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诊疗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付凯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肿瘤诊疗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作 者】付凯主编
【页 数】 190
【出版社】 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 2020.08
【ISBN号】978-7-5180-7720-5
【分 类】肿瘤-诊疗
【参考文献】 付凯主编. 肿瘤诊疗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2020.08.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肿瘤诊疗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内容提要:

近年来,肿瘤已成为危害人类生命和健康的重要疾病,严重影响病人的生存和生活质量。怎样预防和治疗肿瘤是人们一直以来关心的一个话题。为了适应全国乃至全球医学的新形势,培养合格的肿瘤专业的医学人才便成为了当务之急。为此,本书以肿瘤诊疗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为核心,展开详细论述。内容包括肿瘤的综述、肿瘤预防、肿瘤的护理技术、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案、肿瘤的康复保健等内容。本书适合研究该领域等相关专业的师生使用,也可供相关专业科研人员参考。

《肿瘤诊疗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内容试读

第一章癌症概述

在医学上,癌(cancer)是指起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是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类。相对应的,起源于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统称为肉瘤。有少数恶性肿瘤不按上述原则命名,如肾母细胞瘤、恶性畸胎瘤等。一般人们所说的“癌症”习惯上泛指所有恶性肿瘤。癌症具有细胞分化和增殖异常、生长失去控制、浸润性和转移性等生物学特征,其发生是

一个多因子、多步骤的复杂过程,分为致癌、促癌、演进三个过程,与吸烟、感染、职业暴露、环境污染、不合理膳食、遗传因素密切相关。

第一节

癌症的界定

恶性肿瘤的临床表现因其所在的器官、部位以及发展程度不同而不同,但恶性肿瘤早期多无明显症状,即便有症状也常无特异性,等患者出现特异性症状时,肿瘤常已经属于晚期。一般将癌症的临床表现分为局部表现和全身性症状两个方面。

一、癌症的局部表现

(1)肿块。癌细胞恶性增殖所形成的,可用手在体表或深部触摸到。甲状腺癌、腮腺癌或乳腺癌可在皮下较浅部位触摸到。肿瘤转移到淋巴结,可导致淋巴结肿大,某些表浅淋巴结,如颈部淋巴结和腋窝淋巴结容易触摸到。至于在身体较深部位的胃癌、胰腺癌等,则要用力按压才可触到。

(2)疼痛。肿瘤的膨胀性生长或破溃、感染等使末梢神经或神经干受刺激或压迫,可出现局部疼痛。出现疼痛往往提示癌症已进人中、晚期。开始多为隐痛或钝痛,夜间明显。以后逐渐加重,变得难以忍受,昼夜不停,尤以夜间明显。一般止痛药效果差。

(3)遗疡。体表或胃肠道的肿瘤,若生长过快,可因供血不足出现组织坏死或因继发感染而形成溃烂。如某些乳腺癌可在乳房处出现火山口样或菜花样溃疡,分泌血性分泌物,并发感染时可有恶臭味。

(4)出血。癌组织侵犯血管或癌组织小血管破裂而产生。如肺癌患者可咯血或痰中带血;胃癌、食管癌、结肠癌则可呕血或便血,泌尿道肿瘤可出现血尿,子宫颈癌可有阴道

一1-

肿瘤诊疗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流血,肝癌破裂可引起腹腔内出血。

(5)梗阻。癌组织迅速生长而造成空腔脏器的梗阻。当梗阻部位在呼吸道即可发生呼吸困难、肺不张;食管癌梗阻食管则吞咽困难:胆道部位的癌可以阻塞胆总管而发生黄疸:膀胱癌阻塞尿道而出现排尿困难等;胃癌伴幽门梗阻可引起餐后上腹饱胀、呕吐等。

(6)其他。颅内肿瘤可引起视力障碍(压迫视神经)、面瘫(压迫面神经)等多种神经系统症状:骨肿瘤侵犯骨骼可导致骨折:肝癌引起血浆白蛋白减少而致腹水等。肿瘤转移可以出现相应的症状,如区域淋巴结肿大、肺癌胸膜转移引起的癌性胸水等。

二、全身症状

早期恶性肿瘤多无明显全身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体重减轻、食欲不振、恶病质、大量出汗(夜间盗汗)、贫血、乏力等非特异性症状。此外,约10%~20%的肿瘤患者在发病前或发病时会产生与转移、消耗无关的全身和系统症状,称肿瘤旁副综合征。表现为肿瘤热、恶病质、高钙血症、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类癌综合征等。

三、肿瘤的转移

癌细胞可通过直接蔓延、淋巴、血行和种植四种方式转移至临近和远处组织器官。

①直接蔓延为癌细胞浸润性生长所致,与原发灶连续,如直肠癌、子宫颈癌侵犯骨盆壁:

