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疾病诊断与治疗》伊善君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中医内科疾病诊断与治疗》

【作 者】伊善君著
【页 数】 141
【出版社】 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19.08
【ISBN号】978-7-5578-5981-7
【价 格】50.00
【分 类】中医内科-疾病-诊疗
【参考文献】 伊善君著. 中医内科疾病诊断与治疗. 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9.08.

图书目录:

《中医内科疾病诊断与治疗》内容提要:

《中医内科疾病诊断与治疗》一书共分上、下两篇。上篇为总论,分3章介绍了中医内科学的概论、辨证论治要点、学习与展望。下篇为各论,分7章全面阐述了肺系疾病、心脑系疾病、脾胃系疾病、肝胆系疾病、肾系疾病、气血津液疾病、肢体经络疾病等共计54种内科疾病。

《中医内科疾病诊断与治疗》内容试读

第一章急

第一节高

【定义】

内科急症之高热是指由于外感或内伤导致体温骤升(多在39℃以上),以身体灼热,烦渴,脉数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内科急症。如伤寒中的太阳、少阳、阳明高热,温病卫气营血各阶段的高热或内伤杂病过程中出现的由虚热引起的高热。本篇着重介绍前者,后者将在“内伤发热”中介绍

【历史沿革】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素问·热论篇》对外感发热的病因病机和治疗法则都做了扼要的论述,为热病诊治奠定了理论基础。汉代张仲景《伤寒论》是我国第1部研究外感热病的专著,系统地论述了外感热病的病因病机和诊治规律;该书以阴阳为纲,创造性地提出了六经辨证理论,成为后世辨证论治外感热病的纲领。金代刘完素对外感热病的病因病机主火热论,认为外感热病的病因主要是火热病邪,即使是其他外邪也是“六气皆从火化”,病机属性是火热,主张“热病只能作热治,不能从寒医”,治疗“宜凉不宜温”,突破了金代以前对外感热病多从寒邪立论,治疗多用辛温的学术束缚,是外感热病理论的一大进步。清代叶天士《外感温热篇》对外感热病的感邪、发病、传变规律、察舌验齿等诊治方法都有详细的阐述,创立了外感热病的卫气营血辨证纲领。清代薛己《湿热病篇》对外感湿热发病的证治特点做了详细论述。清代吴鞠通《温病条辨》对风温、湿温等各种外感热病作了分条论述,不仅制定了一批治疗外感热病行之有效的方药,同时创立了外感热病的三焦辨证理论。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辩证的创立,标志着温病学说的形成,从而使外感热病的理论和临床实践臻于完善。

【范围】

西医学急性传染性、感染性疾病,以及慢性疾病并发急性感染表现高热者,如上呼吸道感染、肺部感染、胆道感染、泌尿道感染等均可参照本篇进行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高热为内科常见急症,病因不外乎外感六淫、疫毒之邪,临床以实热或本虚标实之高热为多见。

1.时疫流行

疫毒之气致病力强,具有较强的季节性和传染性。一旦感受疫毒,起病急骤,传变迅速,卫表症状短暂,较快出现高热。

·中医内科疾病诊断与治疗·

2.六淫入侵

由于气候突变,人体调摄不当,风、寒、暑、湿、燥、火等邪气乘虚侵袭人体而发热。六淫之中,火热暑湿为致外感发热的主要病邪,风寒燥邪亦能致外感发热,但它们常有一个化热的病机过程。六淫可单独致病,亦可以两种以上病邪兼夹致病,如风寒、风热、湿热、风湿热等。外感发热病因的差异,与季节、时令、气候、地区等因素有关。

外邪人侵,人体正气与之相搏,正邪交争于体内,则引起脏腑气机紊乱,阴阳失调,阳气亢奋,或热、毒充斥于人体,发生阳气偏盛的病理性改变,即所谓“阳胜则热”的病机。病理性质多属热属实。若病情进一步进展可化火伤阴,亦可因壮火食气导致气阴两伤,若热入营血,则会发生神昏、出血等危急变证。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

