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与实践操作》蒋小丽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与实践操作》

【作 者】蒋小丽主编
【页 数】 254
【出版社】 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 2020.01
【ISBN号】978-7-5649-4129-1
【价 格】45.00
【分 类】临床医学-医学检验
【参考文献】 蒋小丽主编.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与实践操作. 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2020.01.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与实践操作》内容提要:

本书分别重点介绍了临床常规检验、血液检验、生殖检验、微生物检验、病理检验、生化检验等内容。本书坚持基础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可供相关专业医学生学习使用,对检验科医师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也可作为各基层医生和医务工作者学习用书。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与实践操作》内容试读

第一章

血液一般检查

第一节

血液标本的采集与处理

一、静脉采血法

(一)普通采血法

1.试剂与器材如下所述。

(1)30g/L碘酊。

(2)75%乙醇。

(3)其他:一次性注射器、压脉带、垫枕、试管、消毒棉签。

2.操作如下所述。

(1)取试管1支(需抗凝者应加相应抗凝剂)。

(2)打开一次性注射器包装,取下针头无菌帽,将针头与针筒连接,针头斜面对准针筒刻度,抽拉针栓检查有无阻塞和漏气,排尽注射器内的空气,套上针头无菌帽,备用。

(3)受检者取坐位,前臂水平伸直置于桌面枕垫上,选择容易固定、明显可见的肘前静脉或手背静脉采血,幼儿可用颈外静脉采血。

(4)用30gL碘酊自所选静脉穿刺处从内向外、顺时针方向消毒皮肤,待碘酊挥发后,再用75%乙醇以同样方式脱碘,待干。

(5)在穿刺点上方约6cm处系紧压脉带,嘱受检者紧握拳头,使静脉充盈显露。

(6)取下针头无菌帽,以左手拇指固定静脉穿刺部位下端,右手拇指和中指持注射器针筒,示指固定针头下座,针头斜面和针筒刻度向上,沿静脉走向使针头与皮肤成30°角,快速刺入皮肤,然后成5°角向前刺破静脉壁进入静脉腔。见回血后,将针头顺势深入少许。穿刺成功后右手固定注射器,左手松压脉带后,再缓缓抽动注射器针栓至所需血量。受检者松拳,消毒干棉球压住穿刺孔,拔出针头。嘱受检者继续按压针孔数分钟。」

(7)取下注射器针头,将血液沿试管壁缓缓注人试管中。抗凝血需立即轻轻混匀,盖紧试管塞,及时送检。

3.附注如下所述。

(1)采血部位通常选择肘前静脉,如此处静脉不明显,可采用手背、手腕、胭窝和外踝部静脉。幼儿可采用颈外静脉。

(2)采血一般取坐位或卧位:体位影响水分在血管内外的分布,从而影响被测血液成分浓度。

(3)压脉带捆扎时间不应超过1mi,否则会使血液成分浓度发生改变。

(4)血液注入试管前应先取下注射器针头,然后将血液沿试管壁缓缓注入试管中,防止溶血和泡沫产生。需要抗凝时应与抗凝剂轻轻颠倒混匀,切忌用力振荡试管。

(5)如遇受检者发生晕针,应立即拔出针头,让其平卧。必要时可用拇指压掐或针刺人中、合谷

1

临床医学检验枝术与实贼操作

等穴位,或嗅吸芳香酊等药物。(二)真空采血管采血法

1.原理将有头盖胶塞的采血试管预先抽成不同的真空度,利用其负压自动定量采集静脉血样。

2.试剂与器材目前真空采血器有软接式双向采血针系统(头皮静脉双向采血式)和硬接式双向采血针系统(套筒双向采血式)两种,都是一端为穿刺针,另一端为刺塞针。另附不同用途的一次性真空采血管,有的加有不同抗凝剂,或其他添加剂,均用不同颜色头盖标记便于识别。真空采血法符合生物安全措施。

