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医外治临床丛书 肝胆疾病中医特色外治340法》刘静生,胡世平,姚沛雨,史亚祥,龙新胜编;庞国明,林天东,胡世平,韩振蕴,王新春总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当代中医外治临床丛书 肝胆疾病中医特色外治340法》

【作 者】刘静生,胡世平,姚沛雨,史亚祥,龙新胜编;庞国明,林天东,胡世平,韩振蕴,王新春总主编
【丛书名】当代中医外治临床丛书
【页 数】 200
【出版社】 北京:中国医药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21.05
【ISBN号】978-7-5214-2332-7
【分 类】胆道疾病-中医治疗法-外治法-肝病(中医)-中医治疗法-外治法
【参考文献】 刘静生,胡世平,姚沛雨,史亚祥,龙新胜编;庞国明,林天东,胡世平,韩振蕴,王新春总主编. 当代中医外治临床丛书 肝胆疾病中医特色外治340法. 北京:中国医药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1.05.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当代中医外治临床丛书 肝胆疾病中医特色外治340法》内容提要:

本书分为概论与临床应用两部分,概论部分简单介绍了肝胆病中医外治法的发展历程、常用外治法、中医外治法作用机制、如何提升中医外治法临床疗效及注意事项等内容,临床应用部分收录了23种肝胆疾病的外治法。全书内容丰富,资料翔实,适合相关专业各级临床医师、患者及家属阅读参考。

《当代中医外治临床丛书 肝胆疾病中医特色外治340法》内容试读

第一章

2肝胆疾病中医特色外治340法

第一节)肝胆病外治法的发展历程

中医外治法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套独特的、行之有效的中医治疗方法。肝胆病外治法作为其中重要的一个分支,在我国人民几千年来治疗肝胆疾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展现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兹将肝胆病外治法的发展历程,归纳为以下5个时期作一简述。

一、萌芽期(远古~春秋)

早在距今约50万年以前的远古时代,人兽共处,生活环境艰苦险恶,卫生条件极差,人类过着“巢穴而居”的生活。人们经常会因跌打损伤、碰撞扭挫而致疼痛肿胀,古人有意无意地在伤处用手压迫、抚摸,有些受损比较严重者得到了其他原始人同样的帮助,古人发现这些动作起到了散瘀消肿、减轻疼痛的作用,这便是最早的按摩术。火的发明,增强了人们征服自然的能力,变生食为熟食,扩大了食物的种类和来源,减少了疼痛的发生。火的发明还很快应用于医疗,如人们在围火取暖的同时,逐渐懂得用烧热的石块热熨局部可减轻或消除因寒湿引起的疼痛。用某些茎叶做燃料进行局部的温热刺激能治愈腹痛、腹泻等疾病,这就是最早的热熨法和灸法的来源。《殷墟·卜辞》中记载有不少的外治法史料,如针刺治病的卜辞有2条,艾灸治病的卜辞有5条,按摩治病的卜辞有5条。

总之,诸如按摩、热熨、贴敷等这些原始的治疗手法为抗御肝胆疾病,保障健康,延续人类生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一时期可谓外治法的萌芽期。

二、形成期(战国~三国)

1973年底,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大量医药帛书,这是我国已发现的

第一章概论3

最早的临证医方类书,其中的《五十二病方》内容丰富,涉及内、外、妇儿、五官各科疾病,共载有283方,其中外治方137方。外治方法有灸、熨、熏蒸、药浴、砭法、角法、按摩、手术以及香囊佩戴等10余种,如用“熬盐熨”使“寒汗出”以疗伤痛等。该书反映了西汉以前外治发展的情况,是以外治为主的一部古医书,对《内经》《伤寒杂病论》外治法治疗思想亦有启发。战国时期著名医家扁鹊,医术高超,除应用汤药治疗疾病外,还善于运用针灸、按摩、熨贴等方法治疗疾病。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比较全面系统阐述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古典医学巨著。该著作对肝硬化腹水进行了详细的记载。《素问·腹中论》“有病心腹满,旦食则不能暮食,名为鼓胀”。《灵枢·水胀》“腹胀,身皆大,大与肤胀等也,色苍黄,腹筋起,此其候也”。其对鼓胀症状进一步描述,“足胫肿,腹乃大,其水已成矣,以手按其腹,随手而起,如裹水之状,此其候也”。表明腹部膨大如水囊一样,按之凹陷,随手而起。同时书中最早记载了腹腔穿刺放液术。腹水轻微时,可内服中药治疗;如果腹水比较严重,用药无效,出现气短、呼吸困难等症时,可以采用放腹水的方法。《素问·玉机真脏论》记载了中医外治法治疗黄疸,“病名曰脾风…腹中热,烦心出黄,当此之时,可按可药可浴”,其中提到的3种治法,有2种属外治,即按摩与药浴。医圣张仲景在运用中医外治法治疗肝病方面多有论述,如《伤寒论》“伤寒,腹满,谵语,寸口脉浮而紧,此肝乘脾也,名曰纵,刺期门”,等等。

