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工作分析及实效提升》杜江,袁东升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高校辅导员工作分析及实效提升》

【作 者】杜江,袁东升著
【出版社】 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 2020.08
【ISBN号】978-7-5612-7278-7
【分 类】高等学校-辅导员-工作-研究
【参考文献】 杜江,袁东升著. 高校辅导员工作分析及实效提升. 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2020.08.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高校辅导员工作分析及实效提升》内容提要:

做好高校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是开展高等教育的重点内容,辅导员作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实施者和推动者,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书将通过对高校辅导员面临的现实困境、造成困境的深层成因以及可以采用的有效策略进行分析,旨在解决高校大学生思想教育难以有效开展的难题。本书立足于当前我国辅导员教育的现实状况,针对辅导员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对提升高校辅导员自身素质以及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高校辅导员工作分析及实效提升》内容试读

高校辅导员工作概述◆第一章◆

第一章高校辅导员工作概述

第一节高校辅导员制度的产生及发展

一、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历史回顾

(一)继承与建构

1952一1966年是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初创期。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采取了多种措施,使政治权力向教育领域渗透,包括对旧大学的改造和建立高校辅导员制度等。首先是调整政府与高校之间的领导关系,从根本上保障了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实施。1951年,教育部和政务院出台了《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关于全国工学院调整方案的报告》的文件,提出了“试行政治辅导员制度”。1952年教育部发出了《关于在高等学校有重点地试行政治工作制度的指示》,在高校设立了政治辅导处并规定了其职能和目标。1953年清华大学率先创立专职的政治辅导员制度。1961年《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和1965年《关于政治高校辅导员工作条例》的制定,标志着高校辅导员的机构设置、工作制度初步形成,提出了配备高校辅导员的具体要求。

总之,当时的高校辅导员的制度依附性还很强,体现了“教育工作要为政治服务”的说明本质,还没有从政治工作中分化出来,其职业化、专业化并不明显,当时的制度建设并不是常态化的,而是应急性、工具性的。(二)规范与整合

1977一2000年是高校辅导员制度的恢复和发展期。20世纪70年代后,恢复和加强高校辅导员制度迫在眉睫,从制度格局和制度层次上都有进一步的规范和整合。197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提出恢复“在

一、二年级设立政治高校辅导员”的决定。1980年《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学

1

高校辅导员工作分析及实效提升

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和1981年《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对高校辅导员的领导与管理、组织机构等的设立作了明确要求。1986年《关于选配品学兼优的应届毕业生充实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通知》《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和1987年《中共中央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等一系列文件的出台,标志着高校辅导员的队伍建设工作全面展开,对高校辅导员的领导、管理、组织、选聘、培训、考核等具体情况做了进一步明确要求。同时各高校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此制度进行了不断加强和改进,形成了包括岗位责任制等在内的制度化模式。

这一时期,在改革开放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制度执行的困境。社会环境和社会转型对人们的思想带来冲击,个人主义、拜金主义、自由主义等思潮泛滥,造成了部分大学生价值观念和理想信念的迷失,也使得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发展面临挑战。在这一时期,一些影响辅导员制度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同时辅导员自身的思想认识也不到位,不能保持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辅导员制度运行不合理、制度的不均衡再次出现,这时就需要新的合理的制度供求关系。

(三)转型与创新

2000年至今,是高校辅导员制度科学化发展时期。2000年《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2004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5年《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高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等一系列文件的出台,使得高校辅导员队伍制度化水平跃上一个新台阶。“双重身份”和“双重管理”使辅导员在专业化和职业化道路上获得了长足发展。2014年《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出台,标志着高校辅导员有了自身发展的纲领性文件,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制度和工作制度的细节逐步完善,从而形成新的辅导员制度运行新路径和趋势。

2017年2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强调要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化。随着社会发展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如何整合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功能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只有将政治权力中心的制度整合和高校辅导员的基层生活经验相融合,才能创新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形式和内容,使其获得长足发展。