3.操作如下所述

(1)消毒:为受检者选静脉与消毒。

(2)采血:①软接式双向采血针系统采血:拔除采血穿刺针的护套,以左手固定受检者前臂,右手拇指和食指持穿刺针,沿静脉走向使针头与皮肤成30°角,快速刺入皮肤,然后成5°角向前刺破静脉壁进入静脉腔,见回血后将刺塞针端(用橡胶管套上的)直接刺穿真空采血管盖中央的胶塞中,血液自动流入试管内,如需多管血样,将刺塞端拔出,刺入另一真空采血管即可。达到采血量后,松压脉带,嘱受检者松拳,拔下刺塞端的采血试管。将消毒干棉球压住穿刺孔,立即拔除穿刺针,嘱受检者继续按压针孔数分钟。②硬连接式双向采血针系统采血:静脉穿刺如上,采血时将真空采血试管拧入硬连接式双向采血针的刺塞针端中,静脉血就会自动流入采血试管中,拔下采血试管后,再拔出穿刺针头。

(3)抗凝血:需立即轻轻颠倒混匀。

4.附注如下所述。

(1)使用真空采血器前应仔细阅读厂家说明书,严格按说明书要求操作。

(2)尽量选粗大的静脉进行穿刺。

(3)刺塞针端的乳胶套能防止拔除采血试管后继续流血污染周围,达到封闭采血防止污染环境的作用,因此不可取下乳胶套。

(4)带乳胶套的刺塞端须从真空采血试管的胶塞中心垂直穿刺。

(5)采血完毕后,先拔下刺塞端的采血试管,后拔穿刺针端。

(6)使用前勿松动一次性真空采血试管盖塞,以防采血量不准。

(7)如果一次采血要求采取几个标本时,应按以下顺序采血:血培养管,无抗凝剂及添加剂管,凝血象管,有抗凝剂(添加剂)管。

二、毛细血管采血法

1.试剂与器材如下所述。(1)一次性采血针。

(2)消毒干棉球。

(3)75%乙醇棉球。

(4)经过校正的20μL吸管。

2.操作如下所述。

(1)采血部位:成人以左手无名指为宜,1岁以下婴幼儿通常用大拇指或足跟部两侧采血。

(2)轻轻按摩采血部位,使其自然充血,用75%乙醇棉球消毒局部皮肤,待干。

(3)操作者用左手拇指和食指紧捏刺血部位两侧,右手持无菌采血针,自指尖内侧迅速穿刺。

(4)用消毒干棉球擦去第一滴血,按需要依次采血。

(5)采血完毕,用消毒干棉球压住伤口,止血。

3.附注如下所述。

(1)除特殊情况外,不要在耳垂采血。应避免在冻疮、炎症、水肿等部位采血。

(2)皮肤消毒后一定要待乙醇挥发,干燥后采血,否则血液会四处扩散而不成滴。

一2

第一章血液一般检查

(3)穿刺深度一般以2.0~2.5mm为宜,稍加挤压血液能流出。

(4)进行多项检验时,采集标本次序为:血小板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白细胞计数及涂血片等。

三、抗凝剂的选用

临床血液学检验中常用的抗凝剂有以下3种。

1.枸橼酸钠(柠檬酸钠)枸橼酸能与血液中的钙离子结合形成螯合物,从而阻止血液凝固。市售枸橼酸钠多含2分子结晶水,相对分子质量为294.12,常用浓度为109 mmol/L(32g/L)。枸橼酸钠

与血液的比例多采用1:9(V:V),常用于凝血象和红细胞沉降率测定(魏氏法血沉测定时抗凝剂

为1:4,即抗凝剂0.4mL加血1.6mL)。

2.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2h20,MW404.47)抗凝机制与枸橼酸钠相同。全血细胞分析用EDTA·K21.5~2.2mg可阻止1mL血液凝固。适用于全血细胞分析,尤其适用于血小板计数。但由于其影响血小板聚集及凝血因子检测,故不适合做凝血象和血小板功能检查。

3.肝素是一种含有硫酸基团的黏多糖,相对分子质量为15000,与抗凝血酶Ⅲ(AT-Ⅲ)结合,

促进其对凝血因子Ⅻ、Ⅺ、X、X和凝血酶活性的抑制,抑制血小板聚集从而达到抗凝。通常用肝素

钠盐或锂盐粉剂(125U=1mg)配成1g/L肝素水溶液,即每毫升含肝素1mg。取0.5mL置小瓶中,37~50℃烘干后,能抗凝5mL血液。适用于红细胞比容测定,不适合凝血象和血液学一般检查,因其可使白细胞聚集,并使血涂片染色后产生蓝色背景。

