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刘必权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日本》

【作 者】刘必权著
【丛书名】世界列国志
【页 数】 327
【出版社】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 2000.01
【ISBN号】7-211-03512-9
【价 格】17.10
【分 类】旅游指南-日本
【参考文献】 刘必权著. 日本.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0.01.

图书目录:

《日本》内容提要:

《日本》内容试读

果采脉脚盛,散饼靠尘营国金排数土班合的岸瑞证常音,前

款是欧鸟金气气终名金是金鸟含名民食岁

日本一词的日文含义,是“日出之地”。在有史以前,日本各岛就已经有原住民存在,但大多数是古时由亚洲大陆或附近地区迁入的。用

会春座而因出休巫兵心的

孤岛上的日本先民

途货情人本日的职阳一舌

据说还在冰河时代,便有人类居住在日本群岛。那时日本仍与亚洲大陆相连,四国、九州也和现在的本州相连接,当时濑户内海还是一块陆地;来自西伯利亚的大象和巨掌角鹿,也可以来去自如,人类就是跟着这些动物来到日本,因为当时还没有土器,考古学家就称为“无土器时代”。在这里生活的“日本先民”们,只会使用极为简单的打造石器,就是把河边适当大小的石头打掉

一端,制造锐利的角,作为对抗动物的武器。这个时代日本还是属于亚洲大陆的一部分,因此还没有它自己的特有文化。

大约在1.2万年前,东亚地壳发生剧烈变动,因陷落而形成日本海,朝鲜半岛仍与大陆连接,但日本的本州,却已完全孤立于海洋上。这时冰河已经结束,胼手胝足征服了严酷的大自然而生存下来的日本先民,因陆桥下沉而断了回大陆的路,于是完全孤立在日本群岛上。由于与亚洲大陆分离而形成的对马海峡,有暖流通过日本海,加上流经太平洋岸的黑潮,使日本气候暖和,岛上树木茂盛,许多鱼类汇集水中,日本先民的生活也一天比一天

1

富裕,在靠近海岸的台地上成群定居营生,靠狩猎、渔捞和采集等方法维持生活。他们集居的聚落,中央有宽阔的广场,周围各自拥有“坚穴或住宅”的家,这时他们学会了使用石刃。进入绳纹式土器时代,日本先民第一次拥有自己的独特文化,大约可分为早、前、中、后和晚等期。当时的绳纹式土器,是以黏土塑造烧制而成,完全是手工制品,因为没有使用模子,所以底部时凸时圆,非常不平稳,大概是用来贮藏食物或贮备饮用水的。但这些土器超越了日常使用的范围,而与日本人的精神相契合,使精灵仪仰占据了日本先民的心灵,巫术也因而渗透到社会各个角落,左右了人们的精神生活。这一时期的日本人制造了许多土偶,好像隐喻着冥冥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本人认为这些土偶让人产生生命力,以及夸张的亢奋感在日本先民中,有由库页岛移入北海道的虾夷人,有由南洋迁入九州的隼人,以及由朝鲜半岛迁入本州西南部的出云族人。出云族人又称为天孙人种,也就是日本神话传说中的日本民族。总之,现在日本群岛上的日本人,并不是纯粹的种族,他们是积年累月由各方迁入互相融合的日本民族。其中除了北海道的虾夷族人还可以辨认外,其他的都已成为今日民族性偏狭、但富冒险精神的日本人。

公元前4000年日本新石器时代,除了绳纹文化外,还有弥生文化,北九州有了水稻耕作,大大促成了生产力的发展。水田耕作源于中国大陆的战国时代,它需要相当高的技术,土木和水利也都需要周到的设计,不然使用任何精致的石器,都无济于事。这种水田耕作的引进,并迅速由北九州扩及日本西部各地,使生产力突飞猛进。稻作既可大量生产,又可长久贮藏,使日本人的生活开始安定下来,并且有余力模仿制作亚洲大陆来的各种器物,包括铁器和青铜器在内。2

