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 第3版》余小萍,方祝元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中医内科学 第3版》

【作 者】余小萍,方祝元主编
【丛书名】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十三五”规划教材,全国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精编教材
【页 数】 397
【出版社】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18.05
【ISBN号】978-7-5478-3944-7
【价 格】48
【分 类】中医内科学-高等学校-教材
【参考文献】 余小萍,方祝元主编. 中医内科学 第3版.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8.05.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中医内科学 第3版》内容提要:

余小萍、方祝元主编的《中医内科学(供中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等专业用第3版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十三五规划教材)》共分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部分列有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一为中医内科学发展简史,介绍中医内科学发生、发展的轨迹及代表人物、著作和学术观点;其二为中医内科学基础,包括病因学、病机学、分类学、治疗学;其三为中医内科临证方法及病历书写,是内科临床基本功,必须掌握。各论分七章,按肺系、心脑系、脾胃系、肝胆系、肾膀胱系、气血津液、肢体经络病证顺序排列,介绍了53个常见病证及其附属疾病的概念、病因病机、诊断、相关检查、鉴别诊断、辨证论治、转归预后、临证要点,并附古代文献摘要和现代文献推介等。本教材还附有方剂,以备查阅。

《中医内科学 第3版》内容试读

总论

中医内科学,古称“大方脉”,是运用中医学理论阐述内科所属病证的病因病机、证治规律、预后转归、康复调摄等,并采用中药治疗为主的一门临床学科。

中医内科学是连接中医基础理论课与临床各学科的桥梁课程,系统地反映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基础理论知识只有经过中医内科学的进

一步讲授和临床实践,才能深入理解和掌握:临床各学科则必须以内科学作基础,才能更好地熟悉本学科的特点和技能,因此中医内科学被认为是中医学临床学科的主千课程。

4

中医内科学

观、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理论指导下,叙述六淫、七情、饮食、劳伤等病因以及脏腑、六气、经络的病理变化。⑤论述望、闻、问、切四诊的诊断方法和具体内容。⑥确定治未病,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标本,正治反治,制方,饮食宜忌,精神治疗及针刺大法等治疗法则。⑦记载了200多种内科病证,从病因、病理、病性转化及预后等方面作了简要的论述,有些病证还专篇加以讨论,如“热论*“咳论“痿论“疟论“痹论”等。

汉代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并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著成《伤寒杂病论》,以六经论伤寒,以脏腑言杂病,开创了辨证论治的先河,临证时因证立法,以法系方,按方遣药,注意剂型对治疗效果的影响。书中共制375首方剂,有不少功效卓著的名方一直沿用至今。

《黄帝内经》形成的上述理论体系和《伤寒杂病论》创立的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六经辨证和脏腑辨证诊治理论体系,为中医内科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对后世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充实阶段(两晋至金元时期)

晋代王叔和所著的《脉经》,汇集了晋以前脉学的成就,成为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丰富了切诊内容。葛洪的《肘后备急方》、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雷敩的《雷公炮炙论》等方药专著的问世,促进了药物合理运用。

隋唐时代,对内科中的多种疾病已有详细的论述,如对伤寒、中风、天行、温病、脚气病、瘿病等都积累了一定的治疗经验,对绦虫病、麻风、恙虫病、狂犬病的预防和治疗亦具有较高的水平。王焘《外台秘要》已记载消渴患者的尿是甜的:对黄疸病及治疗效果的观察,提出“每夜小便中浸白帛片,取色退为验”。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进一步总结了消渴病的发病过程及其药物、食治等疗法,并规定了饮食、起居的某些禁忌。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病因病机学及证候学专著,其中记载内科病27卷,内科症状784条,对每一个病证的病因、病机、证候分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总结。如对泄泻与痢疾、痰证与饮证,一反过去之统称而分别立论:对寸白虫的病因、疟疾的分类、麻风病的临床表现都具有极其深刻的认识。

