富,收录了当时大部分的外科治法。清代的《医宗金鉴》总结了前人经验,对外科和伤科的诊断、用药、治疗手法都有系统的说明,是外伤科的重要文献。

妇科古称“女科”,早在《内经》中就有许多记载,如不孕、不月、子瘤、血枯、石瘕。汉代《伤寒杂病论》中,专论妇科妊娠、产后、杂病三篇,理法方药严谨,对妇科临床指导意义深远。唐代出现了我国最早的妇产科专著《经效产宝》。宋代陈自明所著《妇人良方》、明代王肯堂所著《妇科证治准绳》及武之望的《济阴纲目》,这些宝贵的著作对妇产科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清代问世的《傅青主女科》,主张治疗妇女病以培补气血、调理脾胃为主,使妇产科发展到了一个较高层次。

儿科古称“哑科”。据文献记载,早在战国时期已有了儿科医生,西汉初期的《颅囟经》是我国儿科第一部专著。北宋儿科名医钱乙著《小儿药证直诀》,提出以五脏为纲辨小儿疾病,对水痘、麻疹等几种发疹性传染病已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具备了丰富的鉴别经验。元代儿科名家曹世荣撰《活幼心书》,对惊风、抽搐辨证治疗有独创之处。明清两代儿科有了较大发展,各种儿科著作相继问世,代表著作有《幼幼集成》、《医宗金鉴·幼科心法要诀》,内容十分丰富,对惊风、发热、呕吐都有许多独特见解,其中收集了不少验方和外治法。

针灸学历史悠久,也最具特色,在《内经》、《难经》中已有记载。晋代皇甫谧著《针灸甲乙经》,总结了秦汉、三国以前的针灸学成就。宋代王惟一著《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并铸造铜人模型,上刻经络循行路线及穴位,作为教学考试之用。明代杨继洲集历代针灸经验及学术成就,并结合自己体会著成《针灸大成》,对后世针灸学的发展影响很大。

伴随中医学的发展,药物学与方剂学也有同步发展。继《神农本草经》之后,唐代的《新修

·现代中医临床应用·

本草》收载药物近850种,是世界上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药典。16世纪中叶,著名医药学家李肘珍倾毕生精力,刻苦钻研,广收博采,历时27年,编撰出闻名世界的巨著《本草纲目》。该书收药1892种,绘图1000多幅,载方11000个,纠正古版本药物书中错误上千处,并将药物进行了科学分类。该书后被陆续翻译成多种文字流传到国外,因此,李时珍被公认为世界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以后又有很多药物学专著相继问世,如汪昂的《本草备要》、赵学敏的.《本草纲目拾遗》、吴仪洛的《本草从新》等,都从不同角度,为药物学增添了新内容。药物学的发展,带动并分化出相应学科,对于如何炮炙加工药物,南北朝时的《雷公炮炙论》是这方面的代表作。由于药物学的发展,促进了方剂学的诞生,无数次的临床实践说明,复方胜过单味药,合理组方既能提高疗效,又能减少毒副反应。于是方剂学迅速发展,由《内经》13方到《伤寒论》113方,《金匮》262方,至晋代葛洪的《肘后备急方》、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明代的《普济方》、清代的《医方集解》与《成方切用》。这些都是传世之作,是研究方剂学的重要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医药学得到了飞速发展,大量的临床研究、实验探索、古医籍整理、临床专著的编写,使中医内科学达到了新水平。对许多疾病的病因病机的认识已日益明确和深化,诊断、辨证分型上有了进一步规范,防病治病方法上有了许多创新,内科疾病治疗效果也显著提高。在外伤科领域,特别是在治疗痈、疮、疗、毒,结扎和注射治疗内痔,切开或挂线治疗肛瘘,辨证治疗脱疽,中西医结合治疗红斑狼疮、烧伤,手法整复及小夹板局部外固定治疗骨折,都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许多妇科常见病如月经不调、不孕、子宫肌瘤等经中医治疗提高了疗效。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宫外孕,针灸纠正胎位防止难产,中药治疗宫颈癌,中药引产等都取得了骄人的成就。在儿科的四大证痘、疹、惊、疳中,痘(天花)被消灭,疹(麻疹)得到控制,惊(破伤风)发病率大大下降,疳(疳积)也很少发生。中医药在治疗小儿急、慢性传染病和常见病方面取得了满意效果,如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痢疾、百日咳、猩红热、肝炎、肾炎、腹泻等疾病的治疗,都展示出中医药的优势。在针灸领域,结合现代科学及新技术进行实验研究针刺镇痛(麻醉)、特异穴位治病作用等,也取得了一大批科研成暴。

第二节中医学的学科性质

一、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产物

自然科学是研究自然界物质本原以及物质运动、变化、发展的规律。中医学研究的对象是人,人是生物个体及其组成的群体,是自然界物质演化的最高产物。中医学探讨人的生、长、壮、老、已规律,研究各种生理活动的奥秘和病理变化的机制,寻找防治疾病的措施。对生命、健康、疾病等一系列问题的深入研究,是中医学探索的主题。因此,中医学具有明显的自然科学属性。此外,中医学还研究人与气候、物候、天文、历法,人与生态环境、居住条件等方面的关系,中药学集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之大成,这些都体现出中医学自然科学属性的一个方面。

