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美术论》金原省吾著;骆晓译|(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东方美术论》

【作 者】金原省吾著;骆晓译
【页 数】 178
【出版社】 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 2019.12
【ISBN号】978-7-5340-7697-8
【价 格】80.00
【分 类】美术史-研究-东方国家
【参考文献】 金原省吾著;骆晓译. 东方美术论. 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9.12.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东方美术论》内容提要:

《东方美术论》为日本著名东洋美术史家和美术批评家金原省吾的著作。分四个章节来论述中国和日本的美术。分别为:序说;东洋的心;东洋的美;总收。其中东洋的美一章中具体介绍了深简、线条、寂寞、画类、清气、用笔、气韵、正形、立意、粗密、墨法等。

《东方美术论》内容试读

第一章序说

表现的后退

进入十二月,武藏野便迎来了严酷的寒冬。这个季节里,夜晚萧索的寒风吹落了小橡树和樟树的叶子,每天清晨,我穿过树林间的小道去学校时,脚踩着落叶,那声音仿佛踩在水上一般。林中的落叶,被早晨的露水和冰霜浸透了,发不出松脆的声响来。而当午后的太阳晒干落叶,它们便完全蓬松了起来,走上去甚至深深地没过鞋袜,并且发出响亮的、令人欢喜的声响。从善福寺池到迟之井川附近一带的落叶尤其干枯,不经意间一阵风吹过,都能听到地面上清晰的沙沙声,不由让人心头一痒。这样的落叶固然是美的,但是,在有霜的清晨里,声音轻微,水气充盈,只有丘陵的、山川的、富士山的轮廓若隐若现地挂在天边尽头,那才是格外美的啊。而那种寒冷之美,如今正在向武藏野周围靠近。将寒冷视为美的人,大约都带着东方的心境吧,因为听说西方人是没有赏雪传统的。在日本,观赏雪景并不只是感受寒冷之美,实际上更是因为,寒冷中孕育着的美,是更为清净的美。为什么在我们看来霜露之类的寒冷是美的?因为,寒冷将草木剥蚀,一切附加之物皆被褪去,直至骨骸裸露。此般从附加之物中

东方美术论002

抽身后退,单凭骨架而成立的,正是东方的骨法思想。但所谓的后退之美,并非从后退所至之处生发,而是贯穿于整个后退过程的,退到最末处时才美得最为浓烈。

这样的美,除了从霜露中窥见之外,也在苔藓中可见,在顽石中可见,在水流中可见。我等的艺术表现亦是如此,要使对象透过后退的过程来达成表现。从表现与表现过程的不同意义中,亦可窥见东方之美。这其中蕴涵着西方全然没有的东方表现性质,也存在着东方美学中特有的第三种象征。对此,我将在后文中展开论述。

境的表现停止

“侘寂”〔1)的境,需要具备庸常性与高贵性两个条件方才成立。生活的基底境界,其性质必是普通的,而侘寂的生活,是一般人所做不到的极其平易且通达的一种生活样式,这种样式,从

一般人的生活范畴中抽离出了蕴涵高贵的部分。通常,高贵之中,是绝不包含普遍生活的,换言之,若是高贵的境界,则其中普遍的庸常性都将被消灭;若是庸常的、普通的基底境界,则当中必不存在高贵性。但侘寂,将庸常视作高贵的意境,并且将庸常性与高贵性合二为一,更进一步地创造出了一种独特的生活

〔1〕“侘寂”一词源自日本茶道和禅宗文化。“侘”(wabi)的大致意思是“简陋朴素的优雅之美”,而“寂”(sbi)的意思是“时间易逝和万物无常”,两者结合构成了日本美学意识中的重要部分。一译者注

003第一章序说

样式。

庸常性与高贵性,显然是不同的两个要素,自始至终两者都相互对立而存在。而相异的两种性质,也只有在相异的状态下才能够彼此成立。这种二元的对立性,正是侘寂成立的要素,也同时贯穿于日本文化、日本文学当中。

互相对立的两种性质,既互不争斗,又互不融合,各自保有原本的差异性而存续,这是日本文化的共通性质,亦即“和的性质”。

《歌道非唯抄》书中有这样一段:“某人听到另一个人询问父亲说:‘天这么冷,把拉门关上吧?’便感慨:‘这样的话语像歌

一样,读起来让人不禁会心一笑,他想把拉门关上,为了让父亲不那么冷,那种心情都在这一句话里,让我们心领神会了。’这便可谓是体现出了语言背后的境。”

那么,究竟何谓“境”?就拿上述那句话为例。当时的季节是早春吧,又或是暮秋之时,也可能是风雨交加的时节,或是父亲身体不适的时候,总之,说要关上拉门的话,一定是在冷得受不了而门却开着的情景之下,所以,话中隐含着的那种寒冷的意境便清清楚楚地让人感受到了。所谓境,正是构成表现之周边及基础的根据,是环绕在表现周围的,这个“境”,也可称之为“场”,这个东西是无须表现在外的,境一旦转化为具体词句,便也就失去了力量,古人有言:“将境化词则无力。”要将境通过文字表现出来,谈何容易?