四、血涂片制备

1.器材清洁、干燥、无尘、无油脂的载玻片(25mm×75mm,厚度为0.8~12mm)。

2.操作血涂片制备方法很多,目前临床实验室普遍采用的是手工推片法,在玻片近一端1/3处,加一滴(约0.05mL)充分混匀的血液,握住另一张边缘光滑的推片,以30°~45°角使血滴沿推片迅速散开,快速、平稳地推动推片至载玻片的另一端。

3.附注如下所述。

(1)血涂片通常呈舌状或楔形,分头、体、尾三部分。

(2)推好的血涂片应在空气中晃动,使其尽快干燥。天气寒冷或潮湿时,应于37℃恒温箱中保温促干,以免细胞变形缩小。

(3)涂片的厚薄、长度与血滴的大小、推片与载玻片之间的角度、推片时的速度及红细胞比容有关。

一般认为血滴大、角度大、速度快则血膜厚;反之则血膜薄。红细胞比容高于正常时,血液黏度较高,保持较小的角度,可得满意结果;相反,红细胞比容低于正常时,血液较稀,则应用较大角度、推片速度应较快。

(4)血涂片应在1h内染色或在1h内用无水甲醇(含水量<3%)固定后染色。

(5)新购置的载玻片常带有游离碱质,必须用浓度约1mol/LHC1浸泡24h后,再用清水彻底冲洗,擦干后备用。用过的载玻片可放入含适量肥皂或其他洗涤剂的清水中煮沸20mi,洗净,再用清水反复冲洗,蒸馏水最后浸洗,擦干备用。使用时,切勿用手触及玻片表面。

(6)血液涂片既可直接用非抗凝的静脉血或毛细血管血,也可用EDTA抗凝血制备。由于EDTA

能阻止血小板聚集,故在显微镜下观察血小板形态时非常合适。

(7)使用EDTA·K2抗凝血液样本时,应充分混匀后再涂片。抗凝血样本应在采集后4h内制备血涂片,时间过长可引起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形态改变。注意制片前,样本不宜冷藏。

五、血涂片染色

(一)瑞氏(Wright)染色法

1.原理瑞氏染色法使细胞着色既有化学亲和反应,又有物理吸附作用。各种细胞由于其所含化

一3

临床医学检脸技术与实族操作

学成分不同,对染料的亲和力也不一样,因此,染色后各种细胞呈现出各自的染色特点。

2.试剂如下所述。

(1)瑞氏染液

瑞氏染料0.1g

甲醇(AR)60.0mL

瑞氏染料由酸性染料伊红和碱性染料亚甲蓝的氧化物(天青)组成。将瑞氏染料放人清洁干燥研钵里,先加少量甲醇,充分研磨使染料溶解,将已溶解的染料倒人棕色试剂瓶中,未溶解的再加少量甲醇研磨,直至染料完全溶解,甲醇全部用完为止。配好后放于室温下,一周后即可使用。新配染液效果较差,