(一)发病特点

高热病情变化比较迅速,可产生神昏、动风、出血、脱证等变证。(二)临床表现

高热急症多见实热或本虚标实之热,表现形式多样。但以身体灼热,烦渴,脉数为主要临床表现。热型有壮热、恶寒发热、潮热、寒热往来等。发热时间,短者数小时,长者数日。

病在表:病在卫分,症见微恶寒而发热,伴口渴,汗出,脉浮且数。邪犯太阳,恶寒重于发热,伴头身痛,脉浮。

病人里:病在气分,邪犯阳明,则壮热不寒,口大渴,脉洪大而数:若热结于腑,痞满燥实,苔黄燥:若夹湿则高热,但口多不渴,苔多白腻或黄腻,脉濡数。入营则高热人夜为甚,兼见谵昏,斑疹隐隐;入血则高热兼见齿衄,鼻衄,吐血、便血,甚至昏迷、抽搐、斑疹显露,脉细数,舌绛少津等。

二、鉴别诊断

内伤发热本篇高热主要指由外感所致高热,具有起病急,病程短,热势重而体多实的特点而内伤发热多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郁而化热所致,高热之前多有低热,发病缓,病程长,临床多伴有内伤久病虚性证候,如形体消瘦、面色少华、短气乏力、舌质淡、脉数无力等。

【辨证要点】(一)辨外感、内伤

外感高热:起病急,病程短,热势重,有外感六淫、疫毒的病史,兼见外感之症,如恶寒、口渴、面赤、舌红苔黄、脉数,多为实热证。

内伤发热:起病较缓,病程较长,热不高而多间歇,多继发于他病之后,兼见内伤之症如形体消瘦,面色少华,短气乏力,倦怠食欲缺乏,舌质淡,脉数无力,多为虚证或虚实夹杂之证。

(二)辨虚实

内伤发热多属虚热,或本虚标实之热,外感病后期,亦可见虚热。其热波动无常,时高时低,缠绵难愈,脉多细数,兼见其他虚像。实热多见于外感中期,热势较高,病情较急,变化较速,脉洪数,热甚伤阴,可见谵语、神昏、动风等兼证。

2

·第一章急症·

(三)辨热型

发热恶寒:发热与恶寒同时存在,病证在卫表。

壮热:多见于伤寒阳明病和温病气分阶段;邪毒内陷气营两燔亦可见高热,但常并见发斑、神昏、谵语、动风等兼症。

潮热:多见于阳明腑实证,身热汗出蒸蒸,腹胀满实拒按,热势至夜加重。阴虚内热亦可见潮热,症见潮热颧红、骨蒸盗汗、咳嗽、咯血、舌红少苔、脉细数。

寒热往来:寒时不热,热时不寒,往往一日数次发作。(四)辨寒热真假

在高热急症中,由于热极或寒极会出现与本病之寒热不相符合的现象,即真热假寒和真寒假热之象。

真热假寒证:有一个发热的过程,且起病急,病情进展快,热势甚高,很快进入手足厥冷的假象,身虽大寒,而反不欲近衣;口渴喜冷饮,胸腹灼热,按之烙手;脉滑数按之鼓指;苔黄燥起刺或黑而干燥。以发热经过、胸腹灼热及舌苔为鉴别的重点。

真寒假热证:一般出现于慢性病或重病的过程中,身虽热,但欲得衣被;口虽渴,但喜热饮;脉虽数但按之乏力或细微欲绝;苔虽黑而滑润。以舌苔、脉象为鉴别的重点。

【急救处理】

一、处理原则

1.分主次

即分清高热及其兼症的主次。外感高热,无论其热型热势如何,高热均属主症,治以清热为主,根据病邪性质、病变脏腑、影响气血津液的不同,又有清热解毒、清热利湿、通腑泻下、清泻脏腑、养阴益气等治法,以达清除邪热、调和脏腑之目标。内伤高热,则高热不一定是主症,治当审其病因究竟发于劳伤还是饮食。

2.审标本

审清高热的主要病机,细辨高热与其他症状的标本关系。例如高热出血腹痛,主要病机为热毒内陷,损伤脉络,迫血妄行,瘀阻腹内,治当清热凉血为急为本。

3.察传变

观察高热伴发的变证。由外感高热并发神昏、谵语、厥逆、出血、抽搐等,提示邪毒内传,营血耗伤,除治高热,还要加用开窍、固脱、凉血、息风之剂。

二、急救治疗

1.一般措施

卧床休息;流质饮食或半流质饮食,多饮水,补充维生素等。

2.物理降温

冰袋冷敷头部或腹股沟等部位;中药煎汤擦浴,如荆芥水、石膏水擦浴;或用温水、乙醇擦浴,冰水灌肠等方法。在降温过程中要密切观察体温下降情况以及病情变化,以免体温骤降而致虚脱。

