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生殖系统肿瘤影像学图谱》(美)阿里亚德妮·M.巴赫,张静波主编;叶兆祥主译|(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泌尿生殖系统肿瘤影像学图谱》

【作 者】(美)阿里亚德妮·M.巴赫,张静波主编;叶兆祥主译
【页 数】 334
【出版社】 天津科技翻译出版有限公司 , 2020.07
【ISBN号】978-7-5433-4029-9
【分 类】泌尿生殖系统-肿瘤-影像诊断-图谱
【参考文献】 (美)阿里亚德妮·M.巴赫,张静波主编;叶兆祥主译. 泌尿生殖系统肿瘤影像学图谱. 天津科技翻译出版有限公司, 2020.07.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泌尿生殖系统肿瘤影像学图谱》内容提要:

本书对泌尿生殖系统的正常解剖结构和相关肿瘤疾病进行了全面的剖析。超过900张的放射影像插图,阐述了目前的泌尿系统肿瘤成像技术发展及成像的作用,特别是对治疗前分期和治疗预后评估的作用进行了介绍。本书所涉及的疾病包括肾脏、肾上腺、上消化道、膀胱、前列腺、睾丸和儿童恶性肿瘤;对正常的解剖、影像学技术,以及每种癌症类型的病理进行了阐述;对泌尿系统恶性肿瘤的分期,以及如何在诊断报告中体现都进行了讨论,并且随访复杂手术后和治疗后的复发情况。

《泌尿生殖系统肿瘤影像学图谱》内容试读

肾耳质肿瘤

Robert A.Lefkowitz,Jingbo Zhang

肾脏属腹膜后器官,被肾周脂肪和肾筋膜(Gerota)包绕。大多数肾肿瘤起源于肾实质(肾细胞癌、肾皮

成像方法

质肿瘤或肾实质肿瘤),仅少数起源于肾盂的尿路上皮(尿路上皮癌或移行细胞癌)或间叶细胞(如血管平

最常用于评价肾实质肿瘤的成像方法包括计算

滑肌脂肪瘤、平滑肌瘤、脂肪肉瘤)。

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MR)和超声检查(US)。在这

组织学上,恶性肾细胞肿瘤又统称为肾细胞癌

些诊断工具中,CT被认为是肾皮质肿瘤检查、诊断和

(RCC)。依照Heidelberg分类,恶性肾实质肿瘤被进一

分期的首选,MR和US常作为解决问题的工具或用于

步分类为透明细胞型(约占外科手术肾脏肿瘤的

对CT碘对比剂有禁忌的患者。

75%):乳头状型(约占10%):嫌色细胞型(约占5%):集合管(Bellini管)癌(约占1%)和一小部分未分类肿

病理学

瘤四。肾脏髓样癌为集合管癌的一个变体,最初在镰状细胞性状阳性的患者中被描述。良性肾实质肿瘤包括

在应用CT评价潜在肾脏囊性病变时,一个重要

肾嗜酸细胞瘤(约占5%)和更为罕见的后肾腺瘤、后概念是CT值(亨氏单位)的假性评估,由两种不同原

肾腺纤维瘤和乳头状肾细胞腺瘤。

因导致:容积效应和假强化。容积效应是指当病灶近

现在已经明确肾细胞肿瘤不同亚型与不同的疾

似或小于扫描层的厚度时,测得的CT值受周围组织

病进程和转移的潜能有关。例如,乳头状癌和嫌色细的影响,不能代表病变真正的CT值。而假强化与强化

胞癌(80%~90%)的5年总生存率远高于传统RCC的肾实质内极高密度的对比剂造成的射线束硬化伪

(50%~60%)。在这3种最常见的恶性肾皮质肿瘤中,影有关。CT机通过一种算法来补偿这些射线束硬化效

嫌色细胞癌的转移可能最低,预后最好

应,造成测得的CT值增加1~33HU,导致阅片者得出

本章着重介绍肾实质肿瘤,并简要讨论肾脏间叶

病灶出现强化这一错误结论,实则不然一“假强化”

性肿瘤。肾脏尿路上皮癌在下一章讨论。

这一术语便由此而来©。假强化可见于单纯囊肿(<

20HU)和高密度囊肿(>20HU),且在下述情况中更显

著:小病灶:肾实质内病变:病灶周围肾实质强化明

显:使用大量探测器的多排CT山.四

R.A.Lefkowitz,M.D.(☒)·J.Zhang.M.D

分期

Department of Radiology.Memorial Sloan-Kettering Cancer Center,1275 York Avenue,New York,NY,10065.USAe-mail:lefkowir@mskcc.org:zhangj12@mskcc.org

