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肖明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哲学》

【作 者】肖明主编
【丛书名】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材
【页 数】 547
【出版社】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1991.03
【ISBN号】7-5058-0414-6
【价 格】$7.40
【分 类】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 高等教育 学科: 教材)
【参考文献】 肖明主编. 哲学.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1.03.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哲学》内容提要:

《哲学》内容试读

第一章绪论

马克思主义包括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改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理论基础。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掌握整个马克思主义是至关重要的。

《哲学》绪论的内容此饺多,中心是阚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和特征。为了理解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首光要了解什么是哲学。在几千年的发展中,哲学出现了千流百派,为了纵观全局,理解复杂的哲学思想发展,必须重点地掌握哲学基本问题,并以此为线索理出哲学史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产生、发展的头绪。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是优秀哲学恩想的继承,而且是哲学发展上的伟大革命变革,通过对这一变革的厘解,去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象、内容和作用等基本特征。学习哲学不仅是为了获取哲学知识,更主要地是以它为武器指导我们改造客观世界,同时也改造主观世界,树立共产主义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点和学习目的,决定了学习哲学的根本方法是理论联系实际。

第一节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

学习哲学理所当然地要了解什么是哲学,特别是要理解和掌握哲学基本问题,以及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斗争和发展。

、哲学

(一)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中国有数千年的古老的哲学传统,但无哲学这个词。中国哲

学在先秦叫“子学”,两汉明“经学”,魏晋叫“玄学”,宋明叫“理学”,明清叫“实学”。在中国哲学史上,一般称哲学为“玄学”。哲学这个词是由日本引入的,日本是从欧洲移译过来的。“哲学”一词由希腊文“爱”和“智”两个词组成,是爱智慧的意思。在汉语中“哲”是智慧、知识和贤明的意思。可见,这个翻译是贴切的。有人把哲学叫作使人聪明的学问,这是从字面上规定哲学的含义,很不谁确。由于有各种哲学,有的哲学固然可以使人聪明,启发人的智慧,但是有的哲学不仅不给人以智慧,反而叫人越学越糊涂。

应该掌握“哲学”的谁确表述: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哲学既然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就首先要知道什么悬世界观,什么叫世界鸡的理论化、系统化。世界观也称宇宙观,是人们对于整个世界的总的根本的观点。世界观人皆有之。人生在世,首先要同自然界打交道,进行变革自然界的物质生产活动,以解决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衣、食、住等物质生活资料。为了进行生产人们又必须结成社会关系,相互之间进行交往。人们除了物质生产活动,还进行改治、思想等各种社会活动。在这些活动过程中,人们开始是接触个别事物和现象,产生对各种具体事物、现象的看法。任何个别事物和现象中都包含着一般,都与

一般相联系而存在。随着人们在实践中接触到的事物日益增多,就由认识具体事物扩★到认识事物的一般本质及其相互联系,进而从对具体事物的个别看法逐渐形啦对世界总的根本的看法,这就是世界观。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都具有这样或那样的世界观。

世界观人人都有,但并非人人都有自觉的哲学观点。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表现,一般人的世界观还不是哲学。一殷人的世界观是在实践动中自发形成的,比较零乱、不自觉、不系统,缺乏理论论证严密的逻辑,有些观点不稳定,共至自相矛盾。哲学是专门的学问,它对世界观的各种问题、观点罪一定的原则组2

织起来,作出系统的理论概括和总结,通过一系列特有的概念、范畴和系统的逻辑论证而形成理论体系。这就是:世界观的理论化和系统化。各种哲学理论都是由哲学家们自觉地创立的各种世界观的塑论化和系统化的学说。世界观和哲学的上述关系说明,应该泄哲学规定为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二)哲学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作为理论化、系统化世界观的哲学是专门的知识休系。任何科学都是不同门类的知识体系。哲学与其他科学知识的关系是怎样的呢?科学知识门类很多,特别是现代科学发展为日益复杂、庞大、多层次和参序列的体系,新的科学知识门类迅速增加。但从古到今,归纳起来,科学知识有三大门类,即研究自然界及其发展规律的自然科学知识、研究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的社会科学知识:研究思维及其发展规律的思雒科学知识。这些科学知识统称为具体科学。哲学与具体科学的采系是共鞋和个槛、一般和个别的关系。所以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其区别在于:具体科学研究的对象息物质让界的棠一领域、某一方词或某一层次的特殊本质及其规律;它不能从总体上把握世界,不能起世界观的作用。哲学研究的是整个世界的普遍本质及其规律,从总体上把握世界,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意义。它们的联系是:每一时代的哲学都是以该时代各]具体科学为基础,从具体科学中总结和概括出一般结论和原则;哲学从具体科学中总结和概括出来的一毁结论和原则又可以指导人们去认识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本身,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意义。任何科学家都自觉或不自觉他还用哲学所提供的理论方法进行自己学科的研究。在各个时代里,哲学还往往离世那个时代的思维水平,成为“时代精神的箭华”。哲学不仅包含着丰富的哲,给人以知识,教人以获得知识的方法,月还能够启迪人的思温,提高人们的恩维能力。所以,从皙学系:具体科学的关系方丽,可以把哲学规定为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总结。

