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铍针》董福慧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中医铍针》

【作 者】董福慧主编
【页 数】 170
【出版社】 北京:中国医药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21.01
【ISBN号】7-5214-2120-0
【分 类】针灸疗法
【参考文献】 董福慧主编. 中医铍针. 北京:中国医药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1.01.

图书目录:

《中医铍针》内容提要:

本书分为基础篇、技法篇和临床篇三部分。基础篇主要介绍铍针疗法的历史源流、治病机制及功用,疼痛和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相关知识等;技法篇阐述铍针疗法的操作常规及要领、意外情况的处理与预防等;临床篇着重介绍临床中使用铍针疗法取得较好疗效的皮神经卡压综合征。

《中医铍针》内容试读

基础篇

第一章

铍针的起源、发展与作用机制

铍针治疗技术属于《中医医疗技术手册》中的中医微创技术,是在中医脏腑、经络、五体、皮部等理论指导下结合现代对痛症、皮神经卡压的研究成果,运用铍针治疗的新兴医学技术。其治疗要求是以最小的解剖生理干扰获得最好的治疗效果,以最低的生物和社会负担获得最佳的健康保障。

一、铍针的起源与发展

《灵枢·九针论》载有:“九针之名,各不同形…;三曰缇针,长三寸半;

五曰铍针,长四寸,广二分半;…银针者,锋如黍粟之锐,主按脉勿陷,以致其气。…铍针者,末如剑锋,以取大脓。”

铍针:亦称铍刀、剑针。《灵枢·九针论》日:“铍针,取法于剑锋,广二分半,长四寸,主大痈脓,两热争者也。”《灵枢·九针十二原》曰:“铍针者,末为剑峰,以取大脓。”其针形如宝剑,针尖如剑锋,两面有刃,长四寸,宽二分半。主治痈疽脓肿,可以切开排脓放血。

现代铍针来源于古代九针中之铍针。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原中国中医研究院博士生导师董福慧教授带领专家组经过长期临床和科研,提出了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诊断,并根据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发病机制,提出了挖掘古代铍针疗法来治疗皮神经卡压综合征,在针对末梢张力性疼痛治疗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

在临床上,常见大量的无明显诱因出现的疼痛和不适,缠绵难愈、反复发作,被诊断为“慢性软组织损伤”“肌筋膜炎”或“风湿性疾病”的,有相当数量属于皮神经在走行过程中“卡压”导致的神经功能障碍,铍针就是根据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这些特点设计研制而成。术中通过铍针对皮下组织、筋膜的切割,使筋膜腔内压力减低,筋膜表面张力降低,松解粘连,从而消除感觉神经末梢所受的张力性刺激和压迫,缓解疼痛。它具有创口小、痛苦小、无需麻醉、定位准确、松解较为充分的优点。另外,由于术中对神经周围组织的损伤较小,因此术后神经周围形成的瘢痕少,不易再次形成卡压,从而可以使临床症状得到明显的改善。

现代铍针源自对自古代九针中铍针的挖掘,并综合过去各种疗法的优、缺点,结合中西医疗法,采取非人路手术,选择新的材料钛合金研制成了现代铍针(图1-1、图1-2)

2

,大针长针毫针员利针

础篇

被针锋针

缇针

员针

银针

0:006011

图1-1

图1-2

二、铍针的作用机制

1.治疗特点

现代铍针是根据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特点设计研制而成的,它起自古代九针,完善于现代,具有创口小、痛苦小、无需麻醉、定位准确、松解较为充分的优点,采用铍针减张减压疗法来治疗皮神经卡压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可以最小的解剖生理干扰获得最好的治疗效果,以最低的生物和社会负担获得最佳的健康保障。

2.治疗原理

皮神经广泛分布于人体周身的皮肤及筋膜中。铍针疗法是基于这样一种软组织张力学说而设计的:分布于周身的感觉神经由浅部进入深部必须穿过筋膜,如果炎性渗出等导致筋膜腔内压力增高时,筋膜的表面张力必然随之增高,通过其间的感觉神经末梢也要承受相应的张力。当肌肉紧张或痉挛时,不但要牵动筋膜,而且和筋膜间还要发生相对位移:另外,筋膜和皮下组织之间也要发生相对的位移。如果筋膜和肌肉筋膜和皮下组织之间因损伤或炎症而存在着粘连和瘢痕化,或筋膜本身和感觉神经粘连,则这种相对的位移就可以刺激或压迫感觉神经,从而引起疼痛。除了臀上皮神经、股外侧皮神经等较大一些的皮神经发生卡压时可以手术切开进行神经松解术外,大量细小的皮神经是难以进行手术暴露松解的。因此,一般只能采取局部封闭或者在压痛最明显处行“盲目”切除或切断术,或进行广泛的软组织切开松解,但封闭疗法往往

3

不能充分松解粘连、解除压迫,且容易复发,手术切除造成的创伤又相对较大。铍针是根据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这些特点设计研制而成。铍针疗法,与其说是松解,还不如说是减压、减张。另外,由于术中对神经周围组织的损伤较小,因此术后神经周围形成的瘢痕少,不易再次形成卡压,从而可以使临床症状得到明显的改善。铍针疗法相当于种创伤较小的神经外松解术,我们在后面的实验研究中已经证实,单纯的神经外松解术可使受压皮神经的组织学和电生理学得到较好的改善,从而为铍针治疗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提供实验依据。通过临床研究显示,铍针不仅对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总有效率达94.4%,而且经铍针治疗后患部的软组织张力指数明显降低