宋代对于医学人才的选拔与培养比较重视,规定了各科人员之间的比例关系。《元丰备对》记载,宋神宗时“太医局九科学生额三百人”,分科中属内科的大方脉120人,风科80人,可见当时对内科之器重。从宋代起,金、元、明三代均设有大方脉科,为治疗成人各种内科疾病的专科,促进了内科的进步。宋代陈无择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一书,在《伤寒论》病因分类的基础上,结合《黄帝内经》理论,创立外因、内因、不内外因的三因学说,此说概括性强,适于临证应用,沿用至今。宋徽宗赵佶敕撰《圣济总录》,其中有18卷专论诸风,反映当时对“风证”的专题研究已有一定的水平。张锐著《鸡峰普济方》,把水肿分为多种类型,根据起始部位的特征区别不同性质的水肿,施以不同治法。宋代董汲所著《脚气治法总要》,对脚气病的病因、发病情况、治疗方法均有详细论述,并订出64首方,是一部现存较全面的脚气病专书。元代葛可久著《十药神书》,是一部治疗肺痨病的专著,书中所拟10首方,分别具有止血、止嗽、祛痰、补养等作用,对肺痨全过程的分型和治疗总结了一套可以遵循的经验。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金元时期四大医家的出现,他们各自结合当时的社会形势、人体状况及发病特点,总结了具有特色的理论和治疗方法。刘完素对《黄帝内经》中五运六气学说有深刻的研究,他根据临床实践经验,参照《黄帝内经》病机十九条的内容,认为“火热”是引起疾病的重要原因,故力倡火热致病机制,创立“火热论”。在治疗上,他极善于使用寒凉药物,故后人称之为“寒凉派”。张子和受刘完素的学术影响并加以发挥,认为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全在于病邪之侵害,不论外因、

第一章中医内科学发展简史

5

内因致病,一经损害人体,即应设法驱邪外出,不能让其滞留体内为患。他把汗、吐、下三法广泛运用于临床,并有独到的见解。由于他治病以攻邪为主,后人称他为“攻下派”。李杲生活于金元混战、社会动荡之年代,人民饥寒交迫,体质虚弱,从而使后天脾胃在人体中的地位更加突出。所以,他指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治病时则多用补气升阳的药物。由于他擅长温补脾胃,后世称他为“补土派”。朱丹溪研究了先世医家的学术思想和著作,融各家学说于一炉,独树“相火论”和“阳有余,阴不足”两论。在治疗上,竭力主张滋阴降火之法,故后世称他为“滋阴派”。此四者形成了对后世影响极大的金元四大学派,进一步充实、丰富了中医内科学的理论与临床实践。

四、成形阶段(明清时期)

金元以后,医家掀起了发展、创新中医学术的风气,如对人体脏腑生理、病理的新探讨,对脏腑代谢产物的重视等,对不少内科病证证治的见解也不断有新的突破,这些均使中医内科学,甚至中医学在广度与深度上都得到了迅速发展。

明代薛已的《内科摘要》,是我国最早用“内科”命名的医著。王纶在《明医杂著》中明确指出“外感法仲景,内伤法东垣,热病用河间,杂病用丹溪”,是对当时内科学术思想的总结,反映当时内科学的学术理论已经形成体系。王肯堂的《证治准绳》、张景岳的《景岳全书》、秦景明的《症因脉治》、李中梓的《医宗必读》等著作,对内科疾病都有了深刻认识。如《景岳全书》中的阴阳互补学说、《医宗必读》中的“治泻九法”等,至今仍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指导价值。