3

(三)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哲学既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又是观察、分析和处理各种问题的方法论。用一定的世界观原则在实践中去观察、分析、思考和解决各种问题就表现为方法论。没有和世界观相脱离、相分裂的孤立的方法论,也没有不具备方法论意义的纯粹的世界观。一般说来,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致的。

世界观的差异导致方法论的不同。由于人们在一定历史阶段上实践水平、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差异,对世界认识的广度和深度不同,世界观也不同,由于人们的经济地位、根本利益和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不同,世界观也有明显差别。特别在阶级社会中,不同阶级有不同的世界观;在同一阶级内部的不同阶层、同

一阶级的不同发展时期,世界观也存在着差异。在阶级社会中,

一定的哲学是一定阶级世界观的理论表现,是从属于一定阶级并为该阶级的利益服务的。哲学作为一种理论体系,是在社会分裂为阶级并使一部分人专门从事脑力劳动的情况下,即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分离以后产生的。所以哲学从产生那一天起,就为剥削阶级所垄断并为其服务。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才意味着劳动人民有了自己的哲学。也只有在这时,才有了从属于劳动人民并为劳动人民服务的科学世界观和科学方法论,它不仅是理论认识的工具,而且是进行共产主义伟大革命实践的工具。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使抽象的哲学迎论能够指导人们思想和行动,使哲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人们生活在自然界和社会中,自然界有风雨雷电,社会上有治乱兴衰,人生中有吉凶祸福,人们用一定的哲学观点去分析它,用一定的态度去对待它,用一定的方法去处理它,就是用世界观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具有不同世界观的人,对自然界、社会和人生的各种问题的观察、采取的态度和方法也是不同的。

总之,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历史的具体

。…

的统二,

二、哲学基本问题

哲明

(一)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

哲学发展从古到今经历了几千年,提出和讨论了许许多多的问题,其中贯穿始终的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因而成为哲学的基本问题。恩格斯!确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0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有相互联系的两个重要方面。第一个方面:意识和物质或精神和自然界“什么是本原的,是精神,还是自然界?”物质和精神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第二个方面:“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③,即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精神和物质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何者在先,何者在后,谁决定谁的问题,息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中最根本的方面,是一切哲学学说的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哲学家依据他们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凡是主张世界的本原是精神,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人,组成唯心主义阵营;凡是主张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畅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的人,就属于唯物主义阵营。在汉语中“唯”是“唯一”、“以…为根本”的意思,唯物主义就是以“物”为根本的哲学,这个“物”就是物质。唯心主义是以“心”为根本的哲学。这个“心”就是思维、意识、精神。在哲学史上也曾有过所谓二元论,主张精神和自然界都是世界的本原,二者各自独立,并行不悖。

①《马克思恩斯选集》第4卷。入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19页。

②同上书,第220页。

③同上书,第221页。

5

二元论并不是独立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外的第三种派别,因为二元论不能坚持到底,往往设置一个凌驾于物质和精神之上的更为根本的本原—一上帝为结局,实际上陷入了唯心主义窠白。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个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没有别的含义,也不能在别的意义上使用。哲学史上有人把重视物质利益的人说成是唯物主义者,把有理想、有信仰、为追求某种崇高目的而奋斗的人,说成是唯心主义者,于是造成了极度的混乱。世界上任何发育正常的人,都有自己的理想、信仰,都要追求某种目的,如果凡是有理想、追求某种目的的人都是唯心主义者,世界上哪里还会有唯物主义者?相信人类进步,为真理、正义和崇高理想而奋斗,与哲学派别的划分是两回事。实际上,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为真理、正义和崇高理想而献身的人,固然有唯心主义者,但更多的是唯物主义者。

对世界是否可知,思维能否反映存在,或思维和存在有无同

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区分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绝大多数的哲学家,包括所有唯物主义者和比较彻底的唯心主义者都主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认为世界是可以认识的。还有些哲学家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者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这是不可知论。不可知论是违背事实的,驳斥不可知论最彻底的是实践。人们通过实践认识了事物的性质,掌握了事物的规律,又通过实践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从而证明世界是可以认识的。人类认识是发展的,迄今为止,许多事物、现象尚未被认识,但将来随着实践的发展是可以认识的。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顺带说明,这里所讲的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的关系问题。在哲学基本问题这个意义上,意识、精神、思维都是物质所茨生的,是物质的产物和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物质、存在、自然界则是它的本原性,它是意识、精神和思维存在的基础和本原。在哲学基本问题以外,意

6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