2

高校辅导员工作概述◆第一章◆

二、辩证理解高校辅导员制度变迁的动因

制度变迁的类型大致有供给主导型与需求主导型两种。制度供给与需求的张力是高校辅导员制度创新与发展的动力。

(一)从制度供给侧来看,会出现强制性制度变迁与诱致性制度变迁

强制性制度变迁是一种自上而下强行引入并推行的制度变迁,这种机制来源于政治影响与合法性。强制性制度变迁使高校辅导员制度具有一定的同形性与同构性。强制性制度变迁的好处是解决制度发展中的根本问题和主要矛盾,如《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指出,高校辅导员要“实行学校和院(系)双重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建立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等规定,为高校辅导员领导体制等提供了依据」

诱致性变迁则是自发组织和实施的自主性制度变迁。当前,社会环境变化、辅导员个体行为、大学生价值观、社会思潮等无疑引发了对高校辅导员制度的演化,为辅导员制度的诱致性制度变迁提供了时机和空间。辅导员除了可以通过直接的设计政治教育的形式来实现其政治功能外,还可以通过影响社会发展和文化发展的方式,间接地实现其政治功能。随着国家和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虽然高校辅导员的政治性本质没有变,但辅导员制度的指导思想中有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贴近学生”“立德树人”这样的字眼。辅导员制度在具备政治化功能的同时,也兼顾向事务性、职业性、服务性等方面发展。高校辅导员的角色经历了“政治指导员”“高校政治辅导员”“思想政治辅导员”和“高校辅导员”的演进历程。从最初的“教育要为政治服务”的方针看,辅导员制度的政治功能是第一位的。从当前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学校、社会等领域内的表现来看,进一步开展制度创新,要考虑到辅导员制度变迁的差异性,优化制度良性导向。

(二)从制度需求侧来看,高校辅导员价值实现的条件产生于现实的制度需求

从人们对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具体要求来看,加强高校辅导员制度建设,是大学管理的需求,关系着人才培养的质量与和谐校园的创建。具体来讲,辅导员是思想政治教育引导者、日常事务管理者和发展规划咨询服务者。高校辅导员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建立沟通渠道和对话平台,正确对待“原子化社会”,解决国家缺陷、组织关怀缺陷的深层次问题。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效机制建设,是高校辅导员制度建设的现实需要。

3

高校辅导员工作分析及实效提升

(三)供给主导型与需求主导型是两种不同的权力支配关系

高校辅导员制度供给与需求的矛盾并非是不可调和的,这种矛盾不是结构性矛盾,而是对立统一的关系。高校辅导员作为意识形态建设和学生事务管理双重责任主体,在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意识形态地位等方面,承担的任务多、责任重。由于高校辅导员的重要地位,高校必须进行合理的制度供给才能满足这种需求,同时制度的合理供给也是高校辅导员制度健康发展的需要。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建设专业化的高校辅导员队伍,提升学生事务管理的水平,全面提高辅导员队伍素质,其重要性和迫切性不容忽视。

三、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的现状分析

(一)制度缺陷

1.在选聘机制上

目前,在辅导员的选拔任用上,存在着严重的缺陷:首先,大多数高校选择学生干部中的佼佼者留校作辅导员;其次,缺乏统一的选拔标准,透明性差、竞争性不足。

2.在管理机制上

高校辅导员由校党委委派到各学院并接受所在学院党政领导,一方面,他们要服从学校各级部门领导的管理;另一方面,由于辅导员人事上划归院系管理,他们要必须承担众多的院系内的教学秩序管理和行政工作事务。

3.在培养机制上

首先,培养目标不明确,前途不确定,致使辅导员岗位往往成为跳槽的踏板;其次,培养内容、方式单一。政治辅导员培训一般由学生处、团委牵头,单纯依托高校进行,高校一般都热衷于岗前培训、社会实践、挂职锻炼等培训形式,对于辅导员工作的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涉及较少。

4.在激励、考核机制上

首先,辅导员工作辛苦,无形劳动量多,且大量工作在课外,具有工作实绩隐性强的特点,在考核时往往被忽视,晋升职称难,出路窄;其次,责任大,但工资待遇、岗位补贴很少,与教师、行政人员的实际收入差距不小:再者,地位低,处在一种被多重管理的状态以及学校管理的最底层。

