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漫录》宋书功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杏林漫录》

【作 者】宋书功著
【丛书名】中国传统文化
【页 数】 296
【出版社】 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 , 2014.01
【ISBN号】7-5152-0492-5
【价 格】32.00
【分 类】中医学-文集
【参考文献】 宋书功著. 杏林漫录. 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 2014.01.

图书目录:

《杏林漫录》内容提要:

《杏林漫录》内容试读

一、中医是中华民族的幸福树

一、中医是中华民族的幸福树

致嚷嚷要取消中医者

中国医药学(简称中医)是世界上最早的人体生命科学,她从远古走来,在华夏传统文化的土壤中生长、发展、壮大,历经几千年,长成为一棵参天大树,她根深叶茂,枝粗杆壮,庇荫着中华民族的休养生息。从仓公的《诊籍》,到华佗、刘河间、李杲、张从正、朱丹溪等医家的医案,再到明代江灌的《名医类案》、清代魏之绣的《续名医类案》,等等,不知多少患者从医生的刀圭中起死回生,释缚脱艰。汉代《禽经》曰:“灵鹊兆喜”,喻医生像翩翩飞翔的灵鹊,将起死回生、病愈康复的喜讯送到病家。因此,中国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幸福树。

早在公元前21世纪的《尚书·洪范》中就提出了阴阳五行的哲学观,这是中医理论的哲学思维,并由此产生了“辨证施治”的中医临症方法。因此,中医“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和认识论是植根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宇宙观之中的,这是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科学观。

“阴阳学说”贯穿于中医学术的辨疾、治则、处方、用药等各个系统。中医把健康人叫做“平人”,将其脉象称为“平人之脉”,其体况即如《黄帝内经》所言“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即阴阳调和,阴阳和谐,人的精气神就平安正常了。反之,阴阳失和,“过犹不及”,或“阳盛阴虚”,或“阴盛阳虚”,或“阴阳俱虚”,则为病人之体。因而“治则”也随之产生了,那就是调理阴阳,“虚则实之,

林漫录

实则虚之”,“寒则热之,热则寒之”,“反之于平”,亦即“致中和”,而这又正是传统文化的内容,是孔子思想学说中的“和”文化在医学、人体生命学中的运用。接着,根据治则,医家就可以开出扶正祛邪、调理阴阳的处方来。这一系列的连续过程,都显示出严密的逻辑关系,具有缜密的科学性。

古代医家根据人体生理、病理的变化,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发明了严密而科学的诊疾方法,即望、闻、问、切四诊法。《难经》曰:“望而知之谓之工,闻而知之谓之巧,问而知之谓之仁(神),切脉而知之谓之圣。”四诊之中,脉诊最重要也最难。张介宾曰:“脉色通神,吉凶判矣”,是指五色诊脉的理论,从面部的五色和脉搏的情况可知五脏的精气神是否有病了。这是非常准确的科学方法。战国时秦越人研究《内经》的理论时把诊脉术提到纯熟的地步,故司马迁在《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赞誉道:“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西晋王熙(字叔和)将前人研究成果汇编成《脉经》,对28种脉象作了准确而精细的描述,这就是一本教材了。医生的本事就在脉上的工夫,现在仍有一些高明的中医大师,当病人拿着各种化验单去找他看病时,他还是习惯地用他的三个指头。

在上古思想文化学说广阔的背景下,在丰富多彩的文化苑囿中,人类医学史上第一部有关人体生命医学的理论著作产生了,那就是响震世界医学界的《黄帝内经》。唐代王冰在其《黄帝内经素问注序》中评赞说:“稽其言有征,验之事不忒。诚可谓至道之宗,奉生之始矣。”此说甚是。还有,它的“不治已病治未病”、“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医学思想更是放射着永恒的光辉。关于《黄帝内经》的产生年代,历来众说纷纭,在此不赘述。

