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丁钢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中国教育》

【作 者】丁钢主编
【页 数】 165
【出版社】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 2019.09
【ISBN号】978-7-5191-1941-6
【价 格】33.00
【分 类】教育-中国-文集
【参考文献】 丁钢主编. 中国教育.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9.09.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中国教育》内容提要:

本书由丁钢教授主编,是《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系列的第23辑。本书主要采取叙事研究方法,关注教育教学生活,关注普通师生,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和揭示教育规律。本书所选文章的学术水平较高,所探讨的问题具有针对性和学术价值。文章的各位作者从自身的独特视角出发,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中国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热点问题和焦点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与探讨,其中既有理论的论述,也有实践的案例,对于推动中国本土教育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值得研究和关注中国教育发展的学者和实践工作者参考与借鉴。

《中国教育》内容试读

中国县域学校分布研究:空间维度的审视

中国县域学校分布研究:空间维度的审视①

School Distribution in Counties of China:A Spatial Perspective

司洪昌(Si Hongchang)国家教育行政学院

National Academy of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内容提要:在中国语境之中,学校空间布局是一个现实问题,也是一个历史问题。自从清末新式教育被移植到中国本土后,学校长期以来一直呈空间持续扩张态势,1979年之后才停止扩张并出现逆转,基层学校开始大规模调整。基层学校空间大规模调整,在学界引发了大量研究与论争。本研究从空间视角出发,结合基层学校历史变迁,试图重新解释学校在中国县域空间之中的分布演变。研究者将县域空间作为一个最基本的研究单元,认为这是一个“具体而微”的中国。根据中国地理空间特点,研究者提出了两类理想型县域:一个是中东部平原标准县,一个是西部标准县。研究者描述了两类县域之中学校分布的空间特征,从而为学校分布变迁提供了一个理论解释图式。研究者发现,学校有空间范围不等的生源圈,并随着学段上升和时代演进而急剧扩张。学校分布与县域面积、轮廓、县城位置、人口、乡镇等因素紧密相关,在不同地域空间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在西部县域,人口稀少而幅员辽阔,在近似方形的县域空间之中,学校以乡镇为单位进行布局。在中东部平原县域,县域空间轮廓近似圆形,县城一般

①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县城学校大型化'调查研究”(批准号:CG120128)

的阶段性成果。

China's Education:Research Review,Vol.23

司洪昌

会位于圆心位置,造成了难以遏制的农村生源向县城迁移的趋势。

关键词:县域学校;学校分布;标准县;生源圈;学校布局

Abstract: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chools has always been of ma-jor practical and historical concern among Chinese scholars of education.

Ever since modern education was transplanted in China at the end of the

Qing dynasty,schools entered a long period of continuous spatial expan-sion.After 1979,this expansion stopped and reversed,with schoolsadjusting on a large scale,a phenomenon that has met with considerableresearch and debate.From a spatial perspective,and based on historicalchanges to schools,this study attempts to reinterpret the evolution ofschool distribution in Chinese counties.Taking the county as the basic re-search unit offers the scholar a "definitive microcosm"of China.Given

China's geographical features,two ideal types of counties are putforward:one is the central and eastern plain and one is the west of

China.The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school distribution in the twocounties is described,and a theoretical explanation of school distributionis provided.The author indicates that school enrollment in differentspatial scopes expands as time goes on and educational level rises.Schooldistribution is closely related to a county's area,outline,location,popu-lation,towns and other factors,showing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dependent on the geographical space concerned.With a sparse populationand vast territory,schools in the western county are distributed in units oftowns and villages in a square.In the central and eastern plain county,the area presents a circular spatial contour with the county town generallylocated at the center of the circle.This form of distribution makes it diffi-cult to curb the migration of rural students towards the county town.

2

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第23辑

中国县域学校分布研究:空间维度的审视

Key words:county schools;school distribution;standard county;schooling circles;school layout

本研究意图从空间视角来理解中国基层学校的分布状态,重新描述与审视近代学校从乡村大规模撤退与萎缩的历史。解释基层教育问题,需要从县域这一“具体而微”的中国空间单元入手。研究者从空间角度出发,提出了中东部、西部的两个理想型“标准县”,将之作为中国两类县域的“典型”,从县域面积、人口、乡镇街、轮廓县城位置等维度来分析其学校布局与学生空间分布,为理解学校布局提供一种维度,为研究现实问题提供一种理论视角。

一、问题的缘起

生育政策与社会条件改变,出生率与生育率大幅下降,新生儿大幅减少与城市化造成的乡村学龄儿童向城市分流等因素,造成了中国基层学校大规模萎缩的趋势,而对此问题的实地研究远远跟不上其现实演进。

学校布局大规模调整,是1979年以来中国基层教育领域发生的种大规模变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数量从1979年的超过102万所(《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1984:1000,1027)①迅猛减少到2017年的不足21.89万所(教育部,2017),已经大大低于1949年的

34.88万所(《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1984:1000)。2009年学校数量就开始低于1949年,2009年中小学数量为33.65万所(教育部发展规划司,2010:126,154)。这一大规模的学校数量减少在世界教育史上是前所未有的,这也带来了中国教育背景的全方位转换。

中国基层学校的大规模缩减、撤并,主要是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主动而为”的教育政策之结果,也是一个全国性教育布局调整的过

①1979年,中国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数量为:103944所初中,923532所小学。

