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人才培养的从业导向》杨泉良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高师人才培养的从业导向》

【作 者】杨泉良著
【页 数】 286
【出版社】 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 2019.12
【ISBN号】978-7-5649-4000-3
【分 类】高等师范院校-人才培养-研究-中国
【参考文献】 杨泉良著. 高师人才培养的从业导向. 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2019.12.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高师人才培养的从业导向》内容提要:

本书以从业导向为考察重点,探讨了从业导向在高师教学中落实的途径,并以中文专业为例进行了说明,对高师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方法等进行了较有针对性的探讨,为高师院校开展创造性教学提供了可供借鉴的范式,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高师人才培养的从业导向》内容试读

第一章高师人才培养与从业

高师院校是以培养合格中小学教师为目标的,人才培养与中小学教师从业有着因果关系,有效从业成为评价人才培养水平的综合指标。然而,由于高师办学中与中小学处于一种相对隔离状态,使这种因果关系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遭到漠视,一方面导致师范生不能顺利地从业,另一方面导致师范生从业之后不能坦然地从业。为此,高师人才培养必须专注于从业导向,并在师范生入职之后,通过继续教育对这种导向进行强化,从而实现高师人才培养本质的回归。

第一节高师人才培养的从业导向

高师院校作为开展教师职前教育的场所,具有鲜明的职业教育性质,人才培养具有比较稳定的从业导向,因而以中小学教师从业要求进行培养,使师范生到中小学教师岗位从业,成为高师办学的核心追求。

高师院校人才培养与从业关系在办学中被突出强调并非高师院校自身的要求,而是整个高等教育改革中的共同理念和追求。这是高等教育服务于社会的具体作为,也是学以致用原则的具体体现。为了深入理解高师人才培养从业导向,我们有必要了解整个高校办学中的从业导向情况。

一、从业导向的普遍追求

随着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带来的知识更新和发展理念的改变,人才需求也

高师人才培养的从业导向

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内运转并形成的某种固定模式的人才培养机制,在新的开放体制和实用倾向的观念中被无情地打破了。尤其是培养高级人才的高等院校,面对社会需求的强大冲击和服务于社会的重新定位,要使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要建立起更为紧密的联系,将从业导向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

1.以从业为依据的人才规格

社会变化对高等教育产生的最为直接的影响是人才培养规格发生了变化。过去在大一统的计划经济时期,人才培养按照计划进行,数量稳定,规格固定,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并在运行中取得了很明显的成效。由于计划经济机构的稳定,这种人才培养规格基本是没有多大变化,即使有变化,也往往在国家行政的调控之中。计划经济被市场经济取代以后,高校也逐渐地从国家统一计划的大格局中有了相对的独立性,开始直接面对市场,面对当下市场的需求,面对市场未来走向,为了适应社会竞争有了更为丰富的综合素质的要求。在高校关注自己的生存状态中,形成相互之间的生存竞争的关系。因此,尽快制定并实施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各类高校重要而迫切的任务。

(1)学会做人。学会做人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第一要义。只有学会做人,才能在社会立足,才能使所学到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得到一个展示的舞台。因此,学会做人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规格中应首先确定下来的。调查表明,学会做人比掌握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更为重要。有些人在进入社会初期,专业能力并不突出,但因为有良好的做人的修养而被看中,并在短时间内提高了自己的专业水平。相反,有些人虽然有良好的专业基础,但因为做人的修养存在不足而始终无法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位置。而做人的修养的养成,学校的人文教育承担着重要责任,因此,高校一定要对此予以强化。

就目前情况来看,高校正处于适应社会发展的转型期,过去忽略的专业能力,被特别地看重。人们把过去专注于单纯的知识传达演变成了对知识与能力结合点的探索,尤其对能力培养的关注使人文教育在不知不觉中遭到冷落,