未冠以黄帝之名的《内经》,则是一部系统而全面的医学和人体生命学的理论专著,其内容涉及到生理学、病理学、疾病学、治疗学等方方面面。在临床上它的最大特色是“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

2

一、中医是中华民族的幸福树

整体观,充分贯穿了唯物辩证法的科学思想。这在人类医学史上的贡献是空前的,举世无双的。几年前,一个德国医生在一次学术会议上热情洋溢地盛赞一个中国医生的发言,说他提出了“不治已病治未病”的观点非常可贵。可他哪里知道这是几千年前中国古代医家在《内经》中提出的观点。秦越人就是研究这本古《内经》而写出《难经》的。这部古《内经》虽不如汉代成书的《黄帝内经》充分而完备,但它已经具备了《黄帝内经》的基本方面。因此,古《内经》是对此前医学的总结,是对此后医学发展的指导,是它指引着代代医家去把医学科学发展更完备、更成熟、更辉煌!

《周礼》分医为四,唐朝曾建立过类似今日之中医学院之皇家医药学校,有疾医科、药园科、针灸科、兽医科四个专业,而且朝廷还设有医学进士考试。到元代,医学分为十三科,即大方脉科(内科)、杂科、小方脉科(小儿科)、风科(神经精神科)、产科、眼科、叩齿科、咽喉科、正骨科(伤科)、金疮科(外科)、针灸科、按摩科和祝由科(心理疗法),与今之医院分科相差无几。

医治疾病离不开药物,中国药物学的历史也很悠久。先民们先是无意识地发现了某种植物能够治什么病,继而有意识地去探寻哪些植物有什么除疾之功效,积少成多,遂成为一门科学。说黄帝发明了医药,那只是传说。《神农本草经》曰:“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神农也是传说中的人物。所谓神农著《本草》,那只是汉人的假托,但也反映了先民之中一些有志于医学事业的人的那种不避艰险,为医药事业而勇敢献身的精神。《神农本草经》成书于东汉,收药365种,且分上、中、下三品,上品养命,中品养性,下品治病。可见在汉代,我国的医药科学已经得到高度的发展。至梁陶弘景著《神农本草经集注》,又将当时名医的用药收进去,增药365种。至唐高宗李治命李勣重修,增药120种。这是我国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国家药典,比1542年纽伦堡药典要早八百多年。至宋

3

杏林漫录

朝,宋太祖命刘翰详校,仁宗再诏补注,增药一百。唐慎微将仁宗时的《嘉祐补注本草》及苏颂的《图经本草》合为《经史政类备急本草》,共收药1518种。至明代李时珍著《本草纲目》增药374种,共收药1892种。而今之《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药五千多种。这些著作都明载药物的性味、功能、主治、附方,对于医生临床用药和科学研究都是极其宝贵的财富。同时对于药物的加工和炮制也有卓越的贡献。南朝宋时的医药学家雷斅的《雷公炮炙论》中的许多方法,经后世不断改进和提高,至今仍被采用。

针灸学是我国医学中的一个独特的门类,它从石器时代的砭箴走来,到铁器时代的金针,其来历很是遥远。《黄帝内经》中《灵枢经》部分全是讲针学的,其《素问》部分也有很多针灸学的内容。可见在汉代以前针刺医疗技术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了。晋代皇甫谧根据古代针灸学文献编写出《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更加方便于教学、临床和科研。宋朝著名针灸学家王唯一创造了铜人内景图,是供针灸医生考试用的。特别令人惊异的是古代医家对人体的经脉腧穴把握得如此之准确!皇甫谧《针灸甲乙经》收录的人体穴位达654个之多,且每个穴位都有其名称,记载其功能、主治等等。此书现在是国际针灸学的教材,那些外国习针灸者要求用数字序号来代替穴位名称,说是太难记了。但这个决定权在中国医家手中,那是不能改的,因为每个穴位名称都有其特定含义。明代医家张介宾《类经序》日:“药饵不及,古有针砭。九法搜玄,道超凡矣。”一根银针,几千年来,不知给多少人解除了痛苦和病困!两年前,曾见一个叫罗伯特的美国人,每个周末从美国坐飞机来北京中医药大学扎针治病,一连几个星期,直至病愈。