公元前300年,日本人已与中国的汉、魏两朝通使朝贡。在当时日本人的眼中,中国文化毫无疑问的要比日本高出许多。虽然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间,中国正处于天下大乱的战国时代,但却已诞生了孔子、孟子、庄子和老子等伟人。日本全力吸收中国的文化,而中国的古代文明,主要经朝鲜半岛传入日本。宅安国中本日长欢本日厘国

司,平元公:司S碧

曹受中国文化熏陶

面图中单8示公升细味大得史,本目的伦所大一能汉

公元前108年,汉武帝将朝鲜半岛并入中国版图,设乐浪郡。根据《前汉书》记载:“夫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见云…”,可见当时日本与中国之交流,是每年定期举行的,其途径是经壹岐、对马海峡到朝鲜半岛而到达中国。

《前汉书·东夷传》记载:“建武中元二年,倭奴国奉贡朝贺,倭国之极南界也,光武赐以印绶”。日本接受东汉光武帝所赐印绶于公元57年,此印就是有名的“汉倭奴国王”金印,象征了九州北部各小国加强与中国的交流。

在《前汉书》中被称为百余国的日本小国家群,随着水田耕作的普及而有所兼并。《后汉书》和《三国志》记载:“凡百余国…今使驿通汉者三十许国”,显示百余国已被兼并成30多国的史实。

公元2世纪后半期一场内战后,在北九州出现了一个由女王卑弥呼统治的邪马台国。这位女王是个女巫,年纪不轻,但无丈夫,深居宫堡中,环侍左右的宫女多达千人,只有一个男臣,专为女王与臣民间颁赐诏命与呈转上奏,这是日本创国有历史的开始。公元233年,卑弥呼遣使到中国;公元239年向魏明帝朝贡。

3

卑弥呼死后20年,邪马台国大乱,位于大和地方成立于3世纪后半叶左右的大和朝廷,乘机统一全国,建立了强盛的中央集权国家,并且不停地四处征战,努力扩张势力。它征服九州各国后,又出兵朝鲜半岛,开始从朝鲜半岛直接吸收中国文化。公元249年,日本派荒田氏将军和苏我氏将军讨伐新罗,并把新罗交给百济。公元285年,千字文由中国传到日本,成为日本有中国文字之始。公元314年仁德天皇在位,立磐之姬为后。公元347年,后逝,改立八田皇女为后。到了公元350年,除东北地方外,大和朝廷统一了大部分的日本,史称大和时代。公元421年,中国南北朝时期,刘宋王朝授予“倭王赞”称号,倭王武曾遣使朝宋。日本广蒙中国文化的熏陶。

据说归化日本的人中,最有势力的是秦氏一族,由他的祖先弓月君率领120县人民前来日本。又传说受秦始皇之命,带着3000名童男童女入海求仙的徐福,也到了日本。秦氏一族定居于山城国葛野郡的桂川流域。他们身怀优秀的农业土木技术,将桂川的水引入山城盆地,开辟了肥沃的水田,得到很多的财富,并向日本人传授织布的技术和酿酒的方法。这一族的首领秦河胜颇得圣德太子的信任,曾将最尊奉的佛像颁赠给秦氏,秦氏为了安置这尊佛像而建立了蜂冈寺。从此以后,日本国内寺院纷纷成立,也开始了佛像的俦造,而这些佛像也多出自归化人之手,铸造佛像的人当时称为佛师。其中有一位止利佛师,是在继体天皇时,渡海来到日本的司马达氏的子孙,他雕塑佛像的技能非常杰出,法隆寺现存的释迦三尊佛像,就是他的传世之作。

佛教的传入,大约是在公元538年的钦明天皇时代,从中国经由朝鲜的百济传入佛像佛经。佛教使当时的日本朝廷一分为二,产生了崇佛派和排佛派的对立。以苏我氏为中心的崇佛派,不久就战胜了以物部氏为中心的排佛派。液,单8示公