3

第一章高师人才培养与从业

造成有知识没文化、有能力却不会做人的局面。因此,必须强化人文教育。一方面,通过课堂教学对知识进行人文的升华,对技术进行人文视野的探究,使知识与技术的获得不再是单纯地背诵一些原理和掌握一些操作,而是从中获得文化的启示。另一方面,强化人文类课程的开设。除了强调“两课”教学,开设一些诸如“大学语文”“交际与礼仪”等人文类课程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等专题课程,使学生在体会人的社会主体地位的同时,能够从群体角度去看待自己,从相互联系的社会背景中体会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联系,使他们能够充满爱心地生活,充满责任感地工作,从而学会做人。

(2)学会生存和发展。现代社会最大的特点是充满竞争,充满变数,因此在校期间一方面要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奠定坚实的专业基础,为其走上工作岗位储备竞争资本:另一方面也要培养起适应于社会变数的终身学习的观念。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高校的学习都只是一个人门的学习,只是为将来深入的、有针对性的学习奠定基础。由于让学生学会生存和发展是通过终身学习的途径来实现的,因此高等院校的教育就有两项极为重要的任务:一是使学生

有一个继续学习的基础,有一个理解新知识、拓展新领域的鲜明的知识根基,这是将影响他们一生的基础。有了这样一个先决条件,他们终身学习才有一个效率基础。二是使学生有终身学习观念,具备了终身学习观念才能使继续学习的基础获得实际的意义和价值。让学生学会生存和发展,一方面应强化高校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感受社会竞争,尤其是让他们到专业对应的岗位进行调研,了解社会和专业对应岗位的发展变化,理解和体会在校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学校要改变以往毕业生离校后就不再过问的状况,建立毕业生档案和联系制度。其作用有三个方面:其一,通过了解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的表现,对学校教育进行适应性调整,使人才培养规格更贴近于社会要求:其二,为毕业生补课,通过办短训班、研讨会等形式,针对伴随社会进步而出现的新问题,而在当初专业学习中又没有涉及的内容进行培训;其三,毕业生回校,参与教学计划、教学内容的制订,从而促成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学校的终身教育的统一,使学生学会生存和发展。

高师人才培养的从业导向

(3)学会创新。创新能力是现代社会对人才需求中最重要的要求之一,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没有创新就没有竞争力。因此各行业和部门在发展中总是把创新作为自己最重要的手段,而只有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能进行创新。因此高校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有了十分重要的意义。关于创新能力的培养,高校需要在学生在校期间做两方面的工作:一是使学生具有创新的能力基础。所谓创新的能力基础就是具备进行创新所具备的知识积累,这里的知识既包括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同时也包括人文知识和思维基础。创造力是一种知识修养的综合,因此,其综合性越是丰富,其创造性也就越强。

二是必须培养学生的创造观念,单纯有创造能力基础,并不一定就形成创造的实践,只有同时具备了创造观念,才能使创造成为现实。创造能力的培养可采用多种手段和方式。首先在日常教学中浸透创造观念,诸如对所谓权威理论的质疑等。在应试教育作为基础教育主体的背景下,高校的应试教育也十分明显地存在着,创造观念的形成必须彻底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如高校考试中彻底取消标准答案等,让学生自由地发挥、创造性地表述,通过这些教学环节来培养学生的创造观念。其次开展一些发明创造活动,在学校营造出浓厚的倡导创造的氛围,使学生的创造性得以形成。

(4)学做通才。过去学校的教育中,专业设置过专过死,使学生的适应性很差,有的一生只能从事与专业对应的工作,在行业之间的联系十分密切的今天已经不能完全适应了。对于高校的专业来说,它所对应的是具体岗位而所关涉的是岗位群。为此,学校首先要在专业设置中留有充分的空间,在保证专业课程之外,多开设一些与专业相关又涉及其他专业岗位的课程、对形成能力具有基础性作用的课程。一方面要打破专业课程过于单一和视野狭窄的局面,使学生有多方面理论与实践的支撑;另一方面要开设相邻专业课程和边缘课程,使学生获得知识间相互联系的启示。具体为:一是倡导和支持学生跨专业选择课程,选择其他专业的主干课程进行选修。二是开展丰富多彩的系列专题讲座。讲座的内容是所学专业中没有但又与现有专业有关系的专业内容。让学生根据自己对专业内容的理解和把握,通过对讲座内容的系统学习,