·中医内科疾病诊断与治疗·

3.针刺法

可选用大椎、曲池、合谷、风池等穴,用毫针刺法或十宣放血法降温。

4.刮痧法

中暑高热患者,可在两胁部、夹脊部、肘窝等部位进行刮痧。

5.中药灌肠法

根据病情可给予中药煎汤灌肠通便,也能够降温退热。

6.维持生命体征

密切观察神志、面色、血压、呼吸及脉搏等生命体征。

7.药物治疗

建立静脉通道,选择相应药物予以治疗。

(1)醒脑静注射液(主要成分为麝香、冰片、栀子、郁金等)10~20mL加入等渗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2次。

(2)痰热清注射液(主要成分为黄芩、熊胆粉、金银花、连翘等)30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每日1~2次。

(3)清开灵注射液(主要成分为板蓝根、水牛角、珍珠母、金银花、栀子、黄芩苷、胆酸等)30mL加入等渗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

(4)鱼腥草注射液8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

(5)双黄连注射液以1ml/kg计算,用5%或10%葡萄糖溶液250~500mL稀释后静脉滴注,每日1次。

(6)穿琥宁注射液400mL加入等渗葡萄糖溶液500mL稀释后静脉滴注,每日1次。

8.其他

可选柴胡注射液2~4mL肌注,每日1~2次。

中成药可选用紫雪丹、牛黄清心丸、柴石退热颗粒等口服。复方退热滴鼻液(由金银花、连翘、青蒿等制成)滴鼻,每次每侧鼻腔3一4滴,30一40分钟/次。

9.补液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三、辨证论治

[病在卫分]

主症:高热,兼见微恶寒而发热,伴口渴,汗出。脉浮且数。治法:辛凉宣透。

方药:银翘散加减。方中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辛凉透表为主药:竹叶清热除烦,薄荷、荆芥、豆豉辛凉宣散,透热外出,为辅药:桔梗、牛蒡子、甘草宣肺止咳,利咽散结,因温邪化热最速,容易伤津耗液,故又配芦根甘凉质润,清热生津止渴,均为佐药。合而成方,既可辛凉透表、清热解毒,又可利咽止咳,生津止渴。

[病在气分]

主症:壮热不寒,口大渴。脉洪大而数。治法:清热解毒。

·第一章急症·

方药:白虎汤加减。本方以生石膏配知母,清胃泻火;粳米、甘草和胃生津。可加金银花、连翘、黄连、芦根清热解毒。若大便秘结者,加大黄、芒硝通腑泄热。若发斑疹者,加犀角(水牛角代)、玄参、丹皮清热凉血。

[病入营血]

主症:高热入夜为甚,兼见谵昏,斑疹隐隐;入血则高热兼见齿衄,鼻衄,吐血、便血,甚至昏迷、抽搐,斑疹显露。脉细数,舌绛少津等。

治法:清热透营,凉血解毒。

方药:清营汤合犀角地黄汤加减。犀角清解营分热毒为主药;玄参、生地、麦门冬清热养阴,为辅药;佐以金银花、连翘、黄连、竹叶心清热解毒;并以活血散瘀、清热凉血的丹参、赤芍为使,以防血与热结,共奏清营解毒,透热养阴之效。

【转归与预后】

常见高热病情变化比较迅速,由表热证而发展至半表半里证,再向里传变而成里热证。若正气未衰,治疗及时可治愈。若感邪太盛,治疗不力,可产生神昏、谵语、厥逆、抽搐、出血、脱证等变证

【预防与护理】

(1)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记录各项生命体征(体温、呼吸、血压、脉搏、神志)。

(2)保持病室空气新鲜,室温可保持在20~22℃,并且要保持一定的湿度。高热患者口咽容易干燥,冬天可在暖气上放一盆清水,使其蒸发以湿润空气,有条件时可使用加湿器。

(3)高热患者的饮食宜清淡、细软、易消化,以流食、半流食为宜。患者口渴时应鼓励多饮水或果汁,如西瓜汁、梨汁、橘汁等。汗出较多时应注意补充水分,可用鲜芦根煎汤代茶饮或给淡盐水。不能饮水者,应用鼻饲法或静脉输液等方法补充津液的消耗,以免脱水。高热患者应忌食油腻、辛辣、厚味食品。热病初愈,饮食仍宜清淡稀软,逐渐恢复正常饮食,但要注意补充营养,要少食多餐。可选择瘦肉、蛋类、新鲜蔬菜、水果等。

