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平台 产品运营方案与实践》张俊杰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内容平台 产品运营方案与实践》

【作 者】张俊杰编
【页 数】 345
【出版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2021.01
【ISBN号】978-7-111-66946-3
【价 格】89.00
【分 类】传播媒介-研究
【参考文献】 张俊杰编. 内容平台 产品运营方案与实践.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21.01.

图书封面:

《内容平台 产品运营方案与实践》内容提要:

随着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和抖音等一众内容平台的崛起,内容在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书以提升读者在内容平台方面的知识技能和对这个行业的理解为目标,系统性地介绍平台产品运营的工作框架和具体的工作细节,阐明如何一步步全面优化用户体验。本书分概述、详解和发展三部分。首先勾勒出平台的工作框架,帮助读者建立起科学的认知。随后分别阐述平台四要素-内容池、内容分发、用户增长和商业化,顺着搭建平台的方向,一步一步地深入工作细节。随后关注平台和行业的发展,带领读者拓展视野,展望未来。本书的讲述深入浅出,哪怕是内容平台运营的门外汉也能跟随本书从零搭建起一个完整的平台,快速上手相关工作。此外,平台专家可以从本书中找到优化平台产品体验的灵感,在面对具体问题时获得有针对性的建议。

《内容平台 产品运营方案与实践》内容试读

第1章

内容平台鸟瞰图

在深入剖析平台之前,本章先来解读一下内容产品。只有了解了这类产品的本质,我们才能有的放矢,顺着它运作的脉络进行优化。本章首先介绍平台的基本概念,让读者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继而解释它开始盛行的原因。紧接着将分析平台的运作模式,让读者可以从一个简单的公式出发,层层拆解,找到用数据驱动平台发展的源泉。

1.1内容产业:重识内容平台

只要是互联网用户几乎都逃不开内容平台的“魔掌”,你可能用今日头条关注热门资讯,在微信订阅公众号,在微淘闲逛,用百度搜索时顺便浏览一下新闻。当你深陷其中难以自拔时,是否跳出来认真思考过手里的产品?实际上诠释平台的基本概念只需要回答三个基本问题:首先,“内容平台是什么”(了解平台的组成演进过程及相关的上下游产业链):其次,“内容平台在哪里”(形成对内容产业链地位的了解);最后,“内容平台为什么会兴起”(探索其兴盛的奥秘)。

1.1.1内容平台是连接用户与信息的桥梁

每次搭乘公共交通工具的时候,我都会环顾四周,观察周围“用户”的行为。经常会遇到如下情况:面带青涩的姑娘正横着手机聚精会神地看着最新的大剧:

2【内容平台:产品运营方案与实践

身着格子衫、冲锋衣,背黑色双肩包,略有脱发的年轻人正刷着一条条短视频,并不住地傻笑;打扮时髦的小姐姐不厌其烦地学习各种美容护肤知识;一身职业装、频有精神的大叔盯着屏幕上的家国大事指指点点·消费内容已经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打发时间的主要方式之一。平台打破了时空的藩篱,把用户和内容连接在一起,成为继电商、搜索和社交之后互联网的另一极,是时候打开平台的黑盒一探究竟了。

1.平台的崛起

在1978年2月16日芝加哥的寒冬里,Ward Christensen和Randy Seuss完成了

一个小小的计算机通信系统的开发。该系统被命名为Computerized Bulletin Board

System(CBBS,电子公告栏系统)一第一个电子化的内容平台从此诞生。大约

在1991年国内就诞生了第一个BBS站,但是直到1995年,随着计算机及其外设

的大幅降价,BBS才逐渐被人们所认识。2000年新浪、搜狐、网易门户三剑客包

揽了互联网的半壁江山,平台逐渐为大家所熟知。随着网络提速降费,以视频为主的多媒体平台得到快速发展,优酷、爱奇艺和腾讯视频相继诞生,随后成功上市。2009年以微博客带动社交的微博出现,一度成为现象级产品,被认为可能会颠覆腾讯的社交霸权。到了2012年,移动互联网开始爆发,内容消费成为打发碎片化时间的绝佳方式。字节跳动横空出世,相继推出了内涵段子、今日头条和西瓜视频等日活(Daily Active User,日活跃用户数量)几千万甚至上亿的产品。2016年上线的抖音迅速发展成国内日活超4亿(截至2019年)、全球日活超5亿的超级应用,对腾讯的流量霸主地位形成威胁。2016年移动直播兴起,千播大战揭幕。内容平台也迎来了高光时刻,大多数主流产品都引入了内容模块,内容消费的流量成为互联网流量的主要成分。内容平台的发展过程可以以时间为线索串联起来,如图1-1所示。

门户

综合视频

微博

聚合资讯

短视频

iQIY

(2010)

爱命艺

(2011

头条

(2013)