②淋巴道转移多数情况为区域淋巴结转移,但也可出现跳跃式不经区域淋巴结而转移至远处的:③血行转移为肿瘤细胞经体循环静脉系统、门静脉系统、椎旁静脉系统等播散其他组织器官;④种植性转移为肿瘤细胞脱落后在体腔或空腔脏器内的转移,最多见的为胃癌种植到盆腔。

第二节人体癌变的影响因素

病毒在肿瘤病因学方面的作用已有90多年的研究历史。尽管病毒与人类恶性肿瘤的病因学关系仍未完全阐明,但有实验证据表明某些病毒确实与人类某些恶性肿瘤有关19O8年,Ellermann和Bang首先证明白血病鸡的无细胞滤液可于健康鸡中诱发白血病,为病毒致癌的实验性研究奠定了基础。1911年,Rous将患有肉瘤的鸡除去肿瘤细胞的肿瘤滤液进行移植试验,也成功地诱发健康鸡产生肉瘤。1933年,Shope将病毒所致的野兔乳头状瘤进行皮下移植实验,发生浸润性鳞癌;1934年,Luck'e观察到可以通过冻干的无细胞提取物传播蛙肾癌;2年后,Bittner首次证明含有致瘤病毒的乳汁可将鼠乳腺癌传给

2

第一章癌症概述

子代。到20世纪50年代,科学家已发现鼠白血病是由病毒引起的,60年代初在电子显微镜下证实了这种病毒的形态,1962年,Burkitt发现该病毒可以引起淋巴瘤。1964年,Epstein和Bar在Burkitt淋巴瘤细胞培养液中发现该病毒,命名为EB病毒,后证实该病毒与鼻咽癌密切相关,这是最早发现的与人肿瘤存在明显病因学关系的病毒。随着20世纪分子生物学的蓬勃发展,病毒瘤基因相继被克隆,功能被阐明。在此基础上,从信号转导与细胞周期的角度进一步探索致瘤病毒导致肿瘤发生的分子机制,已获得了环境因素如何与宿主基因相互作用的一些实验依据,这些进展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对病毒致瘤分子机制的认识。

肿瘤病毒是指能引起机体发生肿瘤,或使细胞恶性转化的一类病毒。肿瘤病毒与宿主

细胞的相互作用会引起细胞恶性转化,关键在于有致癌作用的病毒基因与细胞DNA发生

整合(integration),这样,病毒基因就成为细胞DNA的一个组成部分,干扰宿主细胞的分化、分裂和生长,从而导致恶性转化

一、与人类相关的致瘤性病毒

根据所含核酸类型将与人类相关的致瘤性病毒分为致瘤性RNA病毒和致瘤性DNA病

毒两大类(表1-2-1)。

表1-2-1致瘤性RNA病毒和致瘤性DNA病毒的区别

致瘤性RNA病毒

致瘤性DNA病毒

只有转化细胞作用,无病毒增殖(EB病

既有病毒增殖,又可转化细胞

毒除外)】

转化细胞效果很好,有时一个病毒分子即可转化效果很差,可能需要10-100个病毒分子才转化

能转化

有逆转录酶存在

无逆转录酶存在

有包膜

不一定有包膜

与动物或人类肿瘤有关的致瘤性DNA病毒有5类:乳多空病毒类、腺病毒类、疱疹

病毒类、乙型肝炎病毒类及痘病毒类。致瘤性DNA病毒的共同特征为:病毒的致癌作用

发生在病毒进入细胞后复制的早期阶段,相关的瘤基因多整合到宿主细胞DNA上。此外,

DNA病毒一般没有细胞内同源物,其编码的蛋白质主要为核蛋白,直接调节细胞周期,

并与抑癌基因相互作用,从而使细胞周期紊乱。

与禽类、哺乳类动物和人类肿瘤有关的致瘤性RNA病毒主要是逆转录病毒。致瘤性

RNA病毒的分类有多种原则,如下所述。

(1)根据病毒形态可分为A、B、C、D共4种类型,与肿瘤有病因学联系的主要是C

型,其次是B型。A型可能为B、C型病毒的不成熟形式,D型病毒是从恒河猴乳腺中分

离出来的,目前还未证明它的致瘤作用

3

肿瘤诊疗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2)根据病毒基因组结构是否完整,又可将其分为非缺陷型和缺陷型RNA致瘤病毒。