以上研究结果表明,铍针能够充分松解粘连,解除压迫,是一种安全、简便、疗效肯定、易于推广的新疗法,它的出现,为临床常见的疼痛性疾病的治疗开辟了新思路。

第二章

CGKOS

疼痛概论

疼痛是人类医界学永恒的课题。疼痛既可以是一类独立的疾病,又可以是各类疾病、创伤的继发症状,伴随了生物学的整个发展历程。早在《素问·举痛论》中就有记载:“其痛或卒然而止者,或痛甚不休者,或痛甚不可按者,或按之而痛止者,或按之无益者,或喘动应手者,或心与背相引而痛者,或胁肋与少腹相引而痛者,或腹痛引阴股者,或痛宿昔而成积者,或卒然痛死不知人,有少间复生者,或痛而呕者,或腹痛而后泄者,或痛而闭不通者,凡此诸痛,各不同形,别之奈何?”明确提出以寒邪侵犯脏腑经脉所引起的多种疼痛为例,突出了问诊、望诊、切诊在临证中的具体应用和意义,并对怒、喜、思、悲、恐、惊、寒、热、劳等九种病因所产生的病机和症状进行了讨论。值得注意的是,在九气为病中,属于情志因素者占了六种,突出了情志因素的重要性。同时也提示情志因素致病,其基本病机是气机逆乱失调,这也为诊治情志病指明了方向。这可能是医学史上对疼痛最早的记载。

西医学所谓的疼痛,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心理活动,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之

一。2001年,国际疼痛研究协会(IASP)对疼痛进行了新的定义:“疼痛是一种不

愉快的感觉和实际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所引发的感情经历;或就这一损伤所做的描述。”它包括伤害性刺激作用于机体所引起的痛感觉,以及机体对伤害性刺激的痛反应[躯体运动性反应和(或)内脏植物性反应,常伴随有强烈的情绪色彩]。疼痛可作为机体受到伤害的一种警告,引起机体一系列防御性保护反应。另一方面,疼痛作为报警也有其局限性(如癌症等出现疼痛时,已为时太晚)。而某些长期的剧烈疼痛,对机体已成为一种难以忍受的折磨。因此,解决疼痛是医务工作者面临的重要任务。

一、疼痛的病因

机械性刺激、电流、高温和强酸、强碱等物理化学因素均可成为伤害性刺激引发疼痛。全身皮肤和有关组织中分化程度最低的游离神经末梢,作为伤害性感受器,将各种能量形式的伤害性刺激转换成一定编码形式的神经冲动,沿着慢传导的直径较细的有髓鞘和最细的无髓鞘传入神经纤维,经背根神经节传到脊髓后角或三叉神经脊束核中的有关神经元,再经由对侧的腹外侧索传至较高级的疼痛中枢一丘脑、其他脑区以及大脑皮质,引起疼痛的感觉和反应。与此同时,快传导的直径较粗的传入神经纤维所传导的触、压等非痛信息已先期到达中枢神经系统的有关脑区,并与细纤维传导的痛信息发生相互作用。

5

二、疼痛的发生机制

1965年出现的疼痛闸门控制学说,认为脊髓后角胶状质中的某些神经细胞对痛信息的传递具有闸门作用,控制着痛信息向中枢神经系统传递,本身并受周围神经粗、细传入纤维活动和高级中枢下行控制作用的影响。其中粗、细纤维传入活动的力量对比,制约着闸门的启闭:细纤维的传入冲动使闸门开放,将痛信息内传:粗纤维的传入冲动使闸门关闭,中断痛信息的传递,同时激活脑部高级中枢,通过下行控制系统控制闸门的活动。因而,任何使细纤维活动增强和(或)粗纤维活动减弱的因素均可招致疼痛。

1970年,人们又进一步发现轻度电刺激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或向该处注射微量吗啡,可引起极明显的镇痛效果,并据此提出内源性疼痛抑制系统的概念。接着,人们又发现导水管周围灰质中的神经细胞含有丰富的脑啡肽受体,其周围存在大量的脑啡肽。

内源性的脑啡肽以及外源性的吗啡之以具有强大的镇痛作用,其原因在于这些物质能与神经细胞上的阿片受体结合。除脑啡肽、内啡肽、强啡肽等内源性多肽及其受体外,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及其相应的受体也参与下行控制或内源性疼痛抑制系统疼痛通常由伤害性刺激引起,是伴有不愉快情绪体验的一种感觉

刺激可来自外界而作用于体表,如外物打击或极端温度的接触,这种感觉定位准确,通过游离神经末梢经特定神经通络上传脑部。刺激也可起自体内,经内脏神经的传人部分上传,其定位较模糊。在成人,疼痛还常由心理原因引起,而无明显直接的物质原因。一般来说,疼痛易受注意、暗示和期待等心情的影响;一个人的既往经历和当时的情境均会给疼痛带来很大变异。

三、疼痛的意义

疼痛是危险的象征,促使人们紧急行动,避险去害。在医学中,疼痛是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疼痛的位置常指示病灶所在,而疼痛的性质间接说明病理过程的类型。外,在不影响对病情观察的条件下,医生有责任帮助病人消除疼痛。因而无论是麻醉止痛还是一般的镇痛措施,都是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四、疼痛的特点

疼痛作为机体受到刺激的感觉,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疼痛的感觉,二是机体对疼痛的反应。疼痛有其本身的特性:①痛觉总伴随情绪反应。②痛的主观体验以及伴随的各类反射和反应,常因周围环境、机体状态,甚至主观愿望等心理活动的变化而改变。③实验过程中,重复多次同样的伤害性刺激,往往难以得到稳定的“痛”反应,即反应的可重复性较差。痛觉的生物学意义在于它作为报警系统,让个体警觉到所处的伤害刺激,以便迅速做出逃避或防御的反应。

6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