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教育专题研究》胥秋作|(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比较教育专题研究》

【作 者】胥秋作
【页 数】 269
【出版社】 武汉:华中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 2021.06
【ISBN号】978-7-5680-7042-3
【分 类】比较教育-研究
【参考文献】 胥秋作. 比较教育专题研究. 武汉:华中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2021.06.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比较教育专题研究》内容提要:

本书主要介绍了有代表性的教育政策的衍变及其教育决策的过程,分析和论述了这些国家教育管理的特点和发展趋势。该书适用于教育学专业本科学生,作为《比较教育学》课程的教材。或是其他对于外国教育感兴趣的一般大众。

《比较教育专题研究》内容试读

绪论

P,限四

第一节

海自设过

比较教育的定义和国滑阿过线

比较教育是什么?不少学者对此做了界定:血单显赠置密

法国教育学家朱利安是最早提出“比较教育”概念的人,他虽然没有进行准确的定义,却勾勒了比较教育的研究内容和方法,即用问卷的方法对欧洲各国主要教育机构和制度进行比较。

英国学者汉斯认为,比较教育是从历史的角度分析研究形成教育制度的因素,比较各国解决由这些因素产生的问题的方法。①

苏联比较教育学者索科洛娃,等人在《比较教育学》一书中认为:比较教育学研究当前世界中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的共同的、个别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并揭示它们的经济、社会、政治和哲学基础,以及民族的特点。②

法国学者黎成魁认为:比较教育旨在探究、分析和解释那些与各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背景相联系的各种教育现象之间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③

王承绪和顾明远认为:比较教育是对当代世界不同国家或不同地区的教育进行比较分析,找出教育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为本国或本地区的教育改革提供借鉴。④

杨汉清在其主编的《比较教育学》一书中认为:比较教育学是以比较法为

D Hans.Comparative Education:A Study of Education Factors and Traditions.3rd edition[M].

London:Routledge&Kegan Paul,1958:9.

②[苏]索科洛娃,等.比较教育学[M们.顾明远,译.徐州:文化教育出版社,1981:15.

③赵中建,顾建民,比较教育的理论与方法一国外比较教育文选[M们.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4:1.

④王承绪,顾明远,比较教育(第五版)[M0,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20.

1.

较教育专题研究

主要的研究方法(研究方法),研究当代世界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现行教育(研究对象),以期发现教育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并借鉴国外的教育经验、教训来改进本国教育(研究目的)的一门教育学科(学科属性)。①

冯增俊、陈时见和项贤明认为:比较教育学是指以人类教育领域为研究对象,对当代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教育进行跨文化比较研究,探讨教育发展规律及特定表现形式,借鉴有益经验,推动本国或本地区的教育研究和改革的

一门科学。②

从研究的对象来看,比较教育研究的是教育问题,属于教育学的一个分支,但是与其他教育学分支相比,比较教育研究的问题聚焦于当代各个国家或地区间教育异同的比较与评析。虽然,比较教育会对各个国家或地区的教育历史进行梳理,但却是为了说明教育的现状与问题,所以比较教育研究特别关注各个国家或地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最新进展。比较教育不仅仅要比较各个国家或地区相同的部分,寻找共同规律,还要比较差异部分,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为改进本国教育提供理论支持。

T:立单所

明鲜母价生国

对许海形市第二节

网路得过,班四

纯:衣中生一

比较教育的作用

华育海利意通

生凤安民点群的是个,随同共的阻实的

备一、了解他国教育,反思我国教育薄出:慢面塘国

在全球化的今天,经济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往往最终落脚于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依靠教育的发展。因此,我们需要了解他国的教育发展状况,通过与他国进行比较,找到我国教育发展中的不足之处,反思这些不足产生的原因,及时吸收他国教育的经验,改进我国教育中的问题。

二、理解教育异同,寻找教育规律

各国教育发展存在着类似的历史轨迹与发展趋势,通过比较,可以从中

①杨汉清.比较教育学(第三版)[M们.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7。

②冯增俊,陈时见,项贤明.当代比较教育学(第二版)[M0.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4,

·2

■绪论

提炼出教育发展的一般规律。同时,也可以发现各国教育有其各自的特殊性,这与其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密切相关,其教育发展的特点体现了适用于该国的特殊教育规律。发现这些规律有利于更好地把握我国教育发展的基本方向,根据我国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教育发展道路。