非缺陷型RNA致瘤病毒无需辅助病毒,可以产生完整的病毒颗粒。缺陷型RNA致瘤病毒

基因组结构常具有缺陷,需要在辅助病毒的辅助下才能形成完整的病毒颗粒,但它含有与病毒致瘤相关的癌基因

(3)根据RNA病毒在动物体内的致瘤潜伏期和体外转化细胞的能力,可将其分为急

性RNA致瘤病毒和慢性RNA致瘤病毒两类。急性RNA致瘤病毒诱导动物产生肿瘤的潜

伏期一般为3~4周,并具有在体外转化细胞的能力,这类病毒基因组中的结构基因常有部分丢失,病毒癌基因常取代丢失部分以致病毒复制功能缺陷,因此需要在辅助病毒协助

下才能产生完整的病毒颗粒,这类病毒的致瘤性与其基因组中的癌基因有关。慢性RNA

致瘤病毒在动物中潜伏期较长,一般4~12个月才能诱发肿瘤,对体外培养的细胞无转化

能力。作为一种非缺陷型病毒,慢性RNA致瘤病毒在感染的细胞内能复制产生完整的病

毒颗粒,但它不带有致瘤基因。当这类病毒整合到宿主细胞基因组内时,由于病毒基因组

末端长末端重复序列(LTR)的插入,位于LTR内的病毒启动子或增强子致使细胞内某些

近邻的原癌基因过度表达,从而导致细胞癌变。

(4)根据RNA病毒基因组结构和致瘤机制的不同,进一步将其分为转导性逆转录病

毒、顺式激活逆转录病毒和反式激活逆转录病毒三种。转导性逆转录病毒具有病毒癌基

因,能转导入宿主细胞,根据其致瘤潜能,归属于急性RNA致瘤病毒,根据其基因组结

构的完整性,往往属于缺陷型RNA致瘤病毒,这类病毒的致瘤性与其基因组中含有病毒

瘤基因有关。顺式激活逆转录病毒的基因组不含病毒瘤基因,但其整合至细胞基因组后能

激活近旁细胞癌基因,根据其致瘤潜能,归属于慢性RNA致瘤病毒,这一类逆转录病毒

虽不携带病毒瘤基因,但也能在体外转化细胞,诱发恶性肿瘤。反式激活逆转录病毒通过其编码的转录调节蛋白而激活同基因组的细胞基因和(或)病毒基因,其本身无病毒瘤基因,但可通过反式激活其他基因而致瘤。

二、致瘤性病毒感染宿主细胞的方式与细胞转化

病毒感染细胞后,细胞的表现或是死亡,或是增殖,病毒的遗传基因可存在于增殖细胞之中。病毒是分子生物,可以影响细胞的生命活动,细胞被感染后病毒的变化有以下两种。

(一)增殖性感染

病毒能在细胞中繁殖复制,导致细胞裂解、死亡,这种细胞称为允许性细胞(permis-sive cell)。在增殖性感染(productive infection)[或称裂解性感染(lyticin fection)]中,全部病毒复制所需的基因充分表达,但病毒繁殖会引起细胞裂解死亡,使病毒失去寄生场所。

-4

第一章癌症概述

(二)非增殖性感染

病毒在细胞内完全不能复制,或复制率很低:宿主感染后,细胞可存活,病毒复制发生在细胞周期的某个阶段,这种细胞称为非允许性细胞(non-permissive cell),在非增殖性感染(non productive infection)[或称顿挫性感染(abortive infection)]中,并非所有病毒基因均能表达,实质是病毒使细胞发生遗传性改变

病毒核酸整合于细胞核酸中,使细胞发生细胞遗传信息改变,即发生转化。

总之,一个正常细胞如何改变其遗传性,成为无限生长的癌细胞,是一个多基因、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具体的环节还不十分明确。肿瘤病因学是非常复杂的,是一个重要的医学问题,是环境因素与宿主因素(内因)相互作用的过程。从癌细胞发展成为临床上的肿瘤,是癌细胞与机体抗癌反应性之间矛盾斗争的结果。

三、常见的病毒感染

估计人类肿瘤的15%~20%与病毒有关,对于有些肿瘤(如肝癌、宫颈癌等),病毒

感染是主要原因。与人类肿瘤发病相关的致瘤性DNA和RNA病毒主要有EB病毒

(EB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乳头状瘤病毒、人类T细胞白

血病病毒(HTLV)等,它们分别与鼻咽癌、Burkitt淋巴瘤、肝癌、人宫颈癌、人类T细

胞白血病或成人T细胞性白血病有关

(一)EBV与鼻因癌(NPC)的关系

EBV属于疱疹病毒(herpesvirus),直径150~200nm,外包有被膜,核心为双链DNA,大小约170kb;分子质量为4.17×10°Da。EBV基因组有5个独特区(U1~U5)、4个内部

重复系列(R1~IR4)及末端重复系列(TR)。

EB病毒与多种人类肿瘤相关,如Bukt淋巴瘤、霍奇金淋巴瘤、非霍奇金琳巴瘤、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移植后淋巴增生性紊乱淋巴瘤、致死性X性连锁淋巴细胞增