4

普装与苏我氏同为崇佛派的圣德太子,为推古女皇之侄,并系推

古女皇的摄政与继承人。他是当时日本政治界与知识界的领袖,实际掌权达16年之久,极力推崇佛教,创立许多富丽堂皇的佛教寺院。他也是推行汉化运动最有力的人,为日本的革新运动奠定基础,竭力输入中国文化、制度、思想、艺术与宗教,命人大量翻译佛教经典,并加以注释。主张对中国及朝鲜从事贸易,模仿中国建立中央集权的政体。又取法中国隋朝的科举制度,于公元603年制定“十二阶官位”,开人才录用之途。公元604年开始采用日历,并为了树立朝廷的政治权威,在同年4月颁布17条宪法,以明君臣之别,使他改革国政的工作达到高潮。这部宪法是以儒家精神为主,佛、道两家精神为辅,通令全国使用汉文撰写,其中的文词都取自《诗经》《书经》《韩非子》《史记》和《昭明文选》等。宪法中的“国无二君,民无二王”,是日本成文法之始,也成为日本后世立法精神的基础。改革还没有获得显著成果,圣德太子就在公元629年死去。

公元630年,日本第一次派遣大上御田锹为遣唐使赴唐。这时崇祟佛派的苏我氏仍不失其威势,他是继马子和虾夷之后而得势的有力贵族,他甚至可以左右皇位的继承。公元642年,个性刚毅果断的舒明天皇之子中大兄皇子和中臣镰足联手,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手段,一举消灭了威胁皇室的苏我氏,并宣告大化革新的政策,将大氏族占有的私地收归国有,并将归公的田地依中国的均田法分配给农民,同时建立起以天皇为绝对权威的中央集权君主体制。同年皇子就位为孝德天皇,而大化在日本史上是第一个年号,孝德天皇元年也就是大化元年。

当时中国唐朝势力如日中天,盛极一时,对朝鲜半岛各国构成极大影响,高丽、新罗和百济为了抵抗唐朝的威胁,而向日本朝贡。后来新罗首先转而与唐朝结盟,并怂恿唐朝与新罗联军夹

5

攻百济,陷其王城。由王城逃至北部山岳地带的百济遗臣鬼室福信,遣使者向日本求援。齐明天皇派阿县连比罗夫率领5000军队赴援。公元662年齐明天皇驾崩,由中大兄皇子继位天智天皇,适逢新罗和唐朝联军攻打高丽,日本也派阿倍比罗夫为将军,率2.7万名援军前往助阵。公元663年,日军在百江口一役中大败,百济灭亡,日本的势力也被逐出朝鲜半岛。战败后的日本,深怕唐军和新罗来袭,乃在北九州岛屿和各地设立边防军,并于筑紫建筑防卫大宰府的水城。

天智天皇在朝鲜兵败后,转而致力于内政,他整备法治,于公元670年制设户籍。公元672年天智天皇逝世,大友皇子继位称弘文天皇,被隐遁于吉野的天智天皇亲弟弟大海人皇子所害,篡位后的大海人皇子成为天武天皇。这段因争夺皇位而引起的内乱,史称“壬申之乱”。日

公元701年,日本制定大宝法令。公元708年,废贝壳铸铜钱,日本政治经济制度更加完备,但是首都却时常迁移。公元710年,文武天皇迁都奈良,史称“奈良时代”,此时与中国唐朝交往密切,曾多次遣使学习中国文化。

公元724年,圣武天皇在位,参考唐朝制度,把日本的首都固定于一处,呈现出完整帝国的风貌。圣武天皇主张佛教立国,用佛教的理想和权威来管理国家的政治,在各地建立国分寺和国分尼寺。建寺需要钱,因此人民税赋繁苛,许多人不堪生活困苦而任意剃发出家。为了防阻这种不良的倾向,佛教必须更严肃,教义必须更深远,乃请唐高僧鉴真前来日本,协助改善这种风气,日本并为唐高僧营建唐招提寺,设立戒坛,终于使逐渐步入世俗的日本佛教,恢复到原来纯净的风貌。

本公元759年,诗人柿本人磨和山部赤人所著《万叶集》问世,

这本书以宏扬天皇制度,标榜皇室尊严为主旨。公元764年惠美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