目前,最常用的分期系统为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

2泌尿生殖系统肿瘤影像学图谱

(ACC)的TNM(肿瘤、淋巴结、转移)分期系统(表性或由于既往肾切除术)或双侧肾肿瘤的患者,现在

2.1)。放射诊断报告应包含相关的分期信息,如肿

是早期肿瘤的治疗选择。最适合部分肾切除术的肿

瘤大小,是否侵犯肾上腺、肾筋膜和血管等邻近结构,

瘤包括直径小于4cm,位置在外周,不累及肾窦脂肪或

以及有无淋巴结肿大或转移性疾病(最常转移至肺、肾集合系统,未侵犯肾静脉或下腔静脉的病变5。最骨、脑、肝脏和纵隔)。

新的报道显示部分肾切除术可安全地实施于最大直径至7cm的肿瘤。

治疗后影像学随访

CT是治疗后患者随访的首选方法。CT可检出手

术后并发症,最常见的并发症为血肿、尿性囊肿或尿

多年来,根治性肾切除术(切除全部肾脏、肾上腺瘘、假性动脉瘤、动脉血栓形成和脓肿。CT也可用于手

和淋巴结)是外科可切除的肾皮质肿瘤的标准治疗方

术后和(或)化疗后患者的再分期及检测局部复发或

法。最近,为了最大限度保留肾功能,部分肾切除术

远处转移。对于有碘对比剂禁忌证的患者,MRI可替

(仅切除一部分肾脏)成为某些肾脏恶性肿瘤的治疗选

代CT用于影像学随访。

择。部分肾切除术最初用于肾功能低下、孤立肾(先天

图1.1应用CT对肾脏肿块进行评价,为达到最优化效果,规范的影像检查流程必不可少。在我院,专用于评价肾脏肿块的CT扫

描通常包括三期成像,扫描在屏气时完成:强化前,皮髓质期,肾实质晚期/排泄早期。〔)平扫图像在评价是否存在钙化和(或)出血性成分方面是必要的。这些图像还为评价囊性或实性肾脏肿块有无强化,以及强化方式,程度等提供基线密度值。(b)皮髓质期图像(通常在注射25~30s后扫描)在病变描述及解剖评估方面表现更优。(C)肾实质期(注射后约90s)有助于肾脏肿块的检在,特别是较小的病灶呈现与肾脏等密度影像时。(d)此外,排泄期图像(通常延迟3m扫描)有助于描述肾脏集合系统的轮廓。有报道指出,应用合适的技术,可使肾脏肿块的检出达到高准确性(敏感性高达100%:特异性高达95%)。

第1章肾实质肿瘤3

图1.2MR成像的优势包括其周有的软组织高对比、直接多维成像能力及无辐射暴露。肾脏肿物的MR成像通常包括以下序列,

均在屏气时完成:(1)轴位T1加权像(T1W)同相(a)和反相(b)梯度回波序列,有助于识别肾肿瘤内肉眼及镜下所见的脂肪成分:

(2)T2加权半傅里叶采集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序列的轴位和(或)冠状位(c),有助于评估整体的解剖学、肾脏集合系统,以及复

杂性肾脏囊性病变;(3)动态对比增强T1加权脂肪抑制序列。对于动态对比增强图像,通常在对比剂注射前()和注射后动脉期,皮

髓质期(),肾实质期()和排泄期行3D快速扰相梯度回波序列以评估肾脏肿块内是否出现强化以及强化方式。必要时,行多维重

建以便更好地描述肾脏肿物和邻近解剖结构的位置关系,也可在动脉期行专用的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序列扫描以更好地呈现副