三、发展期(晋、唐、宋、元)

此期为肝胆病外治的发展期,众多本草及方剂著作问世,给临床用药带来大量新创的经验,极大促进了中医外治学的发展。

晋代医家葛洪的《肘后备急方》着眼于临床急救,书中外治法占十分之三四。其“令爪其患者人中取醒”以治卒中的方法至今仍被群众掌握运用。

晋代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是最早的经络学专著,也是外治法的理论根基,其记载了胁痛的经络传变。根据胁部的经络循行,本经发生变动,则

4肝胆疾病中医特色外治340法

出现相关经络循行部位的病变。如《针灸甲乙经·卷之二·十二经脉络脉支别第一·上》:“胆足少阳之脉…是动则病口苦,善太息,心胁痛…胁、肋、髀、绝骨、外踝前及诸节皆痛”“心手少阴之脉…是主心所生病者,目黄,胁满痛。”《针灸甲乙经·卷之六·五味所宜五脏生病大论第九》:“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针灸甲乙经》还确立了针灸治疗胁痛的原则,如《针灸甲乙经·卷之七·阴衰发热厥阳衰发寒厥第三》“少阳之厥,则暴聋,颊肿而热,胁痛”,其治疗“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治疗原则。在胁痛的针灸治疗中,大部分采用毫针治疗,补其不足,泄其有余。在经筋病变所导致的胁痛中,均采用火针治疗,即“燔针劫刺”,以温经散寒,通经活络。如《针灸甲乙经·卷之七·六经受病发伤寒热病第一·中》:“热病而胸胁痛,手足躁,取之筋间,以第四针针于四逆”,邪客于筋,属肝经热病,用锋针治疗,以泄热出血,发泄侵入经络中的顽疾。隋代巢元方所著《诸病源候论》列举了6种针对“积聚候”的导引法,分别为伸腰仰头法、侧卧吐纳法、左按右举法、正坐调息法、展臂仰掌法张腹吸腹法。

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共30卷,其中23卷均有外治法的内容,

一般将其列入每卷之后或列于某病内治法后作专门介绍,使医者便于检索。《备急千金要方》共收集医方4500多首,其中有1200余首外治方,运用了50多种外治方法,涉及内、外、妇、儿、五官、皮肤科各种病证。孙思邈在运用中医外治治疗肝胆病方面,多有记载,如“积聚坚满,灸脾募(章门)百壮”。《备急千金要方》还有对尿潴留患者以葱管作导尿器械,这是世界上最早应用导尿术的记载。

宋金元时期,中医学术思想处于百家争鸣时期,还出现了金元四大家。《丹溪心法》“十二经脉,上络于耳”,创立了耳穴治疗肝胆疾病的先河。金元四大家之一李东垣曾明确指出“通则不痛”,并确立了痛利之法,即所谓“痛随利减,当通其经络则疼痛去矣”。经络学说是中医外治法的根源,绝大部分的诊疗方法都是在此基础上加以改进。滑伯仁《难经本义》“阴阳经络,气相互贯,脏腑腹背,气相通应”,这是现代拔罐疗法理论基础。《太平圣惠方》记载了用点烙法治疗积聚。

综上所述,从晋唐至宋元,这一时期中医外治方法得到了不断的改进

第一章概论5

与创新,中药外治法治疗肝胆疾病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

四、鼎盛期(明清)