China's Education:Research Review,Vol.23

3

司洪昌

程。虽然学界对这一重大教育现象的解释、研究与反思众多,但基本上缺失了宏观的空间视角,也缺乏从县域社会内部进行研究的视角。学界有关学校布局调整的主流声音是一种带有人文关怀属性的批评性声音,人文情怀似乎占据了上风,而对现实问题却缺乏描述和真正的实地研究。

学校的大规模变迁,带来了教育世界的整体性变化,在某种意义上带来了中国的“城乡教育大分流”①:从以乡村教育为主迅速演变为以城镇教育为主,中国教育的背景发生了转换。例如,2014年小学生的城乡分布已经呈现出“三分天下”的局面(见表1)。

表12014年小学生的城乡分布

类型

人数(万人)

比例(%)

乡村学校

3049.86

32.27

城市学校

2943.25

31.14

镇区学校

3457.96

36.59

合计

9451.07

100.00

资料来源: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14[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

社,2015:524,534,526,530.

表1中的城市学校指的是城市(包括县级市)的学校,镇区学校主要是指县城和镇的学校。城镇学校的小学生比例为67.73%,也就是说超过三分之二的小学生集中在城镇学校。

同样在2014年,初中生集中分布在城镇,乡村学校的在校生已大规模缩减了(见表2)。

①“城乡教育大分流”是研究者提出的一个概念,指的是近十年来中国基础教育阶段生源分布的格局演变,从过去以乡村学校为主迅速变为以城镇学校为主,城乡在校生发生了“倒置”现象,城镇生源已占70%以上,城镇学校出现了大班额与巨型化,而乡村学校则日益微型化和空心化。

4

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第23辑

中国县域学校分布研究:空间维度的审视

表22014年初中生的城乡分布

类型

人数(万人)

比例(%)

乡村学校

748.45

17.07

城市学校

1468.70

33.50

镇区学校

2167.48

49.43

合计

4384.63

100.00

资料来源: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14[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

社,2015:469,474,470,473

生源大规模向城镇流动,带来了教育布局的大幅调整,加剧了乡村学校的大规模撤并、生源流失和衰败。同时,这种现象伴随着学生数的急剧下降,进一步加剧了学校布局的大规模调整。

近年来,学校布局调整基本上已处在停滞状态。有些学校名义上是撤并而实质上是转化为了教学点(表现为学校数在缓慢减少,而教学点数在缓慢增加,二者呈负相关)。学校布局的迅速调整时代已结束了,城镇学校数缓慢增加,农村学校的撤并已基本上告一段落。现在,再回头审视这一轮大规模的县域社会的学校布局变迁,更具有学术与历史的意义。

二、文献综述

近年来,国内教育研究领域发生了一种“空间转向”(spatialum),学者开始聚焦教育史研究之中的空间向度,认为教育空间具有文化意蕴与教育价值(丁钢,2016;丁钢,2017)。这一转向不仅在教育研究领域中逐渐显示出加速趋向(张彦聪,2018;司洪昌,2018),而且是学界的一种共同趋向,在艺术史领域也发生了(巫鸿,2018:7-12)。教育研究已经处在空间转向的地平线上。

学校布局主要是一个学校空间分布问题,需要重新“显影”空间因素的价值。长期以来,空间被作为教育研究的一种自然而然的背

China's Education:Research Review,Vol.23

5

司洪昌

景或者“隐身”因素,并没有显示出其价值(司洪昌,2009:405406)。研究空间问题需借助空间的知识领域一地理学。地理学是

一门空间的科学,它研究空间分布的现象、区域的空间范围、人类的空间行为、地方的空间关系,以及这些行为和关系背后的空间过程(阿瑟·格蒂斯,朱迪丝·格蒂斯,费尔曼,2013:10)。

(一)研究单元限定在县域一一个“具体而微”的中国区域

研究学校布局问题,可将其放置于一个无差别、无个性的“中国”空间之中,也可以放置于省域或市域之内,或者放置于村落、乡镇或者县域之中,但过大的区域空间往往会因脱离研究者的经验而使研究偏向于抽象的理论,而过于微小的空间一村落或者乡镇,往往会使研究者陷于一隅而不见研究的整体,且容易将微观的细节无限地放大,往往难于脱离现实情境与特殊地域的限制,因此需要一个中观的空间领域来观察学校分布,以观一而知整体。研究者倾向于将研究主题放置在一个合理的空间区域之中来讨论,而在中国比较合理的空间就是县域一一个“具体而微”的行政单元,一个“五脏俱全”而历史悠久的中观区域,也是一个行政力组织和结构与高层政府最为相像的“微观中国”。研究学校布局问题,基本上可以将其放置在县域这一涵盖城乡社会的最小区域之内,县域是一个理想的、中观的经验研究区域。

在学界,对研究单元问题存在一系列争论,对村庄是否可以作为

一个独立的研究单元也存在诸多争论。有些人将村庄作为一个独立的实体,如日本学者重视对中国村落层次的探讨,将村落视为研究的单位,这被黄宗智称为实体主义的倾向,即认为村落共同体已经成为一个重要概念,村落是国家与地方之间的交接点(兰林友,2002)。有些人将村庄置身的社区的基层市场作为一个研究单元,如施坚雅(G.Skinner)通过对成都平原上村庄的研究,对持人类学倾向的研究者只重视小社团提出了批评,认为他们忽略了村庄与外界的联系。他

6

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第23辑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