在方剂学方面,自商汤时伊尹的《汤液经法》,历代医家不断探索,到汉代张仲景将其收入书中,创制出方剂学的经典著作《伤寒论》。至此,理、法、方、药,祖国医学已经高度成熟地完成了它的

4

一、中医是中华民族的幸福树

科学架构。此后,孙思邈的《千金方》,唐人王焘的《外台秘要方》,使方剂学的研究得到更多的发展。至明清时温病学著作的问

世,中国医学跟疾病作斗争的武器就更加全面了。2003年SARS肆

虐期间,一个曾在北京攻读过中医学博士的新加坡医生,通过研究吴鞠通的《温病条辨》,制成一方,让家人服用后,其家人终无一人染病。

我国传统的医药科学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份珍贵的遗产。日本人称之为“汉方医学”,韩国人称之为“韩医”,并且他们正在向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申请为他们的文化遗产。可见外国人对中医是多么珍惜和重视。然而,在国内,从清末国学大师俞樾提出“医可废,不可尽废”,到近代史上著名的“教育系统漏列中医案”,从1929年南京政府的“废止中医”提案到前些日子张功耀、方舟子等人的嘶声呐喊,都不禁令中国人倒抽几口冷气,也不禁令外国人哑然失笑!

“中医”一词是现代才出现,过去只称作“医”,鸦片战争后西方医学传入中国,才有了中医、西医的说法。西医传人后,以其治疗上的便捷,很快为国人所接受,因为从此有两套方法来对付疾病,谁不欢迎呢?但现在个别年轻的西医生,以及一些崇洋媚外数典忘祖的人士指责中医不科学,说中医没有数据概念,没有量化标准。这种说法显然是太幼稚、太无知了。中医和西医是两种理论体系的科学,怎么能用西医的模式去比对中医,而说中医不科学呢?有个中医老大夫听后开玩笑地说:“西医连小儿尿炕都治不了,难道就能说它不科学吗?”

中国中医研究院更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这是一种科学的认知和正名。其实,中西医都是人民所需要的,如果一个高明的医学家中西医都很精通,那他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的贡献就更大了。发出“取消中医”声音的人,可能是他在看病时上当受骗,因而怨恨地说出了气话;可能是有些骗子混进了中医队伍,给中医的形象和

5

杏林漫录

声誉带来了恶劣的影响。20多年前,已故中医学家任应秋教授就在光明日报上疾呼:“中医乏术,中医乏人!”正是对有志于中医药事业的志士仁人的一个激励!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毛泽东主席即发出号召:“中医药是一个伟大的宝库,要努力加以发掘。”于是在1956年率先创办了北京、上海、广州、成都4所中医药院校,此后扩展到每省都有中医药院校;部分西医院校也设立中医系,从而使这门在当时几乎只存在于民间的传统文化科学得到了振兴和崛起,而且从国家政策上得到了保证。半个多世纪以来,已经培养了大批的中医药人才,他们在全国各地的医疗和科研岗位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继承发展祖国传统医药事业上取得了显著成绩,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中医药正在走出国门,走向海外,来中国学中医的外国留学生逐年增多。现在在欧美等国家也可以看到不少中医院或中医门诊部。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我国的中医药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中医教育事业也在科学地发展前进。“勤求博采,厚德济生”,一批批中医药人在教学、科研、临床的岗位上拼搏,一大批中医药院校都成为各地中医药事业的领头羊。现在,中医事业欣欣向荣的气象完全可以告慰任师于九泉之下了。祖国医学这棵参天大树,如今枝更荣、叶更茂、花更香!

如此,有谁敢来取消中医呢?真是:撼山易,撼中医难!

(原载《中国卫生产业》2007年第一期)》

6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