【现代研究】

中医治疗高热,除用常服的丸药汤剂口服外,还有多种治疗方法:针刺疗法、中药煎汤擦浴疗法、直肠给药法、刮痧疗法、喷喉法、滴鼻法等。

临床辨证论治以清法为主,剂型以丸散口服药为主,随着科技发展,先后研制出多种注射液,例如:清开灵注射液、穿琥宁注射液、双黄连粉针剂、柴胡注射液、板蓝根注射液等,临床研究表明多具有良好疗效。

涂氏采用清、解、和、下四法联合应用设计而成的热必宁(商品名:柴石退热颗粒)治疗高热疗效明显优于西药对照组及单纯清热解毒组;实验研究证实热必宁能够显著抑制肺炎球菌所致家兔体温的升高;对大肠杆菌内毒素所致家兔体温升高具有抑制作用;对肺炎球菌、金黄色

葡萄球菌具有抑制作用;对流感病毒和RSV有较强抑制作用。赖氏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小儿

外感高热142例,42例体温1日内退至正常,71例2日内、21例3日内退至正常,无效8例,总有效率94.37%。谢氏等研究发现醒脑静注射液可有效降低兔出血热病毒家兔高热模型的发

热指数,降低脑脊液前列腺素E2和环核苷酸发热介质。黄氏等利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中枢性

·中医内科疾病诊断与治疗·

高热,退热效果好,且使MDA、TNF-a、IL6水平下降,而SOD明显上升。鲁氏等用清开灵注射液治疗230例高热患者,不仅退热作用快,而且体温下降平稳,很少出现反复发热现象,且对全身症状有改善,认为清开灵具有整体调节作用。刘氏将肺系感染高热的患者41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21例,对照组192例,治疗组予鱼腥草注射液静滴治疗,对照组予西药常规治疗。

治疗组总有效率及对白细胞数正常的患者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对卫分证、卫气同

病及气分证3种不同证类平均退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白细胞数升高的高热患

者疗效相当。雷氏等采用双黄连注射液治疗外感高热60例,体温下降幅度较对照组(青霉素针剂静滴配合肌注复方氨基比林)明显增大,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雷氏采用穿琥宁注射液静脉点滴外感高热症139例,效果满意。穿琥宁是从中药穿心莲叶中提取的有效成分穿心莲内酯与琥珀酸酯反应所致的脱水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酯单钾盐,具有明显的解热、抗病毒、抗炎作用以及可促进肾上腺皮质功能及镇静作用,临床上多用于病毒性肺炎及上呼吸道感染。穿琥宁注射液同时具有抗菌、抗病毒、解热作用,其中抗病毒作用尤为显著。运用穿琥宁注射液治疗外感高热,不论卫分、卫气同病还是气分证均疗效确切,不易反复,具有退热时间短、全身症状改善快的特点。

第二节厥脱

【定义】

厥脱包括厥证、厥逆和脱证,是内科常见之急症。临床以面色苍白,四肢厥逆,出冷汗,欲呕欲便,脉微欲绝或乱,神情淡漠或烦躁,甚至不省人事,猝然昏倒等为特征。汉代张仲景《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治》论述了厥证之病机及临证特点:“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是也。”明代张景岳在《景岳全书·杂病谟·厥逆》中论及厥逆的预后时日:“厥逆之证,危证也。”清代徐灵胎在《临证指南医案·脱》的评语中明确了脱证发病之机在于阳气的骤越,并提出临证诊治之要点:“脱之名,唯阳气骤越,阴阳相离,汗出如珠,六脉垂绝,一时急迫之证,方名为脱。”

【历史沿革】

“厥”“脱”首见于《内经》,“厥”有“寒厥、热厥、煎厥、薄厥、暴厥、六经之厥、风厥、厥逆”之别,就其病因病机而言,《内经》论述较为详尽,概而言之,虚实两端,如《素问·厥论篇》:“阳气衰于下,则为寒厥;阴气衰于下,则为热厥。”《素问·生气通天论篇》:“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有伤于筋,纵,其若不容。”对其预后而言正如《素问·调经论篇》所云:“厥者暴死,气复反则生,不反则死。”“脱”在《灵枢·决气》中被分为“精脱、气脱、津脱、液脱、血脱”等不同的类型,详其症状,“精脱者,耳聋:气脱者,目不明;津脱者,腠理开,汗大泄:液脱者,骨属屈伸不利,色天,脑髓消,胫酸,耳数鸣;血脱者,色白,天然不泽,其脉空虚,此其候也。”厥与脱的治疗方面仅有针刺等方法。

后世医家对“厥”多有发挥,汉代张仲景认为:“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

6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