生综合征、鼻咽T/NK细胞淋巴瘤、鼻咽癌、淋巴上皮样癌、胃腺癌、肺癌、乳癌、大肠

癌等,其中,关系最明确的是Burkitt淋巴瘤及鼻咽癌。

新近研究发现,在胸腺瘤、胆管癌、平滑肌瘤、肝肉瘤中也可以检测出EB病毒。EB

病毒一般在幼年感染人群,90%以上的人群都有EB病毒感染史。在被它感染的宿主血清

中可检查出多种特异性的EBV相关抗体,包括病毒壳抗原VCA、膜抗原MA、早期抗原

EA、核抗原EBNA等的抗体。EBV基因组在潜伏感染状态时编码11种蛋白质产物,其中

潜伏膜蛋白(LMP1)被认为是病毒的致瘤蛋白。

最早发现的EBV血清流行病与NPC相关的证据是OId等于1966年发现的在NPC患者血清中存在抗EBV的沉淀抗体。目前VCA-IgA、EA-IgA尤其具有临床诊断意义。NPC

标本中有EBV-DNA的存在和相应抗原的表达,抗原EBNA1、LMP1的表达证明EBV与

一5-

肿瘤诊疗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NPC关系密切。在NPC中,EBNA1是维持潜伏状态所必需,LMPI在体外能使上皮细胞

分化障碍,并发生明显的形态学变化。LMPI基因转染PHEK-1细胞(一种非致癌的、角

化的、永生的上皮细胞),会使其由原来的扁平、多角形转变成束梭形、多层生长的细胞。

估计LMP1在鼻咽上皮癌变早期起重要作用,使其分化成熟障碍,在其他因素的共同作用

下,最终导致鼻咽上皮细胞形成肿瘤。

(二)肝炎病毒与原发性肝癌

HBV属于嗜肝DNA病毒科。完整的HBV称为Dane颗粒,直径约42nm,由外膜和核

壳组成,含DMA分子、DNA聚合酶和其他蛋白酶。HBV基因组的DNA分子质量为(1.6~

2.0)×10Da,具有3200个碱基对。

乙型肝炎病毒与人类原发性肝细胞癌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首先,流行病学调查表

明,HBV的感染与人类原发性肝细胞癌的发生率呈平行关系,75%~80%的原发性肝细胞

癌是由于持续地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其中50%~55%归因于HBV感染。肝癌(HCC)

患者血清HBsAg阳性率高于正常人;中国台湾前瞻性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得出,HBsAg阳性者HCC危险性是阴性者的217倍;HBsAg阳性者50%以上死于肝硬化或肝癌,HbsAg

阴性人群中肝硬化和肝癌仅为2%。肝癌发生率与HBV的基因型和HBV的DNA拷贝数密

切相关。HBV包括8种基因型,亚洲地区的HBV主要为B型和C型,研究表明,C型

HBV更容易诱发肝癌,而在西方国家,D型比A型更容易诱发肝癌。HBAg和HBsAg双阳性人群比单纯HBsAg阳性人群患肝癌的风险高6倍,血清HBV的DNA拷贝数大于1O/

L是肝癌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其次,从临床情况看,肝癌多从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

演变而来。从病理资料看,肝癌大多合并大结节性肝硬化,在我国这种肝硬化多由乙肝病

毒感染所致。近年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更证实在肝细胞的DNA中整合有乙肝病毒DNA的片

段。HBsAg阳性的HCC患者,肝癌细胞中可检出整合的或游离的HBVDNA。在HBV血清

指标阴性的HCC患者肝组织及肝癌细胞株中都可检测到整合的HBVDNA。近来研究发现

HBV编码的X基因具有一定的转化细胞的功能,动物致癌实验证明其能引起实验性肝癌

用HBV疫苗预防乙型肝炎的发生,有可能降低和控制肝癌的发病。这些证据都说明乙肝

病毒感染与肝癌的关系密切。

从致癌机制看,目前认为HBV诱发肝癌是一个涉及多种因子、多步骤协同作用的过

程。感染HBV后,HBV基因整合进肝细胞基因组是诱发癌变的第一步,比如,HBV基因

能够整合到cmyc癌基因和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HBV基因随机整合到肝细胞基因组,有

可能导致肝细胞癌基因的激活、抑癌基因的丢失和细胞周期调控基因的突变。慢性HBV

感染导致持续的肝脏慢性炎症,肝细胞坏死、再生和肝脏纤维化,在这个过程中,肝细胞基因的突变逐渐累积,最终导致肿瘤的发生。由HBV编码的调节蛋白一一HBx蛋白和

PreS2活化因子家族通过PKC、RAS等信号转导通路影响细胞的增殖、周期调节和凋亡,

阻碍DNA的修复,促进肿瘤的发生

丙型肝炎病毒(HCV)也与肝癌密切相关,全球25%~30%的原发性肝细胞癌可归因

6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