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与临床》梁湛聪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中医基础与临床》

【作 者】梁湛聪主编
【页 数】 264
【出版社】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 2018.09
【ISBN号】978-7-306-06314-4
【价 格】60.00
【分 类】中医医学基础
【参考文献】 梁湛聪主编. 中医基础与临床.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2018.09.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中医基础与临床》内容提要:

本书严格遵循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的教材大纲编写,以中医整体观和辨证论治为核心,以中医基础理论为引导,重点讲述各类中医辨证方法,突出中医辨证分析及论治,彰显中医理法方药,条理清晰。作者用了大量篇幅归纳总结,并以图表形式展示,执简御繁,纲举目章。各类型的辨证主要介绍了主症、病机、治则治法、方药以及方解,方后均列出方歌,便于学习和掌握。

《中医基础与临床》内容试读

第一章绪

中医学是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是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优秀民族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它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的医疗实践,逐步形成了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核心,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学术理论体系,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中医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蕴藏着丰富的防病治病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这些经验和理论长期以来有效地保障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健康,并对人类医学的发展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医学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有着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可概括为整体概念和辨证论治两个方面

第一节整体概念

中医学把人体看成是一个以脏腑经络为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把人和自然界一切事物都看成为阴阳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认为疾病的发生发展是阴阳失调、邪正斗争的过程,非常重视机体的内因作用,但也不忽视外因的影响。

一、人体是有机的整体

人体是由皮毛、肌肉、经络、筋骨、精随、气、血、津液及脏腑等所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中医学认为,人体的各部分是有机联系在一起的,这种相互联系的关系,是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的作用而实现的。它体现在脏腑与脏腑,脏腑与体表组织器官之间的生理、病理各个方面。如心主血脉,与小肠相表里,开窍于舌:肺主皮毛,与大肠相表里,开窍于鼻;脾主肌肉、四肢,与胃相表里,开窍于口;肝主筋,与胆相表里,开窍于目;肾主骨,与膀胱相表里,开窍于耳等。此外,中医学运用五行学说的生克关系来说明脏腑组织之间生理功能的内在联系。如肾(水)之精以养肝,肝(木)藏血以济心,心(火)之热以温脾,脾(土)化生水谷精微以充肺,肺(金)清肃下降以助肾水。肺(金)清肃下降,可以抑制肝阳上亢,肝(木)的条达,可以疏泄脾土壅郁,脾(土)的运化,可以制止肾水泛滥,肾(水)的滋润,可以防止心火亢旺,心(火)的阳热,可以制约肺金清肃太过。(图1一1)》

。1

中医基础与临床

心火温养脾阳

藏血以济心

水上济防

肝气疏泄防止脾上雍滞

心火亢旺

气清肃太过

嘲黎群号阳抑制脾运化防止肾水泛滥肺气清肃抑制肝阳上亢H美料缨

清肃下行以助肾水

图1-1五脏在生理上相互资生、相互制约示意

由于脏腑与脏腑、脏腑与组织之间存在以上的内在关系,所以,脏腑的功能失常,可以通过经络反映于体表组织与孔窍,体表组织器官有病,可以通过经络影响到所属脏腑,脏腑之间也通过经络和相互之间的生克关系而相互影响。因此,在诊治疾病时,可以通过五官、形体、面色、舌质、脉象等外在变化,而了解体内脏腑的虚实和气血的盛衰,以及正邪的消长。

在临床上有用清心泻小肠之火的疗法,治疗口舌糜烂;用清肝的疗法,治疗暴发火眼;用清胃的疗法,治疗实火牙痛:用宣肺的疗法,治疗感冒咳嗽。对各种皮肤病、疮疡等外科病证,采用托里、内消等疗法,获得较好的成效,这都说明了人体是

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从整体观念出发,不但重视局部,而且更重视全身,恰当地处理局部和整体的关系