肾脏血管及简化手术计划制订。冠状位图像可于加用利尿剂的排泄期获得,通过冠状位图像可获得最大密度投影(MP)图像,从而

进一步获得类似静脉内肾盂造影(VP)的图像

4泌尿生殖系统肿瘤影像学图谱

图1.4(a)多囊肾病成人患者的左肾对比增强CT显示:多发的单纯性肾囊肿,和位于后方的另一处病灶(箭头),密度明显高

于液体,CT值为65HU(未显示)。单纯依据这一个序列,应当考

虑该处病灶为实性强化肿块的可能性。(b)然而,对该病例也进行了平扫扫描,图像显示该处病灶(箭头)的密度明显高于邻近

实性的肾实质,实际CT值为62HU(未显示)。鉴于强化前后图

像的密度值差小于1OHU,该病灶符合高密度囊肿而非强化的

新生物。含有大量血性或蛋白质成分的囊肿的CT值在平扫和

对比增强的图像上均高于20HU,因而不能被称作单纯性囊肿。

如果增强前后的图像都可用,且病灶在两个序列的密度值差小

于10H(若要考虑某处病灶存在“强化”,则密度值差至少需要

图1.3单纯性肾囊肿。使用横断面图像评价肾脏肿物最基本

达到10U).则该病灶符合高密度囊肿。强化前(c)和肾实质期

的原则之一是判断该病灶为囊性还是实性,若为囊性,该病灶表

(d)的T1加权MR图像都显示一起源于左肾的高信号病灶

现为良性囊性病变(非手术病灶),还是潜在的恶性病变(手术病

(箭头).(e)减影图像(强化前图像c从强化后图像d中减去)示

灶)。(a)该对比增强CT图像示一由薄壁包裹的液性密度病变

病灶(箭头)现在是暗的,因而没有强化,这也证实了出血性或蛋

(箭头所示),起源于右肾,符合单纯性囊肿。单纯性囊肿定义为

白质性囊肿的诊断。在CT和MRI上,这些不太复杂的囊肿均显

等密度病变.CT值为-20~20HU(在平扫和增强序列中)且包含

示缺乏强化:出现强化是实性病灶的特点。注意(©)图中表面强

一薄壁,无分隔或钙化。单纯性囊肿与邻近肾实质分界清楚。

化的小的焦点(三角箭头),实际上代表了错误配准伪影和不强

(b)此冠状位T2W1示一极高T2信号的病灶,壁菲薄(长箭头),

化(减去的剩余囊肿上的箭提示缺乏强化)。蛋白质和高铁血红

起源于右肾上极,符合单纯性囊肿。同时可见部分肾积水表现

蛋白,后者出现在出血性囊肿中(高铁血红蛋白由氧化血红蛋白

(短箭头)。在MR上,单纯性囊肿的信号强度在全部序列都等

组成且呈顺磁性),引起T1缩短,导致T1W1上的高信号强度

同于液体(极高的T2信号,低T1信号无强化),信号均匀,无分

()同一个患者的T2W1示出血性囊肿呈低信号强度(箭头)。出

隔或壁增厚。

血性囊脚可在T2W1上有高或低信号强度,取决于年龄和各种

血液成分的浓度

p

q

6泌尿生殖系统肿瘤影像学图谱

b

图1.5肾囊性病变:分隔,钙化,壁结节。(a)对比增强CT示右肾上极一大的囊肿,包含一薄约1mm的强化分隔(箭头)。该囊肿已维持稳定状态至少9年。(b,c)相同层面增强前后的CT图像,示右肾下极同一水平一复杂肾囊肿。(b)囊肿壁可见厚的钙化(箭头),但无证据提示任何实性强化的壁结节。该病变随后维持稳定状态至少8年。偶然发现由于输尿管肾盂连接处长期梗阻造成的肾积水(图c长箭头)。影像学显示的良性的复杂肾囊肿可包含多达数个厚度1mm或更薄的分隔和(或)雕结节。薄分隔在MRI和

超声上的显示优于CT,但钙化在平扫CT上最易评估。然而,增厚的强化的分隔或强化的实性结节的出现提示潜在恶性病变,通

常需外科处置。在CT应用早期,囊肿中出现厚的或不规则的钙化提示是具有手术指征的病变,这是因为这类病变有时存在恶性

可能2。然而,随着CT成像技术的进展,人们随后发现单独钙化的出现,即便是厚的或不规则的钙化,若未出现增厚的或结节增

强的分隔或囊肿壁,也不提示恶性间。良性钙化通常由囊内的陈旧性出血或感染引起陶。这类病变在Bosniak肾囊肿分类系统中被归

类为2F病变网,需要影像学随访:如果强化的软组织在随访CT上变得明显,则病变成为潜在的外科处置病变(BosniakⅢ)。随诊影像(通常最初每36个月随访一次,随后每年随访,连续数年)应当针对归为“2“类别的全部复杂性囊肿,包括有数个薄分隔的囊肿,有增厚的分隔但无结节状态的囊肿,以及3m以上的高密度囊肿网。鉴于MRI的对比分辨率较高,MRI在探测少量强化的软组

织方面优于CT,尤其当使用减影技术时(见图1.4),特别是在有钙化的囊性病变中(钙化在MR上远不如在CT上明显,因而有可

能显示CT上被遮蔽的强化灶)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