放置时间越长,染色效果越好。久置应密封,以免甲醇挥发或氧化成甲酸。染液中也可加中性甘油2~3L,

除可防止甲醇过早挥发外,也可使细胞着色清晰。

(2)pH6.8磷酸盐缓冲液磷酸二氢钾(KH,P04)0.3g磷酸氢二钠(Na2hP04)0.2g加少量蒸馏水溶解,再加至1000mL。

3.操作如下所述。

(1)采血后推制厚薄适宜的血涂片(见“血涂片制备”)。

(2)用蜡笔在血膜两头画线,然后将血涂片平放在染色架上。

(3)加瑞氏染液数滴,以覆盖整个血膜为宜,固定血膜约1min。

(4)滴加约等量的缓冲液与染液混合,室温下染色5~10min。

(5)用流水冲去染液,待干燥后镜检。

4.附注如下所述。

(1)pH对细胞染色有影响:由于细胞中各种蛋白质均为两性电解质,所带电荷随溶液pH而定。对某一蛋白质而言,如环境pH

(2)未干透的血膜不能染色,否则染色时血膜易脱落。

(3)染色时间与染液浓度、染色时温度成反比,而与细胞数量成正比。

(4)冲洗时不能先倒掉染液,应用流水冲去,以防染料沉淀在血膜上。

(5)如血膜上有染料颗粒沉积,可加少许甲醇溶解,但需立即用水冲掉甲醇,以免脱色。

(6)染色过淡,可以复染。复染时应先加缓冲液,创造良好的染色环境,而后加染液,或加染液与缓冲液的混合液,不可先加染液。

(7)染色过深可用水冲洗或浸泡水中一定时间,也可用甲醇脱色。

(8)染色偏酸或偏碱时,均应更换缓冲液再重染。

(9)瑞氏染液的质量好坏除用血涂片实际染色效果评价外,还可采用吸光度比值(ratio of absorption,RA)评价。瑞氏染液的成熟指数以RA(A650nm/A525nm)=1.3±0.1为宜。(10)目前已有商品化瑞氏染液及缓冲液供应。(二)瑞氏-吉姆萨(Wright-Giemsa)复合染色法

吉姆萨染色原理与瑞氏染色相同,但提高了噻嗪染料的质量,加强了天青的作用,对细胞核着色效果较好,但对中性颗粒着色较瑞氏染色差。因此,瑞氏-吉姆萨复合染色法可取长补短,使血细胞的颗粒及胞核均能获得满意的染色效果。

1.试剂瑞氏-吉姆萨复合染色液。

I液:取瑞氏染料1g、吉姆萨染料03g,置洁净研钵中,加少量甲醇(分析纯),研磨片刻,吸出上层染液。再加少量甲醇继续研磨,再吸出上层染液。如此连续几次,共用甲醇500mL。收集于棕色玻璃瓶中,每天早、晚各振摇3min,共5d,以后存放一周即能使用。

-4

第一章血液一般检查

Ⅱ液:pH6.4~6.8磷酸盐缓冲液磷酸二氢钾(无水)6.64g磷酸氢二钠(无水)2.56g

加少量蒸馏水溶解,用磷酸盐调整pH,加水至1000mL。

2.操作瑞氏-吉姆萨染色法与瑞氏染色法相同。

第二节血红蛋白测定

一、氰化高铁血红蛋白(HiCN)测定法

(一)原理

血红蛋白(除硫化血红蛋白外)中的亚铁离子(F2+)被高铁氰化钾氧化成高铁离子(Fe3+),

血红蛋白转化成高铁血红蛋白。高铁血红蛋白与氰离子(CN)结合,生成稳定的氰化高铁血红蛋白

(hemoglobin cyanide,HiCN)。氰化高铁血红蛋白在波长540nm处有一个较宽的吸收峰,它在540nm

处的吸光度同它在溶液中的浓度成正比。常规测定可从HCN参考液制作的标准曲线上读取结果。

(二)试剂

HiCN试剂:

氰化钾(KCN)0.050g

高铁氰化钾[KFe(CN)d0.200g无水磷酸二氢钾(KHP04)0.140g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riton X-100,Saponic218等]0.5~1.0mL

上述成分分别溶于蒸馏水中,混合,再加蒸馏水至1000mL,混匀。试剂为淡黄色透明溶液,pH值在7.0~7.4。血红蛋白应在5min内完全转化为高铁血红蛋白。(三)操作

1.标准曲线制备将市售氰化高铁血红蛋白(HCN)参考液稀释为四种浓度(200gL,100gL,50g/L,25g/L),,然后以HiCN试剂调零,分别测定各自在540nm处的吸光度。以血红蛋白浓度(g/L)为横坐标,其对应的吸光度为纵坐标,在坐标纸上描点,绘制标准曲线。

2.常规检测血红蛋白先将20μL血用5.0 mL HiCN试剂稀释,混匀,静置5mi后,测定待检标本在540nm下的吸光度,查标准曲线求得血红蛋白含量。

(四)附注

(1)血红蛋白测定方法很多,但无论采用何种方法,都必须溯源至HCN的结果。

(2)试剂应贮存在棕色硼硅有塞玻璃瓶中,不能贮存于塑料瓶中,否则会使CN丢失,造成测定

结果偏低。

(3)试剂应置于4~10℃保存,不能在0℃以下保存,因为结冰可引起试剂失效。

(4)试剂应保持新鲜,至少一个月配制一次。

(5)氰化钾是剧毒品,配试剂时要严格按剧毒品管理程序操作。

(6)脂血症或标本中存在大量脂质可产生混浊,可引起血红蛋白假性升高。白细胞数>20×10L、

血小板计数>700×10L及异常球蛋白增高也可出现混浊,均可使血红蛋白假性升高。煤气中毒或大量

吸烟引起血液内碳氧血红蛋白增多,也可使测定值增高。若因白细胞数过多引起的混浊,可离心后取上清液比色;若因球蛋白异常增高(如肝硬化患者)引起的混浊,可向比色液中加人少许固体氯化钠(约