社会科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发展变化规律的学科。人是社会的主体,具有思维、意识。不同的社会制度、社会环境,给人以不同的影响,生活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的每个人,由于其社会背

4

·第一章绪论·

景、社会地位、生活物质条件不同会表现出心理、生理、体质等方面的差异,从而形成一系列医学问题。比如,不良的社会制度和风俗,往往是某种疾病的根源。人人都在社会中担任一定“角色”,社会“角色”的转变,复杂的人际关系能引起一些身心病疾,从中可以看出中医学明显的社会科学属性。

综上可见,中学医与两者都有极其密切关系,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产叉产物。20世纪70年代,恩格尔(G.L.Egel)提出“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对医学的发展了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中医学的辩证思维和恩格尔的学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二、具有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的双重特点

基础学科的任务是探索物质的本原、本质,着眼于揭示物质生成、运动、变化的基本规律:应用学科则是以基础学科研究所获得的成果为理论指导,运用具体方法,以解决实际问题。

中医学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一开始就对生命、健康、疾病的奥妙进行了探索研究。如《内经》中,已很精辟地论述了生命形成过程,较系统地阐述了人体形态结构及其相互关系,生命活动与自然界的关系,各脏腑、器官的基本生理功能和病理表现,疾病的病因、病机变化规律,疾病的治疗原则等。通过对这些最基本的,同时也是最根本问题的研究,逐渐形成了中医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这些都带有明显的基础学科特征。

千百年来,中医学应用其基础理论,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在内、外、妇、儿、针灸各科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由于历代名医辈出,及时总结经验,阐述新观点,建立新理论,研制新方剂,创造新疗法,使中医不仅能解决常见病、多发病,还治愈了许多疑难痼疾,疗效十分显薯。

此外,中医学在原来基础上不断分化,不断发展,乃至学术交叉、边缘融合,又出现了许多新学科,如在预防医学、法医学、食疗营养学、养生学、医疗体育等方面,成绩斐然,作用突出。可见,中医学具有摹础学科与应用学科的双重特点,是理论与实践水乳交融、互相渗透的结果。

第三节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结构

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结构主要包括4个部分:

一、元气论

元气论作为一种自然观贯穿于中医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如用于说明生命过程的物质性和运动性,说明人体的整体性和联系性,解释人体各种生理、病理现象等,它是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二、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学说是人们认识自然、解释自然的方法论,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思辨性,以阴阳两分法进行说理,阐明人体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病理现象,分析致病因素及抗病能力,划分中药属性等。生命的物质性、运动性、联系性都能用阴阳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来说明

五行学说是以构成物质世界的5种基本元素的属性特征,及彼此间生克制化规律,援物比类、演绎推理来说明人体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病理现象并指导疾病的诊断治疗。

5

·现代中医临床应用·

三、脏腑经络理论

医学研究的对象是人。人在医学概念中具备以下3个特征:一是人的生物学概念,即人是具有生命的有机体:二是社会学概念,即人在一定社会中生活,每个人都在社会上扮演一定角色;三是心理学概念,即人不同于一般动物,有高度发达的智慧,有思维、心理活动,是“万物之灵”。人的这3种特征,经常处于发展变化当中,时常影响着人的生理功能和病理过程。

中医学通过长期的临床观察及深入的研究发现,这些生理功能的改变和病理现象反映的最本质的东西,就是脏腑经络功能的改变以及以脏腑经络为中心的各种平衡失调及联系失控因此可以说,脏腑经络理论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

四、其他组成部分

如前所述,中医理论体系是以元气论为基础,以阴阳五行学说为方法,以脏腑经络理论为核心的完整体系。除此之外,如中药学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理论;方剂学中的君、臣、佐、使配伍理论:临床各科诊疗理论:气功导引与养生保健理论,都极大地丰富和充实了中医理论体系。如果说基础、方法、核心是整个理论体系框架主体结构的话,其他部分则是这个框架结构中的多个支撑力点,起到联结作用,从而形成知识网络。这就使中医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基础与临床有机地融为一体

第四节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中医学理论体系有3个基本特点,即整体观念、辩证论治、恒动观念。

一、整体观念

整体是指统一性、完整性以用联系性。中医理论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人与社会的关系相当密切。这种机体自身整体性思想及其与外部环境的统一性,称为整体观念。

(一)人体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

人体由若干脏腑和组织器官构成,以五脏为中心,配台六腑,通过经络系统的联系相互沟通,实现机体的统一

生理上,机体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的联系,把六腑、五体、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全身组织器官联系起来,并通过精、气、血、津液等的作用,构成统一整体,完成机体的整体功能活动,各脏腑之间既相辅相成又相互制约

病理上,脏腑之间相互影响,任何局部的病变都可能引起整体的病理反应,整体功能的失调也可反应于局部。

诊断上,当整体或局部发生病变时,对发病机制的分析,应首先着眼于整体,因各脏腑、组织、器官在病理上存在着相互联系和影响,所以在诊断疾病时,可以通过五官、形体、色脉等外在变化来了解和判断内脏病变,从而做出正确诊断。

治疗上,从整体出发,着眼于调节整体功能的失常,从脏腑之间及脏腑与组织器官的联系

6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