因此,表现,是由既已被表现、被传达出来的那个表面,和包围着这一表现的背后更广大的境的层面两个部分组成的。换言

东方美术论004

之,是既已被表现的,与尚未被表现(即表现停止)的,这两个相对的部分共同成就了表现。那么,所谓表现的成立,实际上便离不开境。同时,表现一旦成立,便有了表现之“格”。表现之格,就是表现在整个境的包围中,成为表现停止的中心。也可以说,表现是有赖于表现停止这个外围框定而存在的,是在没有被表现出来的部分的基础上成立的。而那些未被表现出来的部分,反过来又是凭借既已表现的部分来完成定位的。像这样对立存在的两股力量的平衡状态,即是“格”,是在表现与表现停止的二元对立下才形成的性质。表现具有了“格”,才能传达出品味,才能圆满无缺。

而这个表现的格,我又称之为“具体的小”。“具体的”是指表现,是附带着其周围的境的、作为境的中心的表现。“小”,则是指表现出来的部分,相对于未表现的境而言,是渺小的。并不是表现本身渺小,无论是多么浩大的作品,当中都包含着比作品更大的表现停止的部分一境。所以说,“具体的小”便是“格”的形象化形容。

格的定位与确立,绝非易事。正如富士谷御杖所言:“修行、练功、时宜,三者缺一不可。”修行与练功,针对的是表现的实践。皆川淇园曾言:“人本并具言与行,教海中只有言传,而无身教,岂可称全?”若言语之教不能转化为行为之教,有言而无行,则不能形成二元,便也不可能有格。上述修行与练功二者,放之于文学领域,便是把境放置到表现的背后、表现的周围、表现停止的位置上去。而时宜,是境的成立,是表现停止层面的立定,即在何时停止表现,这个立定,是以修行和练功为前提的。

005第一章序说

因此,停止的立定是行,由言转化为行,只有当表现停止才有实现的可能。

为什么表现停止是为“行”呢?你们一定会想,从行的角度来看,难道代表行动的不应该是表现吗?在将行看作是表现停止这一点上,不得不考虑到日本表现的性质。日本的表现,是通过最大程度的停止表现来达到实现“具体的小”的。如若未能实现大量的表现停止,便根本谈不上具体的表现。与其说表现是基于表现成立的,更不如说表现是基于表现停止而确立的,因此,表现通常是微小的,表现的成立,离不开那些具体而微小的部分。但当我说表现是建立在表现停止基础上的时候,其实意在指出,表现过程当中最直接的工作是制造表现停止。只要做到境的表现停止,那么表现也就自然而然地成立了。境的表现是基于表现停止的,这般“表现停止即表现”的立场,就是日本表现的特殊性质。所以,修行也好,练功也罢,决定它们方向的,是时宜,是表现停止,只有在此处,言,才得以转化为行了。

以上这种建立在表现停止基础上的表现通常又被称为“象征”,但其实,象征的成立还须满足以下四个条件:

一、表现与境的表现停止之间的二元化形成。

二、表现小于境的表现停止的格局形成。

三、境的表现停止能在表现中被普遍还原。

四、表现能将境的表现停止普遍放大。

以上条件当中的第四条是最能代表日本的了。正如超逸的古典读本《尼伯龙根之歌》,此书出自一位八百年前的无名诗人之手,今人已读不懂那种写法了,只能将它翻译成现代文来读。对

东方美术论006

我们而言,那种晦涩的写法,不再能够实现完整的表现了,那么其境便也不能被放大解读了。但与我等大多数人不同,在日本还不乏某些继承传统文化,能够毫不困难地读懂一千二三百年前的古典文学的人。就连《万叶集》《古事记》那种奈良时代(710一794)的文学作品,同样都能在今天被解读出其中更深一层的内涵。而奈良时代的表现停止,与语言发展至今日的表现停止,实际上区别并不大。在东亚地区的语言中,我们的语言内涵是要更深切一层的,古代的边塞诗也好,万叶诗也好,都是话中有画的。这所谓“不举于言”的表现传统,使得如今的日本文学竟以“寡默”为美,境的表现停止的深度与广度,可以说在今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而要实现对境的放大,则有赖于文化的长期沉淀和传续。

基于持续性而实现增值,是日本文化的一般共性。像工艺美术等作品,都是在制成后经过年月的累积而逐渐升值的。语言也是同样,其能使意境放大,而意境又使语言不断深化,日本语言的内涵,随着传续而渐渐丰富和深邃起来。何谓传续?一是时间上的长期持续,二是这长期持续中价值的增加,三是长期持续的内容能够为现在服务。以往的传续,皆作为一种境的表现停止,依附在了现在的背后,我们今天的语言,也就暗藏着从古至今的境的总和。正因如此,我们才能在现在,实现所谓“具体的小”,使有限的语言背后拥有更广阔深远的境的世界。

日本的文化,象征着传续,而境的立定,有赖于表现与表现停止的二元性。从这种文化的性质,也可窥探出日本文艺的性质,即未被直接表现出的境中,蕴含着文化的传续。寂静、玄幽等等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