4

高校辅导员工作概述◆第一章◆

(二)产生的问题

1.定位不明确,接受多头领导

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性质、发展定位不明确,从而导致辅导员工作任务繁杂、工作强度大,投入很多精力却难见成效,体验不到工作满足感和事业成就感,职业的社会声望较低。且由于职责过多,对于辅导员的管理归属又不明确,造成了严重的多头领导现象。

2.辅导员队伍思想不稳定、流动性大

由于辅导员工作职责不明确,职业地位、工作待遇偏低,再加上长期从事辅导员工作并向职业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却又没看具体的保障措施,所以他们担心从事政治辅导员工作影响自己以后的发展,有后顾之忧,致使辅导员队伍呈现出思想不稳定,流动性大,常年处于“新手上路”阶段的特点。

3.工作缺乏创新性

由于在辅导员的选拔任用上,大多数都是本校的学生干部,虽然对本校学生事务比较熟悉,但往往都是从自己以前的辅导员或师兄师姐那里继承原有的工作思路和方式,容易造成工作僵化,缺乏创新性。

4.工作难度加大

这表现在:首先,高校学生工作的范围进一步扩展,涵盖教育、管理指导、服务等各领域:其次,从生源上来说,目前大学生群体成分复杂,其中绝大多数又来源于独生子女家庭,生活自理能力差,心理承受能力普遍较低;再者,高校扩招后,学生人数大幅度增加,一般高校的辅导员数量严重不足,他们的工作难度变得更大。

四、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的未来发展趋势

(一)准确定位,明确工作职责

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归纳起来,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辅导员的工作职责是深入大学生的实际学习生活,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包括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应的课堂教育、指导和组织开展各种专题教育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其二,结合大学生实际,做好事务管理和服务工作。包括要组织开展好帮困助学、就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等工作,以及参与处理好涉及学校和社会安全稳定的事件。

5

高校辅导员工作分析及实效提升

(二)辅导员角色的转变

1.心理咨询师

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大学生群体出现了特困生群体、独生子女群体、高消费学生群体等,再加上大学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学习压力、就业压力、社会压力、经济压力使大学生心理疾患频发。广大辅导员必须通过心理测试、心理咨询等方式,通过组织各种有益活动,有目的地帮助大学生融入集体生活、社会生活当中,帮助他们塑造健康心理,努力使自己成为大学生的心理咨询师。

2.学习生涯设计师

大学生进入高校之初,面临着学习方式、学习环境的巨大转变,很容易产生新奇感、迷茫感:在随后的一个阶段,由于逐渐适应,在学习上很可能会放松,产生松弛感:然而进入大三以后,由于考研、就业等现实问题摆在眼前,他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学习状况:进入大四,面临学业与就业的双重选择,又顾此失彼,他们很有必要对自己的学习生涯进行合理规划。所以,作为与大学生学习、生活联系最为密切的师者,高校辅导员要承担起大学生学习生涯设计的指导工作,成为他们的学习生涯设计师。

3.职业生涯规划师

辅导员应能帮助大学生充分认识自己,客观分析环境,科学树立目标,并根据大学生的兴趣、特长、性格、学识、技能、组织管理等能力,设计好适合于大学生锻炼提高的系列方案,引导广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帮助同学们尽早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因此,广大高校辅导员要不断地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努力使自己成为大学生职业生涯的规划师。(三)职业化机制的构建

在辅导员职业化机制的构建中,就要从集中研究辅导员的“如何转行”,转变为着力研究如何增强辅导员岗位的职业吸引力,如何增强辅导员工作的事业感、成就感,如何构建辅导员职业的人生价值实现模式上来,逐步引导完善、激励辅导员“岗位成才”“岗位发展”,建立起辅导员考核、奖惩、晋升一系列长效机制,强化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职业性,并最终构建起辅导员职业化机制,使之成为光荣的终身职业,以吸引一大批优秀人才成长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专家。

五、高校辅导员制度优化发展的路径

高校辅导员发展依赖于制度的引导和支撑。制度优化是今后高校辅导员

6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