三、借鉴他国经验,改进我国教育

比较教育在描述各国教育现状、比较各国教育异同的基础上,还可以归纳出我国教育发展可借鉴的经验,并为我国教育政策的制定与完善提供依据。当然,我们要注意比较差异形成的土壤与条件。在借鉴经验时,首先应考虑他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条件在我国是否具备,否则他国经验是很难真正被直接借鉴并上升到政策层面的。比如,美国的高考方式(完全自主招生)在我国就很难实行,我国高考的改革应该在借鉴美国经验的同时进行本土化的改造,形成适合本国国情、具有可行性的改革政策和实施方案。号

第三节

比较教育的发展历史

处四出T四类低雪0自

初创期(1817年一20世纪初)现陆真骋的实于好家个证都

出1817年,法国学者朱利安在《比较教育的研究计划与初步意见》一书中提出了比较教育的概念。他认为,比较教育研究应该采取实证的方法,独立出几个社会因素,使用问卷法进行资料收集、整理、列表比较;他甚至提倡成立

一个国际教育委员会,专门收集教育数据资料,还要定期发行教育期刊传播教育改革经验。但当时,大多数人所做的研究是对外国教育状况的描述,具有强烈的经验主义色彩,朱利安的思想被束之高阁。

二,形成时期(20世纪上半叶)

这一时期比较教育研究强调特定的历史、文化对教育的影响,也被称为因素分析时期。正如萨德勒所说:我们不能随意漫步于世界教育制度中,像

一个在花园中的孩子,从这个枝头上掐一枝花,从另外一个枝头上揪几片叶,

·3·

较教育专题研究

然后期望我们把它们插在家乡的土壤里,我们就会得到一株植物。①一种教育制度不可能适用于所有国家,一定要考察该制度适应的土壤。

美国学者康德尔认为,有一种特定力量或民族性(national character)影响了学校教育,他运用历史主义的因素分析方法,考察了英、德、法、意、美等国的教育,从中发现学校教育以外的因素比学校内部的因素更能说明各国教育制度产生差异的原因。

英国学者汉斯将决定教育制度的因素分为三类:自然(种族、语言、地理和经济)、宗教(天主教、英国国教、清教)、世俗(人文主义、社会主义、民族主义、民主主义)。这为比较教育研究的因素分析提供了一个更加清晰的框架。

德国学者施奈德指出,影响教育的因素包括国民性、地理位置、文化、经济、科学(尤其是哲学)、政治、宗教、历史、外国影响、教育内部发展动力等。

总之,比较教育绝不是单纯从教育出发研究不同国家的教育异同,而是要将不同国家的教育放回各国经济、政治、文化的背景中去理解。随着比较教育学者和研究成果的增多,比较教育逐渐发展为教育学中的独立分支。

三、成熟时期(20世纪50年代至今)

20世纪中期开始,比较教育研究的实证主义与历史、文化方法展开了论战,最终丰富了对方法论的理解,使比较教育的研究方法更为成熟,质化和量化两种研究方法融合于比较教育研究中。这一时期有以下代表性的学者:

美国学者贝雷迪提出了比较四步法,即描述、解释、并置、比较。首先是描述个案1和个案2的教育制度和实践:其次是运用多学科的理论解释个案1和个案2中教育现象与各种因素的关系;再次是对两个个案的资料进行整理,通过分类、列表的形式系统化地并置展现出来,设立比较的标准,提出比较分析的假说;最后比较两个个案,发现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从社会、历史、文化等方面探索原因,给予解释,验证假说,得出结论。贝雷迪重视微观量化研究,并与质化研究的方法结合起来使用。

美国学者诺亚和艾克斯坦将实证主义方法引入比较教育研究,提出比较教育研究的步骤是确定问题一建立假说一概念的操作化和指标的确定一选择个案一收集数据资料一处理数据资料一检验假说和解释结果。比较教育研究建立在科学量化的基础上,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研究的主观倾向,证据均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使比较教育研究向着科学化又迈进了一步。

①秦行音,比较教育研究方法的发展与争论及其对中国比较教育的意义[」门.外国教育研究,2004(1):24.