中医学还从脏腑相关的整体观念出发,对病证进行全面辨证论治,当某脏虚弱时,除直接补益该脏外,还可用以补益与其关系密切的其他脏腑的方法,如肺气亏虚时,可以用补脾的方法以“培土生金”:肝阴不足时,可以用滋肾的方法以“滋水涵木”等

总之,只有树立了整体观念,才能正确地认识疾病,取得治疗的主动权,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

第一章绪论

二、人和自然的关系

人所需的空气、饮食都来源于自然界。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人类适应了自然界

四季气候的变化,人体对自然界的转变,必然会发生生理或病理上的反应。一旦气候环境条件的变化超越了人体的适应机能,或由于人体的调节机能失常,不能对外界变化作出适应性的调节时,就会发生疾病,特别是一些季节性的多发病和流行病,更是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某些慢性病,如痹症、哮病等,往往在气候变化或天气剧变时,病情加重。有些疾病还可因昼夜变化使病情发生改变,如哮病在中午及下午时病情较轻,夜间及凌晨加重。但疾病的发生与否,根本原因取决于人体内环境的稳定程度,和他的抗病能力。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体内各脏腑的机能稳定,是通过脏气来表现的。气虚的脏腑较易受病邪的侵害,从而表现出该脏或腑的证候特点

我国地域辽阔,南北气候相差很大。一般说北方气候比较寒冷,南方气候比较温暖,地区不同,生活习惯不一样,人们的体质就有差异,药物应用也有区别。因此,在临床诊治疾病时,要考虑地区的差异,是十分必要的。

人体固然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而发病,但人类也有改造自然的能力,从而有效地防治疾病。这一点对指导临床实践是有一定意义。此外,还可以主动地增强自己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通过锻炼或药物,使机体的内环境稳定性加强,脏气不致偏盛偏衰,阴阳平衡,增强抗病能力,使之不发病或少发病。医者应注意观察和研究自然环境与人体的关系,并逐渐地掌握它的规律性,做好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第二节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重要特点。中医治病,一般均以辨证论治为原则。它既不同于现代医学的“辨病治疗”,也与一般的“对症治疗”有着本质的区别。辨证论治是根据多方面的各种因素,过去与现在的种种情况,制订出不但能解决当前,而且有利于今后的治疗方法。辨证论治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认识疾病和解决疾病的过程,也是中医的理、法、方、药在临床上的具体运用。其主要内容包括四诊、八纲辨证、辨证分类、审证求因、治疗总则和常用治疗方法等六个部分。

在一般情况下,中医治病都是运用四诊来掌握病因、症状和转归,并根据辨证的法则(八纲、六经、三焦、卫气营血、脏腑、经络等),结合地方、时令、气候及患者的体质、年龄、性别、职业等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和归纳,从而找出疾病的本质,然后根据不同的病况确定治疗方法。

.3

中医基础与临床

一、辨证

辨证的“证”,就是证候的简称,证不只是一个症状,或一个综合症候群,而是疾病发展阶段中病因、病机、发病部位、疾病性质、邪正双方力量对比等方面的概括,也是对与其相应疾病所反映的各种症状的概括。因此,它与疾病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个别的、表面的现象(症状)的概念不能混为一谈

通常对证的说法有:一是以八纲名证,如表证、里证、寒证、热证、虚证、实证、阴证、阳证;互相结合而又成为表实证、里实证、表虚证、里虚证、表寒证、里寒证、表热证、里热证等。二是以方名证,如桂枝汤证、麻黄汤证、葛根汤证、大青龙汤证,小青龙汤证、小柴胡汤证等。这两种称法虽有不同,但都反映出生理病理变化,标明辨证结果和治疗大法。如表寒证,即知道恶寒发热,头痛身痛,鼻塞流涕,项背酸强,舌苔薄白,脉浮紧,这就是寒邪犯表,肺气被遏。因此,治疗应解表散寒。三是以脏腑名证,如“脾虚泄泻证”,它既说明病变部位在脾,个体反应属虚,临床突出的症状是泄泻,致病因数可能是湿邪(因“脾喜燥恶湿”,湿困脾阳则出现泄泻),从而指出治疗方向,应该是“健脾燥湿”