0.25g)或碳酸钾(约01g),混匀后可使溶液澄清。

(7)测定后的HCN比色液不能与酸性溶液混合(目前大都用流动比色,共用1个废液瓶,尤须注

意),因为氰化钾遇酸可产生剧毒的氢氰酸气体。

(8)为防止氰化钾污染环境,比色测定后的废液集中于广口瓶中处理:①首先以水稀释废液

-5

临床医学检脸技术与实贱操作

(1:1),再按每升上述稀释废液加次氯酸钠(安替福民)35mL,充分混匀后敞开容器口放置15h以上,

使CN氧化成C02和N2挥发,或水解成C0,2和NH4,再排入下水道。②如果没有安替福民,可用“84

消毒液40mL代替,除毒效果基本相同。③碱性硫酸亚铁除毒:硫酸亚铁和KCN在碱性溶液中反应,生成无毒的亚铁氰化钾,取硫酸亚铁(FeS04·7h0)50g,氢氧化钠50g、,加水至1000mL,搅匀制成悬液。每升HiCN废液,加上述碱性硫酸亚铁悬液40mL,不时搅匀,置3h后排入下水道。但除毒效果不如前两种方法好。

(9)HiCN参考液的纯度检查:①波长450~750nm的吸收光谱曲线形态应符合文献所述,即峰值在540nm,谷值在504nm。②A540nm/A504nm的吸光度比值应为1.591.63。③用HiCN试剂作空白,波长710~800nm处,比色杯光径1.000cm时,吸光度应小于0.002。

二、十二烷基硫酸钠血红蛋白(SLS-H)测定法

由于HCN试剂含剧毒的氰化钾会污染环境,对环境保护不利。为此,各国均相继研发不含KCN

的测定血红蛋白方法,如SLS-Hh现已应用于血细胞分析仪上,但其标准应溯源到HCN量值。(一)原理

除SHb外,血液中各种血红蛋白均可与十二烷基硫酸钠(sodium lauryl sulfate,SLS)作用,生成SLS-Hb棕色化合物,SLS-Hb波峰在538nm,波谷在500nm。本法可用HiCN法标定的新鲜血,再制备本法的标准曲线。(二)试剂

1.60gL十二烷基硫酸钠的磷酸盐缓冲液称取60g十二烷基硫酸钠溶解于33.3mmol/L磷酸盐缓冲液(pH7.2)中,加TritonX-10070mL于溶液中混匀,再加磷酸盐缓冲液至1000mL,混匀。

2.SLS应用液将上述60g/LSLS原液用蒸馏水稀释100倍,SLS最终浓度为2.08mmol/L。(三)操作

1.准确吸取SLS应用液5.0mL置于试管中,加入待测血204L,充分混匀。5min后置540nm

下以蒸馏水调零,读取待测管吸光度,查标准曲线即得SLS-H凸结果。

2.标准曲线绘制取不同浓度血红蛋白的全血标本,分别用HCN法定值,再以这批已定值的全

血标本,用SLS-Hb测定,获得相应的吸光度,绘制出标准曲线。

(四)参考区间

男131~172g/L

女113~151g/

新生儿180~190g/L

婴儿110~120gL

儿童120~140g/L

(五)附注

(1)注意选用CP级以上的优质十二烷基硫酸钠[CH,(CH2)2s04na,MW288.38]本法配方溶血力很强,因此不能用同一管测定液同时测定血红蛋白和白细胞计数。

(2)如无TritonX-100可用国产乳化剂0P或其他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替代。

(3)其他环保的血红蛋白测定方法还很多,如间羟血红蛋白等。(六)临床意义

生理性增加:新生儿、高原地区居住者。

减少:主要见于婴幼儿、老年人及妊娠中晚期等。

病理性增加: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代偿性红细胞增多症,如先天性青紫性心脏病、慢性肺部疾病、脱水。

减少:各种贫血、白血病、产后、手术后、大量失血。

在各种贫血时,由于红细胞内血红蛋白含量不同,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减少程度可不一致。血红蛋白

6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