。4

得■绪论

英国学者埃德蒙·金十分重视教育的历史背景研究,强调将比较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与目的联系起来。他把比较教育研究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初学者对外国教育的描述;第二层是有一定研究基础的人对专门问题进行跨文化比较分析;第三层是比较教育专业研究者进行详尽的跨学科比较教育研究,为教育改革的政策制定提供依据,提供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第三层是比较教育研究更高层次的追求,也是比较教育的目的所在。回肌

英国学者霍尔姆斯提出的比较教育研究步骤也体现了服务于政策制定的意味。第一步,问题的识别、分析或界定。第二步,提出初步的改革设想和政策办法。第三步,验证改革设想和政策办法的前提条件或背景因素。他设计了一个理智的框架,包括规范模式(信仰、宗教、哲学、政治观念、道德价值观念等)、体制模式(教育制度、教育内部组织模式、制约教育的政府和其他组织结构等)、自然模式(地理、地质、气候、环境、人口等)、精神状态模式(传统观念、民族意识和特性等)。第四步,对改革设想和政策办法的实施结果进行预测,考察和验证预测的结果。

总之,这一时期比较教育的研究方法在争论中逐渐融合,比较教育在世界各国的研究逐渐制度化。大学尤其是师范类院校中设置了相应的学科,教学和研究人员队伍不断扩大,比较教育的学会陆续建立起来,还有许多国际组织也在开展比较教育研究,研究成果大量增加,使比较教育学的发展愈加成熟。

的大米目

房外期位订息资南同不香来业梦业一怎出是,出情游国咨金

容,同个1otd0的得,义名的同写

母首得特县的

第四节

立公虽的量宠面雪

阳的金精当服

比较教育的研究方法路中面日面:

家州赛因文,

时购顶亮县克编权的则意出,

出度站要,州旋場限区育处州计出

一、比较教育的分类

摩国中好出,碳出组婷个长一本数思顶

1.同类比较和异类比较部单头可一可【是大立公面四衡,早同类和异类是根据研究对象是否具有相同属性来判断的,但同类和异类是相对而言的。譬如,中国不同省份的教师工资比较,属于同类比较;而中国和美国教师工资的比较,就属于异类比较。

2.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

纵向比较是比较同一对象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和变化,譬如世界各国20世纪90年代至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变化,这种比较可以看出教育发展

·5

较教育专题研究

的历史进程,便于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向。横向比较是对不同的对象在同一时期、同一标准下进行比较,如2015年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比较,从中可以看出不同对象之间的差距。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常常结合在一起使用。

3.质的比较和量的比较

质的比较主要采用文献分析、实地观察和访谈的形式进行分析和比较:量的比较是采用问卷和数据统计的方法进行分析和比较。针对不同的比较教育研究问题,可能以质的比较或量的比较为主,也可能同时使用,相互印证。

二、比较教育研究的一般步骤

(1)描述:对个案1和个案2进行具体描述。

(2)并置:对两个个案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建立比较标准,形成多个比较的维度,通过分类、列表的形式展现出来。

(3)比较:比较两个个案,发现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从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方面探索原因,给予解释。

(4)借鉴:分析我们国家是否有适宜的土壤,提出可行的措施。品面溶调

三、比较教育研究的注意事项

1.注意不同语境下专业术语内涵的差异

在进行各国教育比较时,要注意一些专业术语在不同的语境下可能代表不同的含义。譬如public school这个词,在英国代表的是私立学校,而在其他国家指的是公立学校。又如高校这个词,在中文中代表的是高等教育机构,而在日语中指的是高中,并不属于高等教育。这些专业术语由特定的历史、文化因素界定,在阅读、翻译或引用时要特别注意。

2.注意比较的对象应具有可比性

在进行比较教育学习和研究时,要注意比较的对象应该具有可比性,是可以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的。比如,比较中国和美国的大学学费,中国是4000元/年,美国的公立大学是1万~2万美元/年,私立大学是4万~4.5万美元/年,是不是就可以说美国大学的学费比中国的贵呢?在这里绝对值的比较是不合适的,应该比较的是中美两国大学学费占家庭收人的比例、学费占大学运行支出的比例。

3.注意比较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

比较教育并不是单纯将各个国家教育现象的不同描述出来,还要将各国教育的差异放回各国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的背景中去解释差异产生的原

▣6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