症则只是症状的意思,如头痛、咳嗽、发热等,都是一个症状:症亦含有病的意思,如头痛既是一个症,又是一个病。但只知头痛,还不能进行治疗,必须辨明其病因和病理,也就是辨清是什么证,才能进行治疗。症与证截然不同。症的本身不能起到如上所说证的作用。而证却是许多症的综合分析归纳的结果。

所谓“辨”,就是分析。我们的客观世界,客观事物,是千差万别的。不通过分析,就无法对任何矛盾的特殊性有所认识,更无法着手解决矛盾。治疗疾病,也是对具体患者作出具体分析和具体处理方法

姜春华老中医曾举一个案例:一个有二十多年哮喘病史的患者,某年在北京发作时非常怕冷,天气略变冷,即易促使发作,并咯泡沫样痰。经北京的中医医师辨证,认为是属寒喘,给以温性的小青龙汤(麻黄、桂枝、芍药、细辛、干姜、半夏、五味子、甘草)而见效。第二年到上海后,路途劳累,发汗不止,自行处方仍服小青龙汤,不但无效,气喘反而更甚。诊视患者面色苍白,语音低怯,疲倦乏力,稍一行动即气喘,喘时呼吸急促。认为气虚喘促,给以补中益气汤(黄芪、人参、白术、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甘草)加减而制止了发作。在两个月内,气喘未发,体力也转强健,但又因闻及煤气及受艾熏,而引起哮喘发作,患者仍自行按补中益气汤服用,并无效果。诊视患者,面色红润,并诉说口干、胸痛、头痛,情况显然有变,而为热性表现。乃给以桑叶、菊花、钩藤等辛凉之剂,服一剂后,气喘即平。以后以六味地黄汤(熟地、山茱萸、山药、茯苓、牡丹皮、泽泻)加减调理,观察数月未有发作。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即使在同一个人身上,同样出现气喘的症状,但由于前后时期不同,发病环境及诱因的不同,而先后表现为寒喘、气虚喘、热喘等,通过仔细的辨证论治,才能得到确切的疗效。这就说明辨证论治的必要性,也说明“证”不

.4.

第一章绪论

同于“症”,而是综合各方面的条件、病因,以及人体反应表现出来的现象。辨别不同情况,予以不同处理,这就是辨证论治的特点。

辨证论治可具体地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辨患病的人

当接触到患者时,应该获得一个初步的概念,仔细地辨患者的性别、年龄、大小、形态、肥瘦、皮肤色泽是否苍白、萎黄或灰滞、目光有神或无神、动作敏捷或迟钝、语音洪亮或低怯,并从语言中辨别南北风土之不同,谈吐举止中又可以看出这患者的文化程度、生活劳逸、嗜好习惯、性格开朗或忧郁等。因为中医治疗对象是具体的人,而这些观察辨别又和辨证有密切关系。如肥胖的人较多气虚或阳虚痰湿,瘦削的人较多阴虚火旺。多思虑会伤脾,暴怒会伤肝等。此外,还要结合地方、时令、季节等方面去进行分析归纳。

(二)辨疾病的部位

主要是根据患者感觉机体什么部位有病,是身体的浅表或内里,是在身体的上部或下部,是在胸或在腹,在胸部又须分左右,在腹部除分左右外,还须分上中下部。如此从症状来观察病的所在部位,亦可从而考虑大概那一脏腑发病,但要注意跟现代医学所说的脏器不尽相同。