5

第一章高师人才培养与从业

达到对该专业的初步把握。三是根据双学位、双师型等对教师的要求,对学生也提出双生型要求,有条件和能力的可开设与学生学习专业相关的第二专业的学习。四是在基本保证所学专业的学习质量的基础上,争取学分制,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兴趣、爱好,对各专业课程进行自由选择,100分中,专业课不少于60分,选修课不少于40分,充分扩大知识底座,使学生成为对社会有很强适应性的通才。

2.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规格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高校适应社会服务于经济发展需要所决定的必须作为。为了有效地把社会对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与高校办学定位有机地结合起来,高校必须提出和实施对应的人才培养方案,这是使社会人才要求通过高校教育获得实现的必然途径。方案的内容应由以下四个

方面构成:

(1)适应从业需求的专业调整。社会用人结构的变化,使高校的专业面临着很大的调整。从过去用人的状况来看,由于计划经济的影响以及经济和社会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况中运转,社会用人结构基本保持着某种模式。这种模式为充满活力的竞争取代之后,为了让高校办学与社会需要有效接轨,实现学生的充分从业,高校必须对专业进行调整。一是改变专业的方向。过去特别看重文、理科专业,看重理论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更看重工科专业,看重实际的应用能力的培养。因此,对专业进行方向性调整,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必要步骤。通过调整,将那些过时的、没有市场前景的专业进行缩减,甚至取消,减轻学校维持这些专业运转的压力。二是对专业进行整合。过去专业的状况严重影响了学生的从业范围,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产生了越来越多的新兴行业,这些行业一般现有的专业无法直接与之相对应,它们往往是边缘学科的组合。因此,通过不同专业的整合,来适应这种新兴行业是行之有效的办法。三是根据社会人才的需求设立新的专业。许多边缘化学科无法解决的行业通过新专业的设立予以对应,这样就使学校在专业方面能够在充分利用现有师资资源的前提下,通过调整获得全新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高师人才培养的从业导向

(2)适应从业定位的培养计划的修订。适应规格定位的培养计划的修订,是由社会人才需求变化引发的系列变化的一个重要环节。具有一定办学历史的高校,专业的培养计划往往都形成了一定的模式,这些模式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地获得精练化,因此,简单易行而且行之有效。但这种模式化培养出来的人才也往往带有模式自身的缺憾一无法适应日新月异变化中的社会生活的需要,更不能适应已经改变了规格的人才培养。新的人才规格,是一个丰富的个体,“做人”“生存与发展”“创新”“通才”这些要求在过去的培养模式中许多是没有涉及的,有些虽然涉及了,但也并未落到实处。因此与这些规格相对应,在教学方案中,要以人文教育为立身之本,以终身教育为发展之源,以创新教育为确立生存标识,以综合素质教育为工作实务基础,从而使学生拥有较高的思想境界和良好的道德情操。要引导学生确立终身学习目标和形成创新意识,制订能适应社会岗位的人才培养计划。

具体地说,培养计划是学校人才培养的总体设计蓝图和实施方案,它直接关系着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进行调整。在此基础上,教育部《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教学计划修订工作的通知》对各专业培养计划做了进一步修订。在修订新的教学计划时提出各专业应按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要求整合课程,要体现“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原则:英语、计算机教学不断线,进行分流教学的原则;注重培养创新人才的原则。新修订的培养计划贯彻了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精神,充分体现了学校的办学优势和特色,具有如下特点:一是控制总量。课程和教学时数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以内。二是拓宽口径。增大基础课和选修课比重,基础课的比例占70%一80%,选修课的比例占20%一30%。为拓宽基础,可在低年级不分专业,到高年级再分流培养。三是提高素质。增设文化素质课程且在同专业中允许根据社会需要设置不同的专业方向课程。四是注重个性。在较多地开设任意选修课的同时,还开设“独立研究”课程,学生可根据教师公布的研究课题选择研究方向,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某项研究,以培养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五是加强实践。增强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课程(包括毕业论文与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