清代,内科学方面的学术著作琳琅满目,《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陈梦雷)、《医宗金鉴》(吴谦)、《张氏医通》(张璐)、《沈氏尊生书》(沈金整)、《辨证录》(陈士铎)、《临证指南医案》(叶桂)等著作纷呈。林珮琴的《类证治裁》简明实用,熊笏著的《中风论》及尤在轻著的《金匮翼》对中风病的叙述、汪绮石著的《理虚元鉴》对虚劳病的分析、卢之颐著的《痃疟论疏》对疟疾的认识,都是内科专篇专著,体现出一定的学术水平。王清任著的《医林改错》,对瘀血证的论述和所创立的活血化瘀诸方,沿用至今。唐容川的《血证论》是论述血证的专著,对血证的认识更深入一步,并提出治血证四大要法,对后世影响较大。

明清时期,在医学史上具有特别突出地位的便是温病学说的形成和发展。吴又可的《温疫论》,是我国传染病学中较早的专门论著,他认为:瘟疫有别于其他热性病,它非感受“六气”所致,而以感染“戾气”和机体功能状况不良为发病主因。并指出“戾气”的传染途径是与其人体接触,自口鼻而入,无论老少强弱,触之皆病。这一认识,在我国医学发展史上是一个突破性的见解。叶桂的《温热论》为温病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与辨证的基础,其贡献在于:首先提出了“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之说,概括了温病的发病途径和传变规律,成为外感温病的纲领:其次,根据温病的发病过程,分为卫、气、营、血四个阶段,表示病变由浅入深的四个层次,作为辨证施治的纲领:再者,在温病诊断上,总结前人经验,创造地发展了察舌、验齿、辨别斑疹与白痦的方法。这就为温病学说奠定了理论与实践基础。吴瑭在叶氏学说基础上著成《温病条辨》,以三焦为纲,病名为目,论述风温、温热、瘟疫等九种温病的证治,并提出清络、清营、育阴等各种治法,使温病学说更趋系统和完整,建立了温病辨证论治体系。其后,薛生白著《湿热病篇》,对湿温病进行了深入研讨;王孟英著《温热经纬》,将温病分为新感与伏气两大类进行辨证施治。这些都发挥和补充了温病学说,促进了温病学说的发展。

温病学弥补了伤寒六经辨证对外感热病详于寒而略于温的不足,形成了一个与伤寒不同的又

一个外感热病体系,使内科学之外感病的实践与理论进入更高、更完善的阶段。

6

中医内科学

五、发展阶段

20世纪50年代后,中医内科学迎来了崭新的发展时期。首先是全国各地先后建立了中医药医疗、教学和科研机构,培养了一大批中医内科学人才,服务了更多内科疾病的患者:其次,对中医内科学文献进行了整理和研究,出版了大批有价值的中医学典籍,以及《实用中医内科学》等一批中医内科学临床专著。专供各大中医院校教学使用的《中医内科学》教材历经数代中医人、多家出版社的数次修订和编撰出版,内容不断完善和更新,更加符合中医内科学的传承和发展需要:第三是中医内科学科的研究工作成绩卓著,通过对胸痹心痛、疟疾、肾病、肝病、脾胃病、肿瘤等疾病的研究,深化了病因病机的认识,在诊断、辨证规范化和防治方法等方面有了较大突破,提高了临床疗效。通过对内科急症如高热、中风、厥脱、血证、急腹痛等疾病的研究,明确了通里攻下、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扶正祛邪等治疗方药的初步药理机制,研制了一批高效、速效、低毒、安全的急救中成药。屠呦呦因受葛洪《肘后救卒方》启发而运用现代科研方法发现了青蒿素,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疟疾患者的生命,从而成为首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博大精深的中医药学再次引起世界瞩目:第四,中医内科临床诊治逐步规范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先后四次组织制定并颁布了《中医病案规范》和《中医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还相继颁布了《中医证候分类与代码》《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等国家和行业标准,促进了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和国内外学术推广与交流的科学化、规范化。

2016年12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并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从此中医药学发展彻底有了法律保障,中医内科学也迎来了天时、地利、人和的良好发展机遇,将在构建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体系、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宏伟蓝图中发挥更加积极、重要的作用。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