(三)辨疾病的原因

一般说来,疾病可分为外感六淫和内伤杂病两类。如头痛的原因众多,治疗的方法也甚广,但只有找到原因,才能进行根本的治疗,否则就成为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对症治疗。头痛有因外感风寒,有因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痰浊、火旺、阳亢等原因引起,这就需要仔细辨别。因此,中医的病因常是结合了病理反应的综合名称,与证候难以截然划分。临床上常按“治证即治因”进行处理。(四)辨疾病的性质

这里主要是指八纲的运用。症状的表现虽是错综复杂,但都可以有共同的证型,中医学以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作为辨别疾病性质的纲领,它是临床诊断中的重要过程。例如,表证和里证均有虚实的不同,有表虚里实,或表实里虚;又可有表里俱虚,表里俱实。表证又可分为表寒与表热,里证亦可分为里寒与里热。亦可有表热里寒,表寒里热;又有表里俱寒,表里俱热。有虚证,有实证;有虚中夹实,有实中虚;有真热假寒,有真寒假热,还有真虚假实、真实假虚;等等

进行疾病性质的辨别时,需要结合所述的辨人、辨病位、辨病因,掌握充分数据,才可以对疾病的性质作出结论。

(五)辨疾病的机理

对疾病的症状,不但要看到其现在,还必须了解其过去,同时要预测其未来。所

.5.

中医基础与临床

以医者必须明确患者的现在、过去以及未来,对疾病要有预见性。例如,温热病是按卫、气、营、血四个不同发展阶段而进行辨证的。正像清代叶天士的《温热论》说的“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人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采用卫、气、营、血的分类,既说明了温热病的深浅程度,又说明了温热病的发展过程和治疗规律。对内伤杂病,亦需仔细辨别病机。例如,患者出现双胁胀痛,性急易怒,胃纳欠佳,食后腹胀,大便时溏,舌质淡胖,舌苔薄白,脉弦的症状,从病机的分析,这是肝气郁结,肝木乘脾,脾虚失运,肝脾不和之证,同时也指出了患者疾病的发展过程,从而制订出疏肝理气、健脾和胃的治疗方法。如不能认识病机,对疾病的过程没有预见性,便成了随症治疗。所以必须根据患者的目前情况,预见今后的趋势,作出相应的措施,才能阻遏病势的发展。

八纲辨证是中医辨证的基本纲领,一般来说,所有的疾病都可以归属到八纲里面,再进一步分析归纳辨证,分为外感疾病和内伤杂病两类。这些辨证方法,有各自的特点和重点,但在临床实践中又互相联系、互相补充。除了八纲辨证是总纲外,脏腑辨证是各种辨证的基础,气血津液辨证、病因辨证与脏腑辨证密切相关、互相补充,是用以诊断内伤杂病的辨证方法。六经,卫气营血,三焦等辨证,虽然主要是针对外感热性病的辨证方法,但总不能离开八纲与脏腑辨证而存在。

脏腑辨证

脏腑气血疾病

内伤杂病

(气血津液辨证」

八纲辨证

病因辨证

六经辨证

外感疾病

外感热病

卫气营血辨证

三焦辨证

四诊是辨证的最重要一环,是辨证的第一步,只有通过四诊收集数据,才能进行辨证。四诊资料收集是否完整恰当,是否抓住重点,是否符合病情,与辨证能否准确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只有通过四诊,收集准确的资料,才能为辨证提供必要的条件。

二、论治

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拟定相应的治疗方案,解决疾病的治疗问题。辨证准确,论治才有可靠的依据,两者关系密切。以四诊方法,通过对人体在致病因素影响下所反映出来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进行细致观察,加以综合分析,从而推测和判定疾病的病因、病位、病性、严重程度及邪正盛衰变化等,再结合四季气候节气,患者的精神情绪等因素而定出治法和方药。在治疗时,首先需要定法,有法才有方,而方是由药物组成的,这就是“定治而为法,组药而为方”。“论治”是就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立相应的治疗法则。一般来说,阴阳失调、正邪斗争是决定疾病性质的两个主要

6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