明代已将外治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数百种疾病的治疗。《普济方》记载多条黄疸外治条文,尤以吹鼻法最为详尽,“治黄疸,面目爪甲皆黄,心膈燥闷。千金方一名瓜蒂散:瓜蒂、秫米、赤小豆(各二七枚),上治下筛,病重者,取如大豆二枚,着鼻孔中,痛缩鼻内,须臾当出黄汁,或从口中出汁升余则愈,病轻者如一次不瘥,间日复用”。李中梓用生姜、茵陈擦全身并配合口服治疗阴黄(《里中医案》),“脉细如丝,身冷如冰,口中不渴,此阴黄也。以姜汁同茵陈遍身擦之,服六君子加干姜、熟附、茵陈,应手而效”。《古今医统》常在患部采用贴敷疗法治疗肝脏肿瘤,所用的药物有二仙膏(明矾、雄黄)、三圣膏(石灰、大黄、桂心)、四圣膏(誉叶、独蒜、盐、穿山甲)入、墟拍膏(大黄、朴硝)、水红花或子熬膏等。该书还将药物置肚兜中,裹肚,所用药物有檀香、沉香、丁香、丁皮、零陵香、马蹄辛、白芷、甘松、附子、乳香、察香等,和艾铺人肚兜中。《景岳全书》治积聚医案中有“用艾火灸章门十四壮,以逐散其结滞之胃气”。《寿世保元》以药熨疗法治疗“腹内有痞者”,所用药物有皮硝、千金贴痞膏、大蒜、木鳖子肉等。《医学入门》灸行间治痞块,并日“灸一晚夕”,方“觉腹中响动是验”。《针灸逢源》创立以积块取穴,“痞之最坚处,或头或尾,或突或动处,但察其脉络所由者,皆当灸之”。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是一部内容丰富、影响深远的医药学专著,辑录了大量古代文献,外治方药治疗肝胆病也占了很大比重。涂擦法最早见于《本草纲目》,“遍身黄疸:茵陈蒿一把,同生姜一块,捣烂,于胸前四肢,日日擦之”。《本草纲目》还记载有以雄鸡或乌骨鸡入药敷前胸以治疗肝病。明清时期脐疗法记载较为丰富,多以鲫鱼、麝香等入药。如王洪绪《外科证治全生集·香鲫膏》,“专治黄疸:乌背鲫鱼一尾,须活着,约重三四两,连肠杂鳞翅,入石白内捣烂,加当门子

三分,再捣匀,摊布上,贴肚脐眼上,次日取下,重者贴二三枚,贴后即有黄水流出为妙”。清代叶霖对胆囊疾病进行了论述,如《难经正义四十二难》载:“西医言胆囊式如梨,附于肝右之小方叶中,贮青汁,乃回血入

6肝胆疾病中医特色外治340法

肝,感肝木之气化而成。入食后小肠饱满,肠头上逼胆囊,使其汁流人小肠之内…若胆汁不足,则精粗不分,粪色白结而不黄,胆汁过多,上呕苦诞,或下泄青泻,胆管闭塞,其汁入血,即病瘅黄矣。”

清代吴尚先进一步把中医外治法推向顶峰。他对外治法,尤其是内病外治学,在理、法、方、药等方面均有系统的阐述。其所著的《理瀹骈文》被认为是中医外治学大成之作,吴尚先本人则被尊为外治之宗师。吴氏于《理瀹骈文·略言》中日:“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医理药性无二,而神奇变幻。”吴氏此言说明外治与内治在理、法、方、药四要素中,理、方、药是相同的,而不同的只是法而已,即治法不同。在其著作中,详细记载了许多中医治疗肝胆病的外治方法。如《理瀹骈文》对脐疗法记载最为详尽,“治疸…南星,捣,置杯内扣脐上,起泡挑去泄水,如湿热甚者,田螺敷脐引下。…黄疸,用平胃散四两醋调敷脐”。吴尚先还最早载膏药法用治黄疸,膏方有四,金仙膏、散阴膏、行水膏及健脾膏,各有侧重,如散阴膏用治阴疸:“阴疸,黄疸色暗,身冷自汗者,膏糁附子、干姜、茵陈末贴脐上,再用一料炒烫并缚”;行水膏则用于阳黄疸;健脾膏偏于黄疸属脾湿者;金仙膏篇中,论述更为详尽,并分阴阳论治。

以上这些中医名家、著作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外治法已经进入了一个鼎盛的时期。

五、复兴期(1949年至今)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中医政策的贯彻落实,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外治法也得到广泛应用和快速发展。与此同时,我国民族医药中的外治法也得到整理和应用。

对中药外治法的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第一,对传统方法的继承。尹莲芳等以关氏肝保药袋(沉香、鳖甲、当归、白术、黄芪等23味天然中药组成)外敷肝区,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54例,基本治愈6例,显效21例,有效66例,无效7例,有效率93%。李研等以桃仁、当归、川芎红花、鳖甲等中药用食醋调成糊状贴于章门、期门等穴位治疗慢性乙型肝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