97

2000

2005

2009

2012

2016

图1-1内容平台发展的编年史

(1)内容平台在进一步改变生活

前段时间我把淘汰的苹果手机送给母亲,原意是让她打打电话、发发微信,

第1章内容平台鸟瞰图3

方便与亲朋好友沟通。最近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她竟然跟我讨论起新闻时事。于是我好奇地问她:“你这些消息都是从哪里看到的?平常新闻联播不会说这些啊。”她答道:“我在微信上看到的。”我惊讶得嘴里足可以塞下鸵鸟蛋,50多岁、文化程度只有小学三年级的她竟然会主动翻看朋友圈、看一看(“微信”上两个消费内容的入口)上的资讯。平台对普通用户日常生活的影响已经远超我的想象。1990年及以后出生的用户早已对内容上瘾,1980年后出生的用户已经成为内容消费的主力,而更早之前出生、文化程度较低的用户也开始迅速接受内容的洗礼,可以说我们进入了一个全民消费内容的时代。

①内容是流量的王者

根据Quest Mobile发布的报告,用户在内容平台使用时长上有存量大、增量猛两大特点:在线视频、短视频、综合资讯、微博等平台占据了全网34%以上的用户时长,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在增量方面更为夸张,全网超过65%的总用户时长增长集中在内容产品上。也就是说,内容平台已经成为中国互联网用户使用时长最长的产品类型,而且这种领先趋势正在扩大,网民正在平台上花费更多的时间。实际情况也完全可以支持这一结论,闭眼回想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时间缝隙几乎都被内容填满了,每个人一天中累计消费在内容上的时间远远超过了我们自己的想象。

②内容创业热火朝天

在市场经济下,需求侧扩大必然刺激供给侧发展,有内容消费的需求自然能鼓励内容创作的热情。根据企查查9投融资数据,2016年至2019年11月有高达4124起在文化娱乐相关领域的投融资,内容消费是热门的投融资领域之一。这仅仅是有投融资记录企业的相关数据,再算上大公司内部创业和草根团队,内容领域的创业火热程度可想而知。由于网红成长的突然性,加上媒体的大肆宣传,“网红”一度成为不需要门槛就可以名利双收的象征,甚至成为众多年轻人理想的职业,这也奠定了内容创业的庞大群众基础。如此多的创作者极大地丰富了内容,进一步推动着平台的发展和繁荣。

③信息焦虑

平台快速崛起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用户长时间使用手机带来的信息焦虑。由

⊙Quest Mobile是国内著名的市场调研机构。这里的数据由它发布的2018一2019年互联网报告汇总而成。曰企查查是国内著名的企业征信机构,可以查找到企业投融关系

4「内容平台:产品运营方案与实践

于大脑长期大量接受、处理信息,造成大脑皮层活动受到抑制,一旦停止信息输入,用户就会产生焦虑:轻者会发呆、交际能力减弱、脉搏升高、面部发红、肌肉发胀:重者会出现一种恐慌状态,迫切希望有新的信息刺激,否则会变得郁郁寡欢、生活紊乱,简单地说就是空闲的时候一刻不玩手机就浑身难受。信息焦虑是由于手机填满了用户的碎片时间,从社交到娱乐再到工作生活都在手机上完成,这就养成了用户对手机信息的瘾。信息焦虑最大的受益者是内容平台,从用户时长增长的数据就能验证这一点。考虑到下沉用户也开始加速融入移动互联网,未来的增量依然可期

(2)平台的演进

平台之所以能够快速崛起成为互联网流量的核心,与其不断演进以适应用户消费场景的变化有关。平台的本质是让用户在特定场景下更高效地发现感兴趣的内容。围绕着这个核心,旧的平台不断升级,新的平台持续涌现,其中主要的演进在于创作者和分发方式这两方面。

①创作者的演进

创作形式的变革带来了创作者的演进,从Wb1.0到Web2.0e的演进过程中,内容创作从少量专业人员的专利发展成人人都可以参与。国内网红可以追溯到土

豆上的搞笑短片大师“叫兽易小星”,为了防止被熟人认出,他用A4纸制作了一

张写着“兽”字的面具,风趣幽默的画面配上犀利的评语让他收获了PC互联网的

第一波红利。

2015年papi酱化身成一个伶牙俐齿的上海女人,操着一口夹杂着英语的上海话,认真地分析闺蜜的情感问题。从这段视频爆火起,到她成立papitube内容机构,时隔不到两年。她不仅自己生产内容,也签约艺人博主,孵化短视频达人,被称为“2016第一网红”。

2017年,在外打工十余年的河北保定人耿帅,回到从小居住的村庄,开了个工作室。他先后鼓捣出了“加特林机枪”“脑瓜崩”“菜刀梳子”等一系列发明,但是产品没有什么实用价值,所以一个也没有卖出去。为此他开通了快手账号,给自己起了一个网名“手工耿”,然后把自己制作东西的过程上传到快手,配上本正经的解说,结果一炮而红。网友笑称他的手工艺品为“无用良品”,并给他封了个“快手爱迪生”的称号,连外国媒体也争相报道。

曰Wb1.0被称为只读网络,人们只能被动地浏览内容,不能进行交互。W©b2.0被称为读写网络,普通用户可以在